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

阿雷斯,這個中亞鐵路中的重要交通要道,自從中蘇俄三國對持期間,就是中蘇雙方的重要對持區域,蘇俄在這裡構築了堅固的防線,後來俄軍佔據了這裡自然也就利用這裡上的防禦工事抵抗中國陸軍的進攻。

程子賢中將此時穿着一身將官冬裝常服,帶着身邊的幾個軍官們巡視着前線,在一個臨時構築的戰壕裡,程子賢正在聽從一個上校的報告。

“從昨天開始,我團就已經根據命令發起進攻,目前已經連續突破了俄軍的兩道防線,不過正面的俄軍兵力過多,至少有五千之數,在進攻俄軍第三道防線的時候出現了反覆爭奪的局面。”

程子賢聽罷點頭然後轉身對一個少將道:“林旅長,炮兵旅還能不能抽調一部分火力來支援這一地區作戰?”

第五軍下屬的第十一炮兵旅的旅長林少將道:“有些難度,現在我炮兵旅的已經抽調了三個營的火力支援二十一師作戰,要增援這一戰線的話,最多也就只能抽調一個炮兵連的兵力了!”

那上校道:“有一個連也是好的!”

中國陸軍的炮兵編制中,除了各大師屬炮兵團外,還有衆多的獨立炮兵部隊,這些獨立炮兵大多數是以旅級編制存在,目前有二十五個炮兵旅以及十來個獨立炮兵團,平常時候這些炮兵部隊是獨立編制,並不歸屬軍級管轄,但是實戰中就會調配部分獨立炮兵直接歸屬軍級指揮機構指揮。

第十一炮兵旅就是這樣的存在,轄有一個155毫米榴彈炮兵團,一個155毫米加農炮炮兵團。

炮兵旅中所轄有的火炮種類也並不是全部都一樣的,有些是155毫米榴彈炮,有些是155毫米加農炮,有些也是有些早期的105毫米加農炮、120毫米加農炮,甚至有部隊是裝備了203毫米的榴彈炮。而有些獨立炮兵團則是裝備105毫米榴彈炮,甚至極少數部隊裝備了海軍艦炮改裝的大口徑加農炮,比如六寸加農炮甚至八寸的加農炮,不過這些超重火炮一般都是作爲要塞守備部隊存在,少數能夠機動的也是作爲攻城炮來使用的,不太可能在野戰中使用。

之所以造成這種原因是因爲中國陸軍的這些大口徑火炮是通過長時間積累起來的,哪怕是一戰時期服役的那些105毫米加農炮也不可能說退役就退役,加上這數十年來各種大口徑火炮類型不斷增加,所以也不可能做到和師屬火炮統一爲105毫米的榴彈炮那樣統一口徑和種類。

不過歷盡多年發展,中國的大口徑支援火炮也是確定了以155毫米口徑爲主,大部分炮兵旅都是以155毫米口徑的火炮爲主,而其他口徑的火炮大多數都是已經停產的現存產品。

第十一炮兵旅裝備的是155毫米的火炮,哪怕是能夠抽調出來少部分來支援他們這一個團,那麼也能夠讓這個步兵團獲得極大的火力支援。

程子賢帶着一羣人巡視戰線,過程中也是經過了正處於激烈戰鬥的地區,雙方的大口徑火炮不斷的飛來飛去,落在地面上掀起巨大的爆炸波浪。

從前線返回後,程子賢立即那就是根據實地調查的情況作出了最新的戰術調整,他需要儘快的拿下阿雷斯,如果他的第五軍無法短時間內拿下阿雷斯並增援突厥斯坦,那麼在突厥斯坦孤軍奮戰擔任阻擊任務的第三師就可能陷進危險了。

要是因爲第五軍延誤的緣故而讓第三師這個王牌師被重創甚至被殲滅,那麼程子賢用腳趾頭想都知道,不但自己的軍事生涯會到頭,甚至會被送上軍事法庭,到時候哪怕是沒有其他罪名,但是‘延誤軍機’這四個字就足以讓他萬劫不復。

爲了快速攻克阿雷斯,程子賢不惜投入了第五軍最後一支預備隊,以第二十一師爲主力,並把第五軍的坦克團、炮兵旅都加強到了這一面,試圖形成一個拳頭打破俄軍的防禦,撕開俄軍在阿雷斯的防線。

就在程子賢爲了攻克阿雷斯而調兵遣將的時候,在突厥斯坦的李玉挺卻是沒有程子賢想象的那麼危險,甚至還打算着主動出擊呢。

“我們比他們有着火力以及機動上的優勢,但是如果我們只困守突厥斯坦的話,那麼就是等於放棄了我們的機動優勢!”第三師參謀長鍾臺慶上校指着地圖上道:“我們完全可以發揮我們的快速機動能力,前出迎戰,利用我們的快速機動能力分別擊潰敵軍的三個師!”

李玉挺聽着這些也是點點頭,作爲一支機械化部隊,他的第三師最大的優勢並不是防守,而是進攻,不管是裝甲師還是機步師,他們從誕生的那一天起,陳敬雲以及參謀部的一羣軍方大佬們都是把他們當成了進攻力量來建設的,防守從來都不是他們的本質工作,從在防守戰中,裝甲師以及機步師所能夠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並不會比傳統步兵師強多少。

“只要我們的時機掌控的好,完全可以先擊潰了俄軍第二十七師後,掉過頭來進攻俄軍第三十三師,只要把這兩支部隊先後擊潰,突厥斯坦之圍也就解開了。”鍾臺慶繼續道:“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要想守住突厥斯坦,我們必須主動發起進攻!”

李玉挺此時轉頭對身邊的一個上校道:“韓上校,軍需處這邊情況怎麼樣,燃油和彈藥的庫存還有多少,能不能支持我們發起大規模的機動作戰?”

第三師軍需處處長韓上校道:“彈藥存量還可以,燃油的話就是有些不足了,雖然集團軍那邊已經增援了部分後勤人員,我們的輜重團也是全力投入了補給運輸,但是我軍脫離集團軍主力距離太遠,一路上兩百多公里的補給線都需要依靠汽車來運輸,運輸部隊自身的燃油消耗就非常大,最後能夠運輸到突厥斯坦來的燃油並不算多!”

制約一支機械化部隊作戰的最大因素並不是敵人有多強大,自身的火力強不強,而是來自後勤的龐大壓力,作戰狀態下,一個滿編制約一萬八千人的中國傳統步兵師大約需要消耗三百噸的物資,比德軍、蘇軍的師級部隊消耗都要更多,這不是說中國的人均消耗水平高,而是因爲中國的步兵師編制比其他國家的都要大,相反來說中國部隊的人均物資消耗水平只能算中等,大約每人每日十七公斤左右,而美軍的每人每日物資消耗達到了二十公斤左右。

而機械化部隊的消耗量更高,中國一個裝甲師處於作戰狀態下,日均消耗物資大約在三百五十噸,機械化步兵師雖然坦克數量不如裝甲師多,但是他們的其他履帶式車輛、輪式車輛更多啊,所以兩者的物資消耗量是相當的。

這也就是說,第三師目前每天是需要消耗三百五十噸的作戰物資,而第三師目前位於突厥斯坦,並無鐵路運輸可以依靠,他們的補給線完全是依靠車隊來維持的,而高達兩百多公里的補給線對於普通的車隊運輸來說是有着極大的挑戰。

按照正常極其理想的情況來說,補給車隊從物資補給地出發,大約能夠將物資運輸到大約兩百公里以外的地區供應前線部隊作戰,而超過了這個距離後,僅僅依靠部隊的汽車是很難滿足前線部隊的運輸的,就必須依賴鐵路運輸了。

而第三師距離中國第四集團軍在中亞南部重要物資補給點塔拉茲遠遠超過了兩百公里,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第三師自身的車隊已經是無法滿足需求了,必須依靠第四集團軍調撥重型車隊進行運輸。

中國陸軍機械化程度越高,那麼對後勤的依賴就越嚴重,現今的中國陸軍部隊中,除了極少數的幾支山地師部隊外,其他的部隊一旦被切斷了補給線,基本上沒打戰鬥力就沒了一半了。

所以中國部隊也算是各國部隊裡最爲重視後勤工作的軍隊了,軍方五大部裡頭,可是單獨列了一個後勤部來負責後勤工作,地位可是和參謀部、空軍部、海軍部相同的,其後勤部部長也是上將的軍銜。

然而就算再重視,也是有着現實上的困難以及缺陷,第三師遠離己方主力孤軍在外,而且還不是幾十幾十公里的距離,而是高達兩百多公里的距離,所需要的作戰物資都需要從塔拉茲通過重型卡車運輸而來,這運輸壓力可謂是龐大無比。

如果第三師只是單純防守的話,那麼彈藥的消耗或許會多一些,但是卻可以省下另外一大塊的物資,那就是燃油!

第三師擁有數十輛坦克,數以百計的全履帶式以及半履帶式車輛,同時還有高達一千五百輛以上的各型輪式車輛,這些可都是油老虎,這一旦全部跑起來需要消耗的油料可不是個小數目。

“如果我們要主動發起進攻,彈藥方面是沒有太大問題,就是油料需要節省一些了,而且還得想集團軍那裡請求後勤的支援,不然以我們現有的運輸力量,是很難滿足大規模機動作戰的油料需求的。”韓上校如此說着。

李玉挺道:“後勤的困難是肯定會有的,除了向集團軍請求支援外,師軍需處這邊也要加強工作,儘量保障部隊的油料需求。”

對於第三師來說,可以沒有彈藥,甚至連糧食都可以短缺,唯獨不能少了油料,沒有彈藥頂多就是打不過,沒有糧食捱餓幾天也能夠堅持下去,但是沒有了油料就基本可以宣告第三師的徹底滅亡了,到時候別說打了連逃都逃不走。

儘管後勤上面臨着嚴重考驗,但是李玉挺並沒有放棄主動出擊的想法,而這種想法在第三師下屬的一個坦克連聯合了一個步兵連伏擊了一支俄軍部隊,擊潰並重創了這支五百餘兵力的俄軍後,更是堅定了這個決心。

第三師的戰鬥力只有在進攻戰中才能夠充分的體現出來,一味的防守是放棄自己的長處,用短處去對抗敵人。

突厥斯坦裡再一次喧譁起來,十月二十七號上午時分,第23團已經是擔任全軍的前鋒朝着西北方向出擊,隨後第21團以及第三師的其他直屬部隊也是跟了上去,同時第22團也是從正西方向出發,他們將會遊走在第三師主力的左翼,並作出一副主的姿態迷惑俄軍,擔任的是伴攻的任務。

當第三師主力盡出的時候,也就可以說第三師基本已經放棄了突厥斯坦的防禦,不再固守突厥斯坦,而是準備機動作戰。

儘管此時對於北方地區來說已經是深冬季節,氣溫已經降的非常低,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其他地區都一片白雪茫茫的時候,在突厥斯坦周邊的沙漠以及戈壁地區,卻是沒有這種情況,不過晝夜溫差卻是非常大,有時候夜晚是零下的溫度,但是日間卻是三十多度,而這種晝夜溫差變化大也是給中國陸軍的作戰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坐在吉普車上的李玉挺一邊看着手中的地圖,一邊根據前方偵查部隊以及空軍偵查的情報不斷做出戰術的調整。

孤軍深入的第三師是非常危險的,一個搞不好就會被俄軍數個師合擊,所以提供給第三師的情報就顯得非常重要了,爲了支援第三師作戰,空軍的作戰飛機幾乎是天還沒有亮就已經出發,然後飛到第三師上空以及更遠的地方進行空中的偵查,如此遠距離的空中偵查也是得益於f5戰鬥機的超遠航程。

當初空軍研發並大規模裝備f5戰鬥機的最根本目的就是爲了給遠程轟炸機進行護航,當時要求的是高空性能突出以及超遠的航程,其三千五百公里的航程甚至都超過了b12雙發戰術轟炸機的航程,遠遠超過了中國空軍大多數作戰飛機的航程,比如中國海空軍中還有大批量服役的f4戰鬥機,其後續改進型號的航程不過一千五百公里,就連海軍的f8戰鬥機航程也不過一千八百公里。以本土防空,攔截敵方轟炸機爲主的高空高速戰鬥機f7其航程更短,爲了提高速度和高空性能以及火力,是直接犧牲了航程,使得f7戰鬥機的航程只有一千四百公里。

可以說在航程上,f5戰鬥機可是一枝獨秀,而超長的航程也給予了f5戰鬥機更大的發揮空間,不但可以勝任他的本質工作:爲戰略轟炸機護航,同時也被空軍作爲遠程偵察機所使用,利用其超遠的航程,長時間的留空時間來進行遠距離的空中偵查。

f5戰鬥機可算是中國航空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了,集合了衆多先進技術的f5戰鬥機可謂是代表了當今中國螺旋槳戰鬥機的最高水平,f5戰鬥機不但具備了超遠的航程,而且高空性能極爲出色的同時,中低空性能也絲毫不遜於f4戰鬥機,要知道f4戰鬥機可是專門爲了爭奪中低空制空權的戰鬥機,人家f4戰鬥機雖然高空性能不咋滴,但是中低空的作戰性能可是超一流水平的。f5戰鬥機能夠在中低空的格鬥性能上不遜於f4戰鬥機,已經是非常出色了。

同時f5戰鬥機還擁有極大的載彈餘量,必要時候都可以掛載重型航空炸彈客串對地攻擊機的任務。

可以說,f5戰鬥機是中國空軍中性能最爲優秀的一款戰鬥機,而且由於設計優秀,各方面的性能都相當出色,並有着極大的餘量,所以對於f5戰鬥機的各種改裝也能是極爲有利的。

有着如此大航程的f5戰鬥機也是空軍在廣闊的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主要戰鬥機,不但擔負着爭奪制空權的任務,同時還擔任着空中偵查的任務,畢竟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實在太大,部隊機動起來動輒都是幾百上千公里,空軍也不可能三天兩頭都新建一個野戰機場,所以那些f4戰鬥機以及其他一些航程只有一千多公里的作戰飛機就是不適合用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只有f5戰鬥機才適合在這種地區作戰。

而這也就是中國爲什麼把大量的f4戰鬥機部署在國內以及南方地區並擔任二線作戰任務,在對俄作戰的一線戰場上,主力戰鬥機則是f5戰鬥機。

有着空軍f5戰鬥機源源不斷提供的空中情報,第三師才能夠順利的進行大範圍的機動,並尋找到最好的戰機。

“前頭就是俄軍的第三十三師了,根據之前的情報,這個師之前是在裡海地區和蘇軍作戰的,後來才緊急抽調回來,而根據空軍的情報顯示他們的兵力已經缺編很多,只有一萬人出頭左右!”

實際上不但這個第三十三師不滿編,和中國正在作戰的衆多俄軍部隊不是二線部隊就是不滿編的一線部隊,這些部隊大多數都是經過了和蘇軍的交戰,有些是傷亡過大停留在後方休整的,有些則是直接從西線抽調回防的。

打到現在的俄軍,就沒有一支部隊還能夠保持滿編制的了,大多數都是不滿編制的,比如阿雷斯那邊有着俄軍三個師的番號,如果他們都是滿編制的話,兵力都超過五萬多人了,但是現在只有三萬人左右。

而在突厥斯坦外圍準備反攻突厥斯坦的俄軍也有三個師的番號了,而他們加起來的兵力大約是四萬人左右,同樣都是不滿編的部隊。

隨着戰爭的進行,參戰部隊是非常難保持滿編狀態的,或多或少都有着損失,而損失兵力太大達到了百分二十、三十以上的話,就需要進行長時間的休整用以補充兵力以及裝備才能夠恢復戰鬥力了。

至於打到兵力損失百分之五十以上,基本就可以說這支部隊已經是被打殘了。

“現在二十二團那邊已經牽制住了俄軍另外一個師,現在我們正好有着這個時間間隔把這個三十三師給打掉”鍾臺慶如此道。

李玉挺道:“如此就準備發動進攻吧,不要拖太久了!”

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34章 上海事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1章 各省局勢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575章 伏擊戰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848章 空襲!!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84章 人事任命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83章 軍制改革
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34章 上海事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1章 各省局勢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22章 明爭暗鬥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575章 伏擊戰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848章 空襲!!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457章 北巡(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84章 人事任命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83章 軍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