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繼續北上

龍濟光投誠於國民軍,對於整個中國局勢來說只是小小的一個波瀾,各大報紙上頂多就是給了一個小篇幅的報道,人們甚至都不關心龍濟光到底是個什麼人。因爲龍濟光投誠相對於國民軍的其他動作來看,實在不值得一提。

儘管人們沒有對龍濟光投去太多的關注,但是在國民軍內部卻是反響不小。

龍濟光手下的七八千人雖然戰鬥力不怎麼樣,武器裝備和訓練也不好,但是他處於的位置卻是極爲巧妙的,龍濟光佔據了欽州以及湛江等粵西沿海地區。而在去年的廣州之戰後,陳敬雲和陸榮廷已經達成了默契,那就是桂軍佔據廣州以西的廣東西部,而國民軍佔據廣州以及廣州東部,北部地區。這一分贓計劃也是成功的緩和了當初桂軍和國民軍的緊張關係,使得後來桂軍和國民軍在廣東地區雖然保持了重兵對持,但是始終沒爆發軍事衝突。

後來國民軍把戰略重心放在了蘇南和安徽地區,導致與國民軍在廣東方向的兵力持續下降,就更讓陳敬雲希望保持南方的穩定,而不希望和桂軍造成衝突,至少在擊敗北洋軍之前不希望廣東方向有所變化。桂軍也是國民軍的實力忌憚無比,所以雙方的顧忌也讓廣東保持了和平,更爲後續的三家聯合創造了條件,等陸榮廷和唐繼堯以及陳敬雲三人聯合組建南京共和政府後,桂軍和國民軍根據協議在廣東撤兵,國民軍把主力的第三師調到了蘇南,現在只在廣東駐紮了一個新編練的第十四混成旅。而桂軍也是從廣東西部方向撤軍,只是在梧州駐紮了一個第八混成旅,轉而加大了南寧方向的駐軍,從之前的一個旅增加到了一個師的兵力。

梧州方向的第八混成旅是防備國民軍無疑,但是南寧方向的第十四師可就是明顯爲了對付龍濟光的。

桂軍和國民軍雖然在湖南方向聯合作戰,但是彼此間的防備也是有,同時基於統一全國的戰略性目標,陳敬雲肯定是不希望桂軍持續發展,所以有必要牽制桂軍,這一點除了在湖南地區堅持佔領衡外,更是希望在廣東西部地區對桂軍形成牽制。然而由於陳敬雲和陸榮廷之前的默契,雙方都不可能在廣東方向大規模增兵的,只要國民軍從其他省份調來一個師進駐廣東,那麼桂軍肯定也是針鋒相對,那麼到時候三家聯盟也就成爲了一句空話。然而不能明面上增兵,但是卻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啊,比如這個龍濟光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國民軍收復了這個龍濟光後,陳敬雲也沒打算讓龍濟光對自己絕對服從,但是隻要能夠在廣東西部保持對桂軍的牽制就足夠了,而且接着龍濟光第二十四混成旅的名頭,國民軍也就能夠光明正大的派遣官員和軍官掌控粵西地區。

陳敬雲這一招可是光明正大的很,畢竟他要收復龍濟光的話,就算是陸榮廷也是找不到什麼理由來反對。

陸榮廷也不是笨蛋,自然是明白陳敬雲這些舉動的心思,但是陳敬雲只是收編龍濟光的部隊,也沒有向廣東西部增派部隊,而龍濟光本來就是桂軍的敵人,南寧方向的第十四師就是爲了對付龍濟光的,所以從軍事層面上而言並沒有提升對桂軍的威脅。而在政治層面上的影響雖然很大,但是陸榮廷卻是找不到理由來反對,難道說自己要對南京共和政府收編地方軍閥提出反對嗎?

所以心裡有着鬱悶的陸榮廷也不好公開反對,而對粵西方向增兵也不好去做,只好是把其他部隊的一些重武器裝備調到南寧給第十四師增強火力,免的到時候被龍濟光從背後捅刀子。

陳敬雲這個小小舉動雖然沒有普通人關注,但是諸多實權人士已經是察覺出來了一些味道,那就是陳敬雲已經在爲未來的統一而策劃了。

他們所猜測的也沒有錯,陳敬雲的確是在未來的統一之路進行策劃了,要統一中國單單是擊敗北洋是不夠的,擊敗北洋軍後國民軍最多就是獲取表面上的統一,控制區也只侷限於國民軍掌控去內,到時候國民軍控制的中央政府就會面臨當初北洋政府所面臨的問題,那就是各省的軍閥割據。

北洋政府可是一直爲了打敗南方諸省的軍閥而努力着,可是越打越糟糕,非但沒有把南方數大軍閥給打敗,自己反而讓國民軍在江北地區擊敗,損兵則將好幾萬,在津浦線上不得不退守蚌埠。

北洋軍都沒能做成這個事情,而換成了國民軍的話,是否能夠做成真正的統一呢,這一點很多人抱有希望,同樣很多人抱有懷疑。

陳敬雲自己心裡也是有着打算的,等擊敗了北洋後,到時候各省軍閥如果能夠放棄軍政合一的模式,不管是唐繼堯還是陸榮廷都可以在未來的聯合政府中擔任要職,而中央政府將接受這些省份的地方政權。要是唐繼堯和陸榮廷不願意,還妄想着保持獨立王國的話,那麼陳敬雲少不得要和袁世凱一樣準備武力統一了。

而且陳敬雲認爲武力解決的可能性極大,畢竟唐繼堯和陸榮廷都不會輕易的放棄他們手中的權力和軍隊的,既然沒什麼可能善解那麼必要的軍事準備就需要了,拉攏龍濟光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未來陳敬雲是打算在湖南以及湖北地區投入更多的兵力,打算在拿下了湖北和湖南後,插足四川,以求取得將領的戰略優勢地位。

當然這些還太過於遙遠,哪怕是陸榮廷和唐繼堯知道陳敬雲心裡想着要剿滅他們,但是也不會影響到目前的三家聯合的局勢。因爲現在三家的敵人都是北洋軍,滇軍想要四川,桂軍想要湖南,而國民軍想要整個華北地區和中央政府的權力。所以在北洋徹底倒下之前,這三家的聯盟還會繼續下去,至於北洋倒下了之後嘛,那麼這三家就算表面能維持聯盟,但是分道揚鑣是遲早的事情,而到時候局勢會如何發展就得看各家的本事了。

如果滇軍和桂軍發展的順利,到時候兩家聯合起來對抗國民軍的話,國民軍也是不可能輕易的拿下中國廣大西南各省的。

有着霸主之心的人對自己都是有着自信的,唐繼堯有這個信心把四川給霸佔瞭然後發展起來,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和國民軍聯合起來對抗北洋軍了,至於桂軍則是被逼迫選擇站隊居多,要是不選擇加入南方共和政府的話,國民軍和滇軍就會聯合起來先把桂軍給收拾了,然後再揮軍北上。

不過很顯然滇軍在四川省的進展讓唐繼堯很心急,雖然滇軍已經佔據了四川大半地區,但是重慶和成都這兩個重要城市依舊沒能拿下來,甚至四川的北部和東部地區都還在四川省各軍閥的掌控中,要把四川收入囊中的話,憑藉滇軍現在的實力還是有些吃力的,要不然唐繼堯也不是三天兩頭就向陳敬雲要錢要槍要子彈了。

南方諸省的這些細微局勢的變化並沒有能夠影響到目前中國局勢的整體變化,國人們的關注焦點依舊是國民軍和北洋軍在津浦線上的戰爭,都在猜測着國民軍什麼時候能夠打進北京城去。

人們有這個想法並不奇怪,江北戰役的結果在國民軍的可以宣揚下,很快就是傳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列出了詳細戰果,稱江北戰役中已經成建制的消滅了北洋軍第七師、北洋軍第二十師。並重創北洋軍第三師、第五師、第二混成旅、第十師。被消滅的北洋軍總數高達是十萬人。這個公開宣佈的數字雖然有些水分,比如其中的北洋軍嫡系部隊大概只佔據了五萬人不到,剩下的還有差不多三萬人的安徽省陸軍部隊,全部加起來的話國民軍在這數個月內消滅的北洋體系的軍隊大約在八萬人左右。至於說成十萬自然是取個整數同時誇大一些進行宣傳。

儘管宣傳數字有些虛假,但是北洋軍被重創是事實,現在北洋軍只在蚌埠一線有着馮國璋的第二軍殘部兩萬餘人,徐樹錚的第十一師一萬多人。而這加起來三萬多人的部隊即將面對國民軍超過五個主力師乃至更多部隊的進攻,而在清江浦地區國民軍也是準備彙集起超過兩師一旅的部隊進行大規模進攻。

現在不管是普通民衆還是陳敬雲,都在等待着前線的國民軍能不能保持現在這種良好態勢,一路打到徐州乃至南京去。

十一月十號,負責津浦線直接北上的第一軍前鋒部隊的第一師擊潰在明光地區的北洋軍一旅,爲第一軍和第二軍的主力北上掃清了障礙。

可以預期的是,不用幾天時間國民軍的主力就能夠抵達蚌埠城下,到時候就要看馮國璋和徐樹錚聯合準備的蚌埠防線能不能擋住國民軍的進攻了,如果當下了那麼就能夠爲北洋軍贏取短暫的喘息時間,等待北方援軍的抵達,如果不能的話那麼馮國璋的第二軍和徐樹錚第十一師再一次遭遇慘敗的話,那麼不但會損兵折將,到時候國民軍還會拿下蚌埠之下直接威脅徐州,而一旦拿下徐州後不但山東門戶洞開,現在還留在蘇北地區作戰的張勳第八師和第二十師一旅就會面臨南北夾擊,到時候想不敗都難。

“我們真的能夠擋住嗎?”馮國璋和徐樹錚等北洋軍的高級將領心中都有着這些的疑問。

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621章 陸小曼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58章 秦海濤第1056章 分析(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33章 喜與憂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66章 福寧公司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33章 直升機第4章 花巷所聞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621章 陸小曼第997章 陰謀(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3章 羅漓心思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848章 空襲!!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276章 軍艦下水
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73章 白雪紅梅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621章 陸小曼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858章 秦海濤第1056章 分析(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233章 喜與憂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925章 東京地獄第66章 福寧公司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833章 直升機第4章 花巷所聞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621章 陸小曼第997章 陰謀(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33章 羅漓心思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848章 空襲!!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97章 航空工業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7章 林家有女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276章 軍艦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