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無題

“同盟會哪能和咱們復興會比呀!”楊篤生還是比較瞭解情況,笑道:“我在東京,他們的情況還是所知甚多的。”

“按照上海的市價,五千元能買五六十枝槍,還能帶若干子彈。”陳文強計算着,若有所思地說道:“兩三萬元的話,我現在還是拿得出來的。若是能牽制廣東清軍,爲革命軍創造有利條件,支助同盟會倒也不虧。”

“恐怕要換個名義更合適。”楊篤生苦笑了一下,說道:“同盟會中的一些人對咱們頗有些成見,打着復興會的招牌,他們會懷疑咱們的用心。”

“這也好辦,就由南洋分會物色一秘密會員,前去贊助。”宋復華覺得有錢,辦這件事就不難,又若有所思地說道:“如果能打入同盟會將要發動的起義隊伍中,試着進行掌控,或許更有利。”

“需要一個或幾個堅定的、忠誠的、有能力的秘密會員。”陳文強覺得宋復華的這個建議非常好,“而且,在廣西釋放了很多不願加入革命隊伍的廣東新軍,這其中就有本會未暴露身份的會員。過一段時間,他們估計仍然能混入清軍,這也是一股可待機發動的力量。若能牽制住廣東清軍,哪怕只是暫時的,對我們的革命大業也是有幫助的。爲了這個目的,幾萬塊錢算不得什麼。”

“我看可以交給徐壯師去辦。”楊篤生敘說着他的理由,“徐是洪門中人,而同盟會將要發動的也是洪門三點會,這多少有些淵源,容易取信於人,且易於融入其中。”

“會黨不可恃。但也不能不加以考慮,也要有改造爭取的計劃和行動。”宋復華沉吟了一下,說道:“海外華僑、華人多加入會黨,要爭取他們的支持,就要做大力的工作。據美洲各分會傳來的消息,廣西起義之後。特別是革命軍的宗旨、政策公之於世,當地華僑華人的態度有很大轉變,入會人員大爲增加,革命債券的認購額也在穩步上升。”

“而且海外洪門基本已經摒棄了‘反清復明’的宗旨,從長遠看,這對革命是有利的。”宋復華繼續說道:“而國內的會黨顯然是落後而陳舊的,發動易、掌握難,且不滿之心極易使他們成爲社會秩序的破壞者,成爲擾民害民的匪盜敗類。”

對於海外華人。包括加入了洪門的華僑華人,他們已經不是用一種“異族統治”的觀點來看清廷,而是將其看作合法的政府,是統治本國的政府。這從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的經歷,便能看得清楚。

當清廷的憲政考察團到達檀香山的時候,碼頭上擠滿了前來歡迎的人羣,幾乎可以用“夾道歡迎”來形容。這些海外華人聽說本國的考察團要經過這裡,怎麼不心情激動?

舊金山和檀香山情況相似。這個美國的西部大城市裡也聚集了大量的華人。這裡的華人大都來自廣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處於美國社會的下層。考察團在瞭解他們所面臨的華工禁約的情況後。也對他們的境遇頗爲感慨。後來,考察團也曾向美國國會諮詢過對華工禁約的表決情況,並引起了總統的關注,但後來美國國會終究未能放鬆限制。

也就是說,不管怎樣,清廷現在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這是世界公認的。而海外華人華僑哀其不幸也好,怒其不爭也罷,卻還是有着比較清醒的認識,少有那種躁動、激進,視清廷如寇仇的情緒。

從短期來看。這可能不利於招攬海外青年加入復興會,甚至加入革命軍;但從長遠來看,這些華人華僑還是心繫祖國,對祖國的強盛寄予着很大的希望,在建設時期也肯定會慷慨解囊,爆發出無比的熱情。畢竟,一個強大的祖國還是他們的後盾,纔是他們在外不受欺侮的保障。

而復興會的方針、政策正在發生改變,由有知識、血性的革命青年組成的革命軍核心已經基本建立起來,招兵買馬便將轉向國內。海外的青年呢,則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培養,將成爲國家管理和建設的有用人才。

“好消息是美洲的致公堂對本會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接觸正在頻繁,加深也是可以樂觀預期的。”宋復華笑着吐出了一口長氣,“至於文強所建議的發行一元、五元面值的革命債券,也將很快在美洲、南洋、歐洲開始發行。”

海外華人的基數是很大的,當時可能有幾百萬或上千萬,發行小面額債券也是看中了這一點。不奢求某個或某幾個大富豪成爲革命的金主,但普及面廣了,社會底層的也能買得起,更多地集資是可以預期的,還能通過此舉把革命宣傳更廣地傳播開來。

“說到集資,我也是要從海外着手的。”陳文強微笑着說道:“或許對本會有些影響,但不是很大。國內的藥廠、化工廠、鍊鐵廠、紡織廠都要擴建,乃至粵漢鐵路的修築,資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藉着這次出了點小名的機會,我想在南洋的華人富豪中招資募股。是的,只針對上層華僑華人,不考慮小額的。”

“出了點小名,文強太謙虛了。”蔡yp衝着陳文強伸了伸大拇指,讚揚道:“全世界華人的驕傲,當之無愧。如果你在各地招搖過市,特別是華人聚集地,夾道歡迎是肯定的。”

“憑文強現在的名聲,招資募股肯定會很順利。”楊篤生笑道:“而且面對上層,對本會的影響非常小。”

“能爲革命傾其所有、毀家紓難的華人富豪不能說沒有,但最能接受並擁護革命的,卻還是底層華人華僑。”宋復華沉吟了一下,笑着對陳文強說道:“你籌集資金的對象與本會衝突不大,而且,進行擴大生產,不也能爲革命事業賺更多的錢?所以,放心去做。本會所掌握的報紙媒體也會爲你宣傳造勢。”

“錢哪,還真是——”陳文強苦笑着搖了搖頭,想了想,說道:“不管是短期,還是長遠,財政和資金是最重要的。革命債券是一個來源。自己經營也是可取之道。從簡單易行的來講吧,這會員的會費,發行報紙的贏利,或者是工商業、墾殖業的投資,方方面面,都要想方設法。你們想想,光是支撐國內的革命軍,便幾乎是傾盡全力了。如果一個地方,甚至一個國家。數十萬、上百萬的軍隊,又需要多少錢財才能運轉正常?而且我們要建立的民國不能象滿清一樣橫徵暴斂,既要有惠民之政,又有發展之資,又需要多少?”

民亂起於飢寒,兵亂起於缺餉。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爲人所知的道理,歷朝歷代也對此警惕防範。但真正做好的,或者說始終做好的卻寥寥無幾。如果不是這樣。很多的朝代更替也不會發生。

“還有外債!”宋復華低沉地伸出手指,輕輕點着,“我思來想去,也與會內諸同志仔細研究商議過,要想避免列強的干涉,承認滿清所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承認其所欠外債,恐怕是唯一的選擇。”

氣氛一下子沉重起來,宋復華的話雖刺耳,但卻接近現實。說到底,革命軍難以抵擋清廷與列強的聯合絞殺。即便能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新生政權也是脆弱,很難承受狂風暴雨。

這無關民族氣節和勇烈精神,這是冰冷的現實。太平天國的失敗,與中外勢力的共同鎮壓,是有很大關係的。提出所謂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並付諸行動,國際形勢不允許,國家實力不允許,民衆覺醒的程度不允許……

況且,解除不平等條約並不只是有廢除一條途徑,還有修約。修約比較溫和,是在不破壞國際關係的前提下,逐漸取消既有條約中的不平等部分,也是國際上比較常規的做法。廢約呢,雖可見一時之功,卻易傷及自身。

“這也是無奈和權宜之計。”陳文強顯然很看得開,他可不會犯慈禧的錯誤,與什麼七國八國開戰,而且他的目光放得更長遠,“付出的我們記上賬,日後一個一個的算,總要把別人搶走的再都搶回來。說到底,還是實力的問題。如果拳頭硬,不守約別人也沒辦法;實力不濟的話,別人可能還會再強加給你其他不平等的條約。”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是吧?”楊篤生苦笑着拍了拍陳文強的胳膊,“打鐵還要自身硬,爲了爭取一段穩定的發展時間,做出些犧牲也是必要的。只是要挨人罵了,特別是別有用心的人。”

“爲了國家,爲了民族,這個罵名我來背。”宋復華慨然說道。

“當然是你背了,誰讓你是領袖呢!”陳文強先是調侃了一句,而後又嘆息一聲,說道:“你這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也辜負了我們的期望。要學學古代帝王,好事都攬到自己身上,壞事呢便尋人背黑鍋,或者下個屁用不頂的罪己詔。這不是什麼無情無義,而是要顧及到復興會的整體利益。大多數會員如果識大體,明白你的苦衷,是會甘心配合的。比如我吧,就願意。”

宋復華有些愣怔地看着陳文強,這與他做人的品質和原則有衝突,卻不是很理解所謂的政治成熟。

“文強說得有道理。”蔡yp點頭贊同,“鈍初,你是我們復興會的旗幟,是領袖,你的聲望直接影響到復興會的盛衰,意氣用事是不可以的。文強的話難聽,但從大局來看,卻是必須的。”

“何況這罵名也不一定會落到復興會頭上。”陳文強淡淡一笑,說道:“你們覺得五六年之後,革命軍真的能具備武力統一全國的實力?推翻滿清不應該是我們復興會一家之力,應該是各方的合力。談判、妥協是必須的,使國家的元氣少傷一些,使民衆少經歷一些戰亂,使列強少一些干涉的機會。如果戰爭曠日持久,國家的武裝力量都消耗在內戰之中,那建立起的國家將會如何虛弱,又怎麼抵擋虎視眈眈的列強?”

“與國內立憲派的合作是肯定的。”楊篤生有些疑惑地說道:“在東京,復興會支部也沒有參與圍攻梁啓超的論戰,甚至還與其保持着書信的聯絡。但我聽你的意思,似乎還有要與之妥協的其他勢力。”

“要有這方面的思想準備。”陳文強不想細說,敷衍道:“但切實控制至少兩省之地,以爲發展的基地,則是最底線的要求。若論建設,恐怕你們,還有國內的其他人都不如我,這可不是我誇口。”

“這個我們相信。”宋復華的思路被岔開了,笑着說道:“開辦工商,發展實業,確實是沒有比你更擅長的了。這不僅是我們這麼認爲,國內也不是這麼看的,清廷不是還誇你‘洋務嫺熟’嗎?”

“不僅是國內,還洋人也不行。”陳文強自信滿滿,看起來也不象吹噓,“給我十年穩定發展的時間,兩三個省的工商實業取得的成績,恐怕就能頂上全國,甚至抵上一個列強。”

“日本,還是俄國?”蔡yp停頓了一下,不確定地搖了搖頭,“或者是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

列強,在蔡yp的定義中,是指庚子年聯合侵華的八個國家,他們在中國獲得的利益最多、最大。但在陳文強眼中,他所仇視和戒懼的其實只有日本。

“奧匈和意大利,不足爲懼。”陳文強抿了抿嘴,含糊地說道:“離得最近,威脅最大的,我看要數俄國和日本。嗯,就算在實力上不能超過他們,也要有一戰之力,是吧?”

“文強——”宋復華猶豫了一下,似乎有些異議,但最終沒有說出來,只是模棱兩可地說道:“遠交近攻,日俄從地域關係上,確實是中國的直接威脅。好了,咱們還是繼續商議建立南洋總會,以及其他的會內事宜吧!”

……

第5章 刮目相看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64章 生日邀約第24章 結死樑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66章 慶生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23章 退位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91章 無題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74章 回滬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2章 內應外合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35章 酒宴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70章 長期攻略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51章 無題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85章 熟人再遇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26章 新武器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31章 信任?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9章 接客,賣唱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2章 夜市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
第5章 刮目相看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64章 生日邀約第24章 結死樑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86章 戰前大借款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66章 慶生第140章 巧舌如簧,遊說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23章 退位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153章 領先的革命,買古玩第276章 訪德成功,抵美晉見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9章 心死,追人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71章 龍興堂初立第191章 無題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26章 探悉其心,嬉笑怒罵第74章 回滬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209章 災荒,賑災,袁氏復起第238章 滇西拓展,革命聯合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169章 戰略戰術的改變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58章 安排託付第52章 內應外合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35章 酒宴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170章 入川之議第60章 南洋攻略第250章 返粵佈置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30章 舊督新督第82章 各有感慨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70章 長期攻略第146章 遇舊識,痛飲?第51章 無題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175章 實力,跋扈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16章 南返,政潮第85章 熟人再遇第215章 領袖的鼓舞,倒孫後果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74章 炮兵編制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36章 招安,青島之行第89章 少年,去東京戰鬥吧!第126章 新武器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32章 攫取黑金,革命者第31章 信任?第76章 黑名單的威懾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43章 革命根基穩固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66章 有備而來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64章 越南基地,考察歸國第9章 接客,賣唱第275章 中德會談二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15章 煽風點火第192章 各處的準備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1章 出頭解圍,同坐?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88章 提前避禍第12章 夜市第222章 最後一擊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42章 威脅、末落之勢難挽第46章 味素問世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97章 同性*愛,抵美風潮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