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

戰鬥機的數量不少,對地進行掃射的時候其實威力並不大,只是給下面造成了一片驚慌而已,真正的殺傷卻是沒有多少,而後面連接而來的轟炸機羣纔是重點。

由於沒有發現機場有着大規模的防空火力,加上前面的戰鬥機給機場造成了一定的騷擾,所以李屯洋立即就是命令駕駛員繼續降低高地,實行低空轟炸,而後續的轟炸機也是跟着降低高度。作爲轟炸機的領隊,李屯洋的轟炸機第一個打開了彈倉門,然後一連串的轟炸炸彈落下,如同母雞在天空上下蛋一樣,這些轟炸炸彈乃是清一色的五十公斤的航彈。爲了取得更好的轟炸效果,這一次轟炸行動並沒有攜帶數量更重的一百公斤的轟炸,也沒有攜帶重量更小的二十五公斤級航彈由於威力小。一百公斤的航彈由於研製和生產有些困難,福州兵工廠那邊雖然少量的生產了部分,但是產量不高,國民軍不可能大規模使用,而且一百公斤航彈重量太大,只能使用在B3轟炸機上,並且B3轟炸機也只能攜帶四枚,更多的話,帶到五枚乃是六枚就會到達B3轟炸機的載彈量極限,對飛行性能構成嚴重威脅,而且也嚴重製約航程。至於二十五公斤的航彈,威力太小現在已經不能滿足國民軍轟炸機羣的要求,就連D4B轟炸機也是改換五十公斤的航彈,而這二十五公斤的航彈,空軍則是嘗試着看能不能在D5A這種戰鬥機上掛載,也勉強增加一些D5A戰鬥機的地面轟炸能力,不過嘗試過後發現掛上了哪怕是兩枚二十公斤的航彈都會對D5A的飛行性能造成了嚴重降低,所以無奈之下就放棄了裝備,暫時把二十五公斤級別的航彈技術作爲儲備,庫存的航彈消耗完畢後也就不繼續大量生產。

一架B3轟炸機就可以攜帶十枚的五十公斤級航彈,一架D4B轟炸機也能夠攜帶五枚五十公斤級的航彈。而國民軍此次的轟炸機羣足足有四十架之多,這一連串的航空炸彈扔下來,縱然有部分航彈沒有命中目標,但是落在機場內的航彈數量也是極爲恐怖的,只見下方的北洋軍空軍機場傳來連續不斷的爆炸聲,然後煙塵滾滾。短短十分鐘過後,下方的北洋軍空軍基地已經是被煙塵所籠罩,化爲了廢墟一片。

而這個時候,李中校的電報纔剛剛發出去,可惜北洋空軍基地裡已經沒有人能夠接受到他的電報了。

李屯洋看着下方已經變成了廢墟一片的北洋空軍基地,露出了一絲笑容,這一次的行動到目前爲止堪稱完美,己方甚至沒有遭到北洋的任何防空火力的射擊就順利完成任務,而北洋空軍的飛機不管是停在機坪上的還是躲在機庫裡的,十有八九都在這次的轟炸中被摧毀。

“這一次過後,北洋空軍只怕只剩下個空名而已了!”李屯洋心中如此猜測着,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這一次國民軍的轟炸行動過後,反而沒有讓北洋空軍敗亡,反而是讓袁世凱乃是馮國璋等人對空軍更加註重,甚至是抽調了不少原本打算用於陸軍的軍費,轉而投入空軍之中,不但又採購了一批鴿式飛機當成偵察機作爲急用,甚至向歐洲的數大飛機廠商盡心公開招標,採用現金支付的方式採購空戰飛機,並且提出了轟炸機的採購計劃,空戰飛機的設計指標之前就已經把歐洲各國空軍給震驚了一把,而這一次北洋空軍提出的轟炸機設計要求又是讓歐洲的各國空軍震撼了一把,要求是雙發,而且速度不得低於一百四十公里,航程達到五百公里以上,載彈量至少要達到五百公斤。這個設計要求完全就是瞄準了國民軍現今裝備的B3轟炸機。

其實這些設計指標對於歐洲各國飛機廠商來說不算什麼,畢竟這個轟炸機所缺的也只是概念,以前沒有出現這些的雙發大型轟炸機,那是沒人想着要造這種飛機,更加不知道造出那麼大的飛機有什麼用,如果真的提出了需求,依照各國的實力,不用多久就能夠設計製造出一款合格的轟炸機出來。不過對飛機已經很有興趣的各國空軍,依舊沒有把對地轟炸的希望放在飛機上,而是放在了飛艇上,不但是德國還是法國和英國,都投入極大的精力去研發大型飛艇,那可是載重量高達數噸的大傢伙,根本不是現在的小型飛機的載重量可以相比的。

北洋軍提出空戰飛機的設計要求還好,各國空軍都能夠接受,畢竟飛機對比飛艇更靈活,速度也不慢,裝備機槍的話是能夠對敵方的飛艇和偵察機構成很大的威脅,所以他們現在已經是相繼開始了戰鬥機的研發。但是轟炸機對於現在的各國來說就有些雞肋了,不管是航程還是載彈量,飛艇都遠遠超過現在的飛機,所以北洋空軍提出的轟炸機計劃在各國空軍看來是很雞肋的產物。不過也有些人認爲,飛艇對於中國這種落後國家而言太過先進了,中國沒有辦法才把飛機作爲地面轟炸的手段。就把國民軍大量裝備的迫擊炮一樣,乃是技術落後情況下的無奈代替品。

所以這一次的北洋空軍轟炸機招標技術沒有讓各國空軍很關注,不過北洋空軍卻是依舊固執的進行了招標,袁世凱是鐵了心的,陳敬雲不是要玩飛機嘛,而且玩的還很成功,讓自己吃了不小的虧,這敵人有,他自然也要有。甚至他也是想過裝備飛艇的,不過飛艇那玩意對於1913年的列強來說技術含量還是很高的,至少比飛機高多了,北洋軍還沒那個資本玩大量的飛艇,他想着,國民軍那邊應該也是玩不起飛艇的,只能用飛機。

不管如何,陳敬雲建空軍他也建空軍,陳敬雲玩轟炸機他也玩轟炸機,反正雙方都是半斤八兩的,誰也不比誰更好一些,跟在陳敬雲屁股後頭雖然沒有先機,但是總不會出錯,哪怕是真的錯了,那也是國民軍先錯,對方的損失也會比北洋軍更大。

袁世凱鐵了心要和陳敬雲拼空軍,陳敬雲自然是不會知道袁世凱心裡到底想的什麼,至少在袁世凱在把一支強大的北洋空軍建設出來之前,陳敬雲是不會知道袁世凱要鐵了心和他在空軍拼一把。

得到了空軍成功轟炸了北洋軍的空軍基地,並且炸燬了大部分的北洋飛機後,陳敬雲心裡也是有一絲喜色:“這次你做的還是不錯的!”

江北的北洋空軍之前雖然被壓制着,但是也偶爾會出來偵查,也能夠探知不少國民軍的調動情況,現在空軍把北洋空軍的基地都一鍋端了,可以說蘇南以及皖南的戰場上重新回到了空中情報一邊道的情況,國民軍再一次獲得了單向透明的情報優勢。

伍世鐘被陳敬雲親口誇讚,當即道:“這都是大帥教導有方,世鐘不敢居功!”

他說在也是實話,空軍的整體戰略建設,乃至飛機的研製,裝備甚至是具體使用戰術都是陳敬雲踢出來的伍世鐘不過是個執行者而已。可以說,國民軍海陸軍三軍當中,陳敬雲對空軍的影響是最大的,也是最深刻的,陸軍方向,陳敬雲只是作爲一個領袖人物的存在,並沒有提出太多的戰略性想法,至少陳敬雲是不知道該怎麼教下面的那些將領們進行打仗的,充其量只能算是在引進輕重機槍和迫擊炮這一點上有些貢獻,不過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國民軍很多將領都是有這種主張的,所以沒有他的指點,陸軍的發展步伐是不會有所偏離的。海軍方面也差不多,雖然陳敬雲心中有着未來航母編隊想法,也提出了高速巡洋艦編隊的建議,但是總體來說現在還沒有給海軍造成重大的改變。只有空軍,這個陳敬雲一手建立的空軍才具備了陳敬雲最深的烙印,從航校的設立,到飛機的設計製造,再到具體戰術的制定,都充滿了陳敬雲的身影,而身爲空軍部總長的伍世鐘不過是個執行者而已。

伍世鐘身爲空軍部總長,自然很清楚陳敬雲本人對空軍的發展有多大的影響。

“現在北洋空軍的空中偵查威脅已除,空軍方面除了保持壓制外,還需要加大空中偵查的範圍,爲陸軍提供更多的情況。另外,空軍的對地轟炸已成規模,空軍處也要繼續加大對地的轟炸,對敵的轟炸不必執着與江北地區的北洋軍固定陣地,那些地區的防空火力太強,沒必要讓數量有限的轟炸機去冒險,不過空軍可以派出少量的轟炸機對運動中的敵軍進行轟炸,積少成多之餘,更可以拖延敵軍的機動步伐!”陳敬雲對國民軍的戰果還是非常滿意的,也希望國民軍在未來的時間裡發揮更大的戰果。不過也沒必要去闖北洋軍防衛森嚴的地區,比如泰山鎮附近,北洋軍的防空火力還是不弱的,對其進行高空轟炸由於那悲劇的命中率,除了浪費彈藥就沒有其他效果了,而進行低空轟炸的話,在密集的防空火力下,對自身的轟炸機部隊也是一個嚴重的威脅,不到緊要時刻,沒必要拿轟炸機部隊去冒這種險。

討論了這些外,陳敬雲還和伍世鍾說了說研發新飛機的事情,包括下一代戰鬥機和轟炸機,空軍部已經撥付了相關的研發資金,和福州飛機制造廠簽訂了研發合同,福州飛機制造廠已經爲此成立了新飛機的研發部門。

不過,事實上福州飛機制造廠的新式飛機的研發一直沒停,只是缺乏資金只能在現有的飛機上進行小規模的研發改進而已,現在有了空軍的資金支持,這才成立了專門的新式飛機的研發部門,爲空軍研發下一代的戰鬥機以及轟炸機。

送走了伍世鍾後,陳敬雲看看了時間,乃是下午三點多,而今天的公務也算是結束了,當即就是離開了辦公室往內宅去。

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314章 D5系列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1003章 兄弟(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1054章 戰損(二)第48章 山東亂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29章 夏日情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79章 休閒日第7章 林家有女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
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598章 鎮壓(一)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314章 D5系列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511章 F1戰鬥機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1003章 兄弟(二)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1054章 戰損(二)第48章 山東亂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78章 97號陣地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57章 北京初雪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29章 夏日情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79章 休閒日第7章 林家有女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3章 臨近生變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