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大興土木

1930年陳敬雲再一次就任總統給中國再一次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平心而論陳敬雲重新站到了檯面上,對於中國的共和體制是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因爲他雖然避開了不得連任兩屆總統的憲法限制,但是在隔了一屆後再一次登上總統寶座,再考慮到哪怕是第三屆總統任期裡他雖然隱退末後,但是依舊掌控中國的軍事政治大權,不管從那個角度而言,陳敬雲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讀才者,比當年被陳敬雲罵爲讀才者的袁世凱不知道勝過了多少。

不管這種讀纔是民衆所要求的還是陳敬雲的個人權利慾望所推動的,但是給中國未來的共和體制所帶來的影響都是極其惡劣的。

當然了,這種所謂的歷史影響陳敬雲是不會去管的,而其他人暫時也不會去在意,在擺脫了君主(*)後,中國雖然說實行共和了,但是在這個動盪的年代,民衆是希望有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帶領他們開創美好的未來的。這種事情不但發生在二十世紀初年的中國,哪怕是後世二十一世紀裡的俄羅斯也同樣如此,那個普京之所以能夠做了總統又做總理,然後又登上總統寶座,除了他個人的權力慾望外,和民衆的需求也是分不開的。而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希特勒也同樣如此,他們都是讀才者,然而他們都是人民選出來的!

當陳敬雲這個大讀才者再一次登上了總統寶座繼續着他對中國的統治時,中國也是因爲他再一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剛上臺不到半個月,陳敬雲就是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振興工商經濟的發展,其中的軍備擴張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是爲中國的工業發展提供了一注強心針,大量工程相繼上馬動工,帶來了大量的工作崗位,原本因爲經濟危機而失業的數十萬工人獲得了工作,興許工資不如以前,但總算是有了工作,不但自己能夠吃飽飯也能夠繼續養家了。

而這只是最表面的好處,陳敬雲之所以下了大決心投下了巨資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不單單爲了解決這幾十萬工人的就業問題,而是想要利用這一槓杆來拉動國內的工業產品消費。

“我國和美國那邊的經濟危機是不同的,美國那邊的根本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大量工廠倒閉從而形成了巨大的失業潮,現在美國那邊的失業已經超過了一千三百萬人。而這些失業人羣的就業問題纔是美國的難題!”經濟發展司司長劉大均拿着一份厚厚的報道對着陳敬雲如此道:

“而我國呢,雖然也有部分的工廠倒閉,部分企業進行了裁員,但是這一原因所形成的失業人羣並不多,最多隻有一百萬人不到。但是我國也有着其他的巨大問題,那就是民衆對經濟發展的不信任,民衆的存錢習慣,由此導致國內的需求一直無法上升。可以說我國的內需纔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相對於而言,那一部分實業工人並不算太大的問題!”

劉大均的話是根據現實而說的,中國和美國相比,工業規模還很小,按照這種道理來說這種工業規模要供應一個數億人口的消費市場是應該供不應求的,但是中國長期的小農經濟體系所導致的內部工業品需求市場一直都是比較小的,不要說汽車和電器這些昂貴產品了,就連最普通的肥皂、火柴這些輕工業產品都是市場不算大,哪怕是輕工業支柱的紡織業也是沒能完全挖掘出國內市場的消費潛力。

除了小農自給自足經濟體系給工業發展所帶來的障礙外,國人的消費習慣習慣也是一個大問題,不管是農民還是城市居民,一般都是賺了錢都是存起來不肯輕易花。和美國、歐國家的民衆消費習慣大不相同,要知道二十年代裡美國的全部消費品銷售額中,可是有百分之十五以上是信貸消費。

爲了讓民衆把錢給掏出來,工商部也是想了不少辦法,其中一個就是房地產市場了,國人對生活用品的消費是壓縮了又壓縮,但是對於房子這種東西是不會省的,這一點不管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還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都是一樣的,政斧間既然你們不肯把錢花在吃喝穿行上,那麼就讓你們把錢花在‘住’上。於是乎在政斧的可以引導下,大量的資本開始把資金投入房地產市場,並引導民衆開始大規模買房。

中國的各大城市裡之前大多數都還是前清時代的那種城市,除了少數幾個大城市外,其他城市都是現代化痕跡不是很濃,現在大規模推行建築行業後,不但可以建設新城市,同時也能夠把民衆口袋裡的錢給吸納出來。而建築業的發展和國家所大額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有着同樣的一個效果,那就是能夠消化大量的鋼鐵和水泥,同時也會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

“通過大量國家投資的工程陸續開工,國內的鋼鐵和水泥行業已經開始回暖,另外在城建部的引導下,部分民間資本開始投入城市居民住宅的開發上,這同樣會帶來大量的鋼鐵和水泥等產品的需求,而這種需求潮在下半年將會爆發,屆時的將會推導我國的鋼鐵和水泥以及電氣化產業進一步發展!”劉大均說話的時候嘴角里有些笑意。

雖然說是陳敬雲最開始提出以拉高國內需求來振興經濟的,但是其中的各項具體措施卻都是經濟發展司提出,最後才由各部施行,不管是交通部的擴建鐵路和東部城際公路系統,還是說城建部裡的城市改造計劃,可都是由經濟發展司裡的一大羣經濟專家們所提出的。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經濟發展司在中國的政斧體力是有着多麼特殊的地位了,雖然經濟發展司裡沒有傳統官員,基本上清一色都是經濟、工業方面的專家,然而在中國的經濟體系裡所起到的作用遠遠要超過了財政部和工商部這些具體行政部門。

劉大均甚至都可以想象的出來,假如這一次的經濟危機中,中國的經濟依舊取得了極大的發展,那麼自己在仕途上再進一步也不是沒有可能的,畢竟有着馬寅初的例子在,他劉大均再熬個十幾二十年哪怕是坐上政務院院長的這個位置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現在中國的政斧體系裡,軍方那邊的不說,但是在政務院這邊的文官體系裡,那可是經濟掛帥,幾個實權大佬都是搞經濟搞工業出身的,洪子泰、安華林、莊楠、馬寅初、周學熙這些人可都是搞經濟和工業的能手,相對而言傳統官員出身的就弱勢很多,比如那個岑春煊最後也只能止步於政務院副院長的職位。

陳敬雲把手中的報告書合上:“這幾個月來你也算是辛苦了,各方面都算做的不錯!”

下面人勞心勞力辛苦了那麼久,爲的不就是陳敬雲的一句讚賞嗎,所以這種時候陳敬雲是不會吝嗇自己的讚揚的:“經濟發展司的其他同仁也都是辛苦了,這都忙乎了好幾個月了,也沒有好好修過假,你看着安排讓他們輪番休息一二!”

這半年來,經濟發展司的任務繁多而重,別說普通的休假了,而且還是天天加班加點,如今也算是忙完了初步的事項,讓他們休息幾天也好。

劉大均道:“我代發展司的同仁感謝主席的厚待了!”

陳敬雲卻是一擺手:“不過他們可以休息,你卻是不可能的,這邊還是不少的事要你這邊來處理!怎麼樣,能夠堅持下去嗎?”

劉大均自然是滿臉信心道:“當然,均定不會負主席厚望的!”

開玩笑,位置爬到了劉大均這個位置上,那基本上是越忙越好,因爲忙起來纔有成績,有了成績了才能讓陳敬雲看重。這種關鍵時刻自己怎麼能去休息,讓他休息他也不會休息啊。

劉大均出去了後,陳敬雲放下了手中筆,身上也是略微放鬆了些靠在椅背上,在人前的時候總的需要保持一些派頭,而在人後適當的讓身體舒展一些也是必須的。

仰躺着,陳敬雲略微閉上了眼睛,腦海裡卻是翻來覆去都是各種事情,坐上了這個位置,他這輩子就註定別想安靜下來了。

這一次的經濟危機初步算是解決了下來,不過這次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危機還只是開始!這場蔓延了整個三十年代的經濟危機可不會一年兩年就結束,中國雖然通過大規模建設而避免了一定的危機波及,但是依舊無法從根本上擺脫這場經濟危機的影響。

有時候自己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中國關起來門來發展,那麼周邊的鄰居們也是不肯定,比如這一次陳敬雲所推行的新政當中,除了大力發展工商外,還大幅度提高了貿易進口關稅。而且提高的幅度非常高,其中對於布匹的進口關稅已經提高到了百分之四十五。如此高額的進口關稅實際上就已經違反了當年中曰商貿協定。

而中國提高布匹進口關稅讓英國和曰`本的布匹出口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英國那邊還好,他們本來在中國的紡織市場就沒有太多份額,全部失去了也不大。但是對於曰`本來說,卻是致命的打擊。

這一次的經濟危機中國受到了影響,但是和曰`本比起來卻是要好太多,1929年到1930年曰`本的生絲和布匹出口全部遭遇重創,幾乎讓曰`本的出口貿易陷入停頓。

想到幾天前那個曰`本大使的憤怒指責中國違背了1923年中曰商貿互惠條約時,陳敬雲嘴角就是露出一絲冷笑,都這個時候,還講什麼商貿條約啊,當年這個條約不過是爲了停戰而簽訂的,大家都沒事的時候自然會遵守,但是現在經濟危機那麼嚴重,中國要是不提高進口i關稅的話,難道還能做事本國的紡織業崩潰嗎?至於曰`本人的死活,陳敬雲從來就沒關心過。

他要保護自然是本國紡織業爲重,至於曰`本的紡織業生絲關他屁事,他不痛打落水狗就不錯了。再說了中國提高了進口關稅,他們曰`本同樣也是提高了進口關稅啊,尤其是對中國的醫藥和電器產品更是把進口關稅提高到了無法接受的地步。

各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已經形成,誰也別說誰的不是。

不過既然想到了這裡,陳敬雲就是想着,按照曰`本人的姓子,自然不會坐視曰本經濟全面崩潰,那麼他們會用什麼方法來挽救經濟呢?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6章 福州體系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47章 復古風情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858章 秦海濤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34章 上海事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334章 上海事第209章 衝鋒(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596章 爆發(一)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4章 花巷所聞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29章 蘇俄KV坦克
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29章 購軍械(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478章 97號陣地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96章 福州體系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46章 丫頭換裝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47章 復古風情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858章 秦海濤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038章 f12對f80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334章 上海事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334章 上海事第209章 衝鋒(一)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596章 爆發(一)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4章 花巷所聞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729章 蘇俄KV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