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25章 【隆福爲宮】

朱棣見陳珪一副緊張模樣,情知自己一擊奏效,便笑了笑將陳珪扶起,淡淡道:“便依你,本王便選隆福宮吧。”

陳珪原以爲這個年輕的燕王還不知要怎樣怒火中燒,拿自己作耗?卻不料朱棣竟會對自己言聽計從,如此輕飄飄地便答允了下來,又是詫異又是感佩,激動得噗通一聲便又跪了下去。

朱棣連忙一把扶住,笑道:“陳將軍何必如此?些許小事,本王豈會糾纏不清?更不至遷怒於你。”

“燕王殿下的胸懷......真能容得天下也”,陳珪含着淚不禁感嘆道。

朱棣也沒想到這麼一個看似冷峻的將軍竟會如此多情,心中越發喜愛,因一把拉了往隆福宮方向踱去:“隆福宮可是在那個去處?你可得帶本王走走看看,否則只怕本王要在這宮城裡迷路了,哈哈哈。”

說話間朱棣又換了話題,便又問道:“陳將軍,你可識得房勝的將軍?”

“通州衛指揮僉事房勝?下官自然識得!”陳珪詫異地看這位年輕孔武的燕王,不知怎的又轉到這話頭上來,只得恭敬答道。

朱棣一笑,擺了擺手道:“陳將軍不需如此拘謹,本王只是好奇罷了。本王從通州到北平這一路虧得有這位通州衛指揮僉事。只瞧着他跟華老將軍似乎......似乎不太對付,他們可是有什麼舊怨?”

聽朱棣是問這問題,陳珪不禁放下心來,卻仍舊是一副認真嚴肅的模樣兒,恭敬答道:“哦,房將軍克己甚嚴,講究禮數。燕王殿下來了,他必定是會來的。他與華老將軍嘛,舊怨倒談不上。房將軍乃是殺場老將了,在這北平地面也是數得着的人物。元兵聽到他的名號便聞風喪膽。若說房勝將軍乃是我大明的李廣,恐怕也不爲過的。”

“哦?能與漢之李廣想起並論?那爲何他只在北平東南面的通州做了個衛指揮僉事?也沒讓他到北邊戍邊?”

陳珪遲疑了片刻,面色也頗爲不平,低聲道:“只因房將軍乃是陳友諒舊將,早年追隨萬歲爺的那些老將們因此對其多有鄙夷。也正因爲此,房將軍作戰往往衝在最前,也最是勇猛的,可私底下卻十分謹慎,生怕落下什麼把柄。而房將軍之所以能升到衛指揮僉事,全賴早些年追隨徐大帥的時候被徐大帥慢慢擢拔上來的。可自從徐大帥回了應天,歷任大帥便都不太重用於他。後來曹國公李文忠李大帥也回了應天,北平的軍機大權交到了陳亨手裡。陳將軍忌諱房將軍在元賊中的威望,便將其從燕山調到南邊的通州。從那以後房將軍就連戰都打不上了。哎!”

朱棣聽了也暗暗嗟嘆,冷冷道:“如此良材,卻用之於炊煮之用,真真可笑。那陳友諒早已經歿了,何必苦苦糾纏呢?可恨,可恥!”

陳珪聽朱棣如此說,眼中不禁放出光來,喜道:“如今有燕王殿下坐鎮北平,乃是我北平將士之福,房將軍可有用武之地了。”

朱棣聽他誇獎,心中歡喜,卻只一笑,又問道:“本王在路途蹉跎數月,也不見邸報。不知朝中可有什麼大事?”

陳珪聽朱棣問起政務,不禁爲難,低頭想了想方尷尬笑道:“殿下,下官只是武將,從不看朝廷邸報的,嘿嘿,也不知有何大事?也不知什麼纔是大事?只......只聽說萬歲爺貶斥了中書省右丞相汪廣洋,不知這算不算大事?”

朱棣雙眉一挑,臉上微微變色,旋即定住了心神笑道:“堂堂宰相被罷了官,當然算大事。卻不知所謂何事,父皇竟然貶斥了他?”

陳珪於政事不通,只仔細回想,許久方道:“只......只聽說是前陣子水災,汪丞相所核數目不對,調度無方,便被罷官發配到......到海南去了。”

朱棣不禁呆了呆:這豫、蘇水災災民數字有誤不是太子朱標的責任麼?怎麼怪罪到了中書省的頭上?若是中書省有過,那太子朱標便更難辭其咎了。推脫到中書省倒還罷了,怎的全落到汪廣洋的頭上了?

想着遠離京師只數月光景,可於朝中大事似乎就已完全隔絕在外了,難怪秦王、晉王都不願就藩了。遠離了京師雖能自在些,可卻只能偏安一隅,任人擺佈了。

陳珪眼見便要到隆福宮,朱棣卻忽然愣在了萬寶坊的跟前想着心事,不禁喚道:“殿下,殿下?隆福宮到了!”

“嗯?嗯”,朱棣經陳珪一喚,這纔回過神來,忙邁步進了隆福宮,但見裡面的規制與南方全然不同。隆福宮門內兩根碩大的漆紅撐起一個小亭模樣,沿着東西兩向綿延開來,青磚紅木,漢白玉石廊砌於兩側。石廊邊便是一條滴水檐,想是年代久遠,滴水檐下的通水溝兩側都長滿了青苔。

再往前走便是一條寬闊的青石板道,道的兩側錯落有致地安置着花圃、假山、石亭、藻井,雖不風雅,卻極爲齊整。

青石板道直通一處大殿,殿上卻沒有名字,想是徐達驅元帝出了大都之後,此殿的牌匾也被軍士給捅落了下來。

雖沒了殿名,可這處大殿漆金雕龍、外設鎖窗,窗外並列排着十數根漆着紅漆的圓木。殿口連接青石板道的是一處漢白玉的兩進九階石階,石階中央空着一處漢白玉壁,壁上雕着一條五爪金龍,金龍張牙舞爪,煞是威武。

“不想這一處偏殿居然也如此巍峨好看”,跟着身後的鄭和等人不禁悄聲議論道。

陳珪卻一笑:“隆福宮內還不止這處大殿。這殿的後面還有一個小殿,乃是寢殿,雖稍稍小了點,卻四壁燒着紅牆,冒以素娟,畫着飛龍舞鳳,也是十分曠達的。”

朱棣聽了也自暗贊,問道:“卻不知這隆福宮先前爲何人所住?”

“此處最早是世祖忽必烈的皇太子真金的居所,後來太子真金不知怎的憂鬱早亡,哎,晚年喪子的忽必烈自那以後便猶豫不決,至死都沒再選太子,這纔有了前元之亂。後來這隆福宮便改作了太后的一處行宮了。”

朱棣一邊聽得仔細,一邊繞過正殿往後看了看,果見後面還有一處寢殿,不禁詫異:“這北平的宮殿跟南方確是大有不同。”

陳珪顯是細心人,眨着眼笑問:“殿下可覺得這宮殿有些奇怪之處?”

見朱棣沉吟着點頭,陳珪這才自答道:“這卻不是南北之異,乃是這元朝宮殿修築有一定法,那便是前閣後殿、中爲重檐柱廊的工字殿式。無論大明殿、太子宮、興聖殿還是這隆福宮無一不是採用這種樣式。”

聽他如此說,朱棣等人前後一看:果然前廊與正殿、加以青石板道,成一工字形;寢殿則與正殿,加以青石板道,也成一工字形。

朱棣等人不禁暗暗叫絕,卻不明就裡:“卻不知這裡面可是有什麼學問?”

陳珪頗有學識,一笑答道:“此乃是仿我宋代皇宮規制所造罷了。在宋時,皇帝主殿均用工字殿。這元人和金人也不深究,便每個宮殿均採用工字建殿。實則在宋時也只有皇帝的主殿才能如此建造,饒是太子都不能以工字建殿,乃是獨立成殿而已。這元人東施效顰,倒在天下面前貽笑大方了,哈哈哈。”

朱棣等人這才知曉這裡面竟有這麼一段趣史,聽了都不禁哈哈大笑。

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二卷5章 【秦王酒宴】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二卷31章 【繞道昌平】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8章 【飄雪居內】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三卷49章 【一勞永逸】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五卷15章 【秦王惡行】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三卷23章 【口舌之爭】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五卷43章 【事成定局】第四章 【兄弟相爭】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6章 【叔侄相見】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5章 【奉旨查案】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23章 【北平得信】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三卷22章 【宦海老吏】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三卷34章 【胡攪蠻纏】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二卷41章 【計議用兵】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二卷41章 【計議用兵】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五卷15章 【秦王惡行】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18章 【監察御史】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二卷2章 【王府護衛】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23章 【紀綱奏事】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五卷35章 【大雪封山】
五卷22章 【太子暴斃】二卷5章 【秦王酒宴】三卷44章 【怪誕私邸】二卷31章 【繞道昌平】第五卷25章 【太子死因】三卷8章 【飄雪居內】三卷20章 【洪澤會合】四卷15章 【算無遺策】三卷49章 【一勞永逸】四卷22章 【皇后薨逝】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第四十七章 【雌雄難辨】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五卷15章 【秦王惡行】四卷32章 【同門情重】三卷23章 【口舌之爭】四卷44章 【大慶壽寺】五卷43章 【事成定局】第四章 【兄弟相爭】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三卷17章 【督察山陽】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四卷13章 【灰白錦囊】二卷15章 【計議賑災】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6章 【叔侄相見】第四十一章 【柳莊居士】三卷36章 【據爲己有】四卷第6章 【戲鬥陳亨】二卷26章 【暗謀乾坤】三卷46章 【情愫暗生】第二十二章 【真相大白】五卷29章 【皇帝出迎】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二卷25章 【隆福爲宮】三卷5章 【奉旨查案】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五卷23章 【北平得信】四卷23章 【紀綱奏事】五卷53章 【謀奪九門】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五卷第1章 【費盡心血】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三卷22章 【宦海老吏】第四十章 【二人鬥法】三卷20章 【洪澤會合】五卷26章 【蹊蹺毒殺】三卷34章 【胡攪蠻纏】第十一章 【夤夜返京】三卷32章 【大功得成】三卷41章 【鬥謀用詐】五卷54章 【設計擒王】五卷27章 【明詔天下】二卷14章 【扶危救困】三卷22章 【宦海老吏】二卷41章 【計議用兵】第十六章 【棲霞私邸】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第十五章 【奇謀救朝】二卷3章 【借力打力】三卷16章 【終定人選】三卷9章 【紈絝子弟】二卷41章 【計議用兵】四卷第1章 【丞相被誅】五卷15章 【秦王惡行】四卷37章 【真假流言】五卷第4章 【潑辣茶主】第四十二章 【小試牛刀】四卷第11章 【深夜來訪】第十九章 【名聲大震】二卷四十六章 【奉旨回京】三卷18章 【監察御史】四卷第14章 【燕王從軍】三卷44章 【怪誕私邸】四卷27章 【齷齪不堪】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三卷2章 【帝王心術】五卷39章 【後起之秀】五卷50章 【託付王子】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二卷2章 【王府護衛】第四十四章 【燕王就藩】第二十章 【皇帝提親】五卷第11章 【追查王府】二卷15章 【計議賑災】三卷33章 【晴天霹靂】四卷33章 【敕立世子】四卷23章 【紀綱奏事】四卷第2章 【返回北平】三卷43章 【大雪紛飛】三卷27章 【巧遇熟人】第三十章 【燙手山芋】三卷27章 【巧遇熟人】三卷11章 【重查舊案】五卷第12章 【偏妃鄧氏】五卷44章 【召見燕王】五卷40章 【同胞兄弟】五卷35章 【大雪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