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誓師

州。

曾紀澤身穿着紅色的軍衣,腰懸配刀,手持馬鞭立於廳堂之中,身後高懸的那張大地圖,清楚的標明瞭北伐的進軍路線,那一道道紅色的箭頭,最終都匯聚到了那座已淪陷近兩百年的古都。

座下,劉銘傳、程學啓、吳宗敏、向望海等高級將領齊聚一堂,曾紀澤環視衆人一眼,向一旁的杜聿光道:“差不多了,杜參謀,你就將次此北伐的進軍路線向各位師長們宣佈一遍吧。”

“是。”年輕的杜聿光騰的起身,手執細棒,一處處的比劃向那大地圖,口中道:“此次我大明北伐,計有東西兩路,西軍由四川攻入清境,西取甘肅、青海,北取山西內蒙。而我東軍進攻首要目標則爲北京。”

“首先,我東軍分兵兩路,東路劉銘傳師、獨立炮團由徐州出,先取州府、青州府,再取山東省城濟南府,之後經德州進入直隸,直取天津。西路程學啓師、向望海師、機槍營,先取兗州府,再取大名府,經順德、正定、直取保定府。東西兩路,約定於12月初會師於北京城下。

衆將聽了各自的任務,皆是興奮不已,那吳宗敏見旁人俱有重任在身,唯獨自己沒有任務,忍不住道:“我的師人強馬壯,爲何沒有我的任務。

杜聿光笑道:“吳師長稍安勿躁,王爺給你安排了更重要的任務。考慮到我大軍北上,腐朽之滿清自無力抵抗,故清廷極有可能棄卻北京,退回關外老家。故,王爺特將吳師長所部改編爲海軍陸戰隊第一師,暗中返回上海待命,隨時準備由海上登陸山海關一帶,阻擊滿清逃竄關外。”

曾紀澤目光深遠,自然知道如何合理發揮海軍之優勢,在平定左宗棠的戰爭之中,他的登陸戰屢屢給予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這使得他更深刻的認識到,在對付滿清這樣作戰思想尚落後的敵人,靈活的利用海軍機動,將使東軍的優勢更增

先前曾紀澤爲防滿清有所注意,故將吳宗敏師也暫時調到了徐州前線,這時再暗中調回去,無非也是起了掩人耳目的作用罷了。

吳宗敏通過台州、福州的兩次登陸作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差不多已經是全中國最好的登陸指揮將領,這一次聽到曾紀澤給他的任務時,已與從前的焦慮截然不同,他是一身的自信,欣然領命。

接着杜聿光又道:“除了西軍之外。作爲大明地盟友。太平天國亦將參加這次地北伐。其軍將由河南發。渡黃河取運城。經平陽府。直取太原而後繼續北上取太同府。經宣化與我軍會師於北京。同時。太平軍亦將分兵西進。配合西軍攻取陝西內蒙等省。儘管我們與太平軍是友軍。但王爺卻另有安排。”

這時。曾紀澤親自起身。指着地圖道:“按照大明與太平天國地協議。滅滿清之後。太平天國將擁有外蒙新疆全境、內蒙、甘肅、陝西大部。山西及綏遠全境再加上其現有地河南全境。安徽、湖北、山東、直隸一部。整個中國。將有三分之一以上地土地爲太平天國所佔有。”

衆將一聽。不滿地表情頓顯於臉。劉銘傳一躍而起。叫道:“王爺。太平天國不過咱們手下敗將而已。憑什麼讓他們佔那麼多地盤。這北伐咱們不要他參加便是。等咱們把滿清滅了。回過頭來再把這些狗賊一併掃了便是。”

曾紀澤示意他坐下。笑道:“大明一統天下是大勢所趨。又豈會容納任何地割據勢力。皇上已經給了本王和湘王旨意。此番北伐名義上與太平軍合作。但過程卻不必拘泥於原定地計劃。但凡能搶之地。定要先於太平軍搶下。各軍攻下北京之後。務必迅速往兩國邊界集結推進。本王同時會暗調人馬。佈於江蘇、安徽與河南交界地帶。只待滅了滿清之後。數路大軍立刻對太平天國展開圍剿。”

聽了這一番話。衆人地心才安穩下來。佈置已畢。曾紀澤遂宣佈次日正式出師北伐。

當天。數萬大軍聚于徐州以北。軍容整肅。槍炮威武。曾紀澤立於剛剛築好地高臺之上。向衆軍高聲宣讀了那篇《討清檄文》。並按照中國軍隊出師地傳統。宰殺牲畜以祭旗。

儀式結束之後,曾紀澤走到臺邊,高聲道:“我漢人受滿奴壓迫兩百餘年,今天,終於到了復仇之日。本王在此向你們立下誓約,誰第一個殺進北京城,朝廷封其爲侯!爾等將士須當用命,不付皇上與本王之期望!”

紀澤豪言說罷,身邊的劉銘傳拔刀而出,揮舞着高聲t|滅滿清,復我漢土!掃滅滿清,復我漢土!”

臺下將士羣情激奮,揮舞着手中的刀槍,齊聲高呼着“掃滅滿清!掃滅滿清!”

那是復仇的呼聲,那是血與火的戰歌,那聲音咆哮,隨着風兒向北傳去,這一天,將永遠銘刻於很多人的心頭,作爲痛苦的記憶,永恆的存在。

長劍,奮然出鞘,劍鋒直指北方,曾紀澤放聲高喝:“開戰!”

而在距徐州不遠的開封府,另一支大軍亦在誓師北伐。

開封府南門外,赤旗飄揚,那“太平”二字隨風搖曳。

“主上,臣的兩萬騎兵已經整裝待發,只消主上下令,臣十天之便可取了運城。”西王賴文光好一番豪言壯語。

李秀成撫其肩,叮囑道:“西王啊,此次北伐,滿清那是必滅無疑。你這次明着是去伐清,其實卻是在與明廷搶地盤,你要充分發揮騎兵的優勢,北方各重鎮險關,務必要儘可能搶於明軍之前奪下。”

賴文光眉頭一皺,道:“看來主上你心中早就有數了,明廷滅清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咱們天國。”

李秀成嘆道:“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你看這中華大地,自古以來稱王稱雄者不知有多少,但哪一朝哪一代,最終還不是歸於一國。哼,就算明廷不來惹朕,朕早晚也得去滅了他們。”

李秀成接着又道:“你拿下城池之後,朕的步軍便會隨後跟進,安撫民心,加固城池。對於那些投降的清軍,你一定要善待,咱們要好好的利用這些有生力量,爲對付明廷做準備。”

賴文光點頭道:“臣謹記主上叮嚀。”

李秀成接着又對蔡元隆道:“東王,你雖不是北伐的主力,但西取甘陝等省於我天國而言,亦是十分重要。陝西等地,自古以來是金城千里,易守難攻,圖取之後,便可作爲我天國的大後方。哪怕是與明廷交戰之中失利,我等亦可全身退入陝中,徐圖大計。“

蔡元隆長出了口氣,道:“主上,容臣說一句實話,如此明廷國力如日中天,縱是合我國與清國之力亦有所不及。介時清國一滅,明廷掉轉槍口轉向我太平天國,憑我國現在的軍力,是否能抵擋得住他們的進攻實在是個未知數呀。”

李秀成神色亦是凝重,但目光卻是堅毅無比,道:“自古以來,未必強者便能奪天下,若是如此,三國之袁紹,隋末李密,元末之陳友諒豈非都已竊得帝位了嗎?朕相信,只要我天國朝野齊心,必可扭轉乾坤。”

自天京突圍以來,李秀成還從未說過如此豪氣幹天的話,衆將士聽了,無不爲之動容,士氣都爲之一振。

但那蔡元隆思量深遠,心下仍是頗不放心,又道:“雖是如此,但咱們也不能坐待明廷來攻。依臣之見,如今三分天下,乃是滿清、我天國弱,而明國強,咱們何不效仿三國之蜀吳,聯合滿清,共同對付明國呢。”

蔡元隆的這個建議倒是稀奇,包括李秀成在內的君臣們,均是爲之一驚。一直以來,他們從心底都將滿清視爲天國最大的敵人,那是自金田起事之後,十數年來根深蒂固於心中的一種信念。

多少次的夜中沉思,回往過去的血與火的生涯,李秀成亦曾問過自己:我們的敵人,究竟是清妖?還是那些甘願爲清妖賣命的漢人走狗許,當天下大勢發展到這個地步之時,滿清已經並非我們的主要敵人,那江南的大明,纔是我天國生存的最大隱患。

但最後,這些疑問都不攻自破,因爲他的心中有一個難以磨滅的信念,那便是:無論我漢人如何爭鬥,那都是漢人內部的事,而那異族的清妖,無論如何都必須將他們消滅,將他們從華夏大地上抹去。

“絕無可能,無論如何時,清妖纔是我們天國最大的敵人,只有消滅了他們,纔對得起我天國十數年來戰死的將士。”李秀成的回答無可置疑,蔡元隆見其心志甚堅,便不敢再多言。

李秀成忽然又一笑,泰然道:“你們放心吧,朕也不是沒有準備。如今明廷北伐,必是傾國之力,其國內必然空虛。

待其大軍離國之後,朕亦會暗統一軍,屯於湖北、安徽一帶,必要時候,朕會先發制人!”

第110章 邪惡之師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20章 以利換技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55章 私人武裝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69章 整風第144章 北征第247章 儲君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5章 江上縱論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215章 天才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119章 紫禁 穢第233章 刺客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304章 求情第119章 紫禁 穢第36章 信仰第239章 懦夫第265章 試驗品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06章 背信第25章 江上縱論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167章 列強的矛盾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268章 血洗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7章 堅守黃州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38章 自作孽第33章 屠殺第221章 第一人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215章 天才第283章 邊境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62章 行刑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46章 淮軍初戰第4章 英國醫生第23章 官督商辦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1章 洋槍營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54章 先手第70章 三路進兵第127章 血戰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86章 夫妻情調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240章 反戈第63章 常熟第121章 來陰的第117章 天兆第300章 憶往昔第127章 血戰第108章 洪神經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41章 狂歡第298章 獵鷹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96章 會面第285章 天鷹第87章 徐州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66章 程學啓第273章 天罰第227章 本性第297章 攻其不備第284章 口袋陣第74章 紀澤式第203章 北京第204章 山海第30章 假老爸第96章 會面第92章 機槍車間第56章 軍校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23章 官督商辦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41章 狂歡
第110章 邪惡之師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20章 以利換技第34章 悲壯的熱血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55章 私人武裝第218章 有壓迫就有反抗第69章 整風第144章 北征第247章 儲君第125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51章 李秀成的反攻第35章 再度交手第25章 江上縱論第202章 罪有應得第215章 天才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119章 紫禁 穢第233章 刺客第249章 寶刀不老第304章 求情第119章 紫禁 穢第36章 信仰第239章 懦夫第265章 試驗品第132章 所謂忠臣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106章 背信第25章 江上縱論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167章 列強的矛盾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268章 血洗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7章 堅守黃州第294章 致命武力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38章 自作孽第33章 屠殺第221章 第一人第278章 民以食爲天第215章 天才第283章 邊境第49章 除夕,雪夜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62章 行刑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46章 淮軍初戰第4章 英國醫生第23章 官督商辦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1章 洋槍營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185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254章 先手第70章 三路進兵第127章 血戰第133章 山雨欲來第86章 夫妻情調第289章 經略越南第240章 反戈第63章 常熟第121章 來陰的第117章 天兆第300章 憶往昔第127章 血戰第108章 洪神經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41章 狂歡第298章 獵鷹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177章 伐清大計第109章 鼎之輕重第96章 會面第285章 天鷹第87章 徐州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66章 程學啓第273章 天罰第227章 本性第297章 攻其不備第284章 口袋陣第74章 紀澤式第203章 北京第204章 山海第30章 假老爸第96章 會面第92章 機槍車間第56章 軍校第164章 無恥的干涉第23章 官督商辦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166章 政治投資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290章 三國進獻第241章 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