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

合肥的失守,雖然在北洋軍和國民軍雙軍隊內部都引起了極大的反應,但是對於外部而言卻是沒有顯得太過於意外,甚至都不如當初巢湖失守讓人們擔心注意,這不是說合肥的戰略價值遠不如巢湖,而是因爲中國的內戰已經斷斷續續持續了兩年多了,自從辛亥年革命黨人在武昌掀起革命時,中國就是陷入了內戰的狀態中,幾乎每時每刻都有着各種各樣的戰爭進行着,先是辛亥年湖北民軍和北洋軍第一軍的戰爭,然後是南京的南方聯軍和張勳的戰鬥,於此同時的還是全國南方各省中各自爆發的戰爭,那些數百人,千人規模的戰爭幾乎數不勝數,就連萬人以上規模的大型戰爭也是連接不斷的爆發。

其中又以國民軍向外擴張和滇軍向四川擴張的軍事行動龐大一些,參戰的兵力都是超過萬人,國人們幾乎天天都可以在報紙上看到某某地爆發戰爭,誰勝了誰敗了,辛亥年的時候大家都驚慌無比,去年的時候大家也是多有關注,然而斷斷續續的內戰持續了兩年多後,人們已經不在關心那些爆發了什麼戰爭,誰丟了地盤。除非戰爭爆發在家門口,不然是很難引起人們的關注了。

陳敬雲宣佈北伐後,也很是熱鬧了一番,然而隨着戰爭進行,各種消息滿天飛,人們聽着聽着也就對具體戰事不甚關心了,所以當國民軍大勢宣傳攻佔了合肥用以激勵軍心和人們的支持力度時,已經是很難讓人們爲之歡呼了,就連華夏銀行發行的統一債卷都沒有因此而增加銷量。

外界對於合肥的易手保持了一種旁觀的態度,而對於諸多實權人士而言,這個消息卻是極爲重要的。

美國駐滬總領事道爾清親自向陳敬雲道賀,並轉達了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恆的私人祝賀,然後又是展望了一番中美友好的美好未來!

“總統閣下,我想您的國家很快就能再一次統一了!”道爾清如此說着。

陳敬雲自然是面帶微笑的接下了道爾清的預賀,一邊示意着道爾清喝茶一邊道:“我國人民急迫的需要統一,並且也需要更多的來之於美國朋友的幫助!”

道爾清輕喝了口茶,縱然對茶道沒什麼研究的他也是覺得這杯中茶乃是好茶,回味了口中的那股單單的茶香後道爾清道:“總統閣下請放下,中美兩國素來友好,而前兩次的援助條約也已經證明了中美兩國的友誼!”

陳敬雲這個時候卻是慎重斟酌了會後道:“我聽聞貴國嘉樂恆先生會在年底離職回國?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否屬實?”

道爾清聽罷後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停頓了會後才道:“的確如此,我國政府已經打算召回嘉樂恆閣下,不過請總統閣放下,我國的遠東政策並不會就此而改變!”道爾清似乎也知道陳敬雲在擔心什麼,當即繼續道:“雖然我國近幾年的遠東政策是嘉樂恆閣下一手推行的,但是我國現行的遠東政策是對貴我雙方都是有利的,這種有利於雙方的外交政策並不會因爲嘉樂恆閣下的離職就改變!”

陳敬雲聽罷後面上雖然依舊保持微笑,但是心裡卻是極爲擔心的。

南方共和政府和美國的關係,可以說是現今南方共和政府最爲重要的外交關係,這裡面不但有着來自美國外交上的支持,更爲重要的是雙方前後簽訂的兩次援助條約幾乎是從書面上確認了兩者間的非正式同盟關係,儘管這個非正式同盟關係中國是屬於附屬地位,而且也是極爲有限的只針對日`本,但是這沒有所謂,重要的是美國會根據這兩份援助條約給陳敬雲提供大量的貸款。

陳敬雲和袁世凱爲什麼能夠動用十餘萬的精銳軍隊在津浦線和湖南,湖北方向進行廝殺,而且他們所屬部隊的武器裝備遠遠超過了其他小軍閥,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雙方都有着外國資金的支持,袁世凱的是英國支持,而陳敬雲則是陳敬雲支持,這兩個人都是各自從外國手裡拿到了超過億元的貸款,有了這些錢後才能夠購置軍械彈藥,武裝部隊進行戰爭。

袁世凱現在用的錢幾乎都是靠善後大借款在支撐,而陳敬雲也是差不多,從傳統財政得到的收入根本填不滿軍費那個大窟窿,如果沒有美國第二輪援助條約裡的三千萬美元現金,陳敬雲只靠財政收入的話樣現有部隊的費用都不足,更別說繼續造槍造炮繼續大規模擴編軍隊了。

國民軍的軍費花銷不比北洋小,雖然在武器裝備上由於能夠自造,比起北洋的清一色的外購要便宜很多,但是便宜也是要錢的,福州兵工廠可是要拿到了錢,給工人發了工資,採購了原料後才能生產出武器來。加上國民軍中的軍人薪資給的充足,沒有什麼剋扣軍餉的事情,然後還有撫卹方面的花費,再者一個大花銷就是軍隊的伙食費用,養着幾十萬人吃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由於要保持軍隊的戰鬥力,所以軍人的伙食要遠比普通農民乃是小康人家的標準,雖然不可能天天大魚大肉,但是大米白麪那是管夠的。不然吃不飽軍人就不能保持高強度的訓練,硬要訓練的話估計就會訓練出一羣皮包骨來。在這個普通農民一年到頭都捨不得吃幾頓自己種出來的米麪,小地主家裡還得吃番薯,小康市民花了大半收入買糧食都只能吃粗糧的年代!管飽就是招兵的最有力保證,很多人來當兵真的只是爲了吃飽飯而已……

爲黨爲國,爲了華夏復興這些詞彙是不適合對普通士兵們說的,不是他們沒有這個覺悟,而是他們真的不知道國家民族是個什麼玩意,早庚子年的時候,直隸的民衆們可是跟在了八國聯軍的後頭提供了八國聯軍的後勤保障,還操着一口京片子遺憾說:“瞧,那洋人真猛,把官兵殺了個屁滾尿流,那場面把唱大戲還要精彩三分。聽說他們還把頤和園給搶了個精光,可惜啊我當時沒在,不然肯定也能搶幾件珍寶的!”

這些理想和信仰,只適合對那些年輕學生說的,庚子年教育改革後經過西式教育培養出來的那些學生,造就了中國第一批民族主義者,只有這些受過新式教育的熱血年輕人們,纔會在陳敬雲的“華夏復興”口號下義無反顧的投身軍旅中,並不惜奔波數千裡趕來福州去報考福州軍校。

要養着那麼多隻認軍餉和伙食的軍人,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有着美國方面的資金支持還好,不但能養着現有的部隊,還能繼續擴軍,但是要是失去了這一資金來源,那陳敬雲可就要抓瞎了。

財政部的安華林爲了湊集軍費可是想破了腦袋,諸多方法都是用上了,除了傳統財政收入外,財政部還在華夏銀行中發行了‘統一債卷’這種國家債卷,和當初的‘光復債卷’不同的是,爲了籌集更多的資金而採取了更高的利息,並且只設定了五年的還款期限,雖然說等五年後要還款本息會造成龐大的財政壓力,但是現在也是顧不上那麼多了。另外禁菸司的收入也是節節攀升,高澤炎爲了更好的搭理鴉片和香菸兩種事務,都已經是沒有在民政部任職,專心但他的禁菸司司長。而禁菸司的收入也是隨着國民軍佔據的地盤擴大而越來越多,尤其是控制了上海後,直接讓禁菸司的收入翻倍,而香菸的收入也是節節攀升。

不管是傳統收入還是非傳統收入,卻都是無法滿足國民軍的龐大花銷,以前是這樣,將來一段時間內還會是如此。

安華林已經對陳敬雲說過,軍隊規模如果還繼續擴編,到明年年初再擴編三個師以上的話,那麼軍費的開銷將會佔據高達五成以上的財政收入,這說的還只是維持費用,還不包含在戰爭所需要的費用在內。

面對如此龐大的財政壓力,有充足的外援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如此情況下,陳敬雲不得不重視和美國方面的聯繫,甚至心理面已經是策劃着是不是該和美國人繼續商談,再籤一個第三次援助條約,可是這關口上,陳敬雲卻是聽說了美國駐華公使嘉樂恆要離職準備回國了,這讓陳敬雲擔心了起來。

美國和南方共和政府的關係說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是和私人的聯繫很密切,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嘉樂恆認爲陳敬雲有能力統一中國,並對日`本保持不友好的態度,所以才能極力的讓美國國內支持陳敬雲,可以說兩次條約的簽訂和嘉樂恆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這樣的情況在嘉樂恆離職後卻是會變的不確定了,因爲陳敬雲不知道接任的美國駐華公使是不是還會和嘉樂恆一樣看好並支持自己,要是來一個人不看好自己,轉而支持袁世凱的話,那豈不是麻煩大了。

雖然國與國之間是利益關係,但是現在中國的局勢和各國駐華外交官的關係也是非常大的,簡單例子如果不是嘉樂恆極力支持,美國肯定不會這麼幹脆的對陳敬雲支持,同樣如果不是朱爾典的堅持,英國也不會把袁世凱捧起來,說不準就支持陳敬雲了呢。

要知道,現在的陳敬雲不是不想和英國搞好關係,甚至一直爲此而努力,他和英國駐滬總領事法磊斯爵士的私人關係可是很不錯的,而且各方面也沒有表現出反英的態度。可是因爲朱爾典前期定下的遠東外交政策,陳敬雲的努力根本就沒用處。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各國的駐華外交官員是能夠極大的影響各國的對華內部軍閥的關係。畢竟對於英國而言,需要的是一個統一穩定並虛弱的中國,至於是袁世凱還是陳敬雲來完成統一併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爲不管在英國看來,不管是誰完成了統一,最後都不得不和英國打交道,他們兩人中的誰都沒有能力損害英國在華利益。

在私人觀念影響到整體戰略的時候,美國駐華公使的人選就變得極爲重要了,對於陳敬雲來說,當然是希望嘉樂恆繼續當下去的,至少這兩三年內是需要嘉樂恆這樣的人來支持陳敬雲。

陳敬雲心中如此擔心着,道爾清也是知道陳敬雲擔心什麼,他一再表示美國政府並不會因爲駐華人選的改變就改變。

這個話題並沒有持續太久,道爾清只是美國的駐滬總領事而已,對於駐華公使的人選他自然是沒話語權的,以前有過風聲說國內會選自己去當駐華公使,但是卻是始終沒有定論。而陳敬雲的擔心也只是在心裡,沒要表露出太多來。

隨後兩人的交談話題從前些時候雙方剛簽訂的鐵路談起,再延伸到鋼鐵等工業發展,以及陳敬雲主導下的工業發展會給美國帶來多少訂單,從工業發展又是說道了施行門戶開放政策的中國會給美國多少美元的市場。

幾乎每次說起中國潛在的龐大市場時,道爾清都有些忍不住露出期盼的神情!他和美國國內的衆多資本大鱷想的一樣,現今還處於未開化國家的中國僅僅去年到現在就已經給美國帶來了高達數千萬美元的出口市場,儘管這個市場被軍火佔據了大半,剩下的也都是工業設備,甚至連錢都是美國人自己給的貸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的確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當那些資本家們想象着中國開化爲一個文明國家後並把市場培育出來後,那麼擁有四億人口的中國將會成爲全球最大的市場,屆時美國的資本家們將會從中國獲取無數的利潤,甚至年收入數十億美元都不是夢想。

未來的暢想是那麼的美好,美好到讓衆多資本家義無反顧的贊同支持陳敬雲統一中國。

至於開發中國市場所需要的時間和資金,這些在未來的龐大收益面前都是可以承受的。

等道爾清面帶着期望離去時,陳敬雲則是一個人陷入了沉思,他在考慮假如嘉樂恆真的被調回美國的話,那麼會出現什麼變化,而自己該如何抉擇。

這種把命運交給他人掌控的滋味很不好受,心裡有些沉悶的陳敬雲索性也就放下了其他事務,然後則是出了辦公室,準備回去,可是剛出辦公室呢,迎面就是見到了蔡凝正在過來,而看她的方向應該是來這邊的。當然她應該是不會直接來找陳敬雲,要見陳敬雲也得先找燕井鄺才行。

顯然蔡凝也沒想到陳敬雲會在這時候出來,就是多看了陳敬雲一眼。而陳敬雲這個時候也是看了過去,眼神不算差的他立即就是看到了蔡凝手中拿着的是一封淡紫色,大約巴掌大的信封。此時國內傳統的書信則是要大很多,和蔡凝手中的信封在大小上有着明顯的區別。這兩者間的區別是非常明顯的,讓人一眼就能夠看的出來,而在總統府裡頭,經常用到這種信封的也只有陳敬雲了,而大部分都是用來和琳娜通信用。

陳敬雲當即就是走了過去:“美國來的信嗎?”

此時蔡凝看着距離自己只有半米距離的陳敬雲,有些沒有反應過來的她手裡反而是抓緊了信封,她來秘書處也算有段日子了,前後也見了陳敬雲多次,但是靠的這麼近還是第一次,一時間竟是有些緊張了起來。

深呼吸了兩次後纔看見陳敬雲的手伸出,這會的她才反應過來把手中的那個紫色信封遞了過去。

對於蔡凝的緊張,陳敬雲並沒有太大的注意,他接過信封后擡腳就是轉回了辦公室裡,剩下蔡凝還在原地看着陳敬雲的背影,半天后她眼角看見旁邊的燕井鄺似乎在笑什麼,當即臉色略變就是轉身出去了,心理面嘀咕着:“洋女人又那麼好嗎!”

陳敬雲不是蔡凝肚子裡的蛔蟲,自然不知道那女人心裡想的什麼,他轉回了辦公室後,做了下來纔是拿出信封,信封的表面是清秀的鋼筆字,淡紫色的信封雖然歷盡了大洋漂泊,但是依舊保持了一股單單的香水味道。

拆開信封后,陳敬雲展開信紙仔細看了起來,少女的字體清晰的映在紙面上,處處流露出讓人看了愉快的少女輕快,彷佛能夠看見她在紙面上朗笑着跳舞一樣。

“納森河的河水清澈的和孩子的眼睛一樣,讓我都不忍出聲,生怕亂了它的清澈。如果陳你看到了也會和我一樣不忍的!”

“上週的舞會裡我遇上了一個叫傑克的石油商,那人比母親口中的爆發富還是糟糕,說話粗魯地讓人都不想再聽他再說哪怕一秒鐘,可是那晚我竟然要忍着聽了他不停的說着他打地洞挖石油的經歷足足半個小時,我想美國人之所以被人說成是鄉巴佬、爆發富完全就是因爲這種人太多了。”

“洛杉磯的秋天比倫敦好很多,大街上的人們都不喜歡穿很厚很厚的外套!女人們都穿着寬鬆的裙子甚至露出了小腿,母親常說美國女人都是放`蕩的女人,我覺得不是呢,她們看起來還是很有禮貌,並不都是粗魯不堪的人,只是讓我去過她們的生活,我怕是我不能適應的!”

“來了北美大半年了,我發現一直都無法融入這裡的生活,更無法想象以後要在這裡生活!”

少女的心思如同盛開的雪蓮一樣毫無遮掩的綻放在紙面上,讓陳敬雲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女子,一個有着幻想,一個想家的女子。

“我想,我可能會在聖誕節前回家的!不過回家之前,我也許能去中國看你呢!”

看到這最後一句,陳敬雲是不由得深呼吸了一次,然後再仔細看,確認自己沒看錯後放下了信紙,閉上眼沉思了起來。

自從去年兩人相遇後,雖然兩人都有着愉快的交談,但是很快她就隨着母親去美國,而且去美國還是有目的性的,那就是去找個女婿。儘管離別,但是卻一直有着信件聯絡,一次兩次興許是喜好,但是每段一時間就是受到來信,然後回信,這似乎已經變成了陳敬雲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隨着通信他也是能夠感受到一絲異樣的感覺蔓延起來,只不過一直沒當真,畢竟兩人距離太遠,淡淡的情愫是可以,但是真在一起卻是沒什麼可能的。

而如今琳娜說要再來一次上海,一時間他彷佛是回到了年少時第一次約會時,竟然有了種忐忑不安的感覺。

她要來上海,不知道她母親會不會一起來呢?

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71章 各省局勢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14章 D5系列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29章 夏日情第30章 購軍械(三)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79章 休閒日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21章 陸小曼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91章 趙臨東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055章 分析(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33章 喜與憂第334章 上海事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章 花巷所聞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286章 爲了中國
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71章 各省局勢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314章 D5系列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129章 夏日情第30章 購軍械(三)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379章 休閒日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21章 陸小曼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91章 趙臨東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325章 第一次空戰(一)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055章 分析(一)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4章 剪辮造反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8章 英國領事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233章 喜與憂第334章 上海事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94章 軍校演講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章 花巷所聞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04章 東京空戰(四)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286章 爲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