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

“到厘金,本官就要這個關稅。”陳文強皺着眉頭道:“別的地方我管不着,但廣州海關卻不算份外。你,世界上有哪些國家不能自主制訂關稅標準,由外國人把持總海關,那還稱得上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嗎?嗯,這話起來太長,本官也不要一下子就解決,但在合作談判中卻要有所涉及。”

傑姆想了想,頭道:“這個當然可以談,除了港九鐵路,我們當然還有很多合作的項目,很多合作的空間。”

從粵漢鐵路的投資爭奪開始,中間又有鄂湘兩省的輕軌城鄉鐵路,上海公審案引發的抵制英貨運動,再到廣東省的鐵路,連帶着鐵路沿線的工礦企業,多爲陳文強所聯合的民族資本和德國資本所包攬,英國可謂是屢受打擊。

到了陳文強在廣東省身兼數職,勢力雄厚,大刀闊斧地剿匪清鄉、招商引資、改革積弊,甚至連總督袁樹勳都被他壓制;再有抵日運動,反擊澳葡,英國人才終於明白,之前的失利都是太瞧了陳文強,沒想到他有這麼大的能量。

香港是英國人在中國最重要的租借地,而廣東官府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眼看着德、美資本在廣東鋪開,英國人知道,再不改弦更張,喪失廣九鐵路的投資和管理權,香港就不僅僅是受制於廣東省官府,更將遭到德、美政治氣候和態度的影響。

所以,廣九鐵路對於英國人來是勢在必得,結好陳文強這個地方實力派也是迫不得已。因爲陳文強不僅勢力強,膽子大,更有種種令人忿恨且無奈的手段。

就此次因“二辰丸”案引發的抵日運動。本來應該只侷限於廣東或廣州一地。但現在已席捲南方各大商貿口岸,連北方的天津等地也開始響應。特別是在上海、湖北、湖南、廣東,聲勢更加浩大。

而日本方面曾試圖尋求過英國的幫助,據他們,在上海、湖北、湖南、廣東等地,經銷日貨的華人商鋪遭到了黑道幫派的威脅。即便抵日運動在名義上停止,這些華商爲了安ffff,m.≦.c☆omstyle_tt;全,也有很大可能不再經銷日貨。

這樣一來,抵日運動的幕後籌劃和推動者便昭然若揭了。正是傑姆面前這位集官商於一身,有着雄厚的社會資源,又有幫派背景的傢伙。

而抵制運動的持續性和影響力則將是長期的,就象第一次抵美,失去的市場將很快被國貨和其他洋貨佔領,想完全收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且正因爲中國市場的廣大。被各列強所覬覦,誰也就不想因爲抵制而被擠佔。

抵美,抵英,抵日,一次比一次更有組織,一次比一次範圍更廣,且每一次抵制運動都給中國的民族工商業帶來好處和利益,喚醒更多的底層民衆。也正因如此。參加、響應者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以民間自發名義展開的抵制運動已經成爲中國人打擊列強的主要手段,並樂此不疲。

狡黠、圓滑,強硬而不失靈活,深謀遠慮且影響力巨大,傑姆不得不承認陳文強就是這樣一個難對付的傢伙。但他也明白,陳文強在強硬的態度後面。是有着區別對待的。比如日本,這次抵日運動便幾乎是全力以赴,憲政派、官府的力量、黑道的威脅、海外華僑的幫助,可以是動員了他全部的資源和影響。這與抵美、抵英運動是不同的,也就是。陳文強對某些國家還是留有餘地,並不是一下子得罪到底。

慶幸嗎?傑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這種感覺,但從日本人事後的反應來看,顯然是損失慘重且難以挽回,因爲陳文強提出的條件是日本人不可能接受的。

儘管日本人在東沙島的歸屬上做出了讓步,希望以此來避免陳文強借題發揮,使抵日運動蔓延更廣、持續時間更長。但傑姆知道,只要不是全部接受條件,在鄂、湘、粵、桂,以及上海、江浙,這些陳文強的勢力雄厚的地區,抵制運動是不會停息的。

而在掌握了警察或厘金大權後,陳文強完全可以不通過什麼表面上的抵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只要他暗地裡一聲令下,鄂、湘、粵的巡警便會對某些他指定的國家商品進行加稅、加收厘金,並且在運輸途中進行刁難。一次兩次下來,還有多少商家會經銷、販賣?

沒錯,傑姆在被指定來談判前,已經看過了很多的分析研究資料。也認同這樣一個觀:只要不是以戰爭手段,對於陳文強的打擊和壓制很難達到目的。與其得罪他,被他的各種表面、暗地的手段遭受損失,倒不如結好與他,象德、美一樣,從而爭取利益。

“本官與美、德合作的協議沒有秘密條款,都公告於報。”陳文強在繼續着,強調着他的條件,“正因如此,才被朝廷和國內民衆所接受,不致被扣上賣國的帽子。如果貴國要合作,條件最多是持平,絕對不能超過。你要知道,廣九鐵路修築的困難不在於投資,而在於各國勢力的均衡。如果不考慮貴國的利益,本官早就與德、美展開協商談判,敲定事情了。”

“這一我方完全同意。”傑姆了頭,道:“鑑於貴國現在的輿情,條款一定不會令陳大人爲難。”

陳文強的臉色稍霽,道:“港督盧押閣下就任不久,便要集資捐建香港大學,本官還是比較欽佩的。”

“是的,港督對教育事業極爲熱心,前總督張人駿大人還慨然捐出二十萬元,成爲第二大捐款個人呢!”傑姆笑着附和道。

“德華大學乃是本官一力促成,今又有美方願意將退還的庚子賠款一部分注資於該大學的擴大,並且確定了派遣留美生的辦法。”陳文強微笑着道:“香港大學的建設恐怕要在三四年之後方能建成,這還是捐款比較順利的情形。所以,本官倒覺得繼續辦好德華大學更加實際。如果港督閣下有意,將香港大學作爲德華大學的分校,能夠更快地建成開學。”

“這個——”傑姆想了想,苦笑道:“這恐怕要港督大人同意才行。而且,這不是合作談判的必要條件吧?”

“當然不是。”陳文強隨意地擺了擺手,笑道:“本官只是隨便一。”

隨便一?傑姆知道陳文強已經表露了意圖,那就是與香港大學爭奪捐款,但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德華大學與香港大學離得這麼近,爭奪優秀生源,爭奪捐款資金,倒也無可厚非。

至於美國退還庚子賠款,並不是美國從自己腰包裡往外掏,而是在原來每年應交的“賠款”中扣除。也就是這筆款項每年仍必須由中國政府從各項捐稅攤派中徵收,交給美國花旗銀行後,不受中國政府支配,而是另立“助學基金”由美國政府監督使用。

而陳文強爭取到的差不多便是兩廣應該負擔的賠款攤派,儘管不是握在自己手中自由支配,但對興學助教還是大有禆益。德華大學本來是偏重理工科,與德國也有派遣留學生的協議。現在又多了政法學院,打開了向美國留學的道路。

到底,建設一個近現代化的國家,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理工科人才固然非常重要,政務、經濟、法律等人才也不可或缺。

對陳文強的全能和長袖善舞,傑姆真的是刮目相看了。不僅僅是發明創造、興辦實業、發展經濟,更善於利用變化的形勢縱橫捭闔,拉攏分化,在列強中漁利。

拉攏親近德國,使其資本進入垂涎已久的華中地區,因此而得到了優惠的貸款,避開了英法的苛刻條件;抵日親美,藉着這兩個國家的緊張關係,以及美國急於修復自身形象,又從美國人手中撈到了好處。

顯然,陳文強這種巧妙的運作是相當有效的。清末的中國,列強看似形成了聯合之勢,但卻不是精誠團結的那一種。很簡單,列強之間有矛盾,甚至是很尖銳的矛盾,象德國和英法,美國與日本等等。這樣就有疑忌和爭奪,想重演庚子年間聯合武力干涉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的,只要象陳文強這樣強勢一些,善於利用輿情和民衆,主動權呢,便差不多能握在手中。

你想投資,你想貸款,那就拿出誠意,拿出優惠條件來。否則,別管這是你宣稱的什麼勢力範圍,陳文強有的是辦法把你排擠在外。國家資本過於敏感,那咱就搞個跨國民間商業貸款,或者就是暗中運作,對外則稱本國民間集資。

辦法有的是,英法兩國在粵漢鐵路便領教了陳文強的手段,眼睜睜看着德國資本在鄂、湘兩省依託鐵路而鋪開,進入中國腹地。

同樣,在廣東的建設中,陳文強又拉上了美國,這使得英國不得不認真地考慮陳文強的價值。(。)

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58章 蒙亂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42章 陰謀論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49章 茶樓比試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90章 硬碰硬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3章 樂極生悲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39章 大勝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8章 無題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45章 忽悠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94章 瓊州之基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79章 朋友?第91章 赴日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58章 蒙亂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35章 無題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6章 安頓託付第273章 訪德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29章 迫走地痞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39章 大勝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6章 新藥,說和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10章 奸細,後援
第186章 同盟會內訌,龍濟光復出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58章 蒙亂第190章 畏難不進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22章 謀劃設想,迴歸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277章 巧舌如簧第42章 陰謀論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244章 大勢所在第252章 分化拉攏第49章 茶樓比試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68章 收手,談判第85章 黑吃黑的可能第196章 政壇地震,發動在即第21章 暴戾的渲泄第190章 硬碰硬第208章 臨時政府,篷勃生氣第240章 革命的兩條戰線第248章 突發的“二辰丸”事件第13章 樂極生悲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119章 退出的安排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15章 冰冷現實,感觸第1章 重生的感悟第239章 大勝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28章 無題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177章 生不逢時,西南劇變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45章 忽悠第224章 開誠佈公,雷霆清鄉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94章 瓊州之基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249章 迅猛的抵日運動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262章 澳葡驚慌第79章 朋友?第91章 赴日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6章 第一桶金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58章 蒙亂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176章 越人急躁,撤退的條件第59章 何爲殺手,羅登的煩惱第227章 南澳海盜,轉守爲攻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18章 誘惑,朱爾典的困難第54章 一切順遂第220章 大權在握,雷厲風行第11章 強卓實驗室第235章 無題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88章 革命的具體和細節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6章 安頓託付第273章 訪德第139章 行難,綜合考慮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83章 伯蓀來訪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47章 混血兒——雜種第78章 賞罰分明的堂規第261章 驚雷之震第105章 打秋風、拔羊毛第29章 迫走地痞第198章 兵貴神速,不戰而勝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239章 大勝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6章 新藥,說和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10章 奸細,後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