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

十月二十號,國民軍第九師、第八師之第81步兵團從背面和西面對滁州展開聯合進攻,國民軍的猛烈攻勢讓第一次真正接觸戰爭的第二十師潘矩楹大爲吃驚!

“王八蛋,這個國民軍怎麼就跟吃了火藥一樣,這都打了一天一夜了也沒見停下來!”潘矩楹愁眉苦臉的罵罵咧咧着。

第二十師雖然也算是北洋體系,但到底不是屬於北洋六鎮的嫡系部隊,部隊的軍械和軍費補充自然是比不上那些北洋嫡系的,加上第二十師自從辛亥以後一直駐紮在東北,並沒有和北洋軍其他部隊一樣南下作戰,所以說這個第二十師在這之前是沒有過任何的大規模戰鬥經驗的,這剛抵達滁州不久呢,國民軍的大舉進攻就開始了,而國民軍的猛烈攻勢讓潘矩楹大爲吃驚。

“怪不得合肥的曹錕能吃了敗仗,這個國民軍的確是不簡單啊!”第四十旅的旅長也是一臉苦色的出生附和道。

“好在我們事先準備充分,而且有着之前友軍修築的防禦工事,不然沒有這些防禦工事打起遭遇戰來的話,怕是要吃大虧啊!”潘矩楹心裡沉思着,雖然之前就聽說過國民軍的戰鬥力不差,但是今天從對面的敵軍第九師來看,很明顯是不弱於北洋軍,至少不比自己的第二十師差多少。

短短的一天接觸中,依託工事進行防禦的滁州守軍,也就是第二十師的第四十旅和第二十師師部以及騎兵團等附屬兵力加起來大約七千餘,而第二十師的第三十九旅已經被袁世凱派往了淮安去了。潘矩楹手中的兵力雖然不如進攻的國民軍第九師和第八師,但是他有着工事可以依託,現在雖然打的艱苦一些,但是未必不能守下來。

但是這也是有着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滁州和蚌埠之間的鐵路線已經被切斷,而且國民軍還控制了鐵路兩側的地區,北洋軍的後勤補給線可以說已經被宣告切斷了,,縱然還能通過陸路進行補給,但是那些補給根本就無法滿足江北地區的衆多北洋軍,要知道滁州以南可不單單隻有一個第二十師,還有着馮國璋第二軍的部隊,包括第七師、第五師、第十師、第二混成旅。這些部隊的數量加起來可是超過了六萬人,而且這些兵力都還處於高強度作戰的狀態,每天消耗的物資都是數以百噸計,尤其是彈藥的消耗更是個天文數字。縱然之前北洋軍在滁州和江北等地區進行了物資的儲備,但是也頂多只能支撐半個月左右,可如果節省一些儘量避免無謂消耗的話,興許能支撐二十天左右。而這個具體時間就需要看國民軍發動的攻勢有多猛烈了,如果江北東部,西部,滁州方向的國民軍個個都跟今天的國民軍第九師一樣跟吃了春`藥一樣的話,滁州以南的北洋軍手中庫存的彈藥甚至十天都支撐不下來,畢竟尋常的防禦作戰和高強度作戰所需要消耗的彈藥可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現在國民軍第九師對滁州發動的猛烈攻勢中,北洋軍想要抵擋,想要壓制住國民軍的炮火打擊,就必須的以同樣進行炮火壓制,前線的機槍一刻都不能停下,如此一來守軍的消耗就會大很多。

滁州以南的北洋軍儲備的彈藥有限,只能支撐半個月左右,換句話說就是如果半個月內北洋軍無法打通滁州到蚌埠的鐵路補給線並維持住的話,那麼滁州以南的北洋軍就會失去彈藥補給,縱然軍糧等其他物資可以就地解決,但是彈藥是絕對無法就地解決的,而沒有了大量的彈藥支撐,那麼北洋軍也就不戰而敗了。

近代軍隊對於後勤的依賴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所不能比較的,古代中的後勤物資最重要的就是軍糧,而在近代軍隊中,軍糧並不是一個主要問題,更重要的是彈藥供應,沒有充足的彈藥,近代軍隊手中的槍支大炮就會成爲廢銅爛鐵,和手無寸鐵的普通人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而彈藥供應和後勤線的重要性不管是北洋軍還是國民軍都是知道的,而這也是雙方一系列戰鬥中幾乎都有着同樣的一個主題,那就是進攻方拼命的想要切斷敵軍的補給線,幷包圍敵軍。而守軍則是想要保住後勤補給線,同時牽制住敵軍,這一點從巢湖戰事、合肥戰事,乃是想的滁州戰事都是相同的,甚至整個江北地區的戰役都是圍繞着如何切斷北洋軍補給線來進行的。

現在國民軍是鐵了心要把津浦線給切斷了,而國民軍想要切斷津浦線的話實際上並不需要佔領滁州,完全可以在蚌埠到滁州的任何一個點駐紮重兵從而切斷津浦線。只是由於雙方的兵力都不多,偌大蘇南、安徽地區中雙方集結的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二十萬之數,但是卻要面臨着延綿數百里乃的戰線,如此就導致了兵力密度過於稀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從而會給對手很多的防禦漏洞。

也就是說如果國民軍不拿下滁州,只是在沙河鎮這樣的地方切斷津浦線的話,北洋軍可以繞過沙河鎮進行陸路上的補給,那時候雖然補給量小一些,但是也不可小視。而要想完全的切斷滁州以南北洋軍的後勤補給,只有打掉滁州這個北洋軍的據點,獲取這個戰略要地後全面封鎖江北地區的北洋軍補給線。

再者也是希望或許滁州後利用滁州的基礎設施進行防禦,仿製敵軍的反攻,畢竟沙河鎮這樣的地方侷限太大,無法有效的進行防禦作戰。

國民軍以第九師爲主力,第八師之第91團輔助對滁州進行了大規模的攻勢,於此同時國民軍第八師的主力部隊已經掉頭回了沙河鎮,他們將要在沙河鎮接應敗退南下的第五混成旅,然後對沙河鎮對敵軍第十一師進行阻擊,這個時候可不能讓讓徐樹錚的第十一師給衝過來,不然到時候第九師可就腹背受敵了。

國民軍和北洋軍圍繞着滁州進行了大規模的高強度戰鬥時,陳敬雲也是從道爾清口中得到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道爾清告知陳敬雲,由於嘉樂恆的個人意願,希望繼續留在中國擔任駐華公使一職,加上美國國內考慮到嘉樂恆近年來主導了美國的對華外交關係,並且是美國和南京共和政府的實際聯繫人,所以嘉樂恆的特殊性一時間是無人可以暫替的,所以撤回了對嘉樂恆的調職。

陳敬雲得知這個消息後,心中的大大的鬆了口氣,嘉樂恆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雖然美國和南京共和政府的關係已經越來越密切,但是嘉樂恆的作用任舊是無法代替的,其他的先不說,至少陳敬雲就不能保證下一任的美國駐華公使還能夠保持對自己以及對南京共和政府的好感。而這種私人好感是非常重要的,儘管在國家利益層面上私人關係不值一提,但是國家利益也是各國領導人進行主導的,這些領導人的好惡直接影響到各國的實際政策。

嘉樂恆留任的消息傳來時,也給陳敬雲帶來了另外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美國國內將會在明年初組織一個商務代表團前來中國進行參觀訪問,意圖加強兩國之間的商務聯繫,到時候將會有美國造船業、鋼鐵行業,軍工行業等諸多大企業的代表人來華。

而促成這個行動的同樣是嘉樂恆,而起因很簡單,那就是嘉樂恆得知國民軍在安徽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並攻佔了合肥之後,長年待在中國,並對現在的中國局勢有着深厚研究的嘉樂恆立即就是意識到,爆發在安徽和江蘇的這場北洋軍和國民軍之間的生死大決戰國民軍已經是佔據了前提的優勢地位,接下來只要國民軍攻下江北地區,重創馮國璋第二軍的話,那麼到時候誰都無法阻擋閩浙軍事集團代替北洋成爲中國的統治力量,而陳敬雲也會成爲中國的實際統治者。

一直以來嘉樂恆都是極爲欣賞並看好陳敬雲的,而事實上一直以來陳敬雲的表現也讓嘉樂恆覺得自己當初找上陳敬雲是正確的。甚至嘉樂恆已經開始想象,在自己的主導下,美國在遠東扶持出來一個對美國有着極大好感的政府誕生,到時候中國將會對美國資本展開前所未來的開放,屆時美國的產品將會鋪滿整個中國大地,龐大的中國市場將會爲美國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到時候就讓那些英國佬,日`本猴子見鬼去的。

這樣的功績讓嘉樂恆想象都覺得渾身興奮,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嘉樂恆才主動申請繼續在中國任職,拒絕了回國擔任外交部要職的邀請。

爲了更好讓美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是爲了給國內的企業家們展示中國市場的潛力所在,嘉樂恆才主導併發起了這一次的商務代表團來華。

嘉樂恆弄出來的在個商務代表團主要目的肯定是爲了服務美國企業,更是爲了給自己的遠東政策進行宣傳,但是這不妨礙到會給中國、會給陳敬雲帶來極大的好處。

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64章 慘烈(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4章 軍校演講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1024章 忍讓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235章 岑春煊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055章 分析(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038章 f12對f80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
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64章 慘烈(一)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4章 軍校演講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82章 踏上杭州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1024章 忍讓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37章 擁袁通電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235章 岑春煊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055章 分析(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038章 f12對f80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