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

除夕夜特輯!

雨天給大家拜年了!祝大家闔家歡樂,幸福安康,心想事成,新年大吉大利!

紅包快拿來……

陳敬雲要辦鐵路,這個消息很快就流傳出來,實際上很早的就有相關的消息傳出了,不過修鐵路這種事情是年年都會提,但是誰也沒個準信,東南宣撫使府時期就傳出過陳敬雲要修一條閩浙鐵路,而且還鬧的沸沸揚揚,即便是現在都還有着類似的傳言。以前交通部的確提出過類似計劃,要修築一條寧波到溫州再到福州乃是延續到廈門最後抵達廣州,也就是沿着東南各省的沿海修築鐵路。

但是這個計劃剛提出來就被衆多鐵路司的專家們呲之以鼻,然後拿出了各種數據論證修築福杭鐵路的困難,同時說福州和上海之間海運發達,沿海修築鐵路後並不能從根本上帶動福建的經濟發展。如果說非有什麼好處的話,那麼只剩下軍事用途的,假如中日開戰憑藉現在乃至十年後的中國海軍都是無法對抗日`本的海上封鎖,福建的對外海運渠道就會被徹底封鎖,如果有一條沿海鐵路的話就能夠繼續保持福建對外省,尤其是長江三角之間的交通。

但是沿海鐵路還帶來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假如日軍在這段鐵路隨意一段登陸就能徹底切斷這條鐵路線,使得這條鐵路的戰略價值迅速降低,福建是需要一條戰備鐵路,但是這條戰備鐵路不能是福杭(福州到杭州)鐵路,也不能是福廣鐵路(福州到廣州)他需要的是南昌到福州的一條戰備鐵路,如此才能更好的解決福建的沿海戰備以及能夠很好的兼顧福建經濟發展的需求。至於東南沿海鐵路,還是等以後再說吧!

基於這些理由,所以福杭鐵路在一提出來之後就是被迅速否決,但是還是傳出了一些風聲,讓很多人認爲陳敬雲並沒有放棄這一段鐵路的修築。

不過這些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證明了這個年頭的人對修鐵路還是很敏感的,隨便一丁點鐵路的消息就能夠引起人們的關注,人們不但關注着東南沿海鐵路的情況,更加關注粵漢鐵路和浙贛鐵路的情況。

粵漢鐵路因爲湖南和湖北都在北洋掌控中的關係,所以說這個粵漢鐵路短時間內就不是國民軍一家的事情,在沒有拿下這兩個省份之前全線動工是不可能的,但是卻是可以展開廣東以及湖南南部路段的修築,等這兩段修築完了後,估計國民軍也早已經拿下湖南了,至於湖北則是要看情況了。

而浙贛鐵路卻是不同,江西和浙江都在國民軍的直接掌控當中,修築浙贛鐵路就是國民軍自己所能夠決定的事情,所以人們對這個傳聞中的浙贛鐵路更爲關注。

而這個傳聞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南京共和政府交通部發布通告,成立中國鐵路公司,下屬滬杭甬鐵路分公司,並且成立浙贛鐵路分公司,粵漢鐵路分公司,正式以書名文件的形式公佈了共和政府打算修築粵漢鐵路和浙贛鐵路的信息。

同時宣佈將爲這兩段鐵路進行融資,並歡迎國內外資本積極參與,消息剛發佈外人還沒有反應過來,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美國、日`本、俄國的十餘家財團就表示有意向加入。

這只是表面的商業現象,而背地裡陳敬雲連續見了美國駐滬總領事道爾清,又見了英國駐滬總領事法磊斯爵士,又見了日`本、德國、俄國等外交官,而所談及的無非就是一項,那就是鐵路借款問題。

不管是粵漢鐵路還是浙贛鐵路,陳敬雲都是不會讓民間資本自行修築,也不會自己拿出錢去修的,不管願不願意他還是得走借款的路子。

不過爲了避免別人說他出賣路權,他也是用了一些手段來避人耳目,比如中國鐵路公司,又下轄了滬杭甬鐵路分公司,浙贛鐵路分公司,粵漢鐵路分公司。這些公司乍一看上去彷佛全都是國有企業,但是實際上中國鐵路公司的這三個主要下屬公司中,只有滬杭甬鐵路分公司纔是全部國有資本。而另外的兩家公司則是準備讓外國資本參與進來,並且外國資本會佔據大多數份額,同時共和政府將會發行鐵路債券,用以籌集部分資金參與進去,以便在這些鐵路分公司中佔據小部分的份額。

如此一來外國財團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絕對控股權,也就是鐵路的經營權。但是中國鐵路公司對浙贛鐵路分公司和粵漢鐵路分公司也持有相當一部分的股份,並在名義上保持了對這些分公司的下屬關係,也就避免讓國人罵他陳敬雲出賣路權。而等數十年後外國財團經營了鐵路獲取到足夠的利益後,到達一定年限後就要無償的將所持有的鐵路股份全部轉讓給共和政府。

也就是如果不出什麼意外,沒有一次世界大戰,沒有二次世界大戰的話,中國老老實實的發展數十年後,這些鐵路還是會被全部收歸國有的。當然了,中間出現了什麼變故就不是人們可以預料的了,比如說中國和日`本萬一開戰了,那肯定是直接沒收所有日`本在華資產的,這些鐵路股份肯定也是直接沒收的,又假如中國和所有列強都開戰了,甚至都和美國打了起來,那麼列國的在華資產肯定是全部會被沒收的,那些鐵路就會直接被收爲國有。

正式因爲有着類似種種位置變數,所以陳敬雲才下達指示不允許國內民營資本直接投資鐵路,要想投資鐵路的話只能通過購買鐵路建設債券的方式,只有債券,沒有鐵路股份。

陳敬雲這樣的做法也引起了部分商人的反對,但是陳敬雲本來也就不指望能夠在國內集資超過上億元的資金進行這兩條鐵路的修築,頂多能夠有一兩千萬就不錯了,所以這些反對的聲音也不用過多關注,實際上陳敬雲就是想要也沒辦法在國內融資上億元。這不是說國內商人沒那麼多錢,中國的民間資本還是相當豐富的,把金銀融成巨塊埋在地底下的富豪不在少數,身價超過百萬的也是數不過來。

但是他們大多數是兩部分人,一部分就是地主老財,只相信埋在牀下的黃金或者是土地,他們的錢要麼埋起來了,要麼是購買了土地。另外一部分則是商人,這部分人錢也不少,也喜歡投資,但是商人嘛始終是無利不早起的,他們的資本是需要給他們賺錢的,而是他們更熱衷於來錢快,時間週轉迅速的輕工業或者貿易活動,而對於投資重工業和工礦乃是鐵路這些需要耗資大,週期長,收益相當淡薄的項目肯定是興趣缺乏的,這點不管是清末年代還是後世現代都是一樣的。

這也是現在爲什麼清末庚子年改革之後,工商業得以迅速發展,但是幾乎全都集中在輕工業尤其是紡織業上面,而以軍工、鋼鐵爲代表的重工業卻是逐年下滑,幾乎除了國家資本外沒有任何私人進行投資。

真正對這些動則數千萬上億的大型項目感興趣的都是外國的那些銀行財團們,他們需要的是長期穩定的收益。因爲上億元的投資方式是和只有數萬元的投資方式不一樣的,上億元的投資需要的長期並穩定的收益,不用多,只要能夠保持一年十個百分點就是海量的來錢,一年的收益都是按照千萬來計算。而數萬元的投資則是希望短期,見效快,要不然一年才賺了十個百分點還不夠生活花銷呢。

再者,這些財團們拿出來的錢也不是他們自個的,都是通過銀行集資、發行債券等方式集中起來的,財團是需要給這些投資者付出利益的,而這些財團賺的就是其中的差價,這也是爲什麼那些財團們那麼愛好各種貸款,尤其是國家的貸款。

當然這種生意方式也只有這些大型財團才能夠做,因爲數額如此巨大的投資背後要是沒有無數大炮軍艦支撐着,那百分之百會打水漂的,比如現在非洲的某個弱小國家挖出了一座神廟,裡面有着好幾百噸並說拿出來給陳敬雲投資鐵路,不用說的陳敬雲立馬就會吞了錢翻臉不認人,當涉及了赤裸裸的國家利益時,強盜和君子是沒什麼分別的。但是那些西方列強的財團拿出來的投資,陳敬雲可是不敢動分毫,至少現在是不敢動,至於以後嘛另外說。假如等陳敬雲爆出了核彈,擁有隨時都能把地球毀滅的能力時,他不介意當個全球強盜,而且吃相也不用太難看,通過華元和石油掛鉤計劃等各種經濟政策讓華元成爲世界流通貨幣,成爲所有人和所有國家的儲備貨幣時,中國就可以用這些印出來的紙票子購買這些國家的資源,產品,並靠這些資源和產品維持中國那打遍銀河系無敵手的軍事力量。基本上就和後世美國一樣,只要火星人不入侵,不出現第三次機世界大戰那麼美元體系不崩潰,美國就能夠永遠的用貨幣增發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和產品。

有時候,陳敬雲就覺得提出馬歇爾計劃和美元和石油掛鉤計劃的人簡直是天才!

現在嘛,那些財團們依靠着背後國家的力量,可以無憂的集中大量的資金投資中國的鐵路計劃,只不過其中的有些人想不到,這些投資很有可能拿不回來了。^-^^-^

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69章 北非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章 光復餉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39章 7月調整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32章 陳府景象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1002章 兄弟(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章 孫府逸事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07章 空襲(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
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69章 北非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5章 光復餉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858章 秦海濤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139章 7月調整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36章 登陸澳大利亞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53章 戰損報告(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618章 討厭和喜歡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32章 陳府景象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1002章 兄弟(一)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章 孫府逸事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07章 空襲(一)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