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咸豐

天明時分戰鬥結束,陳玉成和他潰敗的太平軍抄小路往桐城方向退去,半路上又撞上了多隆阿派來增援集賢關的一部援軍,太平軍又敗大殺一陣,陳玉成馬不停蹄,一口氣逃回了桐城,一萬餘衆帶回來的只剩下不到五千。

也許曾紀澤收到戰報時,並沒有意識到這場集賢關保衛戰的勝利有多麼重要的意義,正是這次勝利,挫敗了太平天國援救安慶的最後一絲希望。現在,這座天京上游最重要的門戶已經完全陷入了絕境,安慶的攻克,只是時間的問題。

七天之後,另一部人馬接替了集賢關的防務,曾紀澤和他的常勝軍被調往了安慶城外,很顯然,曾國藩作出這樣的佈署,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他最得意的長子和他的九弟曾國荃共同分享攻克安慶的大功。

時間轉眼進入七月,對安慶的圍困業已到了最殘酷的階段。楊載福部水師截斷了菱湖通道,斷絕了太平軍由水路往安慶運糧的企圖,這使是安慶僅有的一條糧道也被阻斷,很快,安安城陷入了糧荒。

爲了繼續堅守下去,守將葉芸來實行了嚴格的糧食管制,各家各戶必須交出所有的糧食,由太平軍統一配給,軍隊自然是優先配給的對象,如此一來,不出半月,城中百姓即餓死大半,甚至屢有易子而食的事件發生。

而進入七月中旬的時候,軍隊的糧食也消耗殆盡,包括老鼠、野草等能吃的一切東西都被吃盡,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餓死在街頭無人埋葬的屍體,整個安慶城儼然就要變成一座死城。

曾國荃並非圍而不攻,在其之前,他發動了幾次相當規模的進攻,但均被那些飢餓疲憊,但卻英勇不減的太平軍擊退。眼前這座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孤城,在曾國荃看來,卻像是一座難以撼動的大山,他實在想不通,在這個絕望的環境下,那些長髮賊是憑着什麼力量去堅守下去的。

人的信念有時候是很神奇的東西,就像“均貧富”這句簡簡單單的口號,卻在數千的歷史中,號召着數不清的農民放下鋤刀,拿起刀槍,變成勇猛的戰士,爲之英勇戰鬥。

太平天國的口號,在曾國藩這些人看來是地地道道的邪教之說,而在這些不屈的戰士看來,卻是他們心底最純樸的理想。也許,正是這種理想,支持着他們不畏的抵抗下去。絕對的理想,造就絕對的狂熱,而這種無法控制的狂熱,又是多麼容易形成令人生畏的破壞力。

曾國藩大營。

這是一個月以來曾國藩招開的第三次軍事會議,湘軍的名將幕僚們雲集於此,討論着如何儘快拿下安慶這城頑抗之城。

“大哥,再給我十天時間,我保證攻下安慶,拿葉芸來的腦袋喂狗。”曾國荃拍着胸脯保證。圍攻安慶十年有餘,擁有最精銳的人馬,最充滿的糧餉,而安慶城卻久攻不下,曾紀澤的這位“九叔”面子上已經越來越過不去,脾氣也一天比一天暴戾。

曾國藩不語,只是看了一眼李鴻章,李鴻章識其意,拿着一份文書道:“承德方面得到的消息,皇上這一段時間的龍體愈來愈差,對於咱們久攻安慶不下頗有不悅,老師的意思是務必儘快攻下安慶,上報戰功,以悅龍顏。”

曾國荃一聽就不耐煩,擺着手道:“前線打仗的是咱們,他知道個什麼,如果可能的話,我還巴不得明天就攻下安慶。”

曾國荃的口氣頗有犯上不敬之意,曾國藩臉色頓時一變,喝道:“九弟,注意你的言辭,禍從口出的你難道不知道嗎!”

曾國荃低哼了一聲,“那大哥你說怎麼辦,咱們都把安慶圍成這個樣子,聽說裡面的髮匪連樹皮都啃光了,可他們打起仗來還是拼死拼活,咱們除了繼續圍攻下去,還有什麼辦法。”

這個時候,曾紀澤提出了自己的計劃,他說:“與其現在分散兵力四面圍攻,倒不如由我的常勝軍集中火力佯攻北門,再由九叔所部暗中挖掘地道通往安慶西門城下,埋下藥包炸塌城牆,只要能成功轟開一道缺口,大軍一涌而入,安慶必克。”

曾國荃一心想獨吞攻克安慶之功,起先對於曾國藩派曾紀澤來支援還頗有些不滿,但眼下曾紀澤提出這計劃,成功的話道功還是歸曾國荃所有,他倒也可以接受,於是當即表示同意。

曾國藩又徵求了旁人看法,衆人也覺這是目前最有效的作戰計劃,於是曾國藩同意照此計劃實施。

就在會議結束,衆人要散去分頭行動時,督戰菱湖水師未曾參加會議的楊載福急匆匆的走了進來,前一封信遞給了曾國藩:“大帥,這承德方面咱們的人傳來的急報,你快看看吧,出大事情了。”

曾國藩拆開信來粗粗一閱,臉色立時變得煞白,拿信的手竟是微微有些顫抖。

“大帥,出什麼事了?”衆人很少看到曾國藩有這樣驚異的表情,都迫不及待的問。

曾國藩沉默半晌,長吐一口氣,道:“皇上駕崩了。”

短短一語,猶如晴天霹靂,大帳內一時間鴉雀無聲。驚慌、失落、焦憂……衆人的臉上寫着不同的表情,唯有曾紀澤,一臉的泰然自若。

根據歷史記載,這位風liu成性的清文宗將在一八六一年七月駕崩,他雖記不清具體的日期,但估計着也就這幾天。

在咸豐帝執政期間,共與英、法、俄簽訂了《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並批准了與英法的。其中,在《中俄北京條約》,咸豐帝承認了1858年沙俄迫使清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的《璦琿條約》,該條約使中國割讓了東北一百七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且這片廣闊的土地位於滿清的老家。

當然,這些條約的簽訂,國勢衰落,列強強大是迴避不了的客觀原因,主觀原因卻是這位咸豐爺之昏庸。

如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當英法調集軍隊陸續開赴中國這時,咸豐帝既沒有動員軍民,積極抵抗,也沒有派軍隊堅守天津塘沽海口,卻在圓明園中大肆慶祝他的30壽辰。

而當戰爭打響時,咸豐又戰和不決,先吃敗仗時立即簽訂了《天津條約》,略有小勝後又撕毀條約,再打敗仗時卻又拒絕妥協,施展一些貓伶狗俐的小技,使得事態不斷擴大,最終導致北京的倫陷。

想當年大明“天子守國門”,崇禎帝在社稷危難之時,既不遷都逃路,亦不巡狩圍獵,而是發出“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的哀嘆,登上煤山,自縊而死。而咸豐帝卻在大敵入侵之時,不盡職守,不守國門,帶領着老婆兒子、軍機大臣、王公貴族,逃之夭夭,美其名曰“巡狩”,氣節相較之下,前如長虹,後如寸光。

生前無能也就罷了,死後,這位風liu皇帝還自以爲聰明的安排了後事,爲中國的未來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禍害。而在這樣一個變革的大時代,正是這個禍害的存在,使得近代中國陷入更加漫長而灰暗的沒落時期。

第57章 英雄末路第220章 空軍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51章 辦報第58章 北極熊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12章 籌款第76章 留學計劃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265章 試驗品第304章 求情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97章 立威第137章 國號第204章 山海第297章 攻其不備第233章 刺客第156章 侍王第265章 試驗品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9章 李鴻章第247章 儲君第25章 江上縱論第254章 先手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3章 打砸搶燒第276章 不當婊子第14章 洋教習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184章 誓師第87章 徐州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98章 慕王第97章 立威第19章 美國局勢第11章 洋槍營第179章 “女人之罪”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87章 徐州第254章 先手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157章 白話文第265章 試驗品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80章 升級第39章 不明朗的權力之爭第123章 炮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38章 咸豐第172章 海權第28章 手術第292章 德意志第57章 英雄末路第33章 屠殺第13章 打砸搶燒第312章 對話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58章 北極熊第73章 劉銘傳第18章 武器優勢第85章 第一面第65章 海襲第194章 人,狗第138章 豬尾巴第299章 統一問題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68章 同濟第13章 打砸搶燒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13章 牌坊第36章 信仰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304章 求情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186章 解放第240章 反戈第268章 血洗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章 新的身份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251章 謠言第140章 視死第82章 同文第269章 強硬第83章 復旦第66章 程學啓第117章 天兆第10章 大刀手第161章 曾胡會第280章 升級第41章 上海,擴軍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
第57章 英雄末路第220章 空軍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51章 辦報第58章 北極熊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309章 沒有最好第12章 籌款第76章 留學計劃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265章 試驗品第304章 求情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97章 立威第137章 國號第204章 山海第297章 攻其不備第233章 刺客第156章 侍王第265章 試驗品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9章 李鴻章第247章 儲君第25章 江上縱論第254章 先手第92章 機槍車間第13章 打砸搶燒第276章 不當婊子第14章 洋教習第281章 烽煙再起第184章 誓師第87章 徐州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98章 慕王第97章 立威第19章 美國局勢第11章 洋槍營第179章 “女人之罪”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87章 徐州第254章 先手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157章 白話文第265章 試驗品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80章 升級第39章 不明朗的權力之爭第123章 炮第182章 “虧本的買賣”第38章 咸豐第172章 海權第28章 手術第292章 德意志第57章 英雄末路第33章 屠殺第13章 打砸搶燒第312章 對話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58章 北極熊第73章 劉銘傳第18章 武器優勢第85章 第一面第65章 海襲第194章 人,狗第138章 豬尾巴第299章 統一問題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261章 改革大幕第68章 同濟第13章 打砸搶燒第288章 南京條約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313章 牌坊第36章 信仰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304章 求情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186章 解放第240章 反戈第268章 血洗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章 新的身份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251章 謠言第140章 視死第82章 同文第269章 強硬第83章 復旦第66章 程學啓第117章 天兆第10章 大刀手第161章 曾胡會第280章 升級第41章 上海,擴軍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