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

站在廬山號的艦橋上,看着外面空曠巨大的甲板以及甲板上的那些艦載機,陳敬雲心裡生出了一種自豪感。主政中國以來陳敬雲自認爲對於民生上雖然建樹不多,至今也沒能夠讓全部國人過上吃飽飯的日子,農村裡的農民依舊過的極爲艱苦,但是在軍隊相關的國防工業上卻是成就巨大的。

陸軍不用說了,現今中國的陸軍已經先後擊敗日`本、蘇俄軍隊,戰鬥力無人敢小視。目前中國有着高達六十幾個常備師,常備的野戰兵力超過了一百五十萬人,在和平狀態時,陸軍力量比中國還多的只有蘇俄這個不走尋常路的國家了。其他列強國家裡包括英法美在內在一戰結束後都已經大幅度萎縮,陸軍的人數只有數十萬而已,就連法國陸軍現在都沒有超過一百萬。

而更重要的是,現今的中國陸軍可不是前清時代那種空有數量沒有質量的陸軍,中國陸軍目前在裝備雖然還不如英法這些陸軍強國,但是整體裝備水平已經接近於歐洲列強一戰後期水平,甚至都是超過了日`本陸軍的裝備水平。

火炮機槍之類的就不說了,單單是坦克這一項,中國目前裝備的五百多輛坦克放在世界範圍裡,那可是世界第四的實力,僅次於英法美三國。而上述三國之所以有那麼多的坦克,那完全是因爲一戰的關係,一戰期間這三國生產了大量的坦克,戰後自然也是留存了大量的坦克繼續服役。

中國陸軍的實力已經足以躋身列強行列,而中國海軍同樣不弱,在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中,中國主力艦的噸位已經和法國以及意大利持平,達到了二十萬噸,不但擁有着兩艘四萬噸的超級戰列艦炎帝號和黃帝號,更有兩艘正在施工當中的舜帝級條約型戰列艦。等兩三年後這兩艘戰列艦相繼完工後,中國就能夠擁有四艘裝備十六寸巨炮的超級戰列艦,由於這四艘戰列艦都是新式的超級戰列艦,僅僅是憑藉着這四艘戰列艦就足以讓中國海軍擁有和日`本海軍相對抗的實力。

要知道,日`本海軍雖然主力艦噸位高達四十多萬噸,比中國多了整整一倍多,但是日`本的這些戰列艦中,有近半都是不堪用的老式戰列艦,真正能夠發揮作用的也就只有兩艘長門級、兩艘加賀級這四艘戰列艦,此外還有兩艘天城級戰列巡洋艦。這六艘戰列艦纔是日`本海軍真正的精華所在,而按照條約規定裡日`本還可以在今年繼續開工一艘條約型戰列艦。如此算下來數年後,就是中國的四艘新式戰列艦對陣日`本的七艘新式戰列艦。

雖然數量依舊不足,但是運用好的話已經足夠了,畢竟中國海軍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戰略都是進行防禦作戰,並襲擊日`本本土到朝鮮的補給線,以中國海軍目前的實力而言已經完全可以勝任了,如果海軍實力再多的話都不用襲擊了,直接把主力艦隊擺在對馬海峽就可以了。

戰列艦的實力不小,但是陳敬雲卻是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這些戰列艦現今的作用雖然很大,哪怕是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間也依舊能夠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但是再過幾年海軍的主力註定了不可能是他們,到時候的戰列艦除了執行岸轟外,就只能用來給航空母艦進行護航了。

而這裡又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那就是炎帝級戰列艦才二十八節,在建的舜帝級也才二十八節,這個速度對於舊式戰列艦乃至其他國家在建的戰列艦而言已經不算慢了。但是對於航空母艦而言,這個速度卻是太慢了。

中國的航母當中,泰山號這艘改裝航母只是民船改裝,除了訓練外是不能參與實際作戰的,所以不能計算在內,而中國海軍的正規航母有華山級航母兩艘,以及衡山級航母兩艘。然而這四艘航母的速度都是超快的,華山級航母的最高速度三十二節,和中國自建的第一代重巡華太級重巡擁有一樣的航速。然而從華山級航母改進而來的衡山級航母速度更快,達到了三十三節。航母之所以需要這麼快的速度,除了需要在接敵的時候利用高速度逃離外,更重要的是艦載機起飛的時候是需要甲板風的,航速自身的速度越快那麼就能夠讓艦載機自身的起飛速度越低,不但可以縮短起飛距離,更可以讓艦載機滿載起飛,而這些可是極爲重要的因素。而這也就造成了不管是中國設計的還是其他國家的航母,那航速都是極快的。

如果航母和戰列艦的速度只相差一兩節的話還可以勉強湊合,但是相差四五節的話那就實在是很難配合作戰了,在上一次的東海大海戰中,航母和是和兩艘華太級重巡以及驅逐艦編隊,並沒有和戰列艦編在一起。

未來的海軍主力是航母,這一點是陳敬雲在十幾年前重建海軍的時候就已經確定下來的方針,這些年來儘管也發展了戰列艦,但是整體的建軍方針卻是一點都沒有動搖過。

新任的海軍部總長程璧光上將站在陳敬雲身邊,低聲說着:“這艘廬山號雖然和衡山號一樣都是從華山級改進而來,但是由於廬山號的施工時間較長,在施工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海軍條約,所以前後進行了數番的設計變動,整體性能上已經和衡山號大爲不同。”

中國的四艘航母計劃是在1919年的第三期海軍發展計劃就已經提出來了的,和當年的兩艘世廣級重巡、堯帝級戰列艦一起動工,但是沒有多久就是華盛頓條約,當時的堯帝級戰列艦被迫停工拆除,兩艘世廣級重巡和兩艘衡山級航母雖然得以繼續建造,但當時海軍考慮到條約限制下中國未來十年都不能繼續建造主力艦,所以就是把在建中的兩艘世廣級重型巡洋艦進行了設計上的變更,取消了之前的成本限制,從而加大了防護能力和航速,使得世廣級的排水量從設計之初的一萬五千五百噸增加到了一萬六千五百噸,設計航速也是從之前的三十三節題提升到了三十四節。雖然成本大大增加,但是海軍依舊是狠心的撥付出了大批的造艦經費,這兩艘世廣級重巡因爲設計的變更導致完工時間推遲,一直到中日戰爭爆發後看,中國海軍纔是加快的施工速度,加班加點後才讓世廣級的首艦趕在了中日戰爭末期完工服役,而二號艦服役的時候中日戰爭都已經結束了。

兩艘世廣級重巡的服役推遲了好幾年,而兩艘衡山級航母的完工時間更是得到了推遲,一開始是因爲華盛頓海軍條約,後來是因爲戰後經濟危機讓當時的海軍口袋空空,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支持衆多的造艦計劃,所以就把有限的經費放在了兩艘世廣級重巡以其他輕巡以及驅逐艦上去了,於是這兩艘航母的施工進度也就緩慢了下來,而這兩艘航母也是趁着這個時間進行了設計上的改動,做出了一大批的優化設計,最後的結果就是讓衡山號的排水量從一萬九千八百噸增加到了兩萬一千噸。如果說去年服役的衡山號還大致保留了華山級航母的結構的話,那麼同級的二號艦廬山號就是被改的面目全非了,不但內部艙室改動極大,就連外部也是得到了極大的改動。這些設計上的變更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讓廬山號的排水量從設計的一萬九千八百噸增加到了兩萬兩千多噸,比衡山號增加的排水量還要多,而排水量的增加帶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廬山號的彈藥庫、機輪艙的裝甲防護能力大大增加,並且加厚了機庫甲板的厚度。

由於改動量太大,以至於讓這艘1921年3月就已經開工的航空母艦在船臺上度過了好幾年的時間,直到今年的一月份纔算完工。這時間對於這個年代而言已經是非常長了,要知道當初中國建造兩萬噸的華山號航空母艦時,一共也才花了一年左右多點的時間,而再美國訂購的炎帝級戰列艦前後的施工時間也才一年左右。哪怕是同樣經過了改建的世廣級重巡,施工時間加起來也才兩年多而已,衡山號航母略長一些但也是三年不到。

所以這個四年的施工期可是非常非常的長了,要知道這些軍艦完工後也不是說就能夠具備戰鬥力了,完工後還得進行試航,然後正式服役後還得訓練一兩年左右的時間,如此才能夠形成戰鬥力。當然這說的是和平時期的進度,如果是戰爭時期,基本上一完工後就直接服役,匆匆訓練幾個月後就能夠奔赴戰場了,如果是輕型軍艦更是一下船臺直接參戰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超長的施工期讓廬山號和衡山號有了極大的不同,這種變化哪怕是陳敬雲這個外行人站在甲板上也能夠看得出來。

有些興奮的從廬山號航母下來後,陳敬雲直接到了上海兵工廠,這個海軍兵工廠里正在爲國內的旅順要塞修建數門十四寸的海防炮,看着這些巨大的炮管,陳敬雲看到的是一種比看看到航母時更爲霸氣的工業底蘊。

次日,陳敬雲登上了中國海軍第一艦隊的旗艦炎帝號,檢閱了中國海軍,看着海面上的這數十艘的龐大戰艦,尤其是看到身邊不遠處的黃帝號那雄偉的身姿,陳敬雲第一次感到,自己當年下了決心買這兩艘戰列艦還算是划算的生意,憑心而論,雖然這兩艘戰列艦在東海和日`本海軍打了一場,但是對於中日戰爭而言並沒有起到什麼決定性的影響,中日戰爭中海軍所發揮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雖然這兩艘戰列艦對於當今中國的國防而言起到的作用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但是它們看起來很霸氣不是。

戰列艦這種東西好不好用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的,好看就行了,這幾艘戰列艦對於陳敬雲來說就是一大號的玩具,看着過過癮就可以了。未來真正的海戰,爲中國爭奪海洋控制權的只能是航母。

不過不得不說的是,戰列艦這種東西天生就是適合用來充當國民的精神支柱的!

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1024章 忍讓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52章 蔡凝(三)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
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1024章 忍讓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716章 越南獨立陣線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261章 煙華夜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52章 蔡凝(三)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760章 xb10項目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102章 作戰司計劃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259章 聖誕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