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權力過渡

“杜巖鵬對於裝甲部隊的指揮,還是有一手的,進攻希臘不到半天月,並進攻至希臘腹地,而且也沒有因爲急着攻城略地,而是採取了聚而殲之的戰術,利用塞薩洛尼基吸引了幾乎整個希臘以及部分南斯拉夫地區內的敵軍有生力量,併成功包圍之。這段時間裡了,我軍已經取得了重創軸心國陸軍十多個師,包圍殲滅德軍兩個師、意軍三個師的顯赫戰績。而我軍自身之傷亡不足三千人。”沈綱如此說的時候,透露出對杜巖鵬這個後輩的欣賞。

雖然說沈綱和杜巖鵬他們都是在內戰時期就已經跟隨陳敬雲起家,但是沈綱和陳儀等人一樣,在內戰時期就已經是高層將領,他們最爲輝煌的時候是內戰以及兩次對日戰場。而在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裡,沈綱、陳儀等老一輩大佬實際上都已經退居末後,就連年紀比較年輕的左玉剛也是沒有擔任實際指揮官的角色。

真正上陣擔任實戰指揮的乃是中國陸軍中的第二代將領,而中層軍官更是建國後武漢軍校畢業的那一批。

面對後輩們在對日作戰以及歐洲作戰裡表現尚可,沈綱還是覺得很欣慰的,這陸軍事業也總算是有人來繼承了。

要不然在二三十年代裡名將如雲的中國陸軍在二戰裡頭如果沒有出現幾個表現出色的將領,這讓他們這些老一輩的將領們情何以堪啊。

陳敬雲點頭:“有幾個人還是做的不錯的!”說了這句後,陳敬雲看了眼已經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的沈綱:“沈兄,你是真決定了?”

沈綱道:“我們這些老傢伙年紀都大了,連我們裡頭最小的左玉剛今年也六十六歲了。在多待幾年的話,怕別人都要說我們陸軍都是一羣爬不動的老頭子了,而且我們

幾個大多身體也不好,是時候讓他們上位的時候,總不能等他們也到了七八十歲才接我們幾個人的班不是!”

陳敬雲聽罷這話,沒有立刻開口說話。

沈綱實際上去年中日戰爭結束後,就對陳敬雲提過,他準備退出現役了,說是要讓出國家軍事委員會中央委員的位置給年輕人。他沈綱口中的年輕人,實際上就是中國陸軍的第二代將領,包括杜巖鵬上將等人,實際上這第二代將領的歲數也都不小了,一個個也都是六十左右了,再等多幾年估計都七八十歲了。

軍方的決策層過渡比政府那邊要複雜的多,政府那邊陳敬雲可以五年一換,但是對於軍方大佬的換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因爲當年跟着他起家的那一票將領們歲數普遍年輕,而且都是三四十歲就身居高位,比如眼前的沈綱,他四十多歲的時候就是在內戰期間確定了其陸軍大佬的身份,隨後的三十年多年裡一直都是陸軍的實權大佬,而陳儀等人大多如此。

陳敬雲也總不能說讓他們四五十歲的時候就退役吧,那個時候對於一個將領而言正處於人生巔峰狀態,加上陳敬雲對於他們的信任,就使得了中國軍方的權力結構基本上是保持了數十年不變,那些大佬們把能坐的位置都坐了一邊。

而現在,是到了改變的時候,這裡頭不但關乎到軍方高層將領們的晉升渠道問題,同樣的陳敬雲還得考慮到爲陳華雲的上位鋪路,將來如果自己死了,掌權軍方的還都是第一代大佬的話,陳敬雲還真擔心陳華雲壓不住他們,如果是換成資歷威望都比較小的第二代將領,那就好辦多了。

“這事容我再想想,不過現在正值歐洲緊要關頭,還需要沈兄再勞累一段時間,過些時候我看着妥善安排!”陳敬雲如此說着,心裡頭已經是想着陸軍那邊該讓誰進入國家軍事委員會丘會中央委員會裡了。

“另外歐洲那邊,我看兵力還是少了點,現在也就兩個裝甲師和三個步兵師,兵力明顯不足,而我陸軍規模龐大,我看可以適當的抽調一些部隊前往歐洲地區進行輪換作戰。”沈綱喝了口茶後如此說着。

他並沒有直接說派遣多少部隊固定前往歐洲地區作戰,而是說要派遣部隊輪換作戰,這裡頭考慮的因素是比較多的,首先中國陸軍雖然兵力龐大,但是並不是說可以無限制的派遣大量部隊進入歐洲作戰,這倒不是說中國沒有足夠的兵力可以派遣,實際上中國陸軍雖然處於多線部署,太平洋方向,東南亞方向以及西伯利亞方向雖然都需要衆多兵力,但是所面臨的壓力並不算大,因爲太平洋方向主要的壓力還是由海軍來承擔,只要中國海軍一天沒有被擊潰,那麼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安全就是能夠得到保障的,而在西伯利亞方向的話,蘇俄的壓力雖然有,但是如今蘇俄的主要用兵方向還是對德作戰上,整體蘇俄是處於守勢,中國陸軍也不用說部署太多的兵力。

這種情況下,實際上中國陸軍是能夠抽調出相當多的部隊用於參與歐洲戰事的,但是兵力雖然充足,但是受限於距離過遠,補給能力也有限,這就直接導致了中國不可能無限制的派遣大量部隊參加歐洲作戰。

派遣部隊執行輪換作戰,還得考慮到練兵因素。一方面是希望讓更多的部隊得到充足的作戰經驗,另外還得考慮到讓更多的將領們獲得資歷的積累。畢竟中國一百多個師,總不能說讓少數幾個師的部隊就把全部戰事包攬去了,這樣的話下面的諸多將領們可是會非常不滿的。

有了仗打纔有資歷,未來的晉升才能夠順利,這對於那些軍官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陳敬雲點頭道:“現在西伯利亞和中亞那邊部隊充足,是可以再派遣幾個師執行輪換作戰的!”

現在中國陸軍歐洲遠征軍中,參戰的主要兵力是第二裝甲師、第十六裝甲師、第二步兵師、第三步兵師、第六十七步兵師、第十六炮兵旅。其中的第二裝甲師和第六十七步兵師歷盡了半月苦戰後,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估計還將會承擔對希臘的主要作戰任務。而當在希臘的作戰任務大體完成後,他們至少也持續作戰一個多月了,那個時候就到需要休整的時候了。

一支部隊不可能無限制的一直參與作戰的,實際戰爭裡頭如果兵力充分的話,而且局勢不算太緊張的話,那麼一支部隊往往是參與一段時間的戰事,然後就會得到休整時間,除了補充裝備和新兵外,也讓士兵們放鬆放鬆,讓軍官們可以獲得回國休假的時間,要不然一直處於作戰狀態的話,很容易讓前線部隊產生反戰之類的心態,對部隊的戰鬥力影響比較大。

比如殘酷的一戰歐洲西線戰壕戰時期,英軍裡的一個師一年裡頭往往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上前線,而上前線的時候也只有一部分的部隊真正處於前線,其他部隊都是在後方休整的,一個士兵一年裡頭往往只有一兩個月的時間在前線,其他時候都是在說後方的。

陳敬雲和沈綱說的這些都是涉及到整個歐洲戰略的問題,對於一些細節問題他們不會去關注並在意,比如說歐洲遠征軍攻克了塞薩洛尼基之後下一步動作是什麼,他們就是不太關心,這些是聯軍司令宋俊鵬需要操心的事情。陳敬雲要的是整個希臘,至於怎麼得到它那就是那些將軍們需要努力的事了。

在希臘,中國陸軍歐洲遠征軍司令杜巖鵬上將看着牆上巨大的巴爾幹半島地圖,沉思着己方部隊下一步該怎麼行動,在攻克塞薩洛尼基之後,其率領的遠征軍取得了開門紅,至少殺傷了兩萬以上的德軍,比俘虜了兩萬多的德軍。另外還有數量更多的意軍。

而現在遠征軍已經取得了西進的重要通道,下一步自然就是繼續向西進攻並攻克卡泰里尼,但是之後呢,是大軍主力南下直奔希臘首都雅典而去,還是說主力北上,進入南斯拉夫?

這裡頭是需要好好選擇的一個問題,根據杜巖鵬目前所能夠獲知的情況,目前德意聯軍在希臘的南部地區兵力還不少,雖然都是殘兵敗將了,但還是有着好幾萬之多,南下部隊的兵力要是少了,還真有可能打不過。但是南下兵力多了的話,那麼如何應對南斯拉夫南下的德國援軍就是個問題了。

至於說主動大規模北上南斯拉夫,這裡頭還得考慮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巴爾幹半島的地形非常複雜,其南斯拉夫南部以及阿爾巴尼亞都是多山地形,和保加利亞一樣不太適合重裝機械化部隊作戰。當然這個不適合只是相對的,並不說是中國陸軍的機械化部隊就無法在這一地區作戰了,只是沒有在平原地區作戰那麼有利而已。

四月二十六號,第六十七步兵師攻克德軍在希臘西北部的最後一個重要據點卡泰里尼,隨後第六十七步兵師迅速沿着西南方向南下,僅僅一天時間後就是抵達拉里薩,緊着着和第二裝甲師一起,以秋風掃落葉的姿態迅速南下整個希臘南部地區。

於此同時,遠征軍的第三師則是繼續東進,並朝着阿爾巴尼亞方向去,剩下的第十六裝甲師和第二步兵師一起,轉道北上準備進入南斯拉夫地區。

這個時候,整個遠征軍是分成了三個方向出擊,如此也就造成了遠征軍兵力過少的局面,爲此中國陸軍參謀部調派了原本駐紮伊朗西部地區的第六裝甲師、第六十三步兵師。原本駐紮餘里海西部地區的第五裝甲師、第六十四步兵師、第六十五步兵師、第二十一炮兵旅等部隊組成第二批參戰部隊前往土耳其,準備增援原有的部隊。

原來的第二裝甲師、第六十七步兵師將會停留在希臘南部進行休整,短期內將不會繼續參加北上戰事。

等第二批次的增援部隊抵達巴爾幹半島後,中國陸軍派往歐洲地區的部隊將會達到四個裝甲師、六個機械化步兵師、兩個機械化自行炮兵旅的龐大實力,加上其他各種各樣的附屬部隊以及海空軍部隊,中國軍方部署在巴爾幹半島以及土耳其方向的軍事人員已經是超過了三十萬。

———————————————————————————————

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55章 分析(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98章 陰謀(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54章 戰損(二)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35章 岑春煊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27章 袁氏復出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63章 閒扯一二
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911章 全面進入噴氣式時代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97章 爆發(二)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55章 分析(一)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370章 黎明捷報第92章 定都之爭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998章 陰謀(二)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54章 戰損(二)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35章 岑春煊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27章 袁氏復出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263章 閒扯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