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

陳敬雲提出要調停英美蘇和德國之間的戰爭,杜魯門和斯大林等人自然不會輕易答應,所以又是和前幾次一樣就要不了了之了。

而於此同時在歐洲,奧地利西的阿爾卑斯山脈,起伏不平的高山覆蓋着潔白的雪地,雪地裡的裸露的岩石旁偶爾能看見一朵雪絨花綻放在陽光中!

在這一片海波達到數千米的山地上,卻是有着諸多身穿棕綠色軍服的軍人在活動,而這些軍人面孔也不是白種人,而是在歐洲地區極爲少見的黃種人。

能夠出現在歐洲阿爾卑斯山脈的黃色皮膚的軍隊,自然就是中國第九集團軍的部隊了。

奧地利是一個典型的東大西小的國家,其東部地區是不但面積很大,而且也是平原地區,從工業和經濟上來說,奧地利的東部地區纔是其精華地區,而西部是一片狹長的東西走廊,上面就是阿爾卑斯山脈,而正是這片狹長的走廊隔開了意大利和德國本土。

而了阻攔盟軍從意大利方向突破奧地利直接進攻德國腹地,中國第九集團軍早就進駐了整個奧地利,不過由於奧地利的西部是阿爾卑斯山脈,在那裡中國陸軍引以爲傲的重裝機械化部隊竟然是施展不開來,而當初第九集團軍緊急接受奧地利的時候,德軍在意大利北部的部隊已經撤退,爲了把盟軍攔在阿爾卑斯山脈外,中國陸軍請求空軍協助,緊急把部署在伊朗北部的第二十五山地師中的一個團緊急空運到奧地利,直接部署到奧地利西部,而第二十五山地步兵師的其他部隊也是緊急通過火車奔赴奧地利,只用了一個星期不到的時間,中國陸軍就是把數千裡之外,原本駐紮在伊朗北部地區的第二十五山地師給轉移到了奧地利,這等調兵速度可不爲不快速。

而第二十五山地師抵達奧地利後,也是承擔起了奧地利西部阿爾卑斯山脈地區的主要防務,當然那麼大片的防區單靠他們是不現實的,另外還有土耳其派遣的第六十七山地旅,以及剛組建不久的奧地利國防軍的兩個山地營。

之所以讓這些盟友的部隊充任一線作戰任務,也是一種無奈,前面說過了,由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地形是無法讓重裝機械化部隊展開的,而關鍵的是,中國投入歐洲的部隊中,並沒有多少摩托化步兵部隊,基本上清一色都是機械化部隊,就連這個第二十五山地師也還是緊急從伊朗北部抽調而來。

不要進行高海波地區的山地作戰,是需要專業的山地部隊的,機械化部隊玩不了,普通步兵也不行。而中國受到國內極爲重視機械化部隊的發展,輕視輕步兵的發展,導致中國陸軍軍內的山地部隊並不多,如今一共也就三個山地師而已,分別是駐紮藏南地區的第四十八山地師、駐紮中亞塔吉克斯坦的第三十一山地師,之前駐紮伊朗北部、如今駐紮奧地利西部的第二十五山地師,此外還有數個獨立山地營。

總體來說,這麼點的山地部隊對於龐大的中國陸軍規模來說是不成比例的,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自然是中國陸軍內部的裝甲派系太過強悍,這些裝甲派恨不得連摩托化部隊都不要,全面都組建爲機械化部隊。中國的一些專業部隊向來都不算多,比如兩棲部隊也就那麼三個師而已,至於傘兵部隊更是一個師級部隊都沒有,陸軍只是弄了個試驗性急的傘兵營而已,而且玩的還不是野戰部隊的概念,玩的是滲透、情報蒐集、破壞之類的特種部隊概念,而且這個番號爲陸軍第464空降營的部隊在去年開始實際上就已經拋棄了傘降模式,已經是準備換裝直升機作爲乘坐工具,玩的是快速突襲。傘兵部隊實際是在中國是歸屬空軍下屬,空軍原本就有四個傘兵團,年初的時候以這四個團爲基礎,取消了團這一級編制,將其一共十二個傘兵營分成了兩個傘兵旅,並分別配屬了輕型炮兵營、輕型裝甲營之類專門可以進行傘降的輕型裝備,組建了空軍第一傘兵旅和第二傘兵旅。

可以說,在師級部隊上,中國的非常規部隊是非常少的,因此爲一支在運用上都是需要仔細安排,比如說山地部隊,一共就三個師再加那麼幾個獨立山地營,而中國需要用到山地部隊的地區可不少,所以這有限的山地部隊裡幾乎是調來調去,比如這第二十五山地師,第二次中日戰爭服役在朝鮮,戰爭結束後三十年代中期調往雲南,1940年的時候中蘇關係緊張,第二十五山地師又是被調往西伯利亞,準備投入到烏拉爾山脈作戰。隨着中蘇奧拉夫衝突結束,中國吞併俄羅斯共和國後,中國把勢力伸向伊朗,在中國區的了在伊朗的駐軍權後,而第二十五山地師作爲急先鋒被部署到了伊朗北部。不過在這邊剛部署沒兩年,隨着1943年度後,中國高層已經決心對日`本宣戰後,這個第二十五山地師又是被調回了朝鮮,並在1944年第三次中日戰爭期間登錄上了日`本,在日`本本土進行了短暫的作戰。

去年年底第三次中日戰爭剛結束,第二十五山地師又是被調回了伊朗北部進行休整備戰,而不久前又是被緊急調到了奧地利。

這十幾年下來,這第二十五山地師部署過的地方衆多,而且距離相差非常大,從日`本再到奧地利,這其中的距離可不是隻有幾百幾千裡,而是上萬裡了。

而身爲中國僅有的三支山地部隊,第二十五山地師有着屬於他自身的驕傲!這從它的番號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支部隊是建國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並且一直都是常備部隊之一。其長達三十餘年的歷史當中,由於中國山地部隊缺乏的因素,也導致了第二十五師幾乎參與了每一場對外戰爭,幾乎參與了中國每一場對外戰爭,可謂是戰功顯赫,從中走出了不少高級將領。

而此時,第二十五山地師第2534營的一小隊官兵正攀爬在阿爾卑斯山脈之上,他們中的一個年輕少尉剛從岩石縫裡摘下了一朵雪絨花,手拿着雪絨花的他滿臉興奮,作爲一個山地部隊的官兵,他早就聽說德國和奧地利的山地部隊的官兵都會佩戴雪絨花了,來到歐洲作戰後,也是見了不少,而第二十五師的官兵們也是有樣學樣,有些人也是摘了雪絨花佩戴在胸前,用來彰顯他們的勇武。

不過還沒等他興奮呢,突然天空中就是傳來巨大的轟鳴聲,是飛機,而且聽這巨大的轟鳴聲,還是噴氣式的飛機。

他們擡頭望去,只見天空之上兩架塗着灰色空優塗裝、機尾上還有明顯的五色星,其下單翼、後掠翼、粗短的外形,機頭進氣道這些明顯標誌加起來,就是最近半年裡常常登上國內外各大報刊的中國空軍f12戰鬥機,而根據其機翼以及尾翼部分的改動來看,應該是屬於f12系列第三種空優改型,也就是f12c,乃是中國空軍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最爲先進的空優戰鬥機。

然而看天空中的這兩架f12c戰鬥機,他們似乎是往西南邊飛去,而再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在西南天際,有着一個小黑點正在從南往北高速飛行着。

高空之中,其中的一架f12c戰鬥機裡,駕駛員梅福虎中尉看着遠方天際的那個小黑點,而隨着距離的靠近,他已經是認出來了那架飛機,當即就是打開無線電通訊,向後方的空軍指揮部發出通訊:“獵鷹小隊已經發現目標,目視判定爲美國p51,目標速度600,高度7500,航向190!”

而於此同時,他們對面的那架塗着美國空軍塗裝的飛機,也就是被獵鷹小隊稱之爲p51的那架飛機。實際上,這一架飛機並不是美軍大量投入戰爭當中的p51d戰鬥機,而是基於p51改裝而來的f6d偵察機。這個年代美國空軍和飛機代號不太相同,空軍的戰鬥機是用p,偵察機是用f,而美國海軍則戰鬥機用的f,中國的是戰鬥機、戰鬥轟炸機,甚至基於戰鬥機改裝而來的教練機、偵察機都是採用f爲前綴。

這也就導致了,美國可能出現和中國相當代號的飛機,但是兩者是兩碼事,比如美國陸軍航空隊的f6d是指基於p51d改裝而來的偵察機,但是在在中國空軍,f6d卻是基於f6重型戰鬥機改裝而來的戰鬥轟炸機。

這年頭的美國飛機的代號是比較混亂的,要不然美國人也不會在之後進行飛機編號的改革了。

這架f6d偵察機一路往北飛行,而且很明顯就已經是越過了意大利邊境,已近進入到了奧地利上空。

這個時候,梅福虎中尉已經是接到了來自基地的指令,攔截這架美國飛機!

緊接着,作爲長機的梅福虎中尉就已經是架勢着戰機進行攔截,以f12c的高速度和機動性能,輕易的就追上了左側的這架f6d,隨即梅福虎打開公開無線電頻道,試圖進行聯絡,不過這個時候,僚機卻是緊急傳來聲音:“右上方發現敵機四架!”

梅福虎也是扭頭透過玻璃座窗,已經可以看見後上方有着四架高速飛機在靠近,而且看速度和機頭的外觀,不是老式的螺旋槳飛機,而是美國人的p80噴氣式戰鬥機。

由於後方可能面臨危險,梅福虎當即就是一個向上爬升,f12c之所以能夠超越諸多老式螺旋槳飛機以及其他噴氣式戰鬥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他的爬升能力,強大的噴氣式發動機推動下,f12c的爬升率是其他任何一款飛機都難以觸及的。所以交戰的時候,如果被追尾,其他戰鬥機往往會採用俯衝轉向的方式來脫離,但是f12c除了用這種方法外,還可以直接用高速爬升,如果對手跟着爬升,那麼以f12c的爬升性能不用一會就甩掉了,如果對方不跟着爬升,那自然也就甩掉,然而不用多久f12c就能夠利用高度的能量優勢並進入後方攻擊你了。

隨着梅福虎爬升,後方的僚機也是開始爬升轉向,然而在僚機剛開始爬升的時候,他卻是開火了,沒有人知道他是因爲緊張而開的火,還是因爲其他原因開的火,總之他就是開火了,而前面那家倒黴的f6d好死不死,竟然被打了個正着,二十毫米的航空炮彈幾乎撕碎了這架f6d偵察機。

而前頭這一開火,後方的那四架的f80戰鬥機自然也是認爲戰鬥已經爆發,於是乎都是加速追了上來,噴氣式發動機的轟鳴聲、機炮的突突聲響切了整片阿爾卑斯山脈上空。

短短前後半分鐘不到,阿爾卑斯山脈上空就是爆發出來了中美兩國在歐洲上空的第一場空戰!

而地面上,剛摘了朵雪絨花的那個少尉仰着頭,滿臉的驚歎:“怎麼打起來了?”

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30章 問與答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33章 直升機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24章 忍讓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5章 光復餉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760章 xb10項目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034章 變化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997章 陰謀(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02章 大會戰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235章 岑春煊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52章 吉利斯(五)
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9章 關餘貸款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30章 問與答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930章 唐津登陸(一)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833章 直升機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1章 各省局勢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1024章 忍讓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5章 光復餉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760章 xb10項目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1034章 變化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997章 陰謀(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502章 大會戰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235章 岑春煊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152章 吉利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