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

“不管是北洋軍佔據的江北地區還是我軍控制的江南地區,都經過長期的工事修築,逐漸形成堡壘化,不管是我軍主動進攻江北還是北洋軍南下進攻我江南地區,都將面臨着衆多工事堡壘的阻攔,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和火力,是很難短時間內攻克下來的,即便是可以拿下來,那麼也會讓進攻方承受巨大的傷亡。這樣的傷亡不管是北洋軍還是我軍都是不能承受的!”沈綱沒有說出自己的計劃,而是述說着蘇南戰區的敵我態勢。

而沈綱所說的也是事實,不管是北洋軍南下還是國民軍北上,都要面臨對方修築多時的防禦工事,要攻克這些防禦工事所需要的火力和兵力優勢甚至可能需要數倍於敵軍。而且哪怕是佔據了兵力和火力優勢後,進攻方也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作戰司之前對國民軍在南京到鎮江一線的防禦工事進行過調研,認爲哪怕是不增加援軍,僅憑藉第一軍原有的第一師、第七師進行防守,那麼就可以抵擋北洋軍三個師兵力的進攻,北洋軍要想拿下來的話,不付出一兩萬人的傷亡根本就辦不到,更不說國民軍已經在蘇南集結了衆多部隊,除了第一軍所屬的四個師外,還有警衛師,第五師,第八師,包括南京守備團在內的蘇南地區三個地方守備團,第一獨立炮兵團,第一獨立騎兵團,還有衆多海軍艦艇。

如此龐大的兵力集結在蘇南地區,北洋軍是絕無可能成功渡江並攻佔南京和鎮江的。

同樣的,北洋軍在江北的軍事堡壘化,部署了第五師、第七師、第二混成旅後國民軍要想拿下來,沒有兩倍以上的兵力根本就不可能短時間攻克下來,所以儘管有海軍的存在使得渡江不存在問題,但是渡江之後要拿下江北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參謀部制定的渡江計劃中,已經預計了此次渡江戰役中國民軍的傷亡會達到兩萬以上,比起上次的蘇南戰事還要多的多,甚至爲此已經提前在福建、浙江等人徵集了多達數萬的新兵進行訓練,爲的就是在後續戰爭中給渡江作戰受損的部隊進行兵力補充。

沈綱的話讓在場的衆人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他繼續道:“所以儘管軍在蘇南地區兵力雄厚,但是正面的江北地區北洋防禦同樣強悍,採取正面突破的話,不但會讓我軍蒙受重大損失,甚至可能功虧一簣。但……”

一個‘但’字引起了衆人的胃口,衆人的視線再一次集中在沈綱身上。

沈綱繼續道:“但北洋軍方面在安徽地區的兵力卻是要弱的多,安徽內雖然有北洋軍衆多部隊的番號,但是真正的主力部隊也就是曹錕的第三師,經過擴編後的曹錕第三師除了北洋軍的正規編制外,還編練了一個獨立旅,總兵力預計達到一萬五千以上。除去曹錕第三師這個對手外,安徽南部還有安徽陸軍第一師、第二師。而安徽陸軍也就是之前的皖軍,他們的戰鬥力很有限,並不會比當初的黃興手下的蘇軍強到那裡去,頂多也就是給曹錕的第三師打打下手,算不上什麼威脅。

如果我軍把渡江戰役的主要方向放在安徽,從蕪湖、安慶兩地同時進兵安徽,主要我軍一次性投入四個師以上,那麼擊敗北洋軍在安徽方向的部隊就不成問題,攻佔合肥後,派遣一師繼續向北進軍外,進攻淮南繼而威脅蚌埠。我軍渡江安徽之主力部隊調動向東,集中優勢兵力東進滁州。屆時,北洋軍的兩處津浦線重鎮滁州和蚌埠就會受到我軍兵鋒直接威脅。除了這兩個主要東進方向外,另外也可派遣一加強團東進定遠縣地區,切斷騷擾津浦線。

如此情況下,北洋軍在滁州一帶的唐天喜勢必疲於奔命,守了滁州他就守不了蚌埠,守了蚌埠他就會丟滁州。

不管是滁州還是蚌埠,只要我軍能夠拿下這兩個津浦線上的軍事重鎮上的任何一個,就能夠徹底切斷津浦線,切斷津浦線後,江北的馮國璋部就是強弩之末,哪怕是囤積有彈藥,但是也無法支持太久,短則一月,長則三個月,江北馮國璋部必然彈藥糧餉兩缺,到時候就克不費吹灰之力對其一戰而下!”

沈綱剛說完,一邊的陳儀開口了:“如此的話,我軍彙集主力進攻合肥的時候,唐天喜的部隊一樣可以西進增援,屆時我軍如何面對唐天喜和曹錕兩個師總數近三萬的北洋軍,另外還有兩個師的安徽陸軍也會加入其中,我軍哪怕是投入四個師也不能取得太大的兵力優勢啊!另外,我軍如此大規模進入安徽境內,在沒有江河和鐵路的依託下,如何保障如此大規模的部隊後勤補給,從蕪湖出發到合肥將近一百五十公里的的路程,如此長距離的徒步行軍至少也要七八天,如果算上渡江時間,那麼至少也要十天時間。這麼長時間裡如何保證曹錕的第三師會不會做出其他反應,如何保證唐天喜的第十師不會提前西進增援合肥?

假如唐天喜提前增援合肥,或者我軍無法短時間攻克合肥,面對唐天喜和曹錕第三師兩面夾擊如何自保?”

陳儀也是個老資格將領了,現在又是任職參謀部作戰司司長,看問題也是極爲犀利,一下子就把沈綱的初步計劃挑出了不少問題來。

沈綱卻是不惱,繼續冷靜解釋道:“唐天喜要來增援還更好,他要來增援合肥的話,我軍直接派遣一師繞行攻佔滁州,然後滁州據堅城而守,蘇南大局可定!

至於後勤問題,的確是存在諸多問題,然而我軍之前進軍江西和皖南的時候,後勤部的後勤支援工作就已經十分到位。而你們要注意的是,我軍進軍安徽縱然後勤補給不便,但是在安徽境內的那些脫離了津浦線支撐的北洋軍同樣後勤補給不便,相對比江北地區而言,我軍和北洋軍的後勤補給差距反而會變得更小!”

“那北洋要是繼續從北方調來軍隊增援,進駐蚌埠和滁州的話,我軍又該如何應對?”陳儀不依不饒繼續發問。

沈綱這個時候看了陳儀一眼,顯然是對陳儀的挑骨頭相當不滿,不過陳儀的挑刺是他的預料之內,他沈綱之前把作戰司乃是整個參謀部提出的渡江作戰計劃批判的一文不值,陳儀和袁方等參謀部的人要是有好臉色給他看纔怪了,儘管他也是從作戰司裡出來的,但是他絲毫沒有照顧往日這些下屬和同僚的想法,當即冷哼一聲:“不管我軍的渡江戰役主攻方向在那裡,北洋軍都會調遣援軍南下,而能夠來的不外乎第一師、第十六師、第九師而已。他袁世凱不能在京畿地區一個師都不放,然後山東沿線也不能什麼部隊都沒有,所以來增援的部隊短時間內最多隻有一個師。至於東北地區的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乃至其他部隊,要增援到津浦線來至少也要一個月以後,乃至更久。一個月後,我軍要是哪怕是暫時拿不下滁州或者蚌埠,但是完全可以派遣小股部隊從野外切斷津浦線。延遲作戰下敵軍的增援部隊只能徒步行軍,增援速度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有了這麼長的時間還無法拿下滁州或蚌埠,那麼我軍談何統一中國?”

沈綱的計劃核心其實和上次的蘇南戰事中渡江戰役是一樣,那就是抄北洋軍的後路,上次北洋軍的後路是江北,而現在北洋軍的後路那就變成了滁州和蚌埠地區。

只要拿下這兩個中的一個,那麼就能夠讓北洋軍失去津浦線的後勤補給。雖然北洋軍在江北地區有着部分的庫存,同樣也可以通過江蘇東部的陸地進行補給,但是庫存總是有限的,大戰消耗之後沒有後勤的補充根本就無法支撐太久,而江蘇東部的陸地補給量哪怕有一部分,但是是遠遠無法和鐵路相比較的,江北那麼多北洋軍,他袁世凱要把那麼多後勤補給運送上來,至少也得需要十幾萬的民夫,這還不提國民軍還會在這一部分地區進行攔截作戰。到時候,就算不能完全切斷江北地區北洋軍的後勤補給,也能夠極大的減弱江北地區的北洋軍的戰鬥力。到時候,國民軍就能夠從四面八方對江北地區形成包圍,集中優勢兵力一戰把江北拿下,屆時這是一場大規模的圍殲戰,參與圍殲戰的會有第一軍四個師,警衛師,第五師,第八師,第九師,第一獨立炮兵團,第一獨立騎兵團,海軍艦隊。

如果能夠順利實行併成功話的,國民軍就能夠全殲北洋軍第五師、第七師、第二混成旅,取得一場大捷。當然了,這個計劃目標有點太虛,以三比一的兵力優勢顯然是無法做到完全包圍,到時候北洋軍就算無法守住江北,也可以帶着殘部突圍北上。哪怕就算讓北洋軍突圍北上,那麼也會重創馮國璋的第二軍,屆時津浦線上北洋軍的兵力就不在佔據優勢,而是國民軍佔據優勢,國民軍也就能夠取得戰略主動,繼續沿着津浦線北上的時候就能夠更加容易了。

不過沈綱的這個初步計劃就和參謀部提出的那個計劃一樣,還充滿着諸多的問題,隨便一個人都能夠從中看除諸多問題來。然而這兩個計劃都還只是初步計劃,沈綱的計劃裡還只是說提出第一批渡江部隊要有四個師,但是抽調那四個師都還是未知數。

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54章 戰損(二)第1002章 兄弟(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34章 上海事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319章 南北,戰!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597章 爆發(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52章 蔡凝(三)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599章 鎮壓(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02章 兄弟(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4章 人事任命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75章 演講
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54章 戰損(二)第1002章 兄弟(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34章 上海事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319章 南北,戰!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597章 爆發(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352章 蔡凝(三)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599章 鎮壓(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1002章 兄弟(一)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4章 人事任命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775章 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