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

德國的投降與否,戰後地位如何,這個就是近期內中國和英美蘇的最大沖突,一個絕對可以引發中國和以上三國之間全面戰爭的嚴重衝突。

中國對德國人的死活不關心,他們只希望能夠在歐洲獲得一個能夠減輕中國壓力的盟友,而英美蘇對德國人的死活更不關心,英國要的是徹底摧毀德國,站在英國的角度而言,歐洲是絕對不能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的,這違背了他們執行數百年的大陸平衡政策。對於美國而言,徹底進軍歐洲是奠定戰後美國超級帝國地位的關鍵。而對於蘇俄而言,除了想要對德國復仇外,蘇俄何嘗不想把勢力向西方推進,正所謂東邊失西邊補,既然東邊的西伯利亞和遠東被中國給吞併了,那麼蘇俄自然就是想要在歐洲進行擴張,不但想要吞併波蘭,同時更想要瓜分德國。

而站在德國自身的角度而言,他們目前最想要的就是避免德國被瓜分,保持德國在戰前的領土和地位,如果有可能保留一部分吞併的領土就更好了,比如奧地利或者捷克北部領土。當然前者還好,畢竟有中國支持,但是後者就是純粹屬於幻想了,但是人家喜歡這麼想也不能讓人家不想不是。

1945年七月份的世界局勢,再一次因爲德國的政變出現了諸多變化,而這種變化甚至比以往的諸多變化更引人注目,因爲如今的變化牽扯到了中國,涉及到了當今兩個利益衝突最大的國家,中國和美國。

而爲了造勢,爲了讓國內民衆支持自己的歐洲政策,同時也是爲了讓美國人看到自己的決心、,陳敬雲不惜在國內掀起了激烈的輿論反響,在對全國無線電廣播講話中,陳敬雲不斷闡述着中國需要歐洲,華夏復興需要歐洲的言論。

並首次說明了,一個擁有民`主自由的德國是中國所需要的的德國。

儘管很多民衆不太瞭解中國爲什麼需要歐洲,但是既然陳敬雲說了中國需要歐洲,需要德國,那麼中國肯定需要歐洲和德國就是了,儘管無數民衆都對陳敬雲的獨裁尤其是陳敬雲試圖建設家族繼承統治的方式嚴重不滿,但是國民對陳敬雲的整個國家外交戰略手段依舊是盲目信從的。

因爲過去了數十年裡已經用事實證明,陳敬雲執行對對外戰略從來就沒有失敗過,他們相信以前沒有失敗,現在也不會失敗,未來更不會。

哪怕是諸多陳敬雲的反對者,比如說在三十年代還比較活躍的國民黨,又比如四十年代後新崛起的部分激進右傾社團,對陳敬雲的獨裁那是痛恨無比的,連刺殺的手段都搞出來了,但是他們對於中國目前在陳敬雲領導下的外交政策卻是以支持態度爲主。

在陳敬雲進行了無線電演講後,一直都是作爲中國社會黨對頭而存在,目前只能在東南亞各國流竄的國`民`黨也是偷偷摸摸的用無線電廣播發表聲明,稱中國需要生存空間,需要歐洲,臨了又來一句就是,國民黨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獨裁,再喊一句打倒陳敬雲之類的口號。

不得不說,陳敬雲宣揚了幾十年的民族生存空間概念以及華夏民族優越論還是有很大市場的,就連國民黨這個不斷左傾再右傾變來變去的黨派也是慢慢接受了這一概念。

目前中國國內外諸多陳敬雲的反對者,主要是以反對陳敬雲個人獨裁爲主,大多以民`主自由爲口號。而這種政策的變化也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國人的支持。國民黨在三十年代後的死灰復燃再到四十年年代諸多右傾社團的出現就是明證。

反對陳敬雲獨裁在當今中國還是蠻有市場的。

中國需要歐洲,需要德國的口號迅速在中國蔓延開來!

而隨着民間的輿論進一步支持,陳敬雲的外交手段也是越來越強烈,在宣佈了恢復中德貿易後,陳敬雲又是宣佈中國將會往歐洲地區增援兩個聯隊的空軍部隊。

而實際上,中國在軍事上的增援在六月份就已經進行,並且以增援部隊爲主組建了第十集團軍,就連空軍部隊也是陸續的增援後組建了第八航空軍,現在說再派遣兩個聯隊,實際上並不是增援,而是第八航空軍的正常輪換。

新派遣過去的兩個聯隊是中國空軍的一個是f12c戰鬥機聯隊,這個f12c戰鬥機是f12系列的最新改型,根據f12a\f12b所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進行了高達上百項的機體設計修改,沿用f12b的fl43-3軸流發動機的同時,換裝了...更新式的機載電子設備,測距雷達的性能比f12a\b上的測距雷達性能高了一截,而且加裝了飛行員的座椅彈射器,進一步保障了飛行員的人身安全。

在f12的一系列型號中,f12a是基本型,不過生產的數量並不多,只有一千多架而已,f12b是第二種改進型號,最爲主要的就是加裝了推力更大的fl43-3發動機,產量比較大,達到了兩千三百架,而這個f12c就是第三種制空改進型號,改進比較多,空戰性能比前面兩個子型號進一步加強,目前空軍已經有計劃的把部分f12b陸續升級爲f12c。此外還有部分非主力型號,比如作爲雙座教練機專門研發採購的f12u,就是根據f12戰鬥機改裝而來的雙座教練機,專門用於訓練噴氣式戰鬥機駕駛員,此外還有高速偵察機f12e,這個子型號實際上比f12c更加早出來,在f12a定型後不久就是推出了f12e並服役了,主要是拆除武裝,加裝航空照相機,同時加多燃油以加大航程。本來還有一個f12d雙座戰鬥轟炸機的計劃,但是這個計劃在空軍內部剛提出來沒有多久被諸多航空將領絕對反對了,因爲f12戰鬥機設計之初就是純粹作爲制空機的,基礎設計根本就沒有剩下哪怕一分一毫用於對地攻擊的設計餘量。

在空軍裡,是有專門的對地攻擊噴氣式飛機的,這就是f13戰鬥轟炸機。

而這一次空軍輪調到歐洲第八航空軍的兩個聯隊之一,其中就有一個是f13戰鬥轟炸機,這款大量借鑑了f11、f12戰鬥機設計的戰鬥轟炸機,採用雙座平直翼佈局,以保障優越的中低空性能,同時加大載彈量。發動機採用的則滁州飛機公司的小推力發動機系列中的cz38-5,單發推力達到了一千五百公斤,採用雙發佈局,而f13發動機也不同於f11以及f12一樣採用機頭進氣的佈局,而是採用機翼兩側進氣的佈局。

這個f13戰鬥轟炸機在空軍內的定位,就是取代f6d這款空軍已經服役多年的戰鬥轟炸機,成爲空軍對地攻擊支援的主力而存在。

現對於各國還在爲了主力制空戰鬥機能夠和中國的f12戰鬥機而苦惱的時候,中國已經是渡過了最初的噴氣式飛機發展階段,進入了全面開花的時代,各種戰術定位的噴氣式飛機計劃陸續被提出,並研發出來服役,空軍那邊甚至是已經提出了噴氣式戰略轟炸機的研發計劃,而且用b16的機體裝載噴氣式發動機進行前期試驗飛行。

隨着兩個先進噴氣式飛機聯隊被部署到歐洲,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在歐洲地區的空中力量,也讓中國在歐洲地區的作戰飛機有超過半數都是噴氣式飛機。

這種比例在歐洲參戰的各國來說可是極爲難得的比例,其他國家雖然也有噴氣式飛機,但是保有量卻是不多,美國在歐洲參戰的f80戰鬥機實際上只有三百架不到,這不是說美國的f80戰鬥機產量沒有那麼多,實際上美國現今的f80戰鬥機產量已經超過了兩千多架,但是絕大部分都是被部署在北美地區,尤其是阿拉斯加等美國、加大拿北部地區,這是爲什麼?理由很簡單,就是爲了準備攔截中國的b19戰略轟炸機而已,剩下的一部分纔是被部署在太平洋地區以及歐洲地區。

中國的b19穿越北極圈在紐約外海投下的核彈給美國人帶來的震驚是無以倫比的,直接導致了美國幾乎在短短几個月內就在本土部署了數以千計的大口徑高炮,同時用着瘋狂的速度生產f80戰鬥機部署到美國本土,同時也是在加速研究更加先進可以攔截b19轟炸機的噴氣式戰鬥機,比如f84、f86計劃等等。

中國持續在歐洲增加軍力,其中最大的目的自然就是爲了支持德國,威懾英美蘇三國。

就在中國和德國剛簽訂停戰協議以及合作協議的第二天,德國的兩個集團軍羣就是趁着夜色迅速脫離前線,在盟軍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是迅速撤離了意大利北部,然後直奔法國而去。

於此同時,杜巖鵬的第九集團軍下屬的無數坦克和裝甲車所組成的洪流已經越過了南斯拉夫進入了奧地利。他們這不是要去進攻德國,而是要控制整個奧地利,除了扶持出來一個歸屬中國的傀儡政府外,還得在奧地利把盟軍給擋住,以保證德國南部腹地的安全。

杜巖鵬已經得到了來自陳敬雲的親自指令,一旦盟軍越過意大利北部進入奧地利,就給予堅決的反擊。

和第九集團軍一樣,第十集團軍也是進入了匈牙利,甚至還在繼續北上當中,第十集團軍的司令同樣收到了來自陳敬雲的親自指令,一旦蘇軍試圖穿越中國第十集團軍的控制區,那麼就給予最爲堅決的反擊。

現在中國部署在歐洲的兩大集團軍已經是擺出了一副要和盟軍、蘇軍開戰的架勢。而中國短短几天內就通過巴爾幹半島向德國提供的大量生活物資以及軍事物資都表明了,中國已經下了決心,不惜爲了德國和英美蘇三國一戰。

現在的問題就是,中國有這個膽量和決心,而英美蘇三國有沒有這個決心呢?

華盛頓白宮,杜魯門總統正在和他的將軍以及諸多幕僚們開軍情會議。

“中國人在歐洲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五十萬,而且還有着進一步增加的趨勢,這對我們來說是相當不利!而且根據我們在中國的特工反饋,他們今年已經是服役了多艘新航空母艦,其中就包括了中國人最新的九連山級航空母艦兩艘。加上他們去年底就進行改裝的多艘航空母艦也是陸續完工並重新服役,所以我們在太平洋方向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杜魯門這個時候卻是打斷了他們的話,而是直接問道:“我只需要知道一點,如果開戰我們有多少把握獲得勝利?”

聽到杜魯門如此直接的問話,讓一大羣人都是面面相窺,一時間二十幾個人所在的會議室裡竟然是一片沉默!

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64章 慘烈(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960章 低估(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619章 桃花情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19章 南北,戰!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865章 慘烈(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833章 直升機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
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30章 購軍械(三)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64章 慘烈(一)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981章 歐洲遠征軍(二)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960章 低估(一)第92章 定都之爭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619章 桃花情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319章 南北,戰!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865章 慘烈(二)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833章 直升機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120章 徐鏡清的野望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