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赴日

有句諺語:想吃雞蛋沒必要養一隻雞。3w.在經濟學上也有這樣類似的說法: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

然而,如果你身體迫切需要雞蛋的營養,而雞的主人卻囤積居奇不肯賣蛋時如何應對抑或你要做蛋糕、萬事俱備只缺雞蛋,而蛋的價格無法承受之時又當怎樣這樣的極端例子在生活中罕見,但在國民經濟領域卻大有可能。

陳文強在發展自己熟悉的化工產業,卻痛感到國家積弱、落後的制約,以及發展產業的艱辛。因爲從頭到尾,產業的環節都幾乎是國內空白,除了自力更生,就是要進口,日後便難免受制於人。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生產鹽酸的設備很快會運到,組裝、調試,再培訓工人,投料生產,這些固然要花不少時間,但卻不是很大的困難了。可生產出鹽酸用什麼裝呢,偌大的中國,竟然連耐酸的罈子都生產不了,實在令人痛惜。

這就象一個生產飲料的工廠,不僅要生產飲料,瓶子、瓶蓋、密封件等等,全都要自己生產。那加起來就至少要三四個工廠或車間,甚至會更加延伸。比如製造瓶子要先造出玻璃吧

想要甩脫外國商家企業的制約,陳文強便只能逐漸地儘量包攬,以目前的措施還就得先進口一些並不是什麼高新技術的產品,比如耐酸的罈子。而這也只是暫時的,一旦合格的鹽酸生產出來,與日本廠家形成競爭,連罈罈罐罐恐怕也要卡你的脖子了。

海上風很大,波濤起伏,海浪奔涌而至,拍打着船舷,化作飛花碎玉,噴吐出無數轉瞬即逝的奇異景象。

不管如此艱辛,依然要破浪前進。重生到這個時空還不到一年,取得的成績在普通人看來已經是不可思議了。雖然還處在創業的初始階段,但現實的條件擺在那兒,操之過急也是於事無補。

激情不在於爆發,而在於持久啊要想挺立潮頭,或是在歷史大潮中搏擊出頭,牢固的基礎是關鍵。

甲板另一側,幾個學生模樣的青年正在縱論古今,說話聲越來越大,似乎在辯論什麼。這已經是脫離了朝廷的管制,話題激進也在所難免。什麼“革命”、“推翻”等字眼不斷飄來,進入陳文強的耳朵。

這就是時代的話題,國難深重之時,睜開眼睛的國人在苦苦尋找着自立強國的辦法,或是藥方。而日本,離中國最近,似乎是最近便的取經之地。

沒錯,這就是甲午戰敗後國人的主流思想,也是掀起赴日留的原因之一。到日本留學似乎是“事半功倍”的事情,除了路近費省、語言接近之外,那些有點艱澀甚至危險如河豚般的西學,日本人已經幫我們試吃並拔毒了。

所以,與大量半吊子留學人才一起從日本“事半功倍”進口的,還有大量的被日本“山寨化”了的半吊子西方理論。儘管在滿清朝廷最初的制度設計中,日本只是學習西方而需要的一塊便捷的墊腳石,但實際上,很少有人再願意或有能力踩着這塊墊腳石去直接接觸西方文化的本源。

人才是速成的,理論也是速成的,西方理論無論魚蝦均被日本廚師加工成了生魚片,剔除了他們認爲不健康的東西,再被更爲粗放的筷子夾起來,送進了飢腸轆轆的中國肚子。

“陳先生,您此番前往日本,亦有求助之意,可爲何對家父說去日本留學不如去歐美呢”趙海鎮的二兒子趙維駿是陪同陳文強的成員之一,現在終於把疑問提了出來。

“要想獲得真才實學,就要靜下心來,在日本恐怕沒那個條件。”陳文強沉吟着說道:“你知道我有幾個外國朋友,據他們所聽到的消息,日本似乎正在成爲培養中國暴力革命者的溫牀。在那樣的環境下,想靜下心來學習,談何容易嗯,我暫且不對政治發表評論,只說你的父親,他是希望你成爲學者或科學家,還是成爲革命者再說,日本西化,不過是個半吊子,不足爲道。”

“先生恐怕沒說出全部理由吧”趙維駿狡黠地一笑,說道:“看平時的言語,您似乎對日本沒有什麼好感雖然要赴日求助,卻也是被逼無奈。”

陳文強認真地看了看趙維駿,不由得呵呵一笑,說道:“你不覺得日本是吸着中國的血而強大嗎強佔澎湖、臺灣,還有旅順大屠殺,難道這些野蠻殘忍的行徑是一個文明國家能做出來的嗎嘿嘿,日本,不過是披着文明外衣,卻根本沒有邁入文明國家的行列。從地緣上講,日本更是中國最危險的敵人。”

“那在日本學軍事也不可取嗎”金三爺的兒子金河同樣跟着陳文強出來見世面,他很想成爲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也就是對軍伍很感興趣。

“日本的軍事學自德國,要學就學正宗的。”陳文強沉吟了一下,說道:“你們倆這次出來,就是見世面,瞭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等到明年,我安排你們去德國留學。願意學科技就學科技,願意學軍事就學軍事,那就看你們個人的興趣愛好了。”

“到明年,陳先生在德國也會有根基了吧”趙維駿知道更多有關經營方面的情況,只是還存有一些疑問,有些不太確定。

“根基一說有些過,但在德國會有些朋友是可以確定的。”陳文強呵呵一笑,說道:“從各個國家的人來看,德國人精細嚴謹,心眼還是比較實在的。嗯,相對而言啊”

“也是欺負中國的列強之一,心眼實在會幹這事”趙維駿對陳文強的說法感到有些不可理解。

“國家利益是冷冰冰的東西,這與個人的性格品行沒有太大關係。”陳文強搖了搖頭,說道:“你們以後會明白的,嗯,也可能不明白。就象這大海,深邃難測,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趙維駿和金河對視了一眼,再想問時,陳文強已經起身走到欄杆處,舉目遠眺。

潮漲潮落,雲起雲飛,茫茫無邊的大海滾滾滔滔,捲起千重浪。而在歷史的長河中,究竟是誰長葆青春,又是誰短命夭折呢

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38章 立威,鴉*片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71章 互動,造勢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65章 海上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61章 陷阱,等待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88章 提前避禍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8章 遭罪,青樓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91章 無題第199章 陳袁會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39章 新思路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5章 綁架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80章 無題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39章 搶土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07章 憲政會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199章 武昌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
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38章 立威,鴉*片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197章 集結號,風起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281章 載譽而歸,海南建設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71章 互動,造勢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29章 以戰促和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65章 海上第82章 革命指南,以人試藥?第261章 強硬背後第61章 陷阱,等待第293章 狼羣戰術,反攻第88章 提前避禍第210章 繁瑣雜事,清廷的兩難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77章 商團的聯合與擴展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8章 遭罪,青樓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191章 無題第199章 陳袁會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82章 同盟會的孤注一擲第39章 新思路第178章 主場設想,地方自保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01章 爭高下,中國紅龍第68章 同樣的迷惘者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5章 煽風點火第29章 迫走地痞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225章 標本兼治,明暗結合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5章 綁架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17章 勸說,中德密商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37章 悠閒,幫派無處不在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34章 專訪,閉塞的改變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66章 談判,拖延第53章 查理宋,神聖價值第280章 無題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252章 避責巡海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39章 搶土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70章 內線外線,摧枯拉朽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223章 血腥震懾,籌謀深遠第71章 互動,造勢第207章 憲政會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199章 武昌第99章 刮目相看的“一盤散沙”第63章 戲園之想,禮物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