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

俄羅斯共和國和朝鮮不一樣,朝鮮雖然獨立了,但它實際上就是一個傀儡國,連自身的朝鮮國防軍的指揮權都在中國手上,而俄羅斯共和國則不是。

俄羅斯共和國雖然這些年都比較依賴中國的扶持,這種依賴不但體現在經濟上,同樣還體現在軍事上,包括需要從中國手中購買大量先進裝備以及需要中國幫忙在中亞地區佈防,但是這種依賴並沒有讓俄羅斯共和國就此喪失自主權,此時此刻的他們和中國的關係更像是盟友。

這些年來俄羅斯共和國始終都是在削弱對中國的依賴,這從俄羅斯共和國大力發展自身的國防工業就可以看的出來,俄羅斯共和國目前的國防工業雖然不怎麼樣,但是依舊有着比較成體系的工業,可以通過技術授權以及進口重要零部件的模式生產T9坦克和F4戰鬥機,俄羅斯共和國中裝備的T9坦克以及F4戰鬥機除了前期是整機進口外,後面的大部分都是屬於進口重要零部件,然後自己組裝的模式,除了這些先進兵器外,一些技術含量比較輕的裝備他們也能生產,軍用卡車,仿製的T8輕型坦克,各類火炮以及槍支等。

俄羅斯共和國在減少自身對中國的依賴,就可以看成是俄羅斯共和國正在試圖削中國對他們的影響,而這個反對中國在俄羅斯腹地駐軍就看的出來。

俄羅斯內戰期間,中國的部隊可是駐紮了幾乎整個俄羅斯境內,當俄羅斯國防軍在前線打仗的時候,後方的反遊擊、維護當地治安以及重要補給線的工作可都是中國的部隊所承擔,不過二十年代開始,中國就已經陸續從俄國腹地撤兵,到了三十年代的時候中國實際上已經沒有在俄國腹地有駐軍。目前中國駐俄部隊中,主要就是駐紮在鄂木斯克方向的第五集團軍,而第五集團軍的數量實際上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是駐紮在鄂木斯克以南地區,總體上是從鄂木斯克向南延伸到哈薩克的阿斯塔納,這個是第五集團軍的主要防線。而哈薩克的阿斯塔納以南一直到巴爾喀什湖再一直向南延伸到阿富汗邊境,大體上就是後世的塔吉克斯坦國境內,這一漫長的地區是第四集團軍的防線。

而鄂木斯克以及鄂木斯克以北的防線是由俄羅斯國防軍負責,而鄂木斯克以東地區,也就是俄羅斯共和國的腹地包括西伯利亞鐵路沿線地區已經沒有了中國駐軍。

根據1940年中國和蘇俄簽訂的停戰協議中,雖然沒有劃定邊境線,只用了軍事控制區的名義,中亞以及俄羅斯的控制區劃分是以各國實際軍事控制區進行劃分的。西比利亞地區以鄂木斯克爲分界線,鄂木斯克以東,包括鄂木斯克在內的地區都是俄羅斯共和國所控制,以鄂木斯克爲基點,蘇俄和俄羅斯共和國的分界線大體上是程直線向南北延伸。

在中亞也就是哈薩克地區,從鄂木斯克向南延伸到阿斯塔納再延伸到卡拉幹達,然後繼續向略微偏東南方向延伸,到達巴爾喀什湖西北部的莫英特,然後略微偏向西南延伸到塔拉茲,然後繼續南向達到紐曼幹、並一路南下到阿富汗邊境。這一條線就是蘇俄和中國的分界線。以西地區就是蘇俄控制區,以東就是中國控制區,其中的幾個主要城市比如阿斯塔納以及塔什干都是蘇俄控制,而阿斯塔納南部的卡拉幹達以及塔拉茲和紐曼幹則是中國所控制。

而中亞鐵路位於中國控制區的那一段自然也是中國所控制,而這一段鐵路也是中國駐紮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第四集團軍以及第五集團軍最爲重要的補給線,被中國稱之爲新塔鐵路,從俄羅斯境內的新西伯利亞市出發,接通了西伯利亞鐵路後向南延伸到巴爾喀什湖東部地區,接通了中國西北鐵路,然後繼續向南延伸到阿拉木圖,再轉道向西抵達塔拉茲。這一段新塔線連接了西比利亞鐵路和中國的西北鐵路,並延伸到哈薩克的西南部地區,成爲了中國軍隊在中亞地區最爲重要的補給通道,此外爲了進一步加強中亞駐軍的補給能力,中國的西北鐵路實際上並沒有停止在國內,過了阿拉山口後繼續向西北延伸,在阿克鬥卡接通了新塔鐵路後又是繼續向西修築,沿着巴爾喀什湖北岸修築到莫英特。這一段被稱爲爲阿莫線,是屬於西北鐵路延伸的正常鐵路,而過了莫英特後還有一段向北方修築一直到卡拉幹達的軍用鐵路,這一段鐵路由於處於中蘇軍事對持線附近,中國也沒打算修築的太好,就是按照軍用臨時鐵路的標準修築了一條鐵路,稱之爲莫卡線,從莫英特向南方向也有一段不太長的軍用臨時鐵路。

而中國在中亞地區的駐軍,基本上就是分部在這些鐵路沿線上,其中新塔鐵路、西北鐵路相交匯的阿克卡拉也就成爲極爲重要的交通戰略要地,其中的阿克卡拉火車站是西北地區最爲繁忙,同時也是防備最爲森嚴的火車站,可以說這個地區就是中國在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駐軍的大本營,不但重兵把守而且還囤積了近乎海量的軍用物資,而第四集團軍的司令部就是駐紮在阿克卡拉。

1940年中國和蘇俄簽訂的停戰協議中劃分了雙方的軍事控制區,但是並沒有涉及到主權的範疇,蘇俄可沒有承認中國控制權的領土是中國領土,中國也沒有承認蘇俄佔領區的合法性。停戰歸停戰,但是主權問題一般卻是談不攏的,硬要解決除了戰爭別無他法。

而根據中國和俄羅斯共和國曆年簽訂,尤其是最爲重要的中俄南京條約,裡頭也並沒有說中國所控制的這一大片中亞領土是劃分給中國的。

從表面的法律層面而言,這些中國控制區是蘇俄以及俄羅斯共和國都宣誓主權的領土,俄羅斯共和國也一直試圖從中國手中收回這些領土。(PS:對於中亞局勢,如果需要更直觀的瞭解,可到Q羣35923224羣共享查看中亞局勢圖)

但是陳敬雲又不會傻子,自然不會把這些領土直接送給俄羅斯共和國,要知道這領土事小,最關鍵的是那條新塔線鐵路,如果這條鐵路被俄羅斯共和國掌控的話,那麼就代表着中國龐大的駐紮中亞以及西伯利亞地區的部隊就和本土失去了直接聯繫,這種事情自然是不會允許發生的。

而中國堅持這一部分領土的實際控制權,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國和俄羅斯共和國的一些矛盾以及分歧,多年來俄羅斯共和國一直都在試圖從外交途徑上收回這些領土的控制權,而中國不肯,這矛盾自然也就有了,不過以往因爲俄羅斯共和國還要中國幫忙對抗蘇俄,就算收回了這些領土的行政權,但是實際上俄羅斯共和國也是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進行防守的,還得需要中國來進行防守,所以也就沒有堅持下去。

但是現在的世界局勢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尤其是在德國進攻蘇俄之後,蘇俄敗的那麼快,那麼迅速,幾乎使得了所有人都認爲,蘇俄絕對無法在德國的進攻中撐過這個冬天,冬天到來之前估計連莫斯科都得被德國人佔領了。

如此情況下,俄羅斯共和國也終於是做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選擇!

在德國進攻蘇俄之前,德國不但和中國進行了秘密談判試圖聯盟,他們同樣也找上了俄羅斯共和國,而德國任何俄羅斯共和國的談判要順利的多,因爲這兩者有着共同的利益聯繫,他們都想要擊敗蘇俄。

而且德國人爲了讓俄羅斯共和各國出兵,給出的條件非常優惠,那就是德國只佔領蘇俄的歐洲部分,也就是波蘭以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東部的一些地區,剩下的都可以給俄羅斯共和國。

俄羅斯共和國的人也不是傻蛋,知道這些條件也只是嘴上說說而已,最後到底怎麼分配還得看雙方佔領區的多少,這德國人要是能夠搶先佔領了莫斯科以及高加索地區,除非希特勒失心瘋了纔會把他們讓給俄羅斯共和國。但是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俄羅斯共和國會和德國一起夾擊蘇俄,這纔是最重要的。

而德國進攻蘇俄後,德國所呈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讓俄羅斯共和國狂喜的同時也是憂心忡忡,因爲他們怕德國人打的太快了,要是讓德國人佔領了莫斯科,他們不就白費勁了嘛,所以俄羅斯共和國既然已經決心出兵,那麼就必須搶在德國人之前佔領莫斯科。

而且在看到了蘇俄在歐戰戰場上連接失敗,爲了補充西線的兵力已經是連續從西伯利亞預計中亞和南線地區抽調了大量兵力到西線。蘇俄人敢在這個時候從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抽調兵力,賭的就是中國不會和德國結盟一起夾擊蘇俄。

而他賭對了的同時又賭錯了,陳敬雲領導下的中國的確是不會和德國一起進攻蘇俄,但是不代表着俄羅斯共和國不會和德國一起進攻蘇俄啊。

從這一點來說,外界尤其是斯大林高估了中國對俄羅斯共和國的掌控能力!

俄羅斯共和國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有着獨立的工業、外交和武裝部隊,而且還是一個擁有龐大陸軍的國家,他並不是和朝鮮一樣只是中國的附庸國。俄羅斯共和國和中國算是盟友關係,說的準確些就是中國所扶持的一個盟友。

但是這種關係並不代表着俄羅斯共和國就會放棄自己的利益來來換取中國的利益。之前之所以還是盟友,是因爲俄羅斯共和國需要在蘇俄的壓力下生存,而一旦蘇俄無法對俄羅斯共和國的壓力,甚至蘇俄在德國的進攻下滅亡,那麼這種壓力消失後俄羅斯共和國和中國已經失去了作爲盟友的根基。

俄羅斯共和國和中國的盟友關係是建立在一起對抗蘇俄的前提下,而這種前期又是建立在俄羅斯共和國無法對抗蘇俄的前期下。一旦蘇俄實力減弱了,那麼這種前期就會失去。

所以當蘇俄在歐洲戰爭上面臨着慘重損失,德國大軍不久即將抵達莫斯科的時候,俄羅斯共和國也終於是坐不住了。

六月三十號,俄羅斯共和國在沒有和中國進行相關聯絡的情況下,不宣而戰獨自向蘇俄發動了大規模進攻!

俄羅斯共和國用事實再一次證明了,這一場世界大戰並不是陳敬雲手中的戰略遊戲,想要怎麼玩就怎麼玩的,這個世界上的事情都有着屬於它們自身的發展規律,並不是陳敬雲個人就能夠左右全部事情進展。

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31章 財政困境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章 孫府逸事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51章 蔡凝(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4章 人事任命
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31章 財政困境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636章 日軍的反撲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426章 冬季休整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577章 總動員(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97章 湖北動亂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章 孫府逸事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14章 剪辮造反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996章 權力過渡第777章 家事天下事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51章 蔡凝(二)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4章 人事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