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

在廣州,陳文強要做到耳目靈通並不困難。畢竟警察歸他管,又有買賣攤戶,與商行的關係也很不錯。所以,李準稍一提醒,陳文強便傳下命令,開始動用各方力量進行打探。同時,前往廣州的時間也被他找藉口拖延下來。

不打無把握之仗,在沒弄清楚袁樹勳的意圖之前,陳文強不想到了廣州便陷於被動。而且,如果袁樹勳真的要奪他的權,打壓他,他也要做好猛烈反擊的準備工作。

而對於大鹽商的怨恨,陳文強是有心理準備的,也不怕這些傢伙鬧事。可要是袁樹勳與鹽商勾結,那他就不敢掉以輕心,需要認真對待了。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鹽政改革正是打破了大鹽商的壟斷,招致鹽梟與不法胥吏的怨恨不滿自然不是意外。沒有辦法,改革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利益重新分配與調整的過程。特殊羣體的利益受到損害,他們必然紛起而攻之。

但對陳文強來說,廢除綱法則使稅收只能隨銷售量的增長而增長,是一種市場化的調節機制。而且,由於打破了官商的壟斷,產運銷各環節只要控制的好,實際的鹽銷量肯定會有增長,稅收也將有大幅度的提升,民衆也能從這種市場競爭格局中得到了好處。簡言之,鹽政改革就是通過市場競爭方式,由散商取代總商,票引取代窩引;減輕浮費與手續,降低成本,重新平衡政府、商人與民衆的利益,所不同的是,此時商人所涵蓋的對象,已經發生了徹底的變化。

行票廢綱。總商被革,收入全裁,其鬱悶之情可想而知,反撲也不可避免。或者勾結胥吏,指責攻擊,處處掣肘;或是通過政治代言人。來表達不滿;或是直接賄賂高官,搬掉改革的柱石,使改革人亡政息。

但這些大鹽商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陳文強不是傳統的士人出身,劍走偏鋒、陰狠毒辣的招術屢用不鮮,且用起來還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修築粵漢鐵路時,他羅織栽贓,嚴處了一批修路的絆腳石;清鄉剿匪時,同樣對阻撓勢力毫不留情。現在輪到這些大鹽商了。他們的反撲無疑觸怒了陳文強,成了陳文強欲宰的肥羊。

消息不斷傳來,陳文強就在黃埔與智囊團商議對策。顯然,大鹽商是豁出血本了,不僅賄賂袁樹勳,還買通廣州將軍增祺,要把陳文強的鹽運使官職拿下來。

“行事當柔則柔,當剛則剛。全在實力和形勢的變化。”陳文強翻看着這幾大鹽商的資料,雖不十分詳細。可也能看出些端倪,“當前朝廷最擔心的還是西南動亂,而廣東的盜匪勾結革黨也是可信的,鹽商庇匪,或者是坐地分肥,也是完全可能的。”

“大人要把通匪的罪名安到鹽商身上?恐怕一而再。再而三,有些不妥吧?”

秀才出身的陸耀宗名字起得雖俗,學問卻好,且爲人不喜張揚,相當地沉穩機智。自留學東京畢業,加入復興會,在瓊州被陳文強招攬後,工作認真,思慮周詳,逐漸成爲陳文強的心腹,智囊團的首席。對於陳文強的想法,他提出了謹慎的反對。

“殺一儆百,或許可行。”陳文強沉吟着說道:“其實有些事情未必便要人信服,明知如此,卻抗拒不得;即便不妥當,也讓你難以分辯。”

“大人若恃強而爲,倒也可行。”陸耀宗笑了笑,說道:“其實關鍵還在袁樹勳和增祺,只要他們不與大人作對,幾個鹽商又能翻出多大風浪?當然,大人若是隻想查抄他們的不義之財,便另當別論了。”

陳文強沉思半晌,苦笑道:“這與盜匪何異?雖然我很想這麼幹,但也不想趕盡殺絕。只是這些鹽商太不識趣,惹到我的頭上。少不得便要處置一兩個,讓其他人知難而退了。”

“那大人可由此人開刀。”陸耀宗抽出一張紙,遞到陳文強面前,說道:“此人雖未必與盜匪勾結,但爲富不仁卻是事實。處置他,叫好的人肯定不在少數。”

“殺人奪財,還能撈個好名聲?”陳文強無奈地搖了搖頭,看都不看便吩咐道:“派兵抄家遷人,再讓廣州的警察把他抓起來,公示罪狀,就地正法。”

“袁樹勳和增祺那邊也要有所警醒。”陸耀宗冷笑道:“他們未直接摘除大人的官職,可見還是有些忌憚。一個貪鄙,一個膽小,倒也好對付。”

陳文強沉吟着說道:“廣州城似乎安靜太久了,沒有霹靂之震,他們是不是覺得已經太平了?”

“革黨潛入,重施暗殺故伎,以策應西南戰事。”陸耀宗笑着點了點頭,“此計可用,捎帶着讓鹽商也見見血,聽聽響動。”

“交給葉忠民一併去辦吧!”陳文強對廣州警察局局長葉忠民是相當信任,且在廣州,由警察來幹這種事肯定是不會出什麼紕漏。

作爲一個領導,陳文強懂得如何用人,更有識人之能。而且一個事無俱細全都要管的領導,未必是一個好領導。抓大放小,人盡其才,陳文強可不想做活活累死的諸葛亮。

所以,即便是極重視的剿匪清鄉,陳文強也不會全部親歷親爲,把全省幾十個縣全跑遍。既然已經找到並解決了以前清鄉的積弊,而且用雷霆狠辣的手段進行了震懾,再加上精悍的剿匪隊伍,年輕、負責的清鄉委員,以及已經摸索出的一整套清鄉和善後的程序,自然就可以把陳文強解放出來。

“大人,我覺得讓吳大人配合一下更爲妥當。”陸耀宗試探着建議道:“比如催糧催餉。”

“好,這樣就更周全了。”陳文強讚賞地點了點頭,“給他發密電,讓他把情況說得嚴重些。西南戰事是重中之重,這麼一攪和,看袁樹勳有什麼辦法?”

“只要把住錢。袁樹勳這個總督也奈何不了大人。”陸耀宗信心滿滿地說道:“要是大人撂挑子,廣東定然大亂。”

廣東的巡防營七抽八調,地方上已所剩無幾,維護治安、剿匪清鄉的工作正在逐漸被警察接手。陸耀宗所說的撂挑子,竟然是如此徹底,連警察都要調走。

陳文強輕輕搖了搖頭。笑道:“還用不着如此絕決,給他們點顏色,目的也就差不多達到了。”

陸耀宗點了點頭,雖然說得夠狠夠絕,其實他也不希望走到撕破臉皮的那一步。

“給袁樹勳送封信,就說本官獲得消息,有革命潛入廣府,正在着力緝捕,至廣州的日期要延後幾天。”陳文強吩咐完。往椅子上一靠,微微閉目養神。

陸耀宗應喏一聲,轉身離開,隨手關上了房門。

身兼數職,位多權重,只要能按陳文強的計劃繼續進行下去,廣東不戰而下是非常有把握的事情。雖然現在遇到了些困難,陳文強卻並不灰心喪氣。甚至覺得如果能使袁樹勳徹底服貼,以後反倒更加順遂。

皇朝末世。憑的是官位嗎,顯然不是。這一點,陳文強看得清楚。只要有人有槍,再有錢,朝廷也奈何不了他。

………

輕酌慢飲,茶香四溢。

袁樹勳捋着鬍鬚。品着香茶,在總督府中怡然自得。

是啊,他應該得意,應該高興。大鹽商的孝敬收到房內,只要陳文強到了廣州。把鹽政改革的章程全廢掉,這件事情也就算辦成了。

其實,袁樹勳也知道陳文強的實力很強大,不僅僅是西南前線的外援吳祿貞,還有他手中的警察,以及交情很好的商團。所以,袁樹勳沒有敢貿然把鹽運使這個頭銜拿下交給別人,而是給了陳文強幾分面子。

但袁樹勳想不到的是陳文強在謙恭的外表下隱藏着強橫的本性,反擊來得是既快又狠。而且,袁樹勳還不確定是陳文強搞的鬼,誰讓陳文強已經被革命黨罵成屠殺“革命志士”的劊子手呢!你說陳文強是革命黨,誰會相信?

心情變得不好是始於收到了陳文強的書信,內容很簡單“革黨潛入、遲迴廣州”。袁樹勳有些生氣,自到任以來,陳文強還未正式拜見過,先前送的禮物已經淡忘,他開始覺得應該給陳文強點顏色看看了。

心情大壞則是在午後的小憩,轟然巨響、地顫牀搖,袁樹勳差點沒從牀上滾下來,心臟怦怦亂跳,半天才從迷糊中清醒過來。這下子聽得更真,後宅又是兩聲爆炸,然後就是人聲嘈雜,亂成一片。

革黨潛入?袁樹勳一下子想到了陳文強的書信,又想到了兩任廣州將軍的被刺身亡,立時嚇得魂不附體。

等到侍衛們趕來保護稟報,袁樹勳才知道這幾聲爆炸確實是革黨所扔的炸彈。總督衙口那一顆炸死炸傷多人,其中就有前來求見他的鹽商,還有侍衛若干。後院的炸彈則把牆炸個窟窿,震倒了茅房的一角。

“真是革黨——”高樹勳拿着暗殺者扔於地上的警告信,手在顫抖。

“革黨擅用炸彈。”高樹勳的侍衛隊長是他從山東帶來的,最是親信,在旁邊肯定道:“尤其在廣州最是猖狂,爲配合西南暴亂而來行刺大人,肯定是他們無疑。”

“警察呢?”高樹勳很害怕,也有些惱怒,“他們是幹什麼吃的?竟讓革黨潛入省城,且在光天化日下跑到督署行刺。”

“廣州城內的警察不多。”幕僚是個中年人,眨着閃着精光的小眼睛,若有所思地說道:“巡警總辦陳大人在城內清剿過,盜匪幾近絕跡。所以,他率大部人馬前往周邊清鄉,城內治安由少數警察和商團來維持。”

“連省城都護不周全,還清什麼鄉?”袁樹勳恨恨地跺了下腳,“派人給陳總辦去電,急召他率部回城,清剿潛入之革黨。”

幕僚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恐怕這個時候,陳總辦未必會應召而回啊!”

“怎麼?他敢抗命?”袁樹勳還沒搞清楚狀況,一瞪眼睛。

“大人可知前來求見的鹽商所爲何事?”幕僚緩緩解釋道:“卑職剛剛詢問了僥倖未傷者,他們是因爲楊誠新被警察抓捕囚押,纔來求見大人的。”

“楊誠新?”袁樹勳愣了一下,隨即想起這是一名大鹽商的名字,不由得問道:“被警察關押,所犯何事啊?”

“通匪。”幕僚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聽說這是陳總辦在清鄉時獲得了贓證,楊誠新在家中私藏槍械,還有與亂黨的往來書函,陳總辦已經抄沒其家,又派人傳令緝捕主犯。”

袁樹勳眨着眼睛,若有所思。如果是同時,以通匪之名抓捕,倒也沒什麼。可現在這個時候,是不是趕得有點巧了?

“不是楊誠新的同黨憤於其被抓而投彈報復,便是陳總辦策劃反擊。”幕僚有些無奈地苦笑,“大人,不知您願意相信哪個?”

“這個——”袁樹勳緊皺眉頭,坐進了椅中,捋着鬍子陷入了沉思。

革黨的炸彈很可怕,但假借革黨的名義行事,卻更令人恐懼。因爲革命潛入,畢竟不能光明正大,人數也不會多;而如果是陳文強的策劃指使,再有廣州城內的警察配合,那可就麻煩了。

“革黨可剿、可除、可趕,陳總辦在廣東的勢力卻是雄厚。”幕僚委婉地勸諫道:“雖說現在還不能確定,可大人也不能操切從事。卑職想來,無論是哪種可能,對陳總辦的籠絡是免不了的。”

袁樹勳吐出一口粗氣,有些不甘地問道:“那些大鹽商呢,他們可是——啊!”

“拖延。”幕僚奸滑地一笑,說道:“如果他們被嚇破了膽子,不要找大人更好。要是他們要錢不要命,那大人就拖到陳總辦回來。至於革黨潛入,當然也不得不防。大人可令警察嚴加盤查,在城內搜捕緝拿。爲了能讓他們用心辦差,大人便順水推舟,把那楊誠新審明之後就地正法,也算是賣了陳總辦一個好。”

“這樣倒也周全。”袁樹勳若有所思地微微點頭,說道:“嗯,此事不能本部堂一人決之,可請增祺大人前來商議。”

“增祺大人嘛,嘿嘿,貪財是貪了些,可更怕死。”幕僚有些鄙視地冷笑,“外界皆傳其爲了買命,託人給革黨送錢。無風不起浪,此事倒有六七分可信。”(。)

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73章 訪德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90章 廣州第86章 黑吃黑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46章 茶館較量第82章 各有感慨第67章 革命黨?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61章 陷阱,等待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51章 商團,試槍第75章 雨夜閃電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5章 刮目相看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37章 無題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79章 朋友?第62章 甬商關注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9章 接客,賣唱第100章 暗殺行動第51章 商團,試槍第66章 慶生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
第84章 辯論還是解釋第167章 革命大不易,整裝出發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73章 訪德第38章 爭論妥協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6章 人才儲備,聲名鵲起第90章 廣州第86章 黑吃黑第172章 援越之議第46章 茶館較量第82章 各有感慨第67章 革命黨?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章 一個洞一毛錢第264章 挑拔,發動聲勢第216章 北辰歸來,同盟會決議第125章 思路引導,誰虧誰賺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87章 覲見,新政之弊利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34章 人心,大布局第26章 只要一個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98章 抵制的成本,針對辦法第55章 對德國的分析第30章 暗殺非正道?第233章 倚仗實力的反擊第5章 離國,蘇報案轉折第189章 亡也忽焉,北洋第五鎮第129章 身處其境的改變,籌款競爭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2章 博覽會之感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210章 手段多樣,海外華僑第61章 陷阱,等待第228章 掃蕩無遺類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18章 都是二號人物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193章 謀劃深遠第257章 政黨轉型,挑釁的想法第51章 商團,試槍第75章 雨夜閃電第30章 捱打緣由,經歷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64章 利用的價值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65章 理工人才,整合幫派第149章 長遠結交,舞會?第272章 加冕校閱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73章 南洋之行的收穫第271章 自強,抵英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187章 試探溝通,刺陳第246章 湖廣變數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5章 刮目相看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56章 革命吸引,領先意識第1章 奮鬥的意義第151章 大家來跳舞,新藥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144章 內部支持,德國外債第19章 失落,恬靜的嚮往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37章 無題第179章 展望:既艱苦又樂觀第290章 陰你一把,戰爭爆發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268章 重創,英法的態度第79章 朋友?第62章 甬商關注第255章 凝聚,打壓第230章 東北形勢第226章 狂風暴雨的清鄉第282章 提前準備的中日戰事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198章 天津會袁第228章 和談策略的調整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00章 輕取武昌第9章 接客,賣唱第100章 暗殺行動第51章 商團,試槍第66章 慶生第247章 清室安置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