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

國民軍擴編計劃中,第十一師和之前組建的第八師和第九師一樣,都是屬於新編練的部隊,除了少數骨幹和中高層軍官是從幾個主力部隊抽調外,其他不管是新兵還是基層軍官都是全新的,士兵是直接從新兵營補充而來,而大多數的基層軍官則是直接從福州軍校畢業生任命。不過爲了保持部隊的戰鬥力,對於營級以上軍官參謀部還是表示了略微保守的意見,認爲之前第八師和第九師的編練過程中,由於沒有補充太多的骨幹軍官,甚至連營長這樣的中層軍官都是新近提拔的新人,導致部隊訓練時間太長,遲遲不能發揮戰鬥力。要知道,第八師和第九師可是前後編練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成軍,而這個時間顯然是國民軍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第十一師的編練過程中,基本上連長以上的軍官都是採取從各個部隊中抽調而來,這一次抽調不但從第一師、第二師這些主力野戰師抽調,甚至還從警衛師抽調了一部分軍官。如此一來,第十一師的組建將會快速很多,短時間內成軍後就會應用到將來可能爆發的戰事當中。

不管是陳敬雲自己還是國民軍的上下將領們,都已經斷定下一場戰爭很快就會到來,而且還是會和北洋軍打。這個預測並不是他們的憑空想象,而是根據現實發展的態勢來預測的。北洋軍的善後大借款已經成功,錢款雖然不可能短時間內全部拿到,但是袁世凱已經拿到了第一部分。

而這些錢能夠用在那裡是人都會想得清楚,軍事情報處已經探知,北京的財政部已經連續給下屬的各部隊撥付了部分軍費,讓已經長時間沒有得到軍費的北洋軍各師大大的緩了口氣,雖然北洋軍各師都有着自己的小金庫,在各轄區內多多少少會搜刮錢財,但是中央有錢給的話顯然是更好的,能夠極大的緩解北洋軍各師的軍費壓力。

得到充足軍費補充後,北洋軍各師,尤其是津浦線的各師已經開始整頓操練,從蘇南前線調回徐州休整的曹錕第三師歷盡多時休整後,也是已經恢復了建制,目前正在加緊訓練當中,滁州的第二混成旅也是同樣如此。蘇南戰事後,袁世凱並沒有減少在津浦線上的兵力,儘管第三師已經撤回徐州休整,第二混成旅也在滁州,但是這兩支部隊任舊隨時可以南下江北支援。倒是清江浦的張勳第八師悽慘一些,蘇南一戰,讓第八師幾乎全軍覆沒,包括張勳等高級軍官在內,一共只回來了千人不到,雖然袁世凱和馮國璋雙雙承諾會支持第八師重建,但是北洋軍軍費那麼緊張,這個承諾最後也不了了之,前後不過是給了幾十萬元而已。雖然張勳下了大力氣在清江浦搜刮錢財,但是單憑那一地的搜刮要完成第八師的重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花費可不是幾十萬的事情,而是幾百萬的事情。所以到現在,張勳的第八師也不過是重新編練了一個旅的新兵,而且也沒有什麼像樣的炮兵,只有一個營的57毫米漢陽造山炮而已。

但是總體上而言,津浦線上的北洋軍兵力並沒有減弱太少,原先從第一師抽調的第二旅袁世凱已經正式升格爲第二混成旅,原先第一師欠缺的一旅兵力則是重新另外編練。

北洋軍如此大規模的整軍操練自然是被國民軍看在眼裡,國民軍的軍事情報處幾乎天天都盯着這些北洋軍部隊的動向,而從軍事情報處回報上來的情況來看,北洋軍已經從蘇南戰事中恢復了過來,並且已經在準備着下一場戰爭。

“第十一師要堪用的話,至少也得四個月以後,在這之前只能是在福建繼續訓練,擔任福建防務!”作戰司司長陳儀在參謀部會議中,邁動着他的瘸腿走到大幅的軍事地圖面前:“不過蘇南防務緊張,我們在蘇南和浙江地區雖然已經有了六個師,不過第六師要面對安徽和江西方面,是絕對不能抽調的。剩下的第一軍第一師、第四師和第二軍的第二師、第七師加上一個第五師不過五個師的部隊,這些部隊要在長江擋住北洋軍不難,但是如果要渡江北上進攻的話,那麼兵力就顯得單薄的!”

教育司司長蔣方震卻道:“只要後勤能夠供應的過來,五個師發起渡江戰役後,足以在江北佔據優勢,不過和陳兄說的一樣,竟然要繼續沿着津浦線北上的話,這個兵力還是略微單薄了些!”

這次的參謀部會議的目的和往常不一樣,蘇南戰事之前乃至進行中的時候,不管是參謀部內部還是其他中高級將領都沒有說繼續北上的念頭,或者說是不敢想,但是歷盡蘇南戰事後,哪怕說的再差國民軍也是和北洋軍打了個平手,雙方的傷亡都是差不多。而這一點卻是讓衆多的國民軍軍官看到了北伐勝利的希望,只要國民軍的戰鬥力太弱於北洋軍,那麼就有希望北伐成功。

所以很多將領們已經開始謀劃着如何北伐了,甚至參謀部裡也是進行了相關的作戰規劃,而這一次參謀部會議裡頭,討論的就是如何在下一場戰爭爆發後,國民軍該如何打,是防禦作戰還是主動出擊渡江作戰,又或者說乾脆沿着津浦線一直北上打到北京去。

袁方板着臉,身上的那身將官服和往常一眼一塵不染絲毫沒有褶皺。

“司令他雖然還沒有說過要進行北伐,但是我們不能沒有任何準備,在局勢出現變化司令下命令進軍的時候,參謀部必須拿出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來!”袁方繼續道:“按照方纔各位所說的,如果只是進行防禦作戰的話,那麼前線五個師已經足矣。但是我們的眼光要放長遠,不管是渡江作戰還是沿着津浦線北伐,這都需要完整的作戰計劃!”

陳儀這時候道:“參謀長說的不錯,時事有備無患。正如我先前所說的,蘇南五個師防禦作戰已經充分,甚至發動渡江作戰的話前期也可能佔據部分優勢,但是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乃至北上的話,就必須繼續往蘇南地區增兵!”

因作戰失利被撤職以後又被陳敬雲重新啓用爲戰略司司長的陳衛華這個時候也開口了:“要增兵的話,怕也只能是福建的這幾個師了,第十一師尚未成軍,那麼就只剩下第八師和第九師了。”

國民軍的兵力雖然已經不少,但是每個方向都要佈置兵力,不可能全部都抽調到蘇南地區去,比如部署在廣東的第三師和第十師就是不能動的,這第三軍是用來防備桂軍乃至江西、湖南方面,這三方的部隊加起來可是很多,第三軍的壓力很大,不可能繼續外調部隊。而其他的呢,國民軍的主力大多數已經在浙江和蘇南,金華的第六師不能抽調,那麼剩下只能抽調的只有部署在福建的第四軍下屬的第八師和第九師了。至於警衛師,這支部隊太過特殊,它的主要任務不是進行野戰,而是保證陳敬雲的個人安全,基本上屬於陳敬雲去那,警衛師也去那的狀態,只要陳敬雲不去前線,那麼這支部隊就不可能全師派往前線。

不過變通的方法還是有的,總務司的郭思恆道:“我看,是不是可能仿效杭州之戰和廣州之戰,從警衛師中抽調一部分,組成加強團派往前線增援呢?”

袁方道:“這倒是個方法,既然有了前例,相比司令也是會同意的!就把這個當成備選方案!至於第四軍嘛,如果屆時只是發動渡江作戰,奪取江北的話倒是不用派去。如果要進行北伐的話,那麼這個第四軍最少也要抽調一個師北上了。”

不管是防禦作戰還只是短途的迂迴渡江奪取江北,這所需要的兵力國民軍在蘇南地區的兵力已經足夠,哪怕緊張一些的話再增派一個警衛師加強團也就差不多了。但是要北伐的話那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沿途數千裡,沿着鐵路北上雖然快速,但是北洋軍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勢必會在鐵路沿線層層設防,沒有優勢兵力很難打的上去,另外佔據了鐵路沿線後,不可能就這麼空着不管還得留下部分兵力留守,防止被端了後路,種種加起來,參謀部預計單靠國民軍在蘇南的五個師是不可能完成這種艱鉅任務的,勢必要繼續增兵才行。

當然了,參謀部討論的這些作戰計劃還只是參謀部內部的作戰計劃,算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不但參謀部爲了下一場可能到來的戰爭準備着各種作戰計劃,後勤部那邊更是忙得底朝天,蘇南戰事中國民軍在當地的彈藥庫存幾乎消耗一空,尤其是炮彈更是差不多打光了。戰後後勤部是忙着調運彈藥以及各種的作戰物資囤積到蘇南地區,後勤部可不用管到時候是防禦作戰還是渡江作戰又或者是北伐,因爲不管是那個計劃,都需要大量的彈藥以及各種作戰物資,而且是隻嫌少不嫌多。

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58章 秦海濤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38章 英國領事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891章 趙臨東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9章 密議(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
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858章 秦海濤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062章 血腥前夕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38章 英國領事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891章 趙臨東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9章 密議(一)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