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第2章 【太子西巡】

洪武二十四年,正值七月,江南水災尚未退盡,秦川之地卻又入酷暑季節。當頭的烈日將黃土都曬得有些發燙,偶爾一陣微風吹過,都是帶着熱氣。捲起地上的塵沫兒在空中轉了幾個圈兒,便朝路人撲面而去,慌得人們趕忙掩口眯眼地緊走幾步,嘀嘀咕咕罵着娘。

此時方過正午,正是烈日殺人的時辰,家家戶戶都躲在矮小破敗的土房子裡搖着蒲葉扇兀自淌汗,路面上只留下幾條瘦狗流着哈喇子在樹蔭下不住打轉兒,。

偏這麼一個天氣,渭南潼關下的黃河渡口竟擺來兩艘客船緩緩地泊了下來。乾瘦的船伕一手提着旱菸吸了一口,在船艙裡怯生生地眯眼朝外面看了看,只見當空的驕陽似火,不禁吐了吐舌頭。回頭看了看艙裡的船客,卻也只得無可奈何、不情不願地縮着身子搓步出來拋了錨,搭上木板,想來是客人要下船了。

果不其然,只見船艙的綿簾一挑,走出一個五短身材的白麪中年男子來,男子五官很是端正,也可算得一表人才了,卻只是眉眼裡透着諂媚。但見他鑽出甲板,忙又回身挑着簾幕,躬身堆着笑將一個人迎了出來,仔細看去,那人竟是當朝太子朱標。

朱標穿了一身暗紅色的袍服,雖然天氣炎熱,頭上卻仍戴着黑色六合一統帽,長臉長眉,挺鼻闊嘴,一對鳳目炯炯有神,面貌像極了洪武皇帝朱元璋,只皮膚白皙些,衣飾嚴謹細緻一些。想來是因爲朱標潛心儒家,氣度比之朱元璋要雍容安靜了許多,十分的端莊儒雅。

緊隨朱標身後還有三名男子:其中一名身形精壯、濃眉短鬢、隱隱有悍然之氣的三十多歲男子,卻是兼着工部右侍郎和刑部侍郎兩職,太子朱標如今很得用的年輕新進,六部裡頭的百事通,名曰張昺;另一位則是個瘦高個兒,臥蠶眉長長地蓋在一對晶瑩閃亮的明眸上,鼻樑骨十分挺拔,只是雙脣很薄,緊緊地閉着,顯得很嚴謹,卻不免倔強,這人是洪武十八年會試的頭名,殿試的探花,被擢拔到太子身邊的黃子澄。

走在最後的是一名臉龐黝黑的精壯漢子,漢子個子不高,五官也十分普通,話極少,臉上最惹眼的怕就是那一對劍眉了。但只要留心就會發現此人的步履極輕,身形卻異常地沉穩,且性子絲毫不張揚惹眼。但說起這個人的名頭,在京師只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百官聽了他的名兒心裡都會有些膽寒。這人就是如今皇帝最親信的錦衣衛的副指揮使蔣瓛。

蔣瓛雖然年輕,功夫卻是頂尖的,傳言此人來無影去無蹤,下手狠辣不留情面,許多人連他的面都沒見到就被取了首級,還有一些人連自己都沒弄清楚是什麼時候,家裡秘藏多年的一些把柄就神不知鬼不覺地被他取了去。加之此人不愛拋頭露面,甚至一年到頭話都不會多說上兩句,因而他名聲雖大,認識他的人卻極少,十分的神秘。

張昺和黃子澄都是太子朱標的近臣,二人也相與得極好,卻都討厭那位朝太子點頭哈腰的白麪漢子。這人名叫胡延平,字子祺,爲官素有清名,後來調到應天做了御史,也是敢做敢言的一個人,官聲極好。因近年江山洪水肆虐,應天府也多受影響,洪武皇帝便有意遷都,這胡延平趁機建言遷都古都西安。太子此番西行,也就讓他隨同了,只是沒料到此人出了京師竟如此下作,哈巴狗似的跟在太子朱標身邊打轉兒。

太子朱標瞧着心緒並不太好,總是愣愣地想着心事。他這一次微服出行,洪武皇帝交代了三件事情:一是查看河南、山東一帶賑濟災民事;二是入西安巡查秦王朱樉在封地的劣跡;三則是詳細考察西安地形、人口、防衛,以定是否適宜遷都。

查看災民的事他並不需費心,這些事兒,道學的黃子澄比誰都用心,但有什麼不合他心意的,他從不遮遮掩掩,不過這倒很合朱標的心意,就算心緒再不好,也都耐着性子聽他說完賑災的事,該如何辦都由黃子澄和張昺兩個人擬出摺子,朱標用了印就立即發了出去。

至於第二件事,其實才是朱標心頭隱憂最深的。秦王素來很得勢,關於皇位該傳給誰,早有風聞說洪武皇帝一直在他和秦王之間搖擺不定。到洪武二十一年,洪武皇帝爲監管宗室親貴,專門設立了宗人府,而秦王則做了宗人令,所有的皇親貴戚便名正言順地歸給了秦王管理。

也正因爲此事,太子朱標的一些近臣私下商議,越發覺得秦王如今已是對太子最大的威脅。於是便糾集了一羣人,將道聽途說的、查有實據的一些對秦王的非議,一股腦兒地奏了上去。洪武皇帝收了這許多彈劾,擱置了一陣子,卻忽然又出了一個怪招,那就是讓太子朱標親自去秦王的封地巡視,以查覈他的劣跡。這似乎是將秦王的生死交給了太子,可太子卻怎麼都覺得裡頭有些膩歪,心裡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兒。

更兼之如今的當朝紅人、大將軍藍玉北征歸來,夤夜便拜訪了朱標,只是藍玉說的卻與其他近臣不同。在藍玉看來,似乎北邊的燕王纔是朱標的心腹大患。更言及了許多燕王在北平的威望何其隆盛,又言及燕王將北平治理得如何夜不閉戶。燕王朱棣素來與太子交厚,早些年可是個十足的太子派,要說他對九五之尊有什麼野心,任誰都有些不信。於是朱標暗地裡遣人查探情由,卻原來藍玉北征大獲全勝之後,在俘獲的軍馬裡挑選了十匹良騎,專門送到了燕王府,燕王朱棣以“尚不呈父皇,斷不能受”爲由拒絕,因而藍玉惱羞成怒,這纔到太子朱標這裡說了許多閒話。

說起來,這似乎洗脫了燕王的嫌疑,可往深裡想,連藍玉這麼一個驕橫跋扈、戰功赫赫的當朝紅人都去討好燕王,那豈不正說明了燕王的可怕嗎?

這許多心思攪和在一起,太子此次西巡是斷然提不起什麼興致來的。

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二卷35章 【降職疑雲】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4章 【父子重逢】四卷28章 【計議離京】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二卷14章 【扶危救困】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三卷37章 【暗入揚州】五卷43章 【事成定局】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40章 【骨肉相殘】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7章 【風月秦淮】四卷28章 【計議離京】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二卷9章 【秦王后招】第七章 【利誘御史】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33章 【晴天霹靂】第五章 【空印案起】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二卷39章 【滑稽千戶】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五卷21章 【坦誠相見】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33章 【晴天霹靂】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三卷7章 【風月秦淮】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二卷16章 【調兵遣將】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三卷45章 【前朝宮人】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二卷11章 【書生意氣】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五卷16章 【忍辱負重】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二卷15章 【計議賑災】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二卷6章 【燕王請罪】
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二卷20章 【老將爭雄】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二卷35章 【降職疑雲】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4章 【父子重逢】四卷28章 【計議離京】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二卷14章 【扶危救困】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12章 【仗義執言】三卷37章 【暗入揚州】五卷43章 【事成定局】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40章 【骨肉相殘】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二卷44章 【計中有計】三卷7章 【風月秦淮】四卷28章 【計議離京】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三十八章 【洪武變局】第十八章 【隔岸觀火】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二卷9章 【秦王后招】第七章 【利誘御史】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三卷12章 【才能出衆】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三卷33章 【晴天霹靂】第五章 【空印案起】三卷31章 【甕中捉鱉】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二卷39章 【滑稽千戶】第十二章 【父子相疑】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第十三章 【太廟重逢】四卷第8章 【衆將出迎】四卷第10章 【國丈相爭】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十章 【殺伐工匠】三卷49章 【一勞永逸】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五卷21章 【坦誠相見】第十三章 【人間地獄】第九章 【於皇寺內】五卷47章 【過眼雲煙】五卷48章 【建文登基】三卷33章 【晴天霹靂】二卷34章 【二虎相鬥】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23章 【北平得信】三卷7章 【風月秦淮】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27章 【明詔天下】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三卷25章 【功敗垂成】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二卷37章 【巡視居庸】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五卷第3章 【潼關跋涉】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二卷16章 【調兵遣將】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第四十三章 【相面安心】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35章 【大雪封山】三卷45章 【前朝宮人】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二卷11章 【書生意氣】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30章 【羣匪奪寶】五卷16章 【忍辱負重】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二卷15章 【計議賑災】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二卷6章 【燕王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