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北洋應對

國民軍應用迫擊炮已經將近兩年的時間,這種武器在國內軍界中已經不算陌生,就連國外也是有人知道了這種武器,不過國外軍界雖然有人知道了這種武器,但是大多數人都把這個迫擊炮當成了簡化火炮,乃是窮國沒錢裝備大量正式火炮的變通方法。不過迫擊炮的輕便以及曲射彈道性能也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並且開始進行試驗,不過引起他們的重視還得有一段時間。倒是國內軍界反響很大,滇軍和桂軍都嘗試着自己製造迫擊炮,不過迫擊炮這東西說起來簡單,實際上也不簡單,一個無縫鋼管就讓國內的兵工廠徹底無解了。不過福州兵工廠能夠進口,其他軍閥也不傻啊,直接進口無縫鋼管就是了。

不過時間尚短,加上他們也都缺乏足夠的技術和生產能力,比如滇軍現在自己也造了十門的迫擊炮,但是各方向的性能差強人意,而且造價不小,比起福州兵工廠的造價要高出一大截來。如此一來性價比得不到優化,自然就很難讓唐繼堯滿意了,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北洋軍,北洋軍剛接手漢陽兵工廠,對於迫擊炮的仿製工作也正在進行,但是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性價比不怎麼好,大規模量產也有難度,再者國民軍的那些迫擊炮也沒能讓北洋軍深切的感到了嚴重危機,相對於迫擊炮而言,北洋軍更注重傳統的火炮,北洋軍的軍費也是有限的,不可能無節制的亂花,有限的軍費裡去弄一個性價比不高的迫擊炮還不如多買幾門山炮野炮呢,所以現在北洋軍還是沒能做到大規模列裝迫擊炮。

隨着時間的慢慢過去,迫擊炮這種武器大規模出現在世界各國陸軍中是遲早的事情,而且不用多久,等一戰爆發後戰壕戰的出現就會讓列強們迅速裝備大量的迫擊炮來,而現在嘛,大規模列裝迫擊炮的任舊只有國民軍一家。

除了迫擊炮這種特殊武器外,其他的武器裝備國民軍和北洋軍的有着較大共通性,所以巢湖那邊繳獲物資除了少數無法用外,其他的就地補給給第二軍下屬部隊,火炮和步槍以及機槍都補充到了各師當中,用來補充他們的前期作戰損失,而多餘的一些主要是步槍則是被後勤部所接管。

這些多餘步槍中大多數爲88式步槍以及漢陽造,而這兩種步槍也都是國民軍的主力裝備之一,第二軍中的第五混成旅、第五師都是採用漢陽造步槍爲主要步槍。另外已經渡江的第一軍第四師採用的則是88式步槍。這些部隊進行作戰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槍支損失,原本就需要後勤部運輸大批量的備用槍支來補充,現在既然繳獲了這麼一批後後勤部也就把這些步槍直接留在了巢湖,隨後根據具體情況來進行相關的補充。

當陳敬雲看着戰事報告,心裡估算着巢湖敵我雙方損失的時候,北京的袁世凱也是接到了南方前線的戰報。

段祺瑞在那黑着臉的袁世凱面前也是不敢亂說話,就這麼不出聲的站着,實際上,昨天我就已經接到了來自曹錕的戰報,聲稱巢湖守軍堅守巢湖半月之久,期間給予國民軍重大殺傷,至少擊斃擊傷國民軍兩萬人以上,然由於彈藥缺乏,後繼兵力不足不得不轉進北退,至於與巢湖失守。

除了彙報巢湖失守外,曹錕是再一次請求陸軍派遣援軍支援,請調第十師、第十一師進入皖南地區增援。

段祺瑞是個老北洋了,對北洋軍裡的諸多彎彎繞繞都清楚的很,別看曹錕戰報上說是殺傷國民軍數萬人,後來由於彈藥缺乏才轉進後撤。但是段祺瑞自己琢磨着,在巢湖那邊殺傷國民軍七八千人應該是有的,畢竟巢湖戰役中,可是集結了衆多北洋軍主力,不但有北洋軍第三師自己還有諸多安徽省陸軍,另外唐天喜的第十師也是前往增援了,就算最後巢湖沒守住,但是拖延時間並殺傷七八千國民軍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可是他還不知道,曹錕只說從巢湖轉進北撤,具體的傷亡數字只用了一個數千人,段祺瑞習慣性的把這個數字放大了以前,也就得出了把國民軍一比一的傷亡比例,而這個比例也是符合段祺瑞自己的猜測的。但是他不知道的是,現在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北洋軍第三師獨立旅都已經是被全殲,那些撤退的並不是巢湖守軍而是吳佩孚支隊。

段祺瑞想着巢湖那邊打的雖然敗了,但是應該不至於傷經動骨,不過巢湖一丟則是對北洋軍的整體安徽戰略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事先策劃的利用巢湖以及含山地區的山地擋住國民軍兵鋒,然後等大軍彙集後在決一死戰的戰略就落空了,而且巢湖一丟,主動權就是被國民軍掌控着,國民軍願意下一步打合肥就是打合肥,如果不打合肥也完全可以東進進攻滁州,或者是乾脆進攻江北,這些北洋軍都是要一一防備,然而如此一來,北洋軍的兵力就更加緊缺了,津浦線和安徽地區的北洋軍兵力本來就很緊張了,現在喪失了主動權後處處都要防守,就更加顯得兵力不足了。

袁世凱沉着臉大半天后道:“皖南那邊不能丟,等下你再給徐樹錚去個電報,讓他儘快把主力調到蚌埠去。他都待在徐州好幾個月了,難不成還想在徐州安家不成!”

段祺瑞聽着袁世凱如此不客氣的話心中也是一暗,這徐樹錚說起來可是他的人,徐樹錚能夠當上第十一師師長可是讓段祺瑞花費了老大的心血,爲的就是改變手中沒有嫡系部隊的尷尬情況。北洋軍裡頭雖然部隊不少,但是也不知道是他段祺瑞倒黴還是走運,成立內閣後就當上了陸軍總長,但是同樣的由於沒有領兵在外,使得他很難掌控軍權,辛亥後的這兩年北洋軍聲勢大震的時候,另外在外的那些將領們個個都是手握兵權,不用兩年功夫就是把北洋軍徹底變成了各個將領的私軍,一度到了連袁世凱的話都陽奉陰違了,其中以馮國璋爲甚,連袁世凱讓他進京都敢找藉口推脫,第二軍已經是快變成馮國璋的私人軍隊了。

前些時候曹錕向袁世凱請求援軍的時候,袁世凱讓馮國璋調第十師西進增援,馮國璋都是因爲謹慎的緣故而推脫,最後實在是推脫不了了才讓唐天喜派了一個旅西進。而等後來巢湖危急,國民軍在仙蹤地區和第十九旅交戰,並且第五混成旅切斷了巢湖守軍退路的時候,馮國璋纔是掐指一算,把巢湖方向的國民軍算出了的大概數量:至少四個師。這確定了巢湖就是國民軍的主攻方向後,馮國璋才命令唐天喜的第十師主力西進增援巢湖,不過那個時候國民軍第五師已經在仙蹤地區和唐天喜第十師的第十九旅交戰,隨後國民軍第一師的主力部隊也加入了進來,第五師得到了增援後很快攻佔了仙蹤,並把唐天喜的第十師牢牢的壓制在仙蹤以東地區。

唐天喜第十師調動情況大體算是各地北洋軍對袁世凱命令陰奉陽違的一個縮影。

馮國璋掌控了私軍,段祺瑞很爲陸軍總長這個時候卻是發現自己並沒有嫡系部隊,所以他一邊把他的心腹嫡系徐樹錚推上了第十一師師長的位置,另外一方面則是加大拉攏了由禁衛軍改變而來的第十六師,企圖把第十六師變成自己的嫡系部隊。

由於南方戰事激烈,段祺瑞可是深知南邊打的激烈無比,當初參與蘇南戰事的各部隊都損失慘重,而現在他對徐樹錚還是非常看重的,生怕自己這支唯一的嫡系部隊受到重創,所以就暗示了徐樹錚慢慢走,不要急在一時。這徐樹錚本來也是有心思保存實力,頂頭上司段祺瑞說讓他慢慢走,他自然是樂的慢慢磨蹭,在徐州里住下了就不動挪窩了,一副要把徐州當成老巢地盤的模樣。

徐樹錚如此,袁世凱自然是極爲不滿意的,所以纔有了剛纔的這一句話!

段祺瑞聽罷後當即道:“大總統放心,徐師長雖然年輕但是不會勿了大事的,等我向他呈明利害後,他會南下的!”

袁世凱點了點頭,也不看段祺瑞一眼!但是心裡頭卻是更想着建立起一支由親朋子弟組成的親衛軍來了。現在的這些將領都是靠不住的,一個個都想着自保羽翼,也不想想沒了北洋這個體系他們連個屁都不是。人啊,都是會變啊,他們早已經不是當年小站練兵時候的那羣忠心報國的軍人了。

袁世凱感嘆着的時候,段祺瑞也不敢含,當天就是給徐樹錚去了電報,讓他從徐州南下抵達蚌埠,然後視情況增援安徽還是增援江北,當然最好是別去江北,因爲這一去江北了那就得規劃到馮國璋的指揮下,這可是段祺瑞所不願意的。因爲時間一場的話這第十一師估計就變成第十師一樣,完全落入馮國璋的掌控當中了,要知道當初唐天喜可是出身第三師,和曹錕的關係可不謂不深,但是一加入到第二軍之後,就對曹錕的求援無視了,等馮國璋下令了後他纔派出了援軍。

所以這第十一師能不去江北就不去江北!,而在這之前,得先到了蚌埠再說!

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58章 秦海濤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33章 直升機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4章 軍校演講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230章 問與答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1章 午夜暗香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7章 北京初雪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997章 陰謀(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
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58章 秦海濤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22章 明爭暗鬥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33章 直升機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94章 軍校演講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230章 問與答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33章 羅漓心思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1章 午夜暗香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7章 北京初雪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997章 陰謀(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65章 救援通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