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

六月十三號無疑是世界歷史上最爲重要的一天,其重要性甚至比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的那天更加重要,如果說1939和1940年這兩年戰爭只侷限在歐洲地區以及亞洲地區的小規模衝突的話,那麼1941年六月份德國發動了對蘇俄的進攻,則是宣示着這場世界戰爭已經正式進入了最爲高潮的階段。

嚴格上說起來,蘇俄也不是剛開始參與這場世界大戰,1939年底和1940年初那幾個月的蘇芬戰爭,1940年處的中蘇奧拉夫衝突都可以認定是這場世界大戰的一部分,而這兩場戰爭也是徹底暴露出來了蘇俄軍隊的素質並沒有他的數量那麼讓人懼怕。

中蘇奧拉夫衝突的過程雖然還不被外人所得之,中蘇兩國都宣傳己方在衝突中獲得了勝利,中方說的是殲滅了多少多少蘇軍,攻克了奧拉夫等數個重要地區,而蘇俄方面則是宣揚蘇軍戰鬥力強悍,以弱勢兵力抵抗了中軍龐大兵力的進攻,並粉碎了中軍快速突進的戰略企圖,把中國逼到了談判桌上來,不管如何宣揚,其實那只是一場有着極大侷限性的武裝衝突而已,根本無法談及雙方誰勝誰負,因爲儘管從衝突的前面五六個小時而言,當時是中國佔據了優勢,但是當時中國第四裝甲軍達到了預定作戰目的後就停止了進攻,而當時蘇軍也是完成了緊急調動,經過一夜的混亂後已經是調集重兵準備進行戰略防禦作戰,而當時除非雙方爆發全面的戰爭,中方投入更多的部隊,不然實際上也是無法突破蘇軍的防禦。

不管奧拉夫戰役的勝負如何,但是蘇軍在這一場戰役中卻是暴露出來了衆多的缺陷,讓中國看到了蘇軍的衆多弱點,實際上蘇軍當初戰鬥力低下在蘇芬戰爭中就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蘇軍雖然在蘇芬戰爭中取得了戰略勝利,但是蘇軍當時依靠的卻是遠遠超過出蘇芬的部隊數量,普通的步兵就不說了,坦克,飛機等這些技術性的兵器投入幾乎是芬蘭的十幾倍以上,蘇芬戰爭中蘇俄先後累計投入各種坦克數量高達數千輛,而當時芬蘭的坦克擁有量不過才一百多架而已,而戰爭中蘇俄損失的坦克數量也非常驚人,衆多裝甲部隊幾乎成建制的被殲滅,少數的芬蘭坦克兵甚至能夠取得駕駛一輛坦克擊毀十餘架蘇軍坦克的戰績。

蘇軍在蘇芬戰爭以及中蘇奧拉夫衝突中所暴露出來的戰鬥力低下極大的增加了希特勒進攻蘇俄的信心,可以說,如果不是蘇俄在進攻芬蘭的時候表現出來的那種低劣戰鬥力,希特勒還沒有什麼膽子敢去進攻擁有將近兩萬輛坦克,上萬架飛機的蘇俄,要知道德國都已經開戰那麼久了,但是德國人現在保有的坦克數量依舊不算多,在東線也就幾千輛而已。

也正是因爲蘇軍在蘇芬戰爭以及中蘇奧拉夫中的地下表現,讓斯大林醒悟了過來,並開始大力恢復蘇軍的戰鬥力,而不是繼續玩政治大清洗了,而且也是開始研發並服役新式坦克。

現有的各類t26,t28等坦克以及bt5、bt7系列坦克已經被證明在質量上遠遠和中國的數種現役主力坦克對抗,蘇軍中的kv坦克雖然不錯,也是被證明能夠有效的對抗中國的t6、t9這兩種坦克,但是面對中國初期型號的t12中型坦克也還可以,但是面對後期裝備了長身管七十五毫米坦克炮的改進型t12坦克時就有些無力了,更加不用說面對t11重型坦克上的105毫米坦克炮以及中國的t15坦克了。

因此在1940年裡,蘇俄在斯大林指示下開始研發更加先進的坦克,包括kv坦克的改進型號,裝備八十五毫米坦克炮、甚至搭載一百毫米的坦克炮,但是kv坦克底盤也是三十年代中期所設計的,有着極大的缺陷性,原先引以爲傲的防禦性能在面對中國陸軍t12的新式七十五毫米坦克炮面前也是擋不住,更加不要說中國陸軍已經開始批量生產裝備105毫米坦克炮的t15中型坦克了。所以蘇俄方面正在準備採用全新研發的重型坦克底盤,也就是‘斯大林系列’(is)。當然了重型坦克的性能數據雖然看上去很好,但是受限於重型坦克的成本以及技術限制問題,使得了不管是蘇俄還是中國,都不可能裝備太多的重型坦克,中國陸軍中大名鼎鼎的t11重型坦克雖然性能優越,但是到目前一共也就裝備了不過幾百輛而已,遠遠無法在數量上和那些動則數千輛的中型以及輕型坦克相提並論,中國的t6、t9、t12系列中型坦克的裝備數量可是好幾千好幾千的,要對抗中國數量龐大的中型坦克羣,僅僅依靠少量kv以及is系列是無法辦到的,蘇軍還需要一款可以大量生產,造價便宜的中型坦克,這個時候,根據bt7快速坦克的設計經驗,以及參考了從奧拉夫戰役中繳獲的一輛中國t9坦克,蘇俄終於提出了他們的新一代中型坦克計劃,新式坦克依舊採用bt7快速坦克的履帶模式,優化機動性,而在防禦上幾乎是照搬了t9坦克的防禦設計,才用了大角度的傾斜裝甲以及一體化的鑄造炮塔,並且在武器上甚至也是照搬t9坦克的口徑,才用了一門76.2毫米的坦克炮,而這個完成了設計的蘇俄新一代中型坦克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t34坦克了。

蘇軍的t34坦克最開始的設計目標,是爲了對抗中國龐大的中型坦克羣,初始對抗目標是t9坦克,又把t12坦克作爲了主要對抗目標。

中國目前大規模現役的t6、t9、t12這三種坦克中,t6坦克自然是屬於老舊的淘汰貨,但是t6坦克數量上千架,中國陸軍自然也不能當敗家子全部都退役掉,所以能用的還在繼續使用,不能用的就拆零件給那些現役的t6坦克當備件。主力則是t9和t12系列,而實際上t9和t12這兩款坦克非常相似,雖然t12在速度、防護以及火力上全面優於t9坦克,但是兩者並沒有代差的區別,這t12坦克本來就是t9坦克的改進型號。

t9\12系列坦克作爲中國陸軍目前的絕對主力坦克,對抗這兩款坦克自然是蘇俄的頭等大事,早些年蘇俄坦克設計以及製造能力還很普通的時候,只能是通過生產大量bt以及t26等系列坦克試圖用數量來彌補質量上的差距,後來又試圖用kv重型坦克來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但是後來都被證明這是不可行的,bt和t26等坦克甚至連對抗中國老舊的t6坦克都做不到,數量多也沒有用,而kv坦克雖然不錯,但是那個造價讓斯大林根本造不出來多少。

這也是三十年代後期蘇俄準備研發新一代中型坦克的根本原因所在,經過多年的研究,1940年完成設計並開始大規模試驗,到了現在纔算是小規模生產。

蘇俄的軍工人員也不弱,所設計出來的t34坦克性能堪稱優良,防護性能絲毫不弱於中國的t12坦克,機動性也做到了不弱於t12坦克,雖然在火力上,他們的七十六毫米坦克炮還略遜於中國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是整體上來說,這一款t34坦克的性能無疑是優良的,在世界範圍內,除了中國的t12中型坦克能夠比肩外,其他國家的現役中型坦克基本就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德國人引以爲傲的四號坦克也不行。

不過t34坦克雖然已經完成設計並開始進入了生產階段,但是和德國人的四號坦克一樣,現在的數量都非常少,至少在1941年的6月十三號之前,蘇俄的t34坦克還處於少量生產大規模試驗的階段,和中國已經運用多年並且已經停產的t12系列坦克可沒有辦法比較。

蘇俄的t34坦克雖然已經能夠比肩中國的t12坦克和t9坦克了了,但是這裡有一點得提到的那就是,t9坦克可是中國二十年代末期設計,1930年中日戰爭時期就開始大規模服役的坦克,距離今天已經足足大規模服役了十一年之久,而t12坦克也是1935年開始小規模服役,至今也有六年之久了。這個時間差的可是非常遠。

當蘇俄人把t34坦克研發出來並開始小規模服役的時候,中國的t12坦克都已經是停產了,目前中國陸軍採購並裝備的是新一代中型坦克t15,這款中國目前最爲先進的主戰坦克,性能不但超越了t12中型坦克,甚至還超過了t11重型坦克,當初陸軍研發t15的時候,各國坦克實際上還停留在對抗中國t6坦克的年代,德國人的四號坦克,蘇俄的t34連研發計劃都還沒有呢。t15坦克的研發計劃非常早,最早是陸軍裝備部在1935年所提出的綜合坦克計劃,提出設計出一款能夠兼任t12中型以及t11重型坦克兩者作戰任務以及性能的未來新一代主戰坦克,最初的這個設計目標就使得了t15坦克一開始就把主炮的口徑放到了105毫米口徑上,平心而論,對於三十年代的中國來說,要生產出t15坦克還是有着非常大難度的,其中最爲關鍵的不是坦克設計,中國優秀的坦克設計師一大堆,最爲關鍵的是重要零部件的限制,簡單說就是坦克炮、發動機、坦克用裝甲鋼。而這些纔是限制t15量產的關鍵因素。

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038章 f12對f80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13章 大戰(三)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961章 低估(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86章 毒氣彈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48章 山東亂第7章 林家有女第18章 整編行賞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476章 不孝子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章 花巷所聞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002章 兄弟(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596章 爆發(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33章 直升機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39章 7月調整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54章 戰損(二)第37章 擁袁通電
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038章 f12對f80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744章 f5戰鬥機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13章 大戰(三)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961章 低估(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02章 大會戰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586章 毒氣彈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48章 山東亂第7章 林家有女第18章 整編行賞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476章 不孝子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章 花巷所聞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1002章 兄弟(一)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596章 爆發(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833章 直升機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39章 7月調整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54章 戰損(二)第37章 擁袁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