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宣傳處(一)

時間進入八月十號開始,巢湖前線的戰事進入白熾化,讓皖南這片原本就炎熱無比的大地更是充滿了幾分熱火朝天的感覺,到處都充滿了子彈劃過空際發出的嘶嘶聲,到處都充滿了炮彈落地時發出的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這喧譁中,無數人失去了他們的生命!

以巢湖合肥爲中心,大批民衆拋家棄業離開家園,在炮聲隆隆向四面八方逃離戰火的波及,在七月份國民軍費勁了心思對渡江計劃進行保密,而渡江之後的幾天也是嚴格保密,儘量不讓北洋軍摸清楚國民軍的動態來。然而自從八月四號國民軍發起渡江作戰後,至今已經將近十天的時間,國民軍對安徽發動大規模進攻,並且把蕪湖方向作爲主攻方向已經不是秘密,不但北洋軍上下知道,就連普通民衆也可以通過報紙以及其他消息渠道得知國民軍和北洋軍將會以合肥巢湖爲主戰場,進行一場生死大決戰。

國內前天地區的民衆自然是可以嗑着瓜子,喝着清茶一邊看報紙一邊笑談國內風雲,談論着到底是陳敬雲這個後起之秀厲害還是袁世凱這個根基深厚的北洋大佬厲害一些,然而那些身處合肥和巢湖乃至安徽和江北其他地區的民衆卻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害怕雙軍交鋒波及到他們家門口來。

不管是北洋軍還是國民軍都不是什麼好鳥,打起來可不會顧忌普通民衆的所謂生命和財權安全。當時蘇南戰事時國民軍大舉進攻南京,而曹錕在南京頑抗時國民軍可是對南京城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造成軍民死傷無數。後來國民軍攻下南京後,江北的馮國璋用重炮隔江對南京也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造成國民軍一定損失的同時也造成了衆多民衆的死傷。

所以蘇南戰事後,大批南京和江北地區的民衆逃離家園,前往上海、杭州等人或者是北上,但是這些逃離的人主要集中在中上階層,而位於社會低端的普通百姓則是不多的,對於他們來說,放棄家業去逃難和直接死亡戰火中也沒甚區別了。

而國民軍在這個月發起大規模渡江戰役後,難民潮再一次爆發,尤其是作爲交戰主要地區的巢湖以及將來的合肥地區,巢湖的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在國民軍正式進攻巢湖之前就已經逃離巢湖,而後來國民軍的兩個師正式進攻巢湖之際,巢湖的普通民衆也紛紛逃離,然而這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巢湖的側後就是被國民軍第五混成旅佔據,並且封鎖了巢湖北部,不管是北洋軍還是普通民衆都不能通過了。

而此時,第二軍嚴令第九師和第八師加速進攻巢湖,前線的部隊將領也顧不上什麼普通民衆死傷了,兩個師的火炮力量對着巢湖進行大規模的炮擊,並且在推行到巢湖城區時,由於王承斌把部隊精銳兵力撤回城內,試圖進行巷戰而堅守,這種方式的確也給國民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是也讓國民軍對城內有着北洋軍駐紮的居民區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一時間軍民傷亡無數。

守備巢湖的王承斌所部到十四號爲止死傷也不過五六千人,但是城內在兩軍交火下傷亡的普通民衆人數已經超過了守軍的傷亡人數。

巢湖內的慘況自然是讓其他地區的普通民衆驚慌無比,大批民衆開始逃離家園,一路上拋妻棄子的例子絕不在少數,而少數沒能離開或者是不捨的離開家園的民衆也是隻能瑟瑟發抖的躲着,祈禱大軍交鋒不要波及到他們的家門口。

陳敬雲看着民政部彙報上來關於難民的報告,略微皺了皺眉後放下!戰爭的進行產生了諸多的難民是不可避免的,戰爭中大量民衆死傷於炮火之下也是不可避免的,現在陳敬雲所能夠做的就是,讓民政部組織好相關力量,安排好那些戰爭難民的活路,另外還要安排好戰區內民衆的救治等善後工作。

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宣傳好,必須進行新聞監管,不該上報的就決不能上報,少數上報的也得把這一切的矛盾指向北洋軍,絕不讓國民軍自己攬上身來!

陳敬雲在民政部的這份報告上簡單的批示了幾句:“已閱,轉民政部、財政部協同處理難民善後事宜!”

放下這個事後,他還是有些不放心,這種事情一個搞不好就很容易把國民軍弄成全民公敵,這輿論引導工作是決不能放鬆的,當即他沉思了會後對外間道:“來人!”

當即,外間就走進來了一個隨行秘書,這人年約四十,在陳敬雲眼裡算是個陌生面孔,乃是昨天才從二等秘書中升任的一等秘書燕井鄺,燕井鄺接替的就是蔡誕的職位,歷盡了前幾天蔡誕親自向陳敬雲推薦其妹妹蔡凝的事情後,蔡凝雖然順利的進入了秘書處任職三等秘書,但是隔天陳敬雲就找了個由頭把蔡誕調走,並且是直接調到了廣州那邊說是處理廣州經濟開發區的事情呢,但是隻給了一個開發副區長的職位,和蔡誕的前任直接任職開發區區長相比可謂是貶低了。

燕井鄺走進來後,有些拘謹的走到陳敬雲面前:“大帥!”

陳敬雲擡頭看了眼,看他有些拘謹當即道:“是第一天擔任我的隨行秘書吧?在我面前不用太拘謹,做好你自己的份內事就好!不該說的不要說,不該問的不要問!”

鑑於蔡誕的前例,陳敬雲覺得有必要敲打敲打這些隨行秘書們,別又弄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來,燕井鄺聽罷後當即道:“大帥放心,卑職一定竭盡全力爲大帥效命,其他事情一概不管不問!”

陳敬雲點頭道:“嗯,去把陳彩找來,我有事找他!”

說到這裡的時候,陳敬雲沉默了會然後繼續道:“對了,再讓他把宣傳處的負責人也帶過來!”

國民軍體系中,負責新聞檢查和宣傳的部門並不是歸屬政務院,而是歸屬於軍事調查局下屬的宣傳處,之所以會被劃分到調查局這樣的情報部門當中,也是巧合和當時國民軍體系不完善的緣故。

當初陳敬雲設立軍事調查局的時候,是沒有設立宣傳處這一機構的,但是也沒有在都督府下屬各部中設立相關的新聞檢查機構,而在去年年初的時候由於輿論控制的需求,陳敬雲責令調查局進行輿論控制,包括正常和非正常手段,正常手段就是收購報紙,主動宣傳對國民軍有利的新聞,並對報業進行整合。而非正常手段就是包括秘密逮捕反對國民軍的編輯記者,甚至包括暗殺、封報館等手段。各種手段齊出後調查局總算是控制了閩浙兩省內的輿論動向,握住了兩省的輿論嚮導,不過對於上海、廣州這樣的非國民軍統治核心地區卻是力有不逮,只能片面控制,更多的是依靠擴大國民軍體系內報紙的影響力來排擠那些租界內的衆多報紙。爲了更好的進行輿論嚮導工作,調查局專門成立的宣傳處,這個宣傳處的級別可是和調查局的其他幾個處地位相當的,比如主管國民軍文職官員投敵以及腐敗問題的一處、比如專門負責國民軍軍官投敵以及腐敗問題的二處、還有專門負責敵對潛伏勢力的三處、剩下的就是負責輿論引導的四處,也就是宣傳處。

把宣傳機構放在情報部隊下面自然是不太好的,陳敬雲一直想要改但是找不到合適的時機,而他也是不想把輿論引導這樣重要的工作交給政務院下屬各部,那些官員們是很難做好輿論引導這件極有挑戰性的工作。說它難不是因爲這工作做起來真的有多難,而是因爲一般人無法昧着良心做這些事情,所以的輿論引導可不是辦辦報紙,用筆桿子和別人對罵那麼簡單,這年頭,暗殺,秘密逮捕同樣屬於輿論引導的一部分,除了調查局裡的那羣只知道陳敬雲,漠視了其他人性的情報人員外,實在是很難找到合格的人選。

但是一直放在調查局也不適合,調查局現在的權勢已經夠大了,不管是官員還是那些軍官們看到陳彩就跟看到惡狗一樣,再讓調查局的權勢膨脹下去,說不準就真讓調查局成爲國民軍體系內第一權力部門了。

不用多久,陳彩就是帶着一個年約三十的人到了陳敬雲跟前,宣傳處的處長陳敬雲是見過兩次,只是這名字一下子想不起來,陳彩是何等角色,一見陳敬雲如此神色就是知道自己這個天天忙着大事的少爺忘記了自己這個下屬的名字,當即道:“這位是調查局四處的處長趙畢秋!”

陳敬雲這個時候纔是面帶微笑道:“哦,都坐!”

陳敬雲如此說了,陳彩和趙畢秋自然是不好違背什麼,在沙發上沾了點邊就做了下來,三人坐下後,茶水也是端了上來陳敬雲小喝了口潤了潤嗓子後才道:“今天叫你們來呢,主要是要說說這個宣傳處的事情!”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350章 蔡凝(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91章 趙臨東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461章 方大山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章 密議(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0章 密議(二)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章 花巷所聞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4章 佐藤涼介(三)
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350章 蔡凝(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140章 酷熱難擋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91章 趙臨東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461章 方大山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9章 密議(一)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695章 琉球攻略(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10章 密議(二)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1004章 高層齊聚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章 花巷所聞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7章 擁袁通電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511章 F1戰鬥機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4章 佐藤涼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