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

1945年的11月份和12月份的世界局勢整體上是處於一種平靜而緩和的狀態,各國之間的大規模軍事衝突已經完全停止,同時也是爲了配合11月和12月上半旬的各國秘密談判以及12月下半旬開始的巴格達談判,各國之間在1945年7月後還頻繁發生的小規模軍事衝突也是處於一種停止的狀態。

還是以中美兩國爲例子,中美兩國自從去年日`本投降後,在太平洋地區就是頻發出現各種模式的小規模軍事衝突,而1945年7月德國發生軍事政變後,中國徹底改變外交政策,停止和德國的戰爭並支持德國和各國進行和平談判,保障德國的戰前地位,以便爲自己在歐洲地區取得一個穩定並具有一定實力的盟友,用以分擔戰後英美蘇可能帶來的龐大壓力。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國在歐洲地區也是頻繁爆發各種軍事衝突,其中最爲密集的就是空中的各種對抗,比如兩國的偵察機都是頻繁闖入對方控制區的領空進行各種偵查,由此引發來的就是戰鬥機的攔截,以及出現的小規模交火,以及地面防空火力的射擊。

在10下旬的時候,中國一個剛部署到南斯拉夫薩拉熱窩的一個S1導彈防空營就是取得了它的第一個實戰戰果,在10月28號上午,擊落了一架從意大利起飛的P80噴氣式戰鬥機改裝而來的高空偵察機F8D。這個F8D也是美軍在1945年後大量服役的主力高空高速偵察機,歷史上1945年美軍裝備F80的時間比較晚,而且不用幾個月後二戰就結束了所以歷史上的P80產量不高,各種改型也少,但是這個時空裡由於二戰的延長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正式結束,同時由於中國海空軍兩大航空兵的巨大威脅,尤其是中國空軍的F12戰鬥機以及中國海軍的F11戰鬥機這兩大噴氣式戰鬥機的巨大威脅,導致美國加速了噴氣式戰鬥機的研發,這個P80的服役比較早,而且產量非常,第一批P80訂單就是達到了五千架之多,到了1945年末,美國空軍內服役的P80已經達到四千多架,成爲了美國空軍的核心制空戰鬥機,廣泛部署在北美本土、太平洋戰區、歐洲戰區和地中海戰區。而P80的大量服役同時也導致了P80戰鬥機的各種改型比較多,這個F8D偵察機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解釋的是,二戰時期的美國陸軍航空兵的飛機分類編號和後世的美國空軍不同,也和美國海軍的不同,同樣也和中國空軍有所不同,目前爲止,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戰鬥機\驅逐機編號是P,偵察機是F,轟炸機是B。(前文出現過F80-F84-F86等文字,屬於筆誤,應該是P80-P84-P86)

作爲P80噴氣式戰鬥機改裝而來的F8D偵察機,其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都非常高的,由於攔截時間和窗口比較短,所以攔截起來比較困難,美國空軍也是非常比較喜歡用F8D偵察機進行偵查,這個就和中國空軍喜歡用F12E偵察機進行一樣,時代在進步,技術在進步,戰爭的具體方式也在不斷進行着變化。

然而普通的攔截比較困難,但是這F8D偵察機面對S1防空導彈的時候,卻是躲不過去,儘管當時S1導彈的命中率比較低,以至於發射了足足三枚S1導彈才把這架F8D擊落,但是這一次實戰效果卻是讓S1防空導彈真正得到了軍方高層的重視。

S1防空導彈的實戰效果引發的後續乃是後話,暫且不提。

在七月份到十月份頻繁發生的各國軍事衝突在進入11月後卻是停息了下來,使得世界局勢處於一種表面上的平靜,大家都在等待着巴格達談判的結果。

而這個1945年也就在巴格達談判中和平度過了,這個西方的聖誕節,也是西方國家數年來第一個可以不在戰火中度過的聖誕節。

隨着1946年的到來,各種扯皮的巴格達談判還在持續進行着,儘管大家都已經不想再打下去了,但是各種問題的分歧還是非常多,比如英美蘇等國要求德國賠款,要求審判德國國內的諸多將領,這些條件都是中德兩國所不能接受的,首先是賠款,中國保住德國是爲了什麼,是爲了在歐洲獲得一個穩定並且擁有一定實力的盟友,現在德國國內就已經化爲一片廢墟了,如果還進行數額驚人的戰爭賠款,那德國就是徹底廢了,基本上就會重演德國在二三十年代的情況,經濟和政治動盪之下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希特勒。第二個戰犯的問題,如果是納粹黨的人也就算了,可是英美蘇三國要求審判的大多數都是德國國防軍的高級將領,甚至很多人現在都是在德國政府裡身居要職的高級官員和將領,這些人很多可都是親華分子,陳敬雲當然不能讓他們都被英美蘇給審判了。

同時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關於德國裁軍問題,英美蘇三國堅決要求德國不得保留龐大的軍隊,只允許德國抱有一支規模不得超過十萬人的陸軍和噸位不得超過十萬噸的海軍部隊以及不得超過五百架作戰飛機,同時還要求加上一句,未來的德國不管以任何理由進行擴軍,使得擁有的軍力超過以上規定時,都將視爲違反停戰協議,盟軍和蘇軍將和德國重新進入戰爭狀態。這個條件德國人還沒反對呢,顧維鈞就是拍着桌子反對起來,開玩笑,德國人要是隻有這麼點兵力,那中國要這樣的盟友來幹嘛啊,還不如芬蘭和土耳其有用了。

面對以上諸多問題,這談判短時間內能夠談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談判代表們在巴格達浪費口水,而陳敬雲、杜魯門的私人聯絡也在持續進行,某種程度上來說,巴格達談判的核心並不在於各國代表的口水仗,而在於陳敬雲和杜魯門的對話。

也就是說,停不停戰,怎麼停戰,決定權在中美兩國手裡,英國德國都沒決定權,蘇俄也同樣沒有決定權,頂多就是叫嚷幾句而已。

不過儘管巴格達談判還沒有結束,但是戰爭結束是板上釘釘的了,剩下的不外乎就是各種停戰條件而已,哪怕是幾年內都無法達成一個停戰協議,但實話實話1946年後已經是打不起來大規模戰爭了。

而多年的戰爭已經是讓各國筋疲力盡,不是每個國家都和中美兩國一樣,本土沒有受到戰爭的創傷,人員傷亡也不大,可以繼續保持龐大的軍隊,還能叫嚷着你讓我不爽我就讓全世界不爽。蘇俄、德國、英國以及剛復國沒有幾個月的法國、意大利都是飽受戰爭的創傷,他們現在急需和平,來撫平戰爭的創傷。

這一次的世界大戰,準確的說應該從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開始,也就是說到1946年的時候,戰爭已經整整進行了七年之久。這七年裡各個參戰國或多或少都是受到了損失,中美兩國不用說了,本土損失近乎等於零,損失主要是軍人的傷亡以及裝備的損失,美國軍人死亡大約在三十萬左右,而中國少一些,從1939年開始包括1940年東南亞戰爭,1940年奧拉夫中蘇衝突,1941年中俄戰爭,1944年中日戰爭,1945年歐洲戰爭,甚至包括中國在這數年裡和英國、法國、英美的大小軍事衝突當中,以上諸多戰事累積起來約陣亡軍人十三萬左右,其中四萬人是在中俄戰爭中陣亡,而中日戰爭裡陣亡約六萬人,歐洲戰爭裡陣亡約一萬人,其他的和各國的軍事衝突,佔領區的反遊擊作戰共約陣亡約兩萬人左右。陣亡十三萬人,這如果說只是一場戰爭的話,那麼就會顯得非常多,但是這對於多場戰爭整整六年時間來說,實際上是非常少的。

和中美兩國損失較小對比,其他幾個主要參戰國的陣亡軍人就比較多了,德軍目前已經陣亡軍人大約三百五十萬左右,蘇軍陣亡數字大約在一千萬左右,英軍的話雖然其本土部隊只有二十多萬人,但是這年頭說起英軍,實際上是指英聯邦部隊,包括英國軍隊,澳大利亞軍隊、加拿大軍隊、南非軍隊、新西蘭以及印度殖民地軍隊,這些人加起來就比較多了,大約在五十萬左右。

戰敗國裡頭的意大利陣亡也有幾十萬,而太平洋的日`本多一些,大約在一百多萬,此外被中國滅國的了俄羅斯共和國也陣亡了有二十餘萬軍人。

此外還有一些二線國家,比如亞洲方面的朝鮮、泰國、伊朗、土耳其,幾千人到幾萬人不等。歐洲地區的荷蘭、比利時、波蘭、羅馬尼亞這些國家,也都是幾萬到幾十萬不等

軍人除了直接陣亡外,實際上還有大量傷員,這些傷員部分沒有留下殘疾的還好,但是很多軍人都是留下了肢體的殘疾,缺胳膊少腿之類的,這一部分人員在各國裡都廣泛存在,而且數量比較多。

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14章 D5系列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97章 陰謀(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352章 蔡凝(三)第351章 蔡凝(二)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96章 爆發(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
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14章 D5系列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997章 陰謀(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744章 f5戰鬥機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580章 平壤激戰(一)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352章 蔡凝(三)第351章 蔡凝(二)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96章 爆發(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