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B3轟炸機

d4系列的飛機不但戰鬥機系列被清理了出去,機殼的木架子直接拆了,發動機回收備用,就連轟炸機的系列也被暫時封存,蘇南戰事中d4b轟炸機損失衆多,現在搞得伍世鍾都不敢動用轟炸機執行任務了。要知道現在的飛機也便宜,不多兩三千元,而國民軍的航空學校要培養一個飛行員的話,前後的花費也不小,而且飛行員飛的越久就越寶貴,那些熟練飛行員的價值比一架破飛機高多了。搞的到現在爲止,d4系列的飛機只有原型,也就是被當做偵察機使用的還在國民軍空軍中正常服役,事實上這也是d4系列中生產最多的一種,足足裝備了三個偵查中隊,以及航空學校裡還有一個訓練中隊。四個中隊加上一些損失的,生產數量達到七十多架。

所以現在國民軍的第一聯隊和第二聯隊的戰鬥機中隊中,d4a飛機已經見不到了,只有d5a飛機,不過由於產量有限,只有第一聯隊的戰鬥機中隊滿編了,駐紮皖南地區的第二聯隊的戰鬥機中隊才只有一個小隊,四架而已,現在正在陸續補充中。

d5和d5a成功推出後,福州飛機制造廠的雙發轟炸機項目也是同時進行,作爲福州飛機制造廠第一種專門研製的轟炸機,b3項目歷盡了b1和b2項目的失敗後,終於成功的推出了b3轟炸機。

b3轟炸機採用了雙座雙發模式,兩臺各兩百五十匹馬力的發動機位於左右機翼,雙座中前座位飛行員爲駕駛員,後座位飛行員爲觀察員兼投彈手。飛機最大速度爲一百五十公里,比d5型飛的並不慢多少,續航力達到四個小時,航程可達六百公里,最大載彈量爲六百公斤。可掛載福州兵工廠最新研製的一百公斤級航彈和五十公斤級航彈,甚至福州兵工廠已經在研發更重的航彈,稱可達兩百公斤甚至更重。

這款專業轟炸機比以前的半道出家的d4b轟炸機要強得多,不但穩定性和安全性不是一個臺階的,其他的各方面性能都是沒法比,航程和載彈量這兩項就足以把d4b轟炸機踩在腳下,經過計算,一架b3轟炸機的作戰效率是d4b的兩倍,儘管價格也差不多貴了兩倍,使得b3轟炸機的單價達到了將近六千元,但是空軍處依舊下單採購,當然這一次就沒有那麼大手筆的把全部d4b轟炸機換掉,要知道d4b轟炸機的數量可比那些d4a戰鬥機多多了,而且問題也沒那麼大,勉強用用還是可行的,而且現在也需要大量的轟炸機。所以就先打算裝備兩個中隊,而這兩個中隊也調給了第一聯隊,第一聯隊原來的轟炸機中隊也不裁撤,而是準備調給了第二聯隊。

通過d5、d5a、b3這三種飛機的大規模服役,使得國民軍空軍處下轄的各中隊戰鬥力大大加強,並且形成了以d4偵察機、d5偵察機、d5a戰鬥機、d4b轟炸機、b3轟炸機爲主的空軍機隊,並且規模還是持續擴大中,等把三個聯隊全部完成建設後,將會擁有三個d4偵察機中隊,兩個d5偵察機中隊,四個d5a戰鬥機中隊,三個b3轟炸機中隊,一個d4b轟炸機中隊,總數十二個中隊,總編制會高達近兩百架飛機。當然了,現在這三個聯隊都還沒有完全編練,只有第一聯隊完成了全部編制,而第二聯隊只是初具規模,第三聯隊還是隻有兩個不滿編的偵查中隊,要完成全部的編制還需要半年多到一年的時間。這裡頭的擴軍關鍵不是經費問題,也不是產量問題,而是飛行員的問題。

飛行員的培訓要比生產飛機難得多,至少對於現在靠進口發動機製造飛機的國民軍來說是如此。

儘管國民軍空軍還沒有完整全部三個聯隊的編制,但是總體規模已經達到了一百三十多架飛機,這個飛機數量在世界各國的航空部隊來說已經算是頂尖的了,這個時候世界其他國家的空軍規模都很少,英國軍隊裡的飛機百架不到,而且型號複雜,甚至飛機的戰術運用都還沒有研究透徹,簡單來說除了偵查外,他們現在還沒有摸清楚飛機還能幹嘛。

歷史上要到一戰爆發後,各國纔會大規模的發展應用飛機,而且飛機性能也在短短几年內就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站前的落後性能飛機,投彈不過是手榴彈,空戰靠手槍的時代一下子就奔到了專業戰鬥機,能夠攜帶近千公斤炸彈的大型轟炸機,魚雷機等都迅速的出現。

可以說,航空業的發展基礎條件在戰前就已經具備,只不過是沒有一個機會引發出來而已。

不過在這個時空裡,陳敬雲的出現,國民軍空軍的出現卻是讓其他國家還處於迷茫狀態的空軍看到了一絲曙光。

事實上,國民軍對飛機的成功運用迅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袁世凱就不用說了,蘇南戰事還沒結束就已經向外購訂購飛機了,這半年過時間過去了也讓他弄出來一個南苑航校,培養駕駛員,並且從法國一次性就買回了二十架的高德隆飛機,另外還從奧地利購買了十二架的鴿式飛機,航空部隊已經逐漸成了規模。列強們也是更廣泛深入的研究飛機,並且學着國民軍一樣進行了投彈、加裝機槍等試驗,但是由於時間太短,他們的專業軍用飛機距離實用還有一些距離,不過他們真要因爲戰爭而發起飆來,趕超國民軍空軍是輕輕鬆鬆的。

但就目前來說,袁世凱和陳敬雲兩人推動的中國航空部隊的發展要比其他列強快速很多,當列強其他部隊還在研究怎麼在戰爭中運用飛機的時候,北洋軍和國民軍的航空部隊已經進行對抗了。其他國家的航空部隊還停留在用手槍進行空中格鬥的時候,國民軍和北洋軍都已經把輕機槍搬上了飛機,而且還都是同一種輕機槍型號,麥德森輕機槍。

中國的這兩年內戰,國民軍大量裝備的麥德森輕機槍可謂是出了極大的風頭,在軍火界裡創下了極大名氣,雖然福州兵工廠仿製的麥德森輕機槍沒給他交專利費,但是麥德森的原廠還是得到了諸多其他列強乃是袁世凱的訂單,不但德國從丹麥訂購了大量的麥德森輕機槍,甚至還得到授權後自己開辦工廠製造德國版本的輕機槍,而且還在仿製過程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良,德國的科研能力可比國民軍搶奪了,改良輕機槍對他們而言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不但德國引進生產,就連法國和英國也訂購了一批,和德國直接仿製生產麥德森輕機槍不同,英國和法國都選擇了自己研製,並且研製速度很快,現在都已經出現了樣槍,距離實用化已經不遠。

陳敬雲的出現不但引起了中國局勢的變化,一定程度上還改變了世界局勢的變化,比如飛機,輕機槍的提前大規模應用都是這種現象的表現。陳敬雲就像是一隻煽動風的蝴蝶,用力的撲着翅膀一點一點改變這個世界的變化。

而現在這個引起變化的蝴蝶在鎮江視察完畢後,次日就是乘坐專列繼續西進往南京而去,沈綱等人也一同隨着陳敬雲回南京。

專列車廂內,陳敬雲現在並沒有和昨天和昨晚一樣都和那些軍政要員們交談,而是陪在了林韻身邊,昨晚和沈綱以及徐鏡清的談話圍繞分析着蘇南和皖南地區的局勢,儘管並沒有過多的談及實際問題,但是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等散了後都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了,回到臥室車廂內林韻都已經睡着了。

懷孕後的林韻儘管身子照樣能吃能喝,但是睡眠確實要比之前多了一些,整天賴在牀上一天睡十幾個小時都是常事。

車窗外景色飛馳而過,而林韻則是和以往一樣手裡拿着一本書,不過不同的是這並不是以往林韻常讀的話本小說,而是一本法語書籍,說起來林韻以前上的貝滿女校也是教會學校,也接觸過外語,不過卻是沒有太過深入的去學,嫁給陳敬雲後她閒着無事,除了設計設計衣服外也就是對外文有了興趣,前段時間學了英語,不過還沒精通呢就嫌英語的口音太難聽,該而學法語了。這年頭法語還是外交界的標準語言,哪怕英國是老牌帝國了,但是那些英國的外交家們乃是上流社會的精英人士也無不以一口標準的法語爲傲,在外交場合裡外交家們也是多用法語交談,各種外交文本通常也是用法語制定。英語要成爲外交鬱悶,那就要一戰後,各國列強簽訂海軍條約的時候英國力爭把英語作爲談判的官方語言,這才讓英語正式成爲外交語言之一,不過這還只是之一,法語還是保持了它強悍的生命力,直到二十世紀末,乃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法語都是歐美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

林韻讀着書,而陳敬雲則是坐在林韻身邊,也沒看書,就這麼做着,身子略微靠向了林韻,眼睛飄向了窗外那些飛馳而過的原野森林,這一刻他享受着難得的寧靜。

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65章 慘烈(二)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78章 97號陣地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12章 大戰(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314章 D5系列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96章 福州體系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32章 陳府景象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47章 吉利斯(一)
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865章 慘烈(二)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78章 97號陣地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12章 大戰(二)第51章 胡陳之爭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23章 收攏軍心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314章 D5系列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400章 來自美國的信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96章 福州體系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412章 誰活誰死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32章 陳府景象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147章 吉利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