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長沙危急

不用太久,一門福州兵工廠製造出來的六十毫米迫擊炮就出現在了這羣護國軍裡,在北伐戰爭期間,國民軍和滇軍以及桂軍做了大量的軍械生意,國民軍賣給了滇軍和桂軍大量的二手軍械,其中雖然以步槍爲主,但是一些老舊的火炮甚至迫擊炮也買了一部分,今天國民軍和滇軍以及桂軍開戰,這些福州兵工廠生產的迫擊炮就是被用來了攻打國民軍。不過即便有着今天的局面,當時陳敬雲還是選選擇賣給唐繼堯和陸榮廷武器,這一方面是當初三方聯盟的條件外,另外一方面陳敬雲不賣給他們的話,當時他們同樣會選擇進口武器,人家日`本已經退役的三十年式步槍以及退役的那些舊式火炮可不少,其餘列強的軍火商也有着大量的武器供應,如果國民軍不賣給滇軍的話,滇軍和桂軍也能夠直接進口武器,這樣的話還不如國民軍自己買,一方面是消化那些繳獲的二手落後武器的庫存,另外一方面也能夠用獲得的資金給自己換裝更新式的武器。

至於迫擊炮,如果國民軍不買的話,那麼滇軍和桂軍就會自造,反正無縫鋼管都是進口,滇軍和桂軍自造的話雖然可能性能差一些,但是也絕對可以弄出來,索性國民軍還不如直接開賣,把價格開的貴一些,並限量供應。

這門六十毫米的迫擊炮很快就是佈置了起來,不多時護國軍的迫擊炮就是調好了參數,很快一發炮彈就是從這門的迫擊炮炮管上發射而出,隨之而來的是國民軍李中士等人待的那棟殘破小樓爆發了一陣爆炸聲。

爆炸讓原本就已經破損無比的小樓更加搖搖欲墜了,李中士看了兩眼後道:“這裡不能待了,我們到旁邊去!”

這三個人剛轉移,護國軍的第二枚、第三枚迫擊炮炮彈就是落入了這棟破損小樓裡,那滿鬍子的護國軍上尉用望遠鏡看着不遠處的那棟小樓沒有了明顯的敵軍蹤跡,當即手揮了揮,後面的一箇中尉軍官就是喝道:“起來,起來,進攻!”並且是帶着七八個人離開掩體繼續前進,而就在這個時候,清脆的槍聲再一次響起,這一次,那個帶隊的中尉倒地,而後面的那七八個護國軍士兵一股腦的向後跑去,想要跑回到掩體裡頭。

滿鬍子上尉看到這一幕,口裡頭又是用四川話罵了句後:“迫擊炮,給我打,狠狠的打!”

在距離這裡數十米之外的重機槍陣地上,情況卻是沒有這邊那麼從容,面對敵軍不斷的衝鋒,雖然那挺mg08重機槍不斷的發射出子彈,但是依舊沒能阻擋住上百名護國軍的輪番衝鋒。

而就在這緊要關頭,mg08重機槍的嗒嗒射擊聲卻是突然停了下來,負責指揮的一箇中尉連忙高聲喝問:“怎麼回事,怎麼停下來了?”

那負責指揮機槍的上士面色緊張之色:“水沒有了!”

“不是早就派人就去找水了嗎,怎麼還沒有回來!”中尉滿臉怒色的說着。

上士道:“還沒回來!”

國民軍大量裝備的重機槍中除了繳獲的日造三八式重機槍和哈奇開斯重機槍外,絕大部分都是mg08重機槍,而mg08重機槍是水冷重機槍,在連續不斷的射擊之時如果沒有水用來冷卻槍管,那麼槍管打一會後就會因爲高溫而報廢,並且這冷卻要用的水是持續不能斷的,因爲蒸發的緣故這水也是來越來少,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冷卻水的話那麼mg08重機槍的槍管很快就會報廢。所以在部署水冷重機槍的時候,頭一件事要保證充足的水源,野戰的時候一旦佈防那些重機槍指揮官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水源。

中尉看着看了看那羣沒有了重機槍壓制後再一次發起衝鋒的護國軍的士兵,再看了看己方的這十來個人和那挺槍管已經報廢了的重機槍,他舔了舔已經有些乾裂的嘴脣,然後道:“準備撤退,把重機槍帶走!”

兵力如此劣勢之下沒有了重機槍的支撐,肯定是守不住的,撤退是迫不得。雖然撤退的時候把重機槍帶走會大大拖累部隊的機動能力,但是重機槍實在太重要,在任何一個軍官的心目中,一挺重機槍的價值比十幾個士兵的價值要高的多,他們這隊人就是爲了這挺重機槍服務的,如果爲了逃命把重機槍丟在了這裡然後被護國軍繳獲的話,後續己方在反攻的時候很有可能就需要付出至少數十人的性命,所以哪怕是槍管已經變形暫時不能使用,但是他依舊要把這挺重機槍帶回來,到時候只要換個槍管的話就能恢復如初。

大概國民軍的重機槍停止射擊的那一刻起,戰場上的局勢就已經開始向護國軍一方傾斜,沒有重機槍的密集火力攔截,負責這一地區的國民軍步兵們在護國軍的優勢兵力進攻下,很快就是出現了崩潰跡象,而爲了避免部隊遭受重大傷亡,負責這一地區防衛的國民軍指揮官很快就是下達了撤退命令,命令前線部隊側退到第二道防線之上。

當這個十字路口上爆發着激戰的時候,湘江東部,也就是長沙東部成球的長沙火車站內到處都是身穿棕綠色軍服的國民軍士兵,其中衆多軍官也是不斷的來來往往進進出乎。作爲長沙城區內少數幾個水泥建築之一,這個兩個月前才竣工的長沙火車站已經是被當成了第四軍的軍指揮所在。

除了被作爲第四軍的指揮部外,長沙火車站也被當成了湖南省內部署的數萬國民軍的後勤供應站。由於交通方面的緣故,自從岳陽到長沙鐵路在一個月前通車後,長嶽鐵路就是成爲了湖南省內國民軍補給的重要途徑。

粵漢鐵路自從被德國人獲得了修築權後,德國人還是比較用心用力的,在整條粵漢鐵路上衣分成了三段同時開工,分別是廣州向韶關方向修,另外一個就是從武漢往岳陽方向修,另外一個就是從岳陽往長沙方向修,南部線路雖然因爲施工困難而進展緩慢,但是北部線路卻是相對容易一些,在中國方面接管粵漢鐵路之前德國人已經是差不多把長嶽鐵路修的差不多了,中國方面接管了粵漢鐵路的修築後,由於準備對西南地區用兵,陳敬雲也是指示讓鐵路司加快粵漢鐵路的修築,所以在經過趕工後一個月前長嶽鐵路順利通車,這段鐵路一通車,岳陽就是成爲了國民軍在長江沿岸的一個重要物資匯集點,大量的軍事物資從長江三角洲地帶起運,通過長江運輸到岳陽後,再通過鐵路運輸到長沙。長嶽鐵路的通車後,鐵路司並沒有停下步伐,而是進一步加快了對武漢到岳陽段的鐵路修築,試圖在最短時間用鐵路把武漢和岳陽給連接起來,換句話說就是把武漢和長沙連接起來,如此一來國民軍部署在北方的主力部隊隨時都能夠南下了,鐵路司方面已經拍着胸脯向陸軍後勤部保證,最短兩個月內,不超過三個月的時間,鐵路司方面就能夠讓武漢到岳陽段的鐵路通車,絕不會耽誤到國民軍進軍西南諸省的軍事行動。

雖然因爲趕工而降低了部分標準,甚至某些修築困難的路段採用的是臨時軍用鐵路標準,但是隻要能夠及時通車那麼這些代價都是可以承受的,日後的和平時期可以慢慢把這些臨時軍用鐵路替換爲標準鐵路。當年日俄戰爭時期,日軍就是爲了解決運輸補給困難的問題,修了一條從丹東到奉天的軍用鐵路,戰爭結束後也就改成了民用鐵路。

在這棟嶄新的長沙火車站的某棟水泥辦公大樓內,林成坤正在和一羣第四軍的高級將領們齊座一室,第十師的上校參謀長正在拿着指揮棒指着牆上的大幅長沙城區軍事地圖上講述着:“目前九號地區的滇軍攻勢比較大,根據最新的消息已經在一個小時前佔據了九號地區,目前正在向十號地區挺進,目前防守十號地區的乃是我師之十二團下屬一營。該部目前傷亡較大,已經向我師部請求了增援。”

說罷他並沒有停下,而是指揮榜一移就是接着指着地區的另一角道:“十七號地區桂軍集合了至少一團兩千人的兵力向我師之十一團第三營發起進攻,該營穩紮穩打成功擊退敵軍前後三次進攻,目前防線依舊穩固中!

而戰線的核心地帶十四號地區中,我軍之十三團的兩個營依舊和敵軍激戰中目前從十三團回報的敵軍番號來看,十四號地區的敵軍至少出現了敵軍三個團的番號,粗略預計此地區的敵軍兵力不下於五千人。”

隨着第十師參謀長的講述,坐在上首的林成坤臉色越來越深沉,良久後等那名參謀長的講述停了下來後,林成坤道:“按照現在出現的敵軍番號來看,那麼至少是有着敵軍三個師了!”

此時旁邊的第四軍參謀長鄧潘之開口道:“這三個師裡頭,一個是桂軍的第十三師。另外兩個師一個是滇軍的第十七師、一個是第十五師。這三個師加起來兵力達到了差不多四萬人,另外空軍上午時分對長沙周邊地區進行空中偵查的時候,發現西側和南側都有着敵軍的蹤跡,雖然暫時無法得知敵軍的番號,但是這兩股兵力的總兵力至少也應該在兩萬人左右,按照他們的距離最遲今天傍晚就會加入戰局!”

林成坤道:“株洲那邊的第四混成旅呢?聯繫上沒有?”

鄧潘之道:“第四混成旅的無線電報之前出了故障,我們在中午時分的時候才聯繫上第四混成旅,不過那邊的情況也不太好,根據第四混成旅的回報,他們在早上時分同樣遭到了桂軍的進攻!他們自保雖然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要擺脫桂軍的牽制北上支援我們的話,恐怕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了!”

聽到第四混成旅無法北上支援的時候,林成坤的臉色更黑了:“岳陽那邊曹錕的第三十師呢?什麼時候才能抵達?”

鄧潘之道:“我軍早上時分已經發出發求援電報,岳陽方面回電三十師已經立即啓程,不過要趕到長沙的話至少也需要兩天的時間!”

林成坤聽罷這些話後,閉上了眼睛沉思了起來,曹錕的第三十師要兩天後才能抵達,而他知道這個時間還是往樂觀了估計的,偌大一個師的調動可不是說所就走,這調動火車皮運輸步兵和運輸武器輜重都需要時間,兩天時間緊急轉移一百一十多公里,這已經算是非常快速的,這說的兩天還只是輕裝趕來的步兵部隊,炮兵等重火力還得再延後一段時間!

長沙南部的株洲裡的第四混成旅也被桂軍糾纏,導致無法對長沙進行增援。這也就是說,長沙在這數天內都得憑藉一個第十師進行防守作戰,就算長沙內還有第四軍的一些直屬部隊,但是這部分的直屬部隊並不多,作用並不大。

現在長沙城內第十師已經面臨敵軍三個師的進攻,而在四五個小時後,也就是今晚滇軍和桂軍還會增援兩個師的部隊,到時候國民軍第十師就是以一對五!而這第十師可不是國民軍的頭號王牌第九師,更不是全軍第一個也是唯一個完成了1915年編制的第十一師,第十師只是一個普通的國民軍步兵師而已,而且還是不滿編的那種。第十師由於在攻下長沙後就長期駐紮長沙,由於隨後國民軍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伐戰爭以及後續的青島戰役上,所以對湖南、廣東地區的部隊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補充,所以第十師方面雖然把原有的兩個六十毫米炮兵營組成的炮兵團被替換爲了一個17倍山炮和兩個14倍山炮營,但是重機槍和迫擊炮火力並沒有增加太多,甚至兵員也沒有達到1914年編制的滿編一萬三千多人,只有一萬一千人左右而已。

這樣的第十師和桂軍或者滇軍打起來的話,打一萬人護國軍半問題沒有,打兩萬護國軍也能持平並保持局部優勢,但是要和四萬護國軍交手的話,所面臨的壓力已經不單單的一倍兩倍,而是三四倍之多,能夠保持戰略守勢已經是極爲困難的事情。而到了如果要和六萬護國軍交手,第十師連自保都已經是變的極爲困難了。

兵力的增加所帶來的優勢可不是簡單的成正比上漲,而是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在五六倍敵軍面前,第十師還能夠守住長沙嗎?如果守不住的話,一旦撤出了長沙,長沙就會徹底落入滇軍和桂軍的手中,而失去了長沙這個支撐點,分散在湖南廣大地區的國民軍就會演變爲各自爲戰,到時候株洲、衡陽等地區的國民軍那幾個混成旅就會被優勢兵力的敵軍給各自擊潰。而接下來的就是戰略大失敗了,如果到時候湖南局勢真的演變成那樣,林成坤自問已經沒有面目面對陳敬雲了,沒有面目面對國民軍數十萬將士同仁了。

如果死扛着硬守的話,面對敵軍五六倍以上的優勢兵力進攻,那麼很有可能會讓第十師陷入包圍,最後甚至聯通自己這個第四軍指揮部一起被整個的吞掉,而這種結果同樣是林成坤無法接受的。

林成坤發現今天竟然是自己從軍以來遇到的最嚴重的危機,同樣也是國民軍成軍以來的最大危機!

是主動撤退後彙集第三十師再進行反攻長沙,還是在這裡堅守下去等待第三十師的增援?林成坤在心中問着自己這個問題,沉思着的他沒有說話,而下面的一大羣將領們也是沒說話,一個個都在等着林成坤做出決斷!

是堅守還是撤退?

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053章 戰損(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53章 王麒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1章 午夜暗香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63章 所謂漂亮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575章 伏擊戰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69章 十九號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章 林家有女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129章 夏日情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95章 北京兵變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
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053章 戰損(一)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353章 王麒第28章 購軍械(一)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23章 收攏軍心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2章 牽手賞梅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13章 臨近生變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028章 改換門庭第11章 午夜暗香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63章 所謂漂亮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575章 伏擊戰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369章 十九號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67章 關餘貸款第7章 林家有女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129章 夏日情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95章 北京兵變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1058章 巴格達談判(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