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卷33章 【秦王出局】

朱元璋聽說太子朱標是返京的時候在潼關誤食毒瓜、遭了別人的道兒,不禁呆了呆,頭一陣眩暈,忙就近坐了瓷墩上,撫額許久,方慘然問道:“下毒之人呢?是誰?朕......朕要將他千刀萬剮——”

楊憲見朱元璋一副慘像,想勸,卻又不敢,只囁嚅了半響,覺得還是不要多生枝節的好,便答道:“下臣等去潼關時,那個茶攤已經被燒了。下臣等百般打聽,才知道下毒之人去了西安。下臣等便又馬不停蹄趕到西安,會同長興侯耿炳文,總算在華山附近將這兩個逆賊擒獲,這才供出了原委。”

“他們到底是何人?又是受何人支使下的毒手?”

“這......”,楊憲似乎有些猶豫。

朱元璋冷目一掃,厲聲道:“說!他們到底是何人?”

楊憲舔了舔舌頭,膽怯地忘了一眼鬚髮亂顫的朱元璋,方囁嚅道:“那下毒之人乃是......乃是棲霞私邸案中被擒獲,後來在皇后大喪時逃脫出京的王官奴!”

“是他?”朱元璋目光一閃,立刻陷入了沉思。

這王官奴是棲霞私邸的舊人,原就是二皇子秦王的人。皇后大喪,諸位皇子進京奔喪,說來也怪,這關在天牢裡的王官奴竟像插了翅膀一樣就逃了出去,就連錦衣衛都沒搜出他的蹤影來,不想此人竟逃到了潼關,還毒殺了當朝太子。這裡面......只怕不會沒有文章。

想着,朱元璋又問:“除了這王官奴,可還牽扯有其他什麼線索?”

“有”,楊憲覷着朱元璋的面色,料想他已經想到了什麼,便也沒了顧忌,沉聲道:“下臣抓捕他時,他正與一名方士在一起。”

“方士?什麼方士?”

“天下第一相師,龍虎山的裴儀山!”楊憲眨着眼道。

“哦,是他?!哼哼,又是龍虎山”,朱元璋沉吟起來。這龍虎山多出異能奇士,早年朱元璋手下便有一人名叫周顛,雖然爲人瘋瘋癲癲,卻精通天象曆法、地形相術,神乎其神的一個人。這周顛便也是出自龍虎山。只不過周顛乃是龍虎山掌教道士聶雲真人的師弟,論起輩分來,裴儀山還得喊他一聲師叔呢。

想着朱元璋又道:“這人的名頭,朕倒也聽說過。不過......天下第一相師不是......不是叫什麼柳莊居士的麼?怎麼又成了他了?他跟王官奴又是什麼關係?怎麼會攪和到了一塊兒去了?”

“下臣原也是不知道的。這裴儀山和王官奴兩個嘴都緊得很。最後還是王官奴身邊的一個女子禁不住嚇,吐露了實情。據下臣所知,這女子也攪合在了毒害太子殿下的事情裡頭,與王官奴兩個扮成了夫妻,打理一個潼關上的‘王家油茶攤’,太子殿下不查,這才遭了他們的道兒的”

朱元璋從這話裡話外已隱約知道了太子被下毒的經過,悠然嘆了口氣:“哎......這些人明擺着都是有備而來的,太子就算在這什麼茶攤沒有遭道兒,他們也會找其他方法下毒的。只是......他們背後是何人支使,可有查清?這裴儀山在裡面又是一個什麼角色?”

楊憲至此不禁有些怯意,暗暗吞了一口口水方勉強道:“據那女子說,他們下毒都是受裴儀山的指使。太子的行蹤、身邊人的來歷、還有□□,其實都是裴儀山悄悄給他們的。這華山,便是他們接頭的地方。”

“裴儀山,一個江湖術士罷了,哪裡來的毒害太子的心思?而且.....若是他背後無人,只怕也是沒這個膽量的”,朱元璋斷然道。

“萬歲聖明”,楊憲愣了一下,忙道:“據.....據下臣所知,裴儀山......裴儀山乃是□□的清客”。

楊憲最後一句話的聲音小得連自己都聽不到,朱元璋呆了呆,旋即血氣上涌,“蹭”地就站了起來,怒視楊憲,手都有些發顫起來,指着楊憲道:“你......你說什麼?你大聲說......你大聲說出來,裴儀山是誰的人?”

楊憲看着朱元璋瞪得老大、帶着血絲的眼睛,心裡不禁發慌,忙叩了叩頭,有些語無倫次地道:“是......是秦王......據......據□□長史、長興侯耿炳文所說.......這.......這裴儀山乃是□□的清客,確......確屬無疑!”

“秦王?!果真是秦王......”

朱元璋目光有些呆滯,一屁股跌坐回須彌座上,嘴上喃喃自語,不仔細聽全然聽不清他在說些什麼。

楊憲跟隨朱元璋數十年,何曾見過他這副模樣兒,早嚇得魂不附體、愣在當場,囁嚅着想說什麼,卻又有些不敢。朱元璋發作了一陣子,猛地擡眼盯向楊憲,眸子閃出殺意:“這起子人呢?現在何處?”

“在......在刑部天牢,由蔣瓛看押着呢!”

朱元璋忽然陰狠地笑了笑:“哼哼,留着做什麼?都殺了吧!”

“殺了?把這些人證都殺了?”楊憲不禁有些錯愕,擡眼見朱元璋正目光凌厲地盯着自己,情知自己多口說錯了話,忙磕頭應了下來:“是,下臣這就去辦!”

楊憲正要退出去,朱元璋卻悠然道:“你這就去辦?去辦什麼呀?”

楊憲聽着朱元璋這不陰不陽的問話,詫異地停了步子,結結巴巴地囁嚅道:“下......下臣去......去天牢殺了王官奴等一干人犯啊?!”

“人犯該殺”,朱元璋惡狠狠地一笑:“還有一個人,也該殺!”

楊憲心頭徒然一驚:“不......不知萬歲所指何人?”

“蔣瓛”,朱元璋淡淡道:“他護衛太子不利,以致太子遭此大難,我大明遭此大難,他萬死不足以抵萬一。這樣的人,還留着他作甚?你且去,切勿走漏風聲,朕要親眼看到他的人頭!”

楊憲額上早沁出密密的一層細汗來,蔣瓛要遭難,他隱約也預料到了,只是如今被朱元璋這鬼氣森森地說了出來,還是忍不住心裡打了寒噤,忙應了一聲便匆匆出去了。

奉天殿內立時便留下了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人呆坐在須彌座上。如今他總算明白了秦王爲何匆匆入京奔喪的緣由了。秦王素來是個極聰明的人,自己明旨裡並不說要各地藩王督撫進京奔喪,爲的就是要試一試他們的心田。不想幾個藩王裡面,出了晉王和秦王上表請了旨之外,其他的藩王竟都匆匆來到了京師,這裡頭還有最聰明、也是剛剛纔回到西安的秦王。按理說,以秦王的智計,不至於就如此輕易地墮入彀中的。如今想來,原來這秦王是心裡有鬼啊。殺太子的人是他,如今太子的死訊傳來,他便坐不住了,要貓哭耗子地進京奔喪,撇清自己的關係、洗脫自己的嫌疑!只不過,他這異常之舉,反倒露了怯了!

既然害太子的人是秦王,那秦王自然不是太子的人選。如今算下來,可以當太子的,似乎只有兩位沒有進京的三皇子晉王和四皇子燕王了!

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4章 【硬闖行舟】五卷46章 【京師遇冷】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三卷36章 【據爲己有】五卷43章 【事成定局】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30章 【步步爲營】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三卷25章 【功敗垂成】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14章 【不似人間】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二卷36章 【陰謀算計】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二卷4章 【硬闖行舟】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24章 【暗箭難防】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二卷30章 【羣匪奪寶】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二卷22章 【無雙力士】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三卷41章 【鬥謀用詐】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8章 【飄雪居內】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24章 【別有他圖】第七章 【利誘御史】三卷37章 【暗入揚州】三卷24章 【別有他圖】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二卷25章 【隆福爲宮】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三卷45章 【前朝宮人】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三卷10章 【慧眼識主】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55章 【燕王請戰】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四卷31章 【道衍隨行】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二卷8章 【秦晉相鬥】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三卷9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三卷10章 【慧眼識主】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七章 【利誘御史】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21章 【坦誠相見】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三卷53章 【太子搶功】四卷36章 【疑案重重】
三卷39章 【紅市競價】二卷4章 【硬闖行舟】五卷46章 【京師遇冷】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二卷41章 【計議用兵】三卷36章 【據爲己有】五卷43章 【事成定局】四卷16章 【啓用舊將】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30章 【步步爲營】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二卷8章 【秦晉相鬥】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三卷25章 【功敗垂成】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49章 【朝廷設謀】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五卷第5章 【清茶怪味】三卷19章 【道貌岸然】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四卷第9章 【翁婿重逢】二卷29章 【瘋癲道士】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三卷28章 【重燃曙光】二卷27章 【巧言設謀】五卷14章 【不似人間】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二卷36章 【陰謀算計】四卷47章 【歷史之謎】三卷51章 【紀張會合】二卷4章 【硬闖行舟】第三十三章 【朝中生變】第三十五章 【無端蒙冤】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36章 【冒雪探營】二卷24章 【暗箭難防】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二卷30章 【羣匪奪寶】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二卷22章 【無雙力士】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四卷第7章 【北征軍至】三卷41章 【鬥謀用詐】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34章 【二王選一】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8章 【飄雪居內】二卷7章 【行舟奇人】三卷24章 【別有他圖】第七章 【利誘御史】三卷37章 【暗入揚州】三卷24章 【別有他圖】四卷26章 【爺孫情深】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第一章 【古寺奇遇】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二卷25章 【隆福爲宮】四卷第5章 【國丈失禮】三卷6章 【叔侄相見】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三卷45章 【前朝宮人】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三卷38章 【大廳攪鬧】第二十三章 【離家出走】三卷34章 【胡攪蠻纏】三卷10章 【慧眼識主】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55章 【燕王請戰】四卷17章 【沐英平南】二卷1章 【邗溝遇阻】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四卷31章 【道衍隨行】五卷31章 【太子人選】二卷8章 【秦晉相鬥】四卷39章 【御醫華中】三卷9章 【紈絝子弟】第四十八章 【情到濃時】三卷10章 【慧眼識主】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三卷15章 【謀之以詐】第七章 【利誘御史】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五卷45章 【許以周公】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21章 【坦誠相見】四卷30章 【太廟遴選】三卷53章 【太子搶功】四卷36章 【疑案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