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14章 【扶危救困】

朱棣見這麼一羣男人如此欺侮一名身陷絕境的婦人,再也是忍耐不住,細牙咬得咯咯作響,低聲朝朱能吼道:“朱能,愣着做什麼,還不去打斷他的那雙狗瓜子?!”

朱能搓手跺腳的,就等這句話,聞聲獰笑着便竄了過去,也不吭聲。待那羣人看到他的身影時,朱能已來到洪師爺的近前,一個飛腿踢了過去。洪師爺反應不及,臉頰上結結實實捱了一腳,直飛了出去,跌在街邊的臭水溝裡,兀自頭暈目眩,嘴角流出血來,半邊的牙已是落得乾乾淨淨,一顆不剩。

其餘幾名男子驚得呆愣半響,這纔想起來要動手,忙呼嘯了一聲,近十號人全衝了上去。有拔腰刀的,有從角落拉板凳的,有在乞丐手裡奪木棍的,有從地縫裡扒拉出磚頭的,有擡拳的,有踢腿的,有直接往上撲的,雜亂無章的什麼武器都有,一股腦地朝朱能頭上砸了下來。

眼見這羣人心狠手辣,丘福忙蹂身衝了上去幫忙。朱棣因恨極了,也顧不得身份,緊隨其後也加入了戰團。

朱能見來了幫手,頓時氣更壯了,劈手便抓住朝自己面門砸來的木棍,忽然矮身從這人身側鑽了過去來到身後,躲開了這羣人一窩蜂地攻擊,順手便奪下了木棍,毫不停留,發足了勁朝那人後腦掃去。那人避之不及,只悶哼了一聲便被打昏了過去。

其餘那些人又驚又是怒,眼中都冒出血絲來,顯是動了殺念。就連跌在臭水溝裡的洪師爺也磋磨着爬起身,踉蹌着步子也要上來報仇,卻不防丘福從中殺出,一個窩心拳在他肚子上打了個正着。洪師爺頓時吐了滿地污穢,又復倒在了地上,卻仍是掙扎着還要起身。

朱棣最是厭惡此人下作,不等洪師爺起身,一個狠腳攔腰踢了過去,直將其踢在空中轉了幾個圈才跌了下來。洪師爺只覺得五內俱碎,一口鮮血忍不住噴了出來,再難掙扎起身,只伏在地上喘着粗氣。

只用了不到半炷香的功夫,朱棣、丘福、朱能三人將將那羣方纔還蠻橫下作的痞類打翻在地,徑自哀嚎不斷,全然沒了威風。

“你......你們這羣刁民,竟敢......竟敢和我們動手?你......等着”,倒地的幾個漢子兀自氣憤不過,嘴上喋喋不休道。

朱能不禁氣急而笑:“哈哈,就你們幾個雜碎,爺爺還不敢和你們動手?嘿嘿,真是活得膩歪了麼?”說着朱能便要上前下殺手。

朱棣卻一把拉住,朝那羣漢子冷哼了一聲問道:“你們是何人?竟敢在這縣衙門口欺凌婦孺,不知我《大明律》麼?”

不料那羣人對望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我們是何人?哈哈哈哈,我們便是這山陽縣衙的主人!哼哼!”

“什麼?你們是縣衙的人?”丘福不禁吃驚道。

這時那洪師爺也掙扎着坐起,朝朱棣等人冷笑道:“哼哼,我們可都是山陽縣衙的府吏,你們膽敢公然在這縣衙門口打傷府吏,嘿嘿嘿,只怕不是江洋大盜也是亂臣賊子吧?!不長眼的東西!哼哼!”

“只怕不長眼的是你罷?!”朱棣臉色越發陰沉,擺了擺手斷然道:“我不與你做口舌之爭。且去叫你們山陽縣令徐旺到此來見我”。

洪師爺及一衆屬衙見朱棣氣度不凡,言辭冷傲,不禁愣了愣。

洪師爺畢竟識人頗多,已然覺得來人有些來頭,只怕縣令徐旺也是鎮不住的,卻不肯示弱,咬了咬牙又道:“哦?哼,縣令大人我自會去請的。哼,不論你是誰,只怕若是知曉了這買的姑娘要送給誰,你都得撩開了手,這些事你是管不了的,也管不起的。哼哼,逞英雄?嘿嘿,還是得掂量掂量自己纔好。”言語中卻已是客氣了不少!

“我管不起?”朱棣不禁詫異,冷冷問道:“你且說說,你們買這些孩子是要送與何人?且看看能不能將我嚇得撩開了手?!”

洪師爺看了看身後的屬衙,頗爲得意地踱了兩步,冷笑道:“哼哼,你且聽好了。我們買這些姑娘,可都是徐縣令要送與當今洪武皇帝的二皇子,當今秦王殿下。嘿嘿,怎麼,你可管得了?你又可管得起?”

朱棣心中其實早料到此事背後會有秦王朱樉,如今聽洪師爺親口說出來仍是忍不住吃了一驚,暗暗掂量着自己的勢力萬難與秦王抗衡的。且以秦王朱樉的手段,一旦得罪,也是防不勝防。

洪師爺見朱棣沉吟不語,想着他是怯了,不禁更是得意,嘿嘿笑着來到近前,盯着朱棣挑釁道:“怎麼,這位爺。不論您是何人,又是何等官職。此事您管得了麼?您又管得起麼?嘿嘿,若是管不起,那奉勸您還是趕緊滾吧,莫要在這裡礙了爺們的手腳!哼!”

在朱棣面前何曾有人敢如此說話?只見朱棣斜眼覷了覷洪師爺,冷冷一笑,冷不防一個耳刮子扇在洪師爺的臉頰,直打了個滿臉花。

洪師爺一個趔趄又跌倒在地,捂着臉指着朱棣“你......你.......”,卻驚得說不出話來。

朱棣淡淡一笑,瞥了瞥洪師爺,狠狠道:“我們便在這山陽縣衙等你們。且去請你們知縣,請你們的秦王過來罷!”

眼見着洪師爺一干人狼狽而去,朱棣這才轉身扶起一旁驚呆了的婦人,一邊吩咐丘福取出隨身的乾糧和銀兩遞了過去,一邊悵然道:“不想大明百姓竟已悽苦至此”。

婦人見乾糧和銀兩不僅夠自己一家三口熬過洪災,便是置地置莊園也是綽綽有餘的了,想着原先在恆輝街口自己對他無禮,不禁又是感動又是慚愧,慌忙拉着兩名孩子跪倒在地,兀自磕頭。

朱棣淡然一笑,伸手扶了起來,一邊抱起那男童入懷看了看,見其眉宇間英氣逼人,雙眸烏黑靈動,心中甚喜,便問婦人:“此子長相不凡,方纔聽着哭啼聲也極爲嘹亮,日後定能令你一家榮耀,可有了名字?”

婦人臉上一紅:“沒,沒,我夫家姓楊,代代種田,從沒有過能識文斷字的人,哪兒有什麼名字?”

朱棣微一沉吟:“嗯,若你不棄,我便給他取名榮,字嘛......字勉仁。不知可好?”

黃淮不禁附和,鼓掌而笑:“好!楊榮,字勉仁。乃是‘榮耀先祖,勉於仁義’之意。真真是好名字啊。”

婦人聽罷,心中更喜,拉着男童又復磕起頭來。

這時那夏原吉也上前一步笑道:“這位大姐,莫不是從淮水上游逃難來的吧?嘿嘿,這淮水每個幾年便要漲一次水,毀了不少村落。可所謂福禍相依,淮水過後,卻往往也能於出千畝無主的良田來。嘿嘿,且如今雨季已過,水勢必定要落了。在下且替大姐出一主意,何妨趁着如今災民四下逃難,大姐反其道而行,回到原先鎮店,籠了數十畝良田,以朱公子所贈銀兩好生打點,不出三年,在下包你富甲一方。嘿嘿!”

那一直沉吟的金幼孜也上前指着夏元吉,對那婦人笑勸道:“大姐可能不知啊,我這位夏賢弟可是我大明的孫叔敖、郭守敬啊,他說淮水要落,那必定是要落的。你便放心返鄉吧,莫要四處流浪了,荒野之地多是匪盜,煞是險惡!”

婦人經他們一勸,已是深信不疑,滿心歡喜地帶着一雙子女返鄉去了。

備註:楊榮,字勉仁。明初與楊士奇、楊溥並稱“三楊”。建文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後,楊榮得以入閣,累遷至文淵閣大學士、翰林侍讀,任首輔。曾以首輔輔佐四朝國君措置朝政,直至正統五年病逝,贈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敏。

五卷39章 【後起之秀】四卷23章 【紀綱奏事】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五卷14章 【不似人間】三卷46章 【情愫暗生】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51章 【挾持在京】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三章 【笑算姻緣】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42章 【嫡爲生變】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五卷29章 【皇帝出迎】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二卷36章 【陰謀算計】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二卷6章 【燕王請罪】二卷8章 【秦晉相鬥】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51章 【挾持在京】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第二章 【剖析造化】第五章 【空印案起】二卷19章 【天德將臺】四卷27章 【齷齪不堪】四卷44章 【大慶壽寺】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三卷28章 【重燃曙光】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18章 【虛虛實實】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三卷45章 【前朝宮人】第十章 【殺伐工匠】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31章 【甕中捉鱉】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二卷23章 【宮殿抉擇】五卷35章 【大雪封山】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五卷22章 【太子暴斃】四卷37章 【真假流言】第一章 【古寺奇遇】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42章 【嫡爲生變】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三卷28章 【重燃曙光】四卷31章 【道衍隨行】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9章 【秦王后招】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三卷29章 【分頭行事】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1章 【邗溝遇阻】
五卷39章 【後起之秀】四卷23章 【紀綱奏事】四卷35章 【暴雨前夕】三卷45章 【前朝宮人】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五卷第8章 【別宮鬥口】五卷14章 【不似人間】三卷46章 【情愫暗生】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五卷51章 【挾持在京】第十四章 【夜入府邸】第三章 【笑算姻緣】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19章 【升帳點將】二卷16章 【調兵遣將】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33章 【秦王出局】三卷10章 【慧眼識主】五卷42章 【嫡爲生變】五卷28章 【入宮請見】五卷29章 【皇帝出迎】第二十六章 【楊府滅門】三卷23章 【口舌之爭】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三十四章 【葉伯巨案】二卷40章 【舊時淵源】二卷36章 【陰謀算計】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二卷6章 【燕王請罪】二卷8章 【秦晉相鬥】四卷40章 【骨肉相殘】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五卷51章 【挾持在京】四卷42章 【猶豫不決】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二卷22章 【無雙力士】五卷30章 【殿內諫言】五卷43章 【事成定局】二卷38章 【關城翹楚】二卷24章 【暗箭難防】五卷第6章 【油壺茶香】二卷35章 【降職疑雲】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第三十七章 【天降靈兒】第二章 【剖析造化】第五章 【空印案起】二卷19章 【天德將臺】四卷27章 【齷齪不堪】四卷44章 【大慶壽寺】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42章 【角山設關】三卷28章 【重燃曙光】四卷33章 【敕立世子】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三卷41章 【鬥謀用詐】四卷18章 【虛虛實實】四卷36章 【疑案重重】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五卷第10章 【一舉兩得】四卷20章 【大戰前夕】三卷45章 【前朝宮人】第十章 【殺伐工匠】四卷25章 【燕王哭靈】三卷31章 【甕中捉鱉】四卷20章 【大戰前夕】第四十章 【師徒別離】三卷26章 【短兵相接】二卷2章 【王府護衛】三卷38章 【大廳攪鬧】二卷23章 【宮殿抉擇】五卷35章 【大雪封山】四卷41章 【郭恆案發】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五卷22章 【太子暴斃】四卷37章 【真假流言】第一章 【古寺奇遇】第三章 【笑算姻緣】二卷2章 【王府護衛】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五卷42章 【嫡爲生變】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五章 【寺廟姻緣】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三卷28章 【重燃曙光】四卷31章 【道衍隨行】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二卷9章 【秦王后招】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二卷17章 【殺官開倉】五卷51章 【挾持在京】三卷29章 【分頭行事】第二十四章 【智取擂臺】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三卷46章 【情愫暗生】三卷21章 【夜闖茹府】二卷1章 【邗溝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