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石油開發

目前中國的電力來源主要是以火力發電爲主,前期的水力發電發展比較緩慢,雖然也有一些小規模的水力發電站,但是規模都比較小,畢竟投資建設水力發電站耗資太大,福樂電氣也得仔細斟酌了纔會決定投資。以至於到1925年的現在,中國已經年發電近四十億度,但是其中的水力發電只佔據了5%不到,絕大部分的電力都是由各地的火力發電廠所提供。

而在經過了多年的探測和爭論後,並且在戰後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爲了拉動長江三角的就業率,以政府爲主導,福樂電氣爲輔,聯合投資在杭州準備修築一座超大規模的發電站,也就是新安江水電站,預計建成後年發電量將超過十四億度,幾乎能夠整個長三角地區提供充沛的電力供應。

現今爲了配套東北的工業開發,政府再一次和福樂電氣合作投資準備建設豐源水電站。

可以說,這兩個水電站的建設需要龐大的資金,雖然有着國內的數大銀行尤其是國家控股的交通銀行所提供的龐大貸款,但是這些貸款也讓福樂電氣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但是一旦建成後也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給福樂電氣帶來無盡的利潤,如果沒有後續數十年的可觀利潤,福樂電氣可不會花費巨資修水電站的。

這些大型的投資單單靠政府自己是辦不到的,而靠企業自身也是辦不到的,所以中國現在對待這些超大型的投資項目上,是採取了靈活政策,一方面是政府出面解決項目所涉及的民政事務,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此外還通過國家控股的交通銀行進行一部分的貸款支持。而企業有了這些國家支持後,就能夠發揮他們所擁有的技術和進行大規模的開發,並向資本市場上融資,從而解決國家也無法解決的資金問題。

中國在建的這兩大水電站都還遠遠沒有到達完工的階段,新安江水電站是從1922年就開始動工,預計要1928年的時候纔會徹底完工,伴隨新安江水電站建設的同時,覆蓋杭州、上海、南京的高壓電網也在同步建設當中。而東北的豐源水電站更是隻有一個草圖,前期的探測等前期工作就需要好幾年,動工時間至少也得兩三年以後,要等它完工的話至少得是三十年代以後了。

“電力配套上去後,將會對東北的工業發展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工商部的周學熙如此說着。

陳敬雲點頭:“水電站的前景雖然好,不過一時間也用不到,前期你們還要多多注意火電的配套發展,總不能讓工廠建設起來後沒有電力可用!”

現今東北地區雖然也有部分的火力發電廠,規模都不大,現在用是可以了,但是等東北的大量工廠興建起來後肯定是不夠用的,因此在鋼鐵行業以及其他工業發展的同時,電力配套發展而言是很重要的。

“這方面放心,福樂電氣那邊已經預定在幾個主要經濟開發區裡進行大型火電廠的建設了!”火力發電廠的投資並不需要太多,遠不如那兩個水力發電站的投資金額,所以單憑福樂電氣自身也就足以進行建設了。

“這就好!”陳敬雲說罷後,把手中的文件重新遞迴了周學熙,然後道:“這一次的開發計劃還是相當不錯的,工商部這邊要做好後續的工作,儘快把這些開發計劃落到實處!”

周學熙應了聲後就是出去了,沒兩分鐘功夫,又是走進來了一人,此人年紀約四十,和這個年代的大多數男子一樣留着八字鬍鬚,穿着也是普通官員所穿的黑色西服,這進來了後道:“職部見過主席!”

陳敬雲點了點頭:“別站着,坐吧!”

進來的這個人也不是什麼尋常的官員,乃是現今地質部總長潘洪強,乃是政府體系裡少數的學術官員之一。中國的政府體系裡,經濟發展司,地質部這些部門都算是學術性比較濃厚的部門,雖然都是政務院下的行政機構,不過裡頭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學術出身,不想其他部門裡都是傳統官員出身。

潘洪強出身不高,乃是浙江杭州出身的一個貧寒子弟,不過架不住人家聰明啊,求學途中一直都是官費,隨後進入英國留學,學的是地質,後來還在殼牌石油工作後,不過沒多久就是回國進入農林部任職,隨後成立地質部後他就是被調入地質部任職,並帶領大批專家對國內的煤鐵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探測。

這次過來東北,自然也就是和東北的資源開發計劃有關。

“這些年地質部在東北的工作成效還是很有效果的,這一次的東北資源開發就離不開你們地質部這些年的努力工作!”陳敬雲首先就是來了句誇獎。不過隨後卻是語調一轉:“煤鐵礦和其他資源都找出來了不少,不過這東北怎麼就沒找到石油呢?”

東北有沒有石油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大名鼎鼎的大慶油田可就在東北黑龍江。可是看那潘洪強那苦着的臉色就知道,這大慶油田不是那麼容易找出來的。

當年在收回了東北後,陳敬雲還顧不上日`本人還在旅順和朝鮮的時候就是迫不及待的要把大慶油田給找出來了,但是顯示一次次的打破了陳敬雲的幻想,好幾年過去了依舊沒有發現大慶油田的蹤跡,這讓陳敬雲是相當不滿意的。要知道統一後的這些年裡中國的其他鋼鐵和煤炭等等工業發展的都還算可以,但是石油工業卻是比較緩慢,雖然在湖北潛江、江蘇乃是河南等地都是發現了好幾個油田,但是可開發的規模都不大,在1923年中日戰爭的時候國內的原油產量只有一百多萬噸而已,近半石油都需要從南陽地區進口。當年陳敬云爲瞭解決戰爭時期的石油問題,還特地請求了美國人幫忙運輸原油,要不然那小半年中日戰爭打下來,國內的石油供應就會陷入一個很麻煩的狀況,到時候雖然軍用石油還可以保障,但是民間石油是絕對保障不了的。

正是有了這種危機感,陳敬雲在戰後讓地質部加大了對石油的探查工作,已經先後發現了玉門油田、河南油田。不過這些油田的開發難度不小,加上產量也不高,可沒有辦法來滿足中國日益龐大的石油需求。而這種情況下陳敬雲想要把大慶油田給找出來的想法就更深了。

只不過他儘管知道大慶油田就在黑龍江的鬆嫩平原,但是說實話鬆嫩平原那麼大,他那裡知道具體在什麼地方啊,讓下面的人直接去找名字有大慶的地方,但是卻是一個地方都沒有發現,他可不知道大慶油田這個名字乃是來源於油田中的一個小鎮‘大慶’而大慶這個名字是改過了的,歷史上發現油田之前可不叫這個,而是叫大同。不得不說那個當年沒事把大同改爲大慶的人實在閒得蛋疼,讓諸多穿越者尋找大慶油田的時候麻煩了許多。

而實際上,這個具體地理位置不知道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就是擴大探測地區,甚至在整個鬆嫩平原大規模排查,但是要找出來問題也是不大的。但關鍵的是,大慶油田是屬於深油田,石油可都是埋在了好一千五百米左右,而根據中國石油工業目前的技術能力,根本就打鑽不了那麼深的鑽進,所以任憑地質部的那些人投資了大批的人力和精力都沒能在鬆嫩平原上找出哪怕一滴石油出來。不得不說,現在的地質部就和當年的日`本一樣,當年的日`本也是沒在鬆嫩平原上找出石油,都鑽到了一千兩百米的深度了,但是大慶油田的油層卻是在一百三百多米以下,所以還差了這一百多米就沒能找出來。

所以雖然陳敬雲讓他們找,但是至今也是沒能找出來,如此情況下陳敬雲道:“那麼多專家都說這裡會有石油,現在沒能找出來估計也是因爲技術不過關。既然設備還不夠先進,技術還不過關,而且國內一時間也無法解決的話,那麼就進口嘛,找英國人,找美國人賣,不管如何都得把這個油田給找出來!”

潘洪強心裡嘆着氣,他不知道陳敬云爲什麼肯定鬆嫩平原上就有油田,實際根據國內外諸多地質專家的說法,中國的石油資源應該是在新疆、青海、四川一帶的,而玉門的發現和開發也是證實了這一點,此外地質部也已經相繼在新疆克拉瑪依發現了油田,在四川也是發現了石油的蹤跡,雖然限於交通暫時還無法大規模開發,但是那裡有石油卻已經是肯定的時期了。

但是陳敬雲卻一直都是堅持認爲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地區有着大規模的油田,並讓地質部持續對這兩個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探測,但是到現在爲止卻是沒有太大的成效。

不過面對陳敬雲的堅持,潘洪強也只能是應道:“明白,稍候會和下屬的幾個石油企業進行聯絡,以便引進國內的石油技術!”

實際上這年頭中國的石油鑽探技術和其他幾個國家比起來已經是相當不錯了,但是要和美國這個石油大國比起來還是有所不如,所以這要引進鑽探技術的話,也就只能從美國方面入手了。

潘洪強出去了後,陳敬雲也是走出了房間,看着天空中陰沉沉的天空心中暗下決心:不管如何,這個大慶油田還有華北地區的幾個大油田都是一定要開發出來的,不然的話將來中國拿什麼來驅動無數的汽車坦克飛機軍艦。

當陳敬雲的意志足夠堅定的時候,下面的人也是按照陳敬雲的意志行動了起來,作爲國內石油工業的的主要設備提供商,武漢石油設備公司花費了巨資向美國引進了深井鑽探技術,然後依次技術向國內的諸多石油探測隊提供設備,而地質部的在石油探測隊利用了這些進口的先進設備後,終於在1927年成功的鬆嫩平原大同鎮的附近打出了一口高品質油井,這個消息傳來,讓陳敬雲驚喜若狂,而後又是學了那個蛋疼的先行者一樣把大同鎮改名爲大慶鎮。而當年大慶油田就是出油高達五十萬噸,而且這還只是一個初步開發的階段,更多的油井正在施工建設,石油產量還能夠以井噴的速度繼續往上攀升。

大慶油田的發現讓中國正式擺脫了需要進口石油的尷尬局面,不但爲工業經濟活動提供了發展動力的同時,也爲國防提供了最充足的動力保障!

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69章 北非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7章 關餘貸款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37章 渡江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58章 秦海濤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941章 終戰令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456章 北巡(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61章 低估(二)第207章 空襲(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
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533章 59號戰艦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969章 北非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7章 關餘貸款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600章 大清洗(一)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352章 蔡凝(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37章 渡江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58章 秦海濤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13章 臨近生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941章 終戰令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619章 桃花情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213章 大戰(三)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37章 擁袁通電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456章 北巡(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61章 低估(二)第207章 空襲(一)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