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中德談判

在機場對隨行記者做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後,郭泰祺就是率領代表團進入了薩格勒布,車隊由當地駐軍隨行保護,爲了中德兩國的代表團的安全,當地部隊甚至是清空了車隊經過兩側的街道。第九集團軍司令杜巖鵬可不想讓代表團在自己的底盤上出了什麼差錯,他可是非常清楚這一次中德代表團即將進行的談判重要性。

透過車窗,郭泰祺看見的是到處都是廢墟的城市建築,心裡頭不由得大罵軍隊的那些將領太野蠻,光顧着自己打仗爽快,卻是不知道南斯拉夫死傷了那麼多平民,他倒不是爲南斯拉夫的平民感到痛惜,而是因爲殺傷平民太多,他們外交部的人就得承擔太多的外交壓力。

在一片廢墟的城市中,車隊終於是來到了一棟完好的建築,這棟建築並不是什麼政府大樓之類的,原來是一座豪華酒店,夠大的同時也夠堅固,當然也由於是設施比較完善,所以就被第九集團軍臨時徵收作爲集團軍司令部所在。

等略微安置了後,郭泰祺就是和德國代表團的人坐在了一起,他們都是沒有太多時間來進行各種客套話,德國可是急需得到中國的正式承認並且達成一系列的盟友協議,確保德國在戰後的利益。而中國也是希望及時的把德國正式綁上自己的戰車,正所謂遲則生變,誰都是不希望策劃了那麼久後出現什麼變故。

雙方坐定後,德國代表團的團長喬納斯少將沒有太多的廢話,第一句話就是:“現在我們急需貴國的支援,不僅僅外交上的支援,同時也希望能夠得到貴國在軍事上的支援!”

郭泰祺對喬納斯上將的坦率並沒有感到多少的輕視,他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是的軍人,而且最爲關鍵的是,實際上雙方高層之前已經用秘密電報談妥了大體事項,現在他們兩個人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談定一些細節,同時簽署正式文件,形成兩國之間的正式外交協議。

所以這一次說是談判,但實際上和通常所言的外交談判有着很大區別,勾心鬥角這種事情是用不上的。

郭泰祺道:“將軍,您來之前,相比也是知道大體事項了,我也不拐彎抹角,根據我所得到的指示,除非是到了局勢不可挽回之地步,否則我國的軍隊將不會對英美蘇三國的軍隊發起進攻,其中的顧慮想必您以及貴國臨時軍政府的維茨萊本元帥也是清楚的。不過,除了直接軍事行動的支援外,我國總統已經向貴國維茨萊本元帥承諾過,本國將會在其他方面給予貴國足夠的時間,包括間切斷截貴國和盟軍以及蘇軍之間的部分接觸,而這一點我們之前就已經在做,在羅馬尼亞以及匈牙利方向上我國之第十集團軍已經成功把貴國軍隊和蘇軍隔離了出來。

第二,我來之前已經得到授權,我國可以向貴國提供一定數量的軍械武器以及各種工業物資,確保貴國保持抵抗能力。

當然,以上這些能不能成行,還需要貴方也給予一個正式保障!”

說罷後,郭泰祺就是拿出了一份的文件:“這是我國起草的一份合作協議文件,將軍可以仔細看看,其中大部分都是根據貴我兩國事先談定的條件所起草,除此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後續添加的細節部分!”

喬納斯少將接過來後就是翻看了起來,於此同時德國代表團的其他幾個成員也是都緊張的翻看起來。

文件並不長,只有那麼兩頁而已,喬納斯等人很快就是看完,隨即把文件放了下來。

“這裡面的大部分條款都是和我們先前所談的一致,不過還有幾點我們卻是有疑問。”喬納斯道:“比如奧地利的地位問題,我們需要貴國在戰後支持我們在奧地利的合法地位,作爲交換,我們可以放棄捷克的全部領土!”

郭泰祺卻道:“這個很難,從我們的角度而言,自然是希望貴國保存下來的實力越強越好,但是考慮到英美蘇三國的反應,他們很難接受德國對奧地利的領土訴求,而這個爭端如果不解決,那麼英美蘇三國就不可能和你們進行和平談判!”

“本國政府絕對不可能爲了一個奧地利就和英美蘇開戰的!”郭泰祺覺得有必要讓德國人清楚顯示,以中國的實力而言,保住德國恢復到戰前的局面就很難了,僅僅是這樣中國就要冒着和英美蘇三國開戰的風險,如果說德國還要想要保住奧地利,那就會讓中國的風險極大增加,而這種事情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

再者,實際上陳敬雲也不希望戰後的德國太過強大,他需要的是一個有實力,但自己能夠掌控的德國,絕對不是一個實力強大到能夠和中國平起平坐的德國,說白了中國在歐洲需要一個聽話並且有一定實力的僕從國,而不是平等的盟友。

另外德國失去奧地利,對於中國來說實際影響不大,因爲就算德國失去了奧地利,奧地利獨立後那麼也是會和南斯拉夫以及希臘的新政府一樣,只能是由中國扶持起來的新政府。這樣的話並不會太大的減少中國在歐洲的力量。

喬納斯聽着這話,皺眉後:“既然這樣,這條我們先跳過,等會我們會聯繫柏林,得到回覆後在行討論!”

他們跳過了這一條後,然後喬納斯又道:“關於支援方面,我們希望貴國軍隊能夠進入意大利北部,減輕我們在意大利北部的壓力,以便我們能夠抽調部隊前往法國西線抵抗盟軍!”

郭泰祺道:“這一點我們不能答應,但是我們可以進軍奧地利,貴國軍隊完全可以撤出意大利北部,而我們將會承諾盟軍部隊絕對不會通過奧地利進攻貴國本土南部腹地!”

喬納斯聽罷後,一邊是回想着出發之前維茨萊本等人對他的交代,心裡頭也是考慮着諸多得失,如今德國的這種情況,意大利和奧地利都是保不住的了,預期在意大利被消耗大量兵力,比如把部署在意大利北部的兩個集團軍羣抽調到法國去抵抗盟軍,而意大利北部之後的奧地利如果有中國陸軍進駐,盟軍就不可能從南線威脅到德國本土。而這對於德國來說,好處是極大的,如果加上匈牙利那邊,可以說德國一下子就從四線作戰變成了兩線作戰,能夠讓德國抽調更多的兵力去對抗西線以及東線的敵人。

所以他點了點頭:“這一點,我們可以接受,但是你們的動作必須快,如果本次談判能夠達成,我軍在意大利北部的兩個集團軍羣將會立即撤離,希望貴軍能夠及時進駐奧地利。”

喬納斯的這句話已經透露出來了,德國在法國以及波蘭的戰事已經到了即將全面崩潰的地步,他們甚至是一點時間都不願意等待,沒多等一天,盟軍和蘇軍就距離柏林近一步。

“還有關於物資的援助,現在我們急需大量生活物資以及戰鬥機和反坦克武器的支援,這一點還希望貴國能夠儘早提供!”喬納斯如此道。

郭泰祺道:“這個好說!”說到這裡,郭泰祺小小的吹捧了下自己的祖國:“中國別的沒有,就是糧食和武器多!”

這說的也不算假話,糧食的話在1940年以前中國一直都是深受糧食緊缺的困擾,每年都要從東南亞甚至從印度和美國進口糧食,但是隨着中國徹底控制東南亞各國後,大量東南亞各國的糧食被廉價進口到了中國,雖然這表面看起來還是進口,但是這種進口方式要廉價而且安全的多,和之前那種不受自己控制的進口是天差地別的。至少在1945年的今天,陳敬雲可以自豪的說,他已經初步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當然代價就是東南亞各國在中國的控制下,幾乎徹底的去工業化,全部人都去種糧食和橡膠等農作物去了,現在就連日`本都已經開始有去工業化的趨勢,去年日`本被戰敗後,大量工廠的設備被中國才拆回了中國,不用幾個月日`本的重工業體系就是全面消失不見了,現在也就只剩下一些民生輕工業之類的。

陳敬雲是打算着把東南亞變成工業原料以及糧食產地,而對於日`本則是想要徹底摧毀它的軍備能力,除了在日`本先憲法裡規定日`本不能組建軍隊,只能組建人數在十萬以下的守備部隊,而且這個守備部隊的指揮權直接歸屬中國外,陳敬雲也是徹底摧毀了日`本的重工業體系,鋼鐵廠,造船廠等都給搬走,陳敬雲想着連個鋼鐵廠都沒有我看你怎麼造武器……當然日`本那麼多人口,也得給他們留下生活的基礎行業,比如紡織等勞動力密集產業就很不錯嘛,能養活不少人又沒什麼威脅。

實際上如果單純以國民經濟來說,這種方式對日`本而言好處甚大,爲什麼?因爲日`本戰敗後徹底被中國控制,也就和其他國家一樣全面加入了中國爲主導的經濟體系,也就是說,中國的紡織等輕工業市場全面對日`本開放。

而打開中國市場是日`本人努力了上百年都沒有達到的事情,爲此還進行了多場戰爭,如今戰敗了反而是得到了中國的市場,這不得不說造化弄人。

有着中國這麼龐大的市場支撐着,日`本的經濟復甦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79章 休閒日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3章 臨近生變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053章 戰損(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章 密議(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10章 衝鋒(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456章 北巡(一)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61章 煙華夜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59章 生和死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
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79章 休閒日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13章 臨近生變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1053章 戰損(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69章 洪子泰(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47章 復古風情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章 密議(二)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10章 衝鋒(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456章 北巡(一)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61章 煙華夜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59章 生和死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