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狙殺,施恩惠民

決定是對是錯,要考慮當時的形勢和狀況,更要看最後的結果。結果不好,那就是錯;結果好,不管決定有多弱智,也是正確和英明的。

如果陳文強的計劃得以順利實施,那自然沒有什麼可說的。但你不能不考慮到意外情況的發生,不能過於想當然。

雖然陳文強比較相信自己的運氣,但也不敢確定自己就比諸葛亮還亮。而在時運與人事之間,時運雖然有些虛幻,但卻極爲重要。當你運氣來時天地都同心賣力助你成功;當你不走運時,你即使是真英雄有能力,但你什麼也做不成。“時運未來君休笑,太公也作釣魚人”說得也是這個意思。

狙殺鄭鴻名的計劃已經制定並開始實施,但陳文強不知道阿貓在什麼地方埋伏,在什麼時候動手。越是接近瓊中,陳文強越是有些猜疑不定,在他眼裡,前方和路過的每個合適狙擊的地點,都似乎有阿貓伸出來的槍口。

等啊,盼啊,陳文強期待的那一聲冷槍卻遲遲沒有響起,鄭鴻名依然歡蹦亂跳,騎在馬上顧盼神飛。

灰暗的雲塊,緩緩地從南向北移動,陽光暗淡,一小塊一小塊好1頂1點1小1說,象是在沉思的冷冷的晴空,不時從雲縫裡向下窺視。大地沉浸在泥濘和潮溼的空氣裡,雨後的天氣給人們一種荒涼寥落的感覺。

草叢溼漉漉的,一滴露水從枝葉上滑下,在阿貓的眼前落了下來。他的褲子和衣服的大半已經被雨水沾溼。但他一動也不動,在雨後的靜寂叢林中,連最輕微的聲音也聽得見,遠處的人喊馬嘶也愈發清晰。

如果不是這場雨,鄭鴻名帶着人馬早就應該走過叢林下邊的大道了。但阿貓耐得住性子。這是他獨自承擔的任務,他要讓陳大哥刮目相看,證明自己已經能獨當一面。

誰將成爲獵手,誰會成爲獵物,智慧、勇氣、毅力、技能的綜合考驗,輸的一方將流血。將喪命。嗜血的衝動,殺戮的激情,戰鬥的,證明自己的迫切,纔是支持阿貓的動力。

趁你毫無準備的時候,選擇時機偷偷地開槍,用事先處理過的子彈打爆他們的腦袋,或者擊穿他們的胸膛,隨着倒下去的聲音。那個可憐蟲氣絕身亡。

“趁你毫無準備的時候下手。”阿貓低聲地念叨着陳文強的口頭語,他很欣賞自己的嗓音。

望着越來越近的大隊人馬,阿貓冷笑着拉動槍栓,推彈上膛。

騎在馬上,帶着大隊行進,鄭鴻名腰背挺得很直,大將軍就應該這樣,這樣纔有威嚴。自從有了官職、軍銜。鄭鴻名便努力擺脫自己以前的作派,對以前的老兄弟也頗多指摘。在他想來。草莽江湖固然是他的根,但不擺脫這些,如何能飛黃騰達,君臨天下。嗯,登基這事兒先放一放,先混個升官發財。也得在人前象個樣子不是。

復興會!鄭鴻名的感情是複雜的,但現在,卻是離之不得。而且,他不清楚復興會的實力到底有多大,有種深不可測的感覺。當然。這樣的印象更多是從陳文強身上得出的。

面對陳文強時,鄭鴻名有種莫名的威壓感,這不僅僅是陳文強殺伐果決,手段狠辣,更因爲被陳文強注視時,他有種被看穿、看透的感覺,似乎什麼也瞞不住陳文強。這種感覺很令人心悸,因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被人一覽無遺,就彷彿沒穿衣服站在衆目睽睽之下。

幸好這個傢伙據說再過段時間便要離開,想到這裡,鄭鴻名輕輕吐出一口長氣,擡頭看着沿途的景色。自己獨當一面肯定沒有問題,如果復興會加大支援力度,消滅清軍那三個巡防營也有把握。等到兵強馬壯,也就能甩開復興會這個套在頭上的緊箍咒了。

阿貓屏住了呼吸,將準星牢牢地套在鄭鴻名的身上,進入了射擊狀態。一旦進入這種狀態,他便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周圍的風吹草動似乎全都聽不到了,類似於佛家坐禪的感覺。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遠處的目標上,他看得更清楚,算得更精確,時機掌握得更好。

手指慢慢向後拉動,扣動了板機,子彈離膛而出,槍身才輕快地向後坐了一下。很完美的一次射擊,阿貓幾乎不用看,便知道必定命中目標。

子彈帶着尖嘯,以超過音速的速度劃破了空氣,準確地斜着射入了鄭鴻名的胸膛。鄭鴻名在聽到槍聲之前,便象被重拳擊中般一頭栽下了馬背。

正在行進的隊伍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直到鄭鴻名被冷槍擊中的驚呼聲響了起來,隊伍才亂了起來。

一排子彈從叢林中射了出來,給隊伍帶來了更大的混亂,巡防營服束的一夥人在叢林中叫喊着,移動着。

“殺啊,給當家的報仇。”

“衝啊,把狗雜種碎屍萬段。”

一羣羣士兵在官長的指揮下,亂哄哄地向山坡上衝去。而阿貓和配合他的幾十人打完排槍,暴露服裝後,便飛速地沿着山路撤退,很快隱沒在叢林之中。

聞訊趕來的陳文強分開衆人,看到正從口鼻中噴血的鄭鴻名,子彈擊中了他的肺,血很快就會堵塞他的氣管,他已經到了垂死的邊緣。

“鄭將軍,鄭將軍”陳文強呼喚着,蹲下身子,握住鄭鴻名的大手,悲痛之情溢於言表。

鄭鴻名眼睛直瞪瞪的,已經說不出話來,甚至認沒認出陳文強也不確定。他的頭一歪,陳文強感覺到他的手沉了下去。

“誰幹的?”陳文強輕輕放下了鄭鴻名的手,抹了把眼睛,站起來掃視着周圍的人吼叫道:“這他媽的是誰幹的?”

“是,是巡防營。”一個士兵指了指已經看不見人影的山坡,“是瓊中的清兵,打完黑槍就跑了。”

“瓊中的清兵?”陳文強眯起了眼睛,殺氣瀰漫,越來越重。然後咬牙切齒地吼道:“殺奔瓊中,巡防營的清兵一個也不放過,爲鄭將軍報仇雪恨。”

…………

無論你是國王,還是士兵;無論你是高貴,還是低賤,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躺到地下。

這就是生命,如此脆弱,一秒鐘前還趾高氣揚,想着美女錢財,現在已經嗚呼哀哉!這就是死亡,不管你位高權重,還是卑賤苟活,並不會避免死神的拜訪。

仔細的籌劃準備,結局就是如此簡單。混亂、商議、出發……陳文強再度騎在馬上開始行進。鄭鴻名卻已經被布包裹、躺到了板車裡。

現在的義軍大致分成了兩部,鄭鴻名的舊部黃氏兄弟,李家俊的一部,另外那些小頭領的人馬沒有實力,沒有依靠,也被基本分散安插,只能是依附這兩大股了。而黃氏兄弟不比鄭鴻名,說他們沒有雄心壯志也好。說他們小富即安也罷,反正控制起來比較容易。

而目前擺在義軍面前的最大困難並不是清軍的剿攻。而是自身的臃腫,也就是家眷的安置。如果沒有一塊穩固的根據地,沒有妥善的安排,想讓義軍離開家鄉萬寧、拋家舍業地四方征戰,顯然是不容易做到的。

看,一千多的人馬。後面卻帶着差不多同等數量的家眷,這讓陳文強也很是頭痛。不讓跟隨,很多士兵們肯定擔心留下的親人朋友遭到清軍的報復。雖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擔心,都帶着家眷,但這顯然也與正規的作戰部隊相差甚遠。

革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對此。陳文強有了切身的體會,對那種先幹起來再說的“革命”也就相當地不贊成。與其說那樣的行動叫革命,倒不如叫搗亂,給清廷搗亂。雖然不能說一點用沒有,可到底是損失大,收效小,與因此犧牲的優秀人才和熱血青年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要想成功,還應該耐下心來,再隱忍一年兩年,把準備工作做得更充分,力量積蓄得更強大,並且要有切不斷的人員、物資的補給通道。這是陳文強經過這次實踐所得出的結論,因爲他能夠分析並總結,經驗就顯得很寶貴,使復興會以後的行動能夠不斷改進。

…………

咣咣咣,派出的士兵拎着銅鑼,邊敲邊在縣城的街道放開喉嚨大喊,“革命軍秋毫無犯,只殺清兵貪官,鄉親們快到縣衙,分糧食了,家家都有啊!”

時間過去了很久,街上才漸漸有了人聲,先是觀望,然後有膽大的出來詢問,然後又有人領回了糧食和錢財,“革命軍打跑了官兵,要分糧食和錢財”的消息越來越實,人聲也越來越響,飽受驚嚇的百姓慢慢走上街頭,慢慢向縣衙靠攏過來。

縣衙門口,幾張桌子已經拼在一起搭起個臺子,按照繳獲的戶籍冊,革命軍的文書人員給前來的百姓開着條子,百姓們拿着條子便可去官庫領取。

這樣的施恩惠民已經不是第一次,從萬寧到瓊海,再到瓊中,工作已經做得相當熟練。

縣衙內,陳文強正接見着本縣的士紳大戶,這些人心裡還不託底,態度都十分的恭敬。

“大人志向高遠,所部亦是仁義之師。”一個花白鬍子的老頭先是讚揚了一番,接着說道:“老朽身弱力薄,有隨大人之心,卻無征戰之力,只有將些許糧食和財物捐出,以資軍用,以表吾心。”

“吾也獻糧捐金,望大人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另一個士紳也貌似誠懇的說道。

在傳統的中國農村社會,都存在着一個以士紳爲主體的精英階層,他們纔是農村的主宰者。而在瓊州,由於開發較晚,土地較多,農民與這些士紳的矛盾並不象內地那樣尖銳。這樣也就決定了不能採取什麼“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來爭取佔大多數人口的農民階層。

陳文強自然知道這些士紳嘴上說得好聽,卻都是存着花錢破財買平安的心理。而他也根本沒有“吃大戶、掠錢財”的想法,只要不是窮兇極惡之輩,只要不是清兵貪官,陳文強認爲都是團結爭取的對象。這次給他們留下好印象,等到捲土重來的時候,擁護、支持、歡迎的肯定有,最差的也不會是敵人?

所以,陳文強在交談中,態度平和,言語真摯,完全沒有清朝官吏那種以上對下的傲慢和粗魯軍漢的跋扈。他將革命軍的紀律解說一遍,贏得了諸如仁義之師,秋毫無犯等讚語。隨後他又將革命軍的戰績一一道來,向士紳們顯示出革命軍的實力。

當士紳們知道革命軍已經連下五縣的時候,都嘖舌不已。一連串什麼“神機妙算”“勇猛多智”“虎狼之師”等等的讚譽之詞紛紛扣來。

在五指山的山區建立起根據地,基本上是確定的事情,山區周邊的民情就顯得很重要。如果有支持、同情的民衆,那物資補給和刺探偵察就會變得很容易。所以,陳文強婉拒了士紳們的捐輸,不爲蠅頭小利所惑,他圖的是個長遠。

“革命軍不是打家劫舍的匪徒,我們的理想是推翻滿清的腐朽統治,使國家變得富強,使民衆生活安定。”陳文強笑着審視着衆士紳,“所以,你們不應該害怕,反倒應該高興。官府是個什麼樣子,你們心裡有數,催收捐稅,敲詐勒索,巧取豪奪,乾的好事似乎沒有幾件?”

革命是什麼,估計連這些士紳都不明白,何況是那些目不識丁的百姓。陳文強暫時也不想花大力氣宣傳教育,他只是從人們最簡單的願望來顯示革命軍的好處。

士紳不會遭到劫掠敲詐,家眷更不會受到騷擾傷害;百姓不會被濫殺亂抓,甚至還能分糧分錢。從上到下,革命軍似乎只帶來了好處,副面作用幾乎沒有。

所以,不管你如何理解“革命”,就算是認爲革命只是造反,只是改朝換代,只是能少交賦稅,可只要沒有對革命的恐懼,不反對革命,陳文強覺得也達到了目的。

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33章 團體?政黨?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8章 會做人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66章 慶生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259章 戰端開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4章 結死樑第83章 伯蓀來訪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39章 搶土第79章 朋友?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59章 無題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3章 樂極生悲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3章 奪槍、回家第10章 麻皮金榮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13章 樂極生悲第92章 天涯海角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8章 無題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57章 辣手摧磨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5章 綁架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5章 綁架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8章 會做人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74章 炮兵編制
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40章 中華革命復興會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08章 經濟、金融戰爭第45章 革命起航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33章 團體?政黨?第33章 遠方客商第241章 狠辣絕決,袁氏之難第124章 全在演技第206章 你拿我沒轍,軍火販子第247章 貌似坦誠,漫天要價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8章 會做人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66章 慶生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259章 戰端開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4章 結死樑第83章 伯蓀來訪第60章 施惠羅登,陳家屈服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39章 搶土第79章 朋友?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59章 無題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3章 樂極生悲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3章 奪槍、回家第10章 麻皮金榮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13章 樂極生悲第92章 天涯海角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46章 北京,強行籌款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79章 深謀,革命成功的第一條件第28章 無題第220章 出離憤怒,外交突圍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57章 辣手摧磨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214章 粵漢鐵路攻堅,革命大不易第43章 意外,混血兒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25章 綁架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25章 綁架第279章 制海權和炮艦外交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8章 會做人第155章 抵英,接手鐵路公司第174章 炮兵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