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洪神經

清朝的勇營軍服,大致就是頭上裹塊布,身上搭塊爛衫子,背後印着個“勇”字,腳上更是可憐,大部分都穿着自制的草鞋,甚至有很多人乾脆打赤腳,總而言之,要多土有多土,要多醜有多醜。

所謂人靠衣裝馬造鞍,一身帥氣大氣的軍裝,視覺上的震撼同樣能爲這支軍隊增加士氣。比如漢軍之紅,唐軍之黑,望之就是氣勢懾人,哪像清朝這般土包子的軍服,看上去就一副被欺負的熊樣。

曾紀澤的淮軍將是一支可與歐美軍隊媲美戰鬥力的軍隊,無論從內在的精神士氣,還是外表的整齊劃一,都將與清軍有着本質的區別。所以,當他注意到這件事時,立即決定爲淮軍更換一套近代化的軍服。

念頭一有,順着這思路往下去想,曾紀澤頓時想起一件極爲重要的事。

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西方列強憑藉着天津、北京條約,不僅繼續在通商口岸銷售洋布、洋紗,而且不斷的向中國內地滲透,行銷日廣。據統計,184年時,中國常年的進口總值中,而到1863年時,這個數值已經上爲高達17,躍居進口貿易的第一位。

這種狀況極大的排斥和打擊了中國土製的棉紡織品的生產與銷售。洋紗以其質優價廉,很快挫敗土紗,成爲中國手工織布者的首選之物。這樣一來,手工紡紗者大量減少,手工織布者在洋布的衝擊下也日漸減少,中國的手工棉紡織業不再依賴農業。其結果就是:農民勞動力大量過剩,手工業者成羣破產,與此同時,大批的原來紡紗織布以自給的人,成爲紗、布的消費者。

洋布、洋紗的大量輸入,使得中國的白銀急劇外流,自中外通商以來。數額以高達數千萬兩。毫無疑問,紡織業已經成爲列強賺取中國財富的一塊大蛋糕。

曾紀澤要給淮軍換裝,軍服制作需要紗布,而這些紗布又必須向外國進口,這麼一筆利潤,曾紀澤當然不想便宜了外國人。所以。他決心開辦中國自己地機器織布廠,儘可能的奪回這些本該屬於中國的利益。

棉紡織業不同與軍工企業,它若想盈必須具有相當大的規模,生產能力和工人的數量需求都遠高於其他行業,可以說,這純粹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低端行業。儘管如此,本土地商人們想要開辦它卻十分不易。究其原因,官府的不支持是原因之一,熟練機器織布的工人缺乏也是制約的重要原因。

雖然在滿清的統治下。中國整體處於落後保守的階段,但商人們的眼光卻從來都敏銳,他們早就有心投資於機器紡織業。只是苦於官府一直以來的嚴禁約束。而一旦當曾紀澤給予充分的支持之後,商人們地積極性立即便被調動了起來。

曾紀澤打算將紡織業這樣的輕工業,同樣完全放手給商人們去做,所以他也並不打算掏一分錢,官府僅僅名義下的領導者而已。

錢鼎銘主持下地商務司地辦事效率是相當地高。曾紀澤地命令一下。他馬上責成招商科進行相當地聯絡集資事宜。

也許是紡織業地豐厚利潤和廣闊市場更爲明顯一些。所以商人們在辦紡織這事上地熱情甚至超過了輪船局。他們在商力司地協調下。迅速地組成了名爲“上海機器織布局”地紡織企業。

織布局在短短一個月地時間內。就集資超過30萬兩白銀。董股大會正式推選蘇州人吳瀚明爲商總。這個蘇州人在蘇滬一帶擁有着十幾家布莊。一直以來都從事着進口洋布內銷地中間商地行當。資產實力相當地雄厚。光他一人就出資9萬兩白銀。是爲織布局地第一大股東。

織布局成立之後。立即着手向國外進口織布機器。他們原本是想從英國進口機器。然而。英國方面佔有了中國紗布進口地一半以上市場。他們很顯然是不願意看到中國本土地紡織企業與他們競爭。所以。幾個在華地紡織大企業向英國政府方面施加了很大地壓力。使得對華出口機器之事一拖再拖。

織布局成立之初就面臨着艱難困境。他們不得不向曾紀澤請求援助。於是曾紀澤建議他們轉而向美國訂購機器。爲此他親自去美國領事館打過招呼。並託容閎爲織布局聯絡美國方面地機器製造廠商。

容閎數次赴美。與美國地工業界也算接觸深厚。在熟悉了相關地程序之後。訂購機器之事便辦理地相當順利。第一批地織布機大約將在七月底運抵上海。

Wшw¸ttka n¸C O

與此同時,織布局開始爲將要不久之後生產,物色相關的技師,以及熟練的工人。紡織業在當時來講,雖然使用機器生產,但還算不上是“高科技行業”,所以對人才的要求,並不如軍工企業那樣苛刻,也就是說對洋人地依賴程度並不高。

而上海這個地方,洋人開辦地紡織廠就有數十家之多,旗下擁有的紡織工人達3千人之衆,這些工人都是經過長期地實踐培養,算得上中國第一代的工人隊伍。

有了這樣現成的工人來源,織布局那樣精明的商人們當然懂得如何利用,他們所要做的只是挖洋廠的牆腳,許以更高的薪水,吸引那些工人們改投織布局旗下。

事實證明,企業想要提高員工的忠誠度,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增加員工的薪水,無論在何時何地,利益永遠都是最有殺傷力的武器。所以,經過織布局一番不厚道的挖牆腳活動,大約有500名工人背叛了他們洋企,改入織布局旗下。

現在的紡織工人極度過剩,老闆隨時可以解僱再聘,可在當時的環境下,任何一個會使用機器的工人都是寶貴的人才。而培養這麼多的工人,所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大的。現在,機器織布局不需要付出培訓的費用和時間,單憑提高了一點薪水便挖來這麼多地熟練工人,算是實實在在的賺了一筆。

曾紀澤的工業化運動。從之前的事無鉅細,都要他親手操辦,到現在商務司的成立,很多項目,只需要他提出一個大致的方向,那些經過他薰陶地幕僚們。便會按照他的意圖去實行。

所以無論是江南製造局,還是上海機器織布局,都在商務司的引導下,有條不紊的開展着建設工作。到六月下旬的時候,隨着各個項目都已步入正軌,以及淮軍的休整完畢,曾紀澤開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金陵。

隨着雨花臺之役和進北攻南戰略的失敗,天京坐困的形勢無可挽回地形成,太平天國東、南、西三面戰場同時告急。瀕臨危局,天京之戰進入到了最後的階段。

至1863年6月初,曾紀澤的淮軍繼攻陷蘇州之後。陸繼掃平了蘇南太平軍殘部;左宗棠地楚軍攻陷浙東、浙西大片土地,兵鋒直指杭州;西線湘軍主力攻陷作爲天京北渡唯一渡口的九洲之後,派重兵嚴密防守,徹底斷絕了天京糧運的水上交通線。

隨着李秀成兵團的覆滅,以及蘇南、浙江戰場衆多人馬被天牽制,太平軍已無力組織大規模的戰略行動。曾國藩根據太平天國分崩離析的形勢,制定了三路合圍天京的戰略方針:雙曾國荃部湘軍爲主力,主攻天京,以淮軍、楚軍爲側應。牽制蘇南及浙江太平軍,待肅清殘敵之後,合圍天京。

曾國藩隨即調鮑超飛速引軍南渡,與曾國荃會師,又令曾國荃增募新兵,使得合圍金陵的湘軍兵力增到5萬之多。令曾國荃一軍西起江東橋,東至印子山,分佈二三十里。令蕭慶衍扎兩浦,以防李秀成之盤踞;令劉連捷扎九洲、中關、下關一帶。會同水師日夜稽查,斷天京之糧道。令鮑超扎孝陵衛一帶,各路湘軍對天京成合圍之勢。

與此同時,清廷總理衙門照會英法各國公使,在天京攻克之前,不得在該城外停泊輪船,以防太平軍偷運彈藥糧食。

隨着各路湘軍的到位,曾國藩遂下令各部對天京發起進攻,先肅清天京外圍防禦工事。

湘軍兵精糧足。士氣正盛。各部向太天軍發起了瘋狂地進攻,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攻克淳化、解溪等十餘處戰略要地,毀壘近百座,天京城效東百里之內盡爲湘軍佔領。至此,天京東、南、西三面險要盡失,僅鐘山之巔天堡、地堡城尚爲太平軍據守,城北神策、太平二門未被合圍。

在此期間,李秀成也曾組織過數次相當規模的破圍戰,但均告失敗,損兵折將達將萬之衆,天京之勢,已經到了無可解救的地步。

天京。

虎踞龍蟠的金陵,而今只不過是一座沒有希望的孤城。混亂的街頭,凋零的景象,隨處可見的是流離失所地饑民,他們跪伏在街道兩旁,每逢有太平軍的大人們經過時,便一窩蜂的擁上去,磕頭跪拜,乞求這些大人們能夠可憐可憐他們,施捨哪怕是一粒米也好。

可惜的是,迴應他們的往往是推搡喝斥,甚至是一頓馬鞭的抽打。飢餓的難民再遭毒打,無疑於雪上加霜,不時的有人會倒在擁擠的人羣之中,永遠不會再醒來。

一隊人馬經過北面地太平門,領頭那人,英氣勃發,穿着榮耀尊貴,只是,臉上盡是沮喪。

他默默地注視着的太平軍,那裡聚集了數百地平民,拖家帶口,攜老扶幼。他們邊叫嚷着“打開城門,讓我們出去”的口喊,邊不斷的向城門擠去,只是,每一次的衝擊都被戒備森嚴的守城太平軍逼退。

守太平門的是一員天將,名叫賀城棟,他手扶着大刀,向着這些試圖出城的平民百姓高喊道:“天王有令,凡天國子民,必須與天京共存亡,從今日起,不許一人出城,違令者以通敵論處。”

“我們不敢通敵,我們只是想出城討口飯吃,家裡糧米斷盡。再留在天京我們就要餓死了。”飢餓的百姓在乞求。

賀城棟不爲所動,高喝道:“天王的旨意我已經告訴了你們,如果你們還敢強行衝門,休怪我不客氣!”

賀城棟說罷,手一揮,城上迅速的奔下兩隊太平軍。皆手執洋槍。他們擋在了人羣之前,黑森森的槍口對準了那些手無寸鐵的饑民。

饑民們面對的是死亡的威脅,然而,他們若是不能出城,同時是死路一條。進也是死,退也是死,已是被逼上了不歸之路。

人羣中有人激憤的喊道:“大夥齊心衝出去纔有活路,不要怕他們,咱們衝啊!”

本就激動地饑民們一被煽動。立刻變得更加的憤怒,幾百號人前呼後擁的向着北門衝去。

賀城棟大驚,急喝道:“退後。我命令你們退後,再不退後,我就要開槍了!”

賀城棟的警告淹沒在亂哄哄的叫聲之中,饑民們無所畏懼,像是被逼急的野獸,不顧一切地迎着槍口衝去。

“開槍,開槍!”賀城棟恐事態難以控制,毫不猶豫的下達了開槍的命令。

兩排洋槍同時開火,瞬間。有數十人飲彈倒地。這些饑民們到底不是訓練有序的士兵,槍火和飛濺的鮮血,眨眼間將他們嚇得魂飛魄散,方纔不要命的勁頭煙銷雲散,掉頭便是抱頭逃竄。

前面的人先折身,後面的人反應不過,當即有許多人被推倒在地,逃竄的人們哪還顧及到別人,踩着那些倒地者地身軀狂奔。更多的人便死在踐踏之中。小孩的嚎聲,婦人地哭聲,還是傷者的哀聲,還有那此起彼伏的槍聲,整個北門亂成了一鍋粥。

賀城棟似乎還不解氣,又喝道:“該死的賤民,叫你們不聽命令,給我繼續射擊,射死這幫賤民”

士兵們便重新裝填彈藥。準備每二輪的射擊。這時。一直在旁靜觀的那位王爺終於忍不住了,他拍馬上前。怒吼道:“住手,誰敢再開槍,本王就要他的人頭。”

賀城棟回頭一看,神色時一變,急令部下停止射擊,幾步迎上前去,拱手道:“末將賀城棟見過忠王。”

李秀成一臉的怒容,馬鞭指着他教訓道:“咱們天國子民,皆是兄弟姐妹,賀城棟,你好狠的心腸,竟向自己地兄弟開槍,你也真下得了手嗎!”

賀城棟一臉的尷尬,吱吱唔唔道:“王爺,末將也不想呀,可是這是天王親下的旨意,末將也是奉命行事,不敢不從呀。”

洪秀全下令不準任何平民離開天京,這旨意李秀成也知道,賀城棟只是一個小角色,他若不向這些平民開槍,天王洪秀全就要向他開槍。賀城棟的苦衷李秀成也理解,只是親眼見天國的軍隊,向天國的子民開槍,他卻無論如何也看不下去,便即挺身而出阻擋。

這時,那些僥倖未死的饑民一見李秀成現身,便又冒着死亡的威脅,紛紛又轉頭回了來,幾百多號人跪在了李秀成面前,請求忠王殿開恩,能準他們出城尋一條生路。李秀成的愛民如子是出了名地,這也是這幫人見了李秀成竟不畏懼的原因。

李秀成掃了一眼這些狼狽不堪的饑民,深嘆了一聲,道:“打開城門,放這些人出去吧。”

賀城棟大驚:“王爺,這是違抗天王之旨呀,末將,末將可擔待不起。”

李秀成瞪了他一眼:“叫你開門你就開城,天王怪罪下來,本王一力承擔便是。”

李秀成目下是天京防禦之戰的最高指揮官,名義上是可以調動全城所有兵力,賀城棟自不敢得罪。現今既然李秀成願意擔責任,賀城棟也沒什麼好說的,只好無奈的下令開城。

“謝王爺,謝王你。”饑民們對李秀成是感激不盡,拜了又拜。李秀成揮了揮手,嘆道:“你們走吧,好自爲之,生死各安天命了。”

饑民們生恐再有變數,便也不敢有所耽擱,幾百號人擠擠搡搡的奔出了城去。那賀城棟生恐更多的饑民聞訊而來,待這一幫人出了城後,立即下令關閉城門,重新建立更嚴密的隔離防線。

“王爺。這太平門是洪家幾位王爺地防區,這麼做只怕會得罪他們呀。”副將許海義提醒李秀成。

“大廈將傾,他們也逞狂不了多久了,得罪就得罪吧。”李秀成苦笑着說

“王爺……”許海義不知該說些什麼,李秀成那一臉地迷茫之狀,讓他越發的六神無主。

“走吧。去見天王。”李秀策馬望天王府而去。

這座規模宏大地天王府,華麗之甚,不亞於北京的紫禁城。北京的紫禁城集明清兩代數百年營建之功,而這天王府卻是在短短數年間建成,所耗錢財民力之巨大,可以想象。

寢宮之中,天王洪秀全在用膳,擺在他面前地,是眼花繚亂的將近五十多道菜。兩旁伺候着他的是三十多名侍妾。

那每一道菜餚花費的銀子,足以養活宮外的一名饑民半年。那每一名侍妾,無不是國色天香。嬌豔動人。而在這天王府的後宮之中,還有三千多位這樣貌美如花地女子,她們的存在,只是爲了服伺天王一人。

洪秀全懶懶的坐在龍椅上,他不用動手,只需仰着脖子,那些侍妾們自會將菜喂到他的口中。

“主上,嚐嚐這塊鵝肝吧,多新鮮。”蘭妃夾着一塊內。小心翼翼的送到洪秀全的嘴邊。洪秀全突然打了一個噴嚏,蘭妃筷子沒夾穩,送到嘴邊的那塊鵝肝脫手,正掉在了洪秀全的龍袍上。

蘭妃大驚急,急是跪伏於地,邊用絹帕擦拭龍袍上的油漬,邊是失魂落魄地泣道:“臣妾罪該萬死,請主上恕罪。”

洪秀全本來就心情不佳,蘭妃這一失手。更是惹惱了他,擡手便是給了她一巴掌。他乃經歷過陣仗的人,雖然這麼多年身處深宮之中,但手勁還是有的,這一巴掌重重地將蘭妃扇倒在地上,她的臉上頓時現出一個紅印子,嘴角也淌出了鮮血。

蘭妃顧不得疼,急是匍匐在洪秀全的腳步,失聲泣道:“主上恕罪。主上恕罪……”

洪秀全這些年的身子越來越不佳。這一巴掌打過去後,他的喘息明顯重了幾分。他死瞪了蘭妃一眼,冷冰冰的說道:“侍奉不周,該當重處。來呀,將這賤婢拖出去執行杖責。”

天王府的後宮律法極嚴,規定:凡服事不虔誠打,硬頸不聽教打,越眼看夫主該打,問王不虔誠打,躁氣不純靜打,說話極大聲打,有嘴不應打,面情不歡喜打,眼左望右望打,講話不悠然打……這蘭妃敢將鵝肝弄髒了天王的龍袍,罰她受些杖刑已是天王極大的寬容。

蘭妃頓鬆了口氣,磕頭道:“多謝主人開恩,多謝主上開恩。”

蘭妃被強壯地侍衛們拖出了寢宮,不多時便聽一陣陣的慘嚎聲。洪秀全聽到這叫聲,似乎心情好了些,比平日多吃了幾口肉,不過也只是眼前的十幾個盤子動了動,往遠處更多的菜卻一口都沒動過。

洪秀全正吃得有味,外邊有報,言忠王李秀成求見。洪秀全的臉色頓是陰了不少,將嘴裡未吃過的一塊肉吐在了桌子上,手一揮,沒好氣的說道:“把這些東西撤了吧。叫忠王進來。”

侍女們迅速的將膳食撤走,將寢宮打掃得乾乾淨淨。片刻之後,李秀成進入寢宮,當即便拜,口中恭敬道:“臣李秀成拜見主上。”

“忠王快快請起。”洪秀全是相當的客氣,畢竟,現下地天京危局,他所能依仗守城的也只有這位忠王了。

李秀成謝恩起身,洪秀全接着道:“忠王,聽說城上清妖這幾日攻城益急,城防之事,你可要多留些心纔是。”

李秀成道:“天京城牆堅固,清妖想攻破沒那麼簡單的,倒是……”李秀成猶豫了一下,接着道:“倒是城中糧荒已久,軍民飢餓難耐,守城之志日消,這纔是最不利之處。”

洪秀全笑了笑,洋洋得意道:“這你就多慮了,朕已經找到了解決糧荒的法子。來啊,將甜露呈上來給忠王瞧瞧。”

李秀成一臉的納悶,卻不知洪秀全深處宮中,能有什麼法子解決糧信問題,總不會在紙上畫個餅上人們來充飢吧。很快,侍女們就將洪秀全所說的“甜露”以金盤端來,李秀成頓時大感失望。

那金晃晃的盤子中所承的,哪裡是什麼甜露,只不過是一堆亂糟糟的團草罷了。

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225章 實驗室第120章 對峙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89章 阿斯本艦隊第123章 炮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118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 侍王第59章 掌控財稅第178章 決斷第3章 初顯不凡第276章 不當婊子第57章 英雄末路第66章 程學啓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33章 屠殺第62章 行刑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11章 洋槍營第122章 獻策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15章 創建炮連第63章 常熟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268章 血洗第47章 容閎第3章 初顯不凡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80章 壕溝戰術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71章 兵工廠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25章 江上縱論第74章 紀澤式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217章 曖昧第245章 郡主第38章 咸豐第71章 兵工廠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128章 巷戰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305章 放權第3章 初顯不凡第122章 獻策第273章 天罰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章 新的身份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58章 幼天王第245章 郡主第50章 幕府第300章 憶往昔第171章 修好第266章 借道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33章 刺客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86章 解放第251章 謠言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66章 程學啓第184章 誓師第266章 借道第316章 信第219章 “貴賓”第7章 治病求醫第171章 修好第291章 雙飛第42章 政策調整第266章 借道第203章 北京第146章 派系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127章 血戰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36章 信仰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91章 大殺器第277章 安內第228章 骨肉第137章 國號第110章 邪惡之師第272章 強硬第90章 保存實力第86章 夫妻情調
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225章 實驗室第120章 對峙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89章 阿斯本艦隊第123章 炮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118章 兵臨城下第156章 侍王第59章 掌控財稅第178章 決斷第3章 初顯不凡第276章 不當婊子第57章 英雄末路第66章 程學啓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33章 屠殺第62章 行刑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11章 洋槍營第122章 獻策第200章 關門打狗第15章 創建炮連第63章 常熟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268章 血洗第47章 容閎第3章 初顯不凡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80章 壕溝戰術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71章 兵工廠第6章 舢板與火輪第25章 江上縱論第74章 紀澤式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217章 曖昧第245章 郡主第38章 咸豐第71章 兵工廠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128章 巷戰第303章 司法公正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305章 放權第3章 初顯不凡第122章 獻策第273章 天罰第310章 世界潮流第2章 新的身份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58章 幼天王第245章 郡主第50章 幕府第300章 憶往昔第171章 修好第266章 借道第209章 校長姐姐第233章 刺客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86章 解放第251章 謠言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66章 程學啓第184章 誓師第266章 借道第316章 信第219章 “貴賓”第7章 治病求醫第171章 修好第291章 雙飛第42章 政策調整第266章 借道第203章 北京第146章 派系第112章 野心 鐵血 柔情第216章 不同的騎兵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127章 血戰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36章 信仰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91章 大殺器第277章 安內第228章 骨肉第137章 國號第110章 邪惡之師第272章 強硬第90章 保存實力第86章 夫妻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