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武昌

紙裡包不住火,消息也保秘不了多長時間。

當陳文強趕到武昌時,離廣州光復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天一夜,即便電報局都被控制,也保不準在廣州的列強使領館發出有關的情報。所以,他要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底定湘鄂,併力爭能兵出武勝關,佔據有利的形勢。

如同在長沙的翻版,駐武昌的第二十一混成協的幾個主要軍官木然坐在桌前,陳文強倒是給了他們不一樣的待遇。

黎元洪臉色變幻,低着頭一聲不吭,沒有絲毫的心理準備,陳文強就來了個突然襲擊。革命,對他來說是個遙遠的東西,但就這麼推到了他面前,那可是危險萬分,要掉腦袋的活計呀

“廣州已於昨夜光復,黎兄也知道我的勢力,整個廣東可說是唾手可得。”陳文強緩緩說道:“吳祿貞率一萬人馬正坐火車趕來武昌,數個小時後便能抵達。蔡鍔已經支持於我,扼守衡陽,切斷北洋第五鎮和湖北第八鎮的退路。姜明經也投身革命,正在長沙整頓部伍,很快便要北上武昌。”

黎元洪嘆了口氣,也不擡頭,悶悶地說道:“北洋第五鎮和湖北第八鎮全靠你供應武器彈藥,退路一斷,糧餉一絕,也就不足爲慮了。可北洋軍還有五鎮精銳,朝廷還有水師,只要兵艦順流直下,屆時又何以自處”

“北洋軍是忠於朝廷,還是唯袁宮保馬首是瞻”陳文強淡淡一笑,說道:“要讓黎兄放心,我也不加隱瞞。我與袁宮保有電報聯繫,隨時可以溝通,若是沒有後着。我也不會豁出身家。實話對諸位說吧,南北合議,共同推翻清廷,這已經達成了共識,北洋軍即便來攻,也不過是虛應故事。配合袁宮保出山而已。”

停頓了一下,見黎元洪等人驚愕地擡頭互相目視,陳文強繼續說道:“至於水師,薩鎮冰正率海圻、海容二艦在新加坡、荷屬東印度、越南等地撫慰僑胞,副手湯鄉茗何人也,湖北憲政派首腦、諮議局議長湯化龍之弟。我與湯化龍的關係,諸位想必也都知道。再者,湯化龍已被授任湖北革命軍政府民政長,他正由我派人接來武昌。這樣一來。革命還有什麼阻礙呢”

革黨、立憲派,還有想借勢出山的袁世凱,這樣的反清大合唱黎元洪等人陷入了沉思。

“黎兄于軍中黨人向來寬容,革黨對此是深爲感激的。”陳文強繼續說道:“包括諸位在內,只要易幟反正,皆不失爲革命功臣。此番發動,非有十足把握,我也不會如此積極。更不會拉上諸位搏個更光明的前程。滿人有幾何,又是什麼德性。諸位都心中清楚。我們都是漢人,同屬炎黃子孫,值此改天換地之時,又何苦爲滿人賣命,又能忍心同胞自相殘殺嗎”

黎元洪苦笑了一下,說道:“陳兄。你們革命黨人才濟濟,原不缺我們這幾個。革命呢,我們不反對,也不想參與,你看”

“那就配合一下。袖手旁觀吧”陳文強很大度地一擺手,說道:“但若要暗中破壞,也莫怪我手下不留情面了。哼,也不用我動手,你們的部下就有很多黨人,若有異動,可小心挨黑槍,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黎元洪不肯鎮壓革命,是他的肉頭性格使之然,倒不是他對革命有什麼好感。但要讓他一下子就轉變,把腦袋別在褲帶上去革命,卻也有些難爲他了。

“湖南譚延闓、湖北湯化龍,還有張季老,都已經決定與革黨合作,南方十數省羣起響應,大勢已定。”陳文強怪笑着,看着黎元洪,“電文一經發出,沒有軍界名人的署名,顯然還不夠震懾。黎兄,我看就把你的名字先列上,待革命大勢一定,黎兄想享清福,陳某絕不阻攔。”

黎元洪立刻苦起了臉,這是裡外不是人啊若是革命成功了,自己沒支持、參與,功勞自然沒有;若是朝廷勝了,纔不敢那名字是別人給添上的,肯定追究其罪。

陳文強呵呵一笑,起身說道:“麻煩諸位手書命令,我派人去各處軍營宣佈,如有士兵變亂,我還要派人保護諸位前去彈壓。楚望臺是哪位的部隊駐守,請站起來,我派兵保護着前往換防;督署衙門嘛,我的人就足以解決,就不麻煩諸位了。至於諸位的家眷,我也會派人妥加保護,諸位不必擔心。”

不是非要這混成協起義,只要他們按兵不動地呆在軍營裡,再過幾個小時,後續人馬便會趕到,那纔是陳文強最可依靠的武力。

當然,他所帶的一千多人也足夠完成兩個任務,一是佔領督署,擒獲陳總督;二是佔領楚望臺軍械庫,控制裡面的槍枝彈藥。

“張總督在京師病重,已是時日無多。”陳文強有些低沉地說道:“這是心病啊,是被那些滿人的排擠給生生氣病的。我與張總督之前通過書信,他在病中依然不忘爲國求富強,於內外交困之世變中,囑咐我要竭蹶支柱,務必把湖北新軍建成禦侮自強保國家的武裝力量。只是這清廷無道,我只有先破後立了。但對於湖北新軍,我還是要遵張總督的意思,出資出物予以扶持編練的。”

“陳兄”黎元洪嘆息着起身,說道:“你對湖北新軍一向是照顧有加,餉糧槍彈皆盡力供給,兄弟們都是感念的。既然如此,我便盡些微薄之力,免得軍中同袍相殘,城內生靈塗炭。”

“黎兄高義。”陳文強並沒有露出太過驚喜的神情,招了招手,旁邊的手下走過來,將一紙委任狀交給他。

“看看,兄弟可是想着你呢”陳文強把委任狀遞給黎元洪,“黎兄治軍之才人所共知,現在不過一個協統,實在是太屈才了。你現在就是新編革命軍第六鎮的統制,這次擴充編練。我可不會吝嗇,要錢給錢,要槍給槍。怎麼樣,夠意思吧”

黎元洪有些哭笑不得地接過委任狀,從協統升爲統制,這若在平時。倒是會讓人喜不自勝,可現在,這東西是個燙手的山芋。可也沒有辦法,陳文強說得客氣,什麼派人保護,不過是監視的代名詞,稍有異動,恐怕就是死於槍彈的下場。再有家眷,陳文強可是掐住了他們的命脈。由不得他們不配合。

反正幹不幹,這黑鍋是背定了,倒不如搏一把。陳文強所作的分析自然令黎元洪有些心動,革命若是如此容易,他倒想先留些餘地,看以後的形勢再作定奪。

而顧念同袍,黎元洪倒也沒說謊話,他是個以軍營爲家的怪人。雖然他的家就在軍營附近,卻常常睡在軍營裡。他將自己視爲這個大家族的家長。正是這種心態決定了他此前此後的種種選擇。

只要混成協不動,武昌城內的敵人就只剩下旗營和督署衛隊,而陳文強這個大內奸採取突然襲擊方式,拿下楚望臺軍械庫和總督衙門,還是很有把握的。

而湖北新軍,知識分子較多。也就不大認同皇權觀念,清廷爲了防範新軍,便從北方調來了旗兵,就駐紮在武昌的楚望臺與紫陽路一帶,專門負責監視漢人新軍。

平常呢。旗兵飛揚跋扈,對漢人新軍多有欺壓,即便沒有排滿殺滿的思想,漢人新軍也對這幫旗兵恨之入骨。雖然對旗兵的仇恨,與共和思想還有一定的距離,但這也可稱之爲一種革命,只要付諸於行動。

但陳文強控制住黎元洪等人後,並未急着發難,而是先派兵接管電報局,再由黎元洪等人傳令,派兵對各個城門進行換防。

在陳文強看來,計劃進行得非常順利,他便希望穩妥一些,等後續人馬乘車開到,再展開武力進攻。到時候,混成協的官兵眼見革命軍勢大,也就息了反抗的心思,黎元洪等人也可能改弦更張,投身革命。

而鐵路沿線的電報不斷傳來,因爲陳文強在郴州、長沙都下車佈置,耽誤了些時間,後續援軍則是馬不停蹄,只需兩個小時便能趕到武昌。

陳文強由黎元洪陪着,先把幾艘炮艇控制住,雖然與北洋水師打水戰肯定不行,但也是一支運輸力量,關鍵時也能對陸地部隊進行一下火力支援。

“德國是沒有問題的,我已經提前與駐廣州領事進行的溝通,他們雖然驚訝,倒是希望革命能成功。”一邊閒談,一邊也是做着黎元洪的思想工作,讓他對革命的前途更有信心。

“德國人是希望你成功吧”黎元洪看了陳文強一眼,苦笑道:“美國呢,估計至少是靜觀其變。你幹事一向穩妥,雖然看起來專橫跋扈,可每一步都算得清楚才動。此番革命,差不多也是如此吧”

“有各省諮議局支持配合,南方新軍是什麼樣子,黎兄想必也清楚,指望他們替清廷賣命是不大可能的。”陳文強沉聲說道:“袁世凱呢,很狡滑,與我們的關係也是利用被利用。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不會死忠清廷的,是不會做曾國藩的。”

黎元洪沉吟着,覺得陳文強說得很有道理,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他也能看出陳文強的話比較中肯、誠實了。

“第一是黃河大橋,第二是武勝關。”陳文強說道:“革命軍在西南經過了戰火考驗,又有武器彈藥的支援,與北洋軍對陣,雖不敢說勝券在握,可也不致落得慘敗。再者,革命一經發動,便不是隻在武漢三鎮。等交接完畢,我便要直奔上海,那裡有一支渡海而來的部隊,再加上商團武裝配合,一戰而光復上海是沒有問題的。上海既下,便要兵發南京。策動第九鎮反正,有七八分把握,也許不經大戰,南都便可光復。”

“很周全的計劃。”黎元洪不得不表示讚賞,“也沒有你,卻將是一事無成。陳兄,不知你加入革黨多長時間了若說你是被朝廷所迫,臨時起意,我卻是不信的。”

陳文強哈哈一笑,拍了拍黎元洪的手臂,說道:“厲害,還是你瞭解我。說實話吧,我身爲革黨高層已經有六年之久。”

“厲害,你纔是真厲害。”黎元洪欽佩地連連拱手,“一邊革命,一邊還加官晉爵,誰能有你這般兩邊通吃。”

“清廷的加官晉爵我不稀罕,不過爲了方便行事而接受罷了。”陳文強有些譏誚地一笑,說道:“袁世凱怎樣,位極人臣,還不是差點丟了性命。在皇權體制下,只要你不是皇帝,便有生命、財產等方面的憂慮。而建立共和國,建設民主和法制社會,只要無罪,便不會有這樣的擔心。黎兄,你現在懂我爲什麼要革命了吧”

“你所說的固然好,但卻不是短時間內能有的。”黎元洪嘆了口氣,“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誰不想不受這樣的羈絆,誰想有這樣的憂慮但革命弄不好便是一場難以控制的動亂。”

“所以我才力爭把動亂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陳文強說道:“厚積薄發,這幾年的準備可不是白費的。再者,拿出一些惠民政策,即便平頭百姓不知道革命的真義,也會支持革命,因爲他們得到了好處。黎兄,你也瞭解西南革命軍政府的一些情況吧,那就是一個試驗田,讓原來只知道革命的人轉換思路。讓他們知道革命不是萬能的,破壞不是革命的全部,還有新秩序的建設。”

“陳兄的才能,我是欽佩備至的。”黎元洪緩緩說道:“有你在指導革命,我倒是相信能成功。這樣,我給張彪寫封信,勸他一番。後路已斷,你又掐着糧餉彈藥,想必會是軍心大亂。如果他能聽得勸告,第八鎮的湖北子弟也就無刀兵之禍,能夠安全回鄉了。”

“那就有勞黎兄了。”陳文強微笑點頭,雖然他也會給張彪去信,威脅利誘,但多個黎元洪,豈不是更有說服力。

第65章 海上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239章 大勝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258章 蒙亂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66章 慶生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183章 底線?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191章 無題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24章 結死樑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4章 猶太人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8章 會做人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49章 茶樓比試第70章 長期攻略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39章 新思路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90章 廣州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90章 硬碰硬第91章 赴日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20章 搭救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46章 茶館較量第58章 行前瑣事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59章 無題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81章 秘密會議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74章 回滬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39章 新思路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49章 茶樓比試第42章 陰謀論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57章 辣手摧磨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15章 隨走有感
第65章 海上第162章 四下忽悠,爭取很必要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239章 大勝第13章 樂極生悲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258章 蒙亂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66章 慶生第66章 碰壁的革命苦行僧第221章 逼宮,中英會談第158章 縱橫捭闔,新的革命基地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183章 底線?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191章 無題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24章 結死樑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4章 猶太人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18章 商機,愁怨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156章 拉打結合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8章 會做人第182章 海上,領獎,抵德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49章 茶樓比試第70章 長期攻略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39章 新思路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90章 廣州第248章 北京新面貌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142章 再回上海,見妹,會友第69章 工會設想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90章 硬碰硬第91章 赴日第215章 密信扒底第18章 商機,愁怨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289章 中德密商第20章 搭救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46章 茶館較量第58章 行前瑣事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76章 商團的前景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71章 互動,造勢第159章 無題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81章 秘密會議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127章 大革命家閃亮登場第74章 回滬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81章 半年之期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227章 翻臉如翻書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260章 奇襲勝利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39章 新思路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49章 茶樓比試第42章 陰謀論第147章 教誨,搶別人的成功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57章 辣手摧磨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173章 一枝獨秀,摻沙子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04章 獨立,獨立……第166章 緊鑼密鼓,提前發動第49章 銷售網點,一炮打響第15章 隨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