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幕府

零點的鐘聲漸近,上海灘的清國居民們點燃了喜慶的煙花,雪舞漫漫的夜空中綻放出一朵朵炫爛奇麗的花火。

“曾,快看,多麼美麗的煙花。”路易絲歡快的指着天空,又蹦又跳的,興奮不已。

“是啊,真的很好看。”曾紀澤也仰望天空。當他悄悄去看路易絲時,煙火照亮了她的側臉,那笑容,可比花火般美豔。紅色的長髮在風雪中搖曳,風中,有她淡淡的香水味道。

曾紀澤忍不住擡起手,輕輕撫過了她的臉龐。路易絲下意識的偏了一下頭,笑容褪卻,寒風燙紅的臉更加紅潤,分不清是霜紅還是緋紅。

“路易絲,很晚了,我們該回去了。”橋洞那邊,一個洋教士在向路易絲揮手。

路易絲從恍惚中清醒過來,表情略有幾分侷促。她向曾紀澤笑了笑,揮手告別:“曾,如果你不忙了,記得來聖約翰醫院找我。”

路易絲提着長裙奔向同伴,當她要上馬車離開時,回頭向曾紀澤招了招手。曾紀澤就那麼撐着傘,在江邊目送着她離去,直到洋人的馬車消失在橋洞的陰影中。

曾紀澤輕嘆了一口氣,仰望天空,雪,更大了。

大年初一的清晨,曾紀澤發佈了一份公告,正式對外界宣佈他開幕的決定。公告中一條格外引人注目,即:唯纔是舉,不問出身。東西兼用,文武並重。

曾紀澤在公告中對這一條做特別的解釋,表達了他急切需要兼通西學的人才,包括西方的技術、語言、文化、軍事思想等等,只要有這方面的專長者,都可以來他的幕府投靠。

曾紀澤選擇在這樣一個立足未穩的情況下就開幕,實則也是出於無奈。曾紀澤以組建洋隊槍起家,青雲直上到如今的巡撫之位,所從事的事由簡單到複雜,已與原先單純的帶兵有了很大的不同。

曾紀澤畢竟從政的經驗尚且,身邊儘管有李鴻章這樣的不世之才,但一人之力畢竟有限,身爲巡撫,特別是一個決心推行自強運動的巡撫,方方面面有數不清的事要等去做,光靠一個李鴻章是遠遠不夠的,曾紀澤需要更多的人才來充實他的班底,做他的左膀右臂。

最先加入曾紀澤幕府的有安徽建德人周馥,此人歷史上本就是加入李淮章幕府的第一人,先前一直在父親曾國藩幕下效力,不久前曾紀澤向曾國藩寫信請調任一派人才來輔佐他,周馥便名列首位。

周馥此人在文字方面有着獨特的造詣,他起草過的文報連文采不凡的李鴻章都十分欣賞,曾紀澤將他召入幕下,主要命其辦理日常文案,待培養一段時間後,再委以更多的重要事務。

緊接着被曾紀澤召入幕中的是兩位高級參謀類人才,王凱泰和陳鼐。

王凱泰,字幼軒,江蘇寶應縣人,時任江北團練大臣晏端書座下幫辦。王凱泰精於軍事,在擔任幫辦的兩年中,積極協助晏端書在蘇北組織團練武裝,鎮壓當地的農民叛亂,在對抗太平軍和捻軍的戰鬥中著有勞績,多次受到保舉,累加至四品卿銜。曾紀澤的一切作爲都以淮軍的發展爲根本,軍事是他的重中之重,王凱泰這樣的軍事人才正是他需要的得力助手。

陳鼐,字作梅,江蘇溧陽人。早年遊學北京,與李鴻章一同拜在曾國藩門下,論輩份算得上是曾紀澤的同年。此人曾先後在曾國藩與胡林翼的幕從充當高級參謀的角色,爲兩位中興名臣提了不少出色的建議,曾國藩和胡林翼對陳鼐都給予過很高的評價。

曾紀澤原打算召原淮軍另一位著名參謀張佩綸入幕,但考慮到此人這時不過十三四歲,年齡尚且不足以擔當大任,不妨使其在外磨練幾年,等成年之後再召入麾下不遲。

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有了王凱泰和陳鼐的參謀,再加上李鴻章和即將到來的英國人戈登,曾紀澤的淮軍在軍事參謀類人才上可謂有了一個黃金耀眼的豪華陣容。

曾紀澤既爲江蘇巡撫,故一面要指揮淮軍與太平軍的作戰,一面還要主持一省的政務,除了軍務之外,還有許多與戰事無關的章奏、公牘、函札等文字工作要處理。所以在繼周馥之後,他的幕府中又陸續召入了多名文案方面的人才。其中,以凌煥最爲出色。

凌煥、字筱南,安徽定遠縣人,時年41歲。此人自幼聰穎,十歲就考中秀才,接着又中進士,與李鴻章屬於同年。但此後參加會試,卻屢試不中,於是改習經世致用之學,後爲曾國藩賞識,錄其爲學正。此後,凌煥一直師事曾國藩。曾國藩評價他爲“從公治軍書、涉危難、遇事贊畫者”。

有了周馥和凌煥的協助,自曾紀澤任巡撫以來,案臺來不及處理,堆積如山的文書奏報總算開始減少,巡撫衙門也漸漸運轉起來,開始行使其行政職能。

江蘇一地大部爲太平軍所佔,但僅爲曾紀澤管轄之內的大小事務也遠多於他省,但李鴻章、周馥和凌煥等人卻能夠短時間內將一省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而曾紀澤他能從三人身上學到不少的東西,這也爲他今後升任更高職位積累了重要的經驗。

淮軍與湘軍一樣,本質上都屬於地方團練武裝,雖然實力上遠強於八旗和綠營等所謂的“正規部隊”,但國家卻不爲之提供糧餉。曾紀澤的淮軍自建立之初,就不得不面對餉由自籌的局面。

曾紀澤的淮軍全部裝備着進口的洋槍洋炮,淮勇的餉籌待遇又比湘軍要高,軍需所費極爲巨大。爲了供養這樣一支“燒錢”的近代化軍隊,曾紀澤不得考慮爲其建立一套龐大的軍需後勤保障系統。

故而,曾紀澤抵滬之初即將江蘇太倉人錢鼎銘召入了幕中,擔當淮軍的軍需官。曾紀澤在安慶曾國藩大營時,與錢鼎銘有一面之緣,當時即是此人代表上海的仕紳前去請求曾國藩派湘軍東援上海。後來,曾紀澤率領淮軍赴上海時,也是錢鼎銘僱用了洋人的火輪,由長江運送淮軍東來。

鑑於錢鼎銘與上海官紳關係相當密切,且對上海周邊的地理形勢比較熟悉,曾紀澤遂令他負責籌措糧餉軍械,並參議軍事,協調軍隊與地方官紳的關係。

淮軍的另一個糧餉來源即是釐捐,此時的上海道臺吳煦同時署理江蘇布政使之職,控制着包括釐捐在內的財政大權。曾紀澤知曉歷史,自然知此人挾洋人以自重,一方面利用與洋人的關係包攬了上海的海關收入。另一方面又任用私人把持着厘金等稅收。曾紀澤繼任巡撫之初,曾向吳煦詢問過財政收支情況,關稅、釐捐月收幾何,而這傢伙卻總是回答“不過十餘萬兩而已。”鬼才相信他的話。

能否掌握上海的餉源,關係着淮軍的生存於發展,曾紀澤早就有除掉吳煦,獨攬江蘇財政大權的意圖。故他在率領淮軍應對太平軍進攻的同時,暗中派人調查吳煦用人爲私,侵沒公款的罪證。只待時機成熟,便向朝廷彈劾。

與此同時,曾紀澤也在務色一名合適的人選,以便在擠走吳煦之後,替他掌管上海財政收入,浙江平湖人王大經是他內定的人選。此人在歷史上就充當着李鴻章財政總管的重任,淮軍糧餉一直充足無憂,這其中自有他相當的功勞。

曾紀澤識人無多,更沒有時間與經歷去親自選賢任能,所以只有選用歷史中現成的人物,這雖屬無奈之舉,但也是充實他的幕府最快的手段。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當年的李鴻章選定的人物,李鴻章識人的眼光總不會比自己差吧,但曾紀澤卻有比李鴻章更深遠的眼光,他自信這些人在他的帶領下,定能開創一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業。

曾紀澤決心發展自己的軍工、製造業等所謂的“洋務”,因此他手下自然離不開這方面的人才,他的幕府名單中有不少這類人才的名字,如:“軍火專家”劉含芳,“洋務干將”丁日昌、盛懷宣,“軍工首腦”韓殿甲、馮焌光、沈保靖、鄭藻如。

另外,實業家朱其昂、唐廷樞、徐潤、楊宗濂、楊宗瀚也在曾紀澤的幕府名單中,其中徐潤已被曾紀澤任命爲大冶礦務局的中方主事,事實上此時已屬於曾紀澤的幕僚。

這一批人都是曾紀澤今後推動民用實業企業發展的重要人選,此時此刻就將他們召入幕中最說有點爲時過早,但當世的“開明”人才就那麼多,爲防他們流落到他人幕下,故曾紀澤只好先把他們召入幕中養起來,以待時機成熟再發揮其作用。

第266章 借道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146章 派系第38章 咸豐第174章 起點號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打砸搶燒第19章 美國局勢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86章 解放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53章 龍顏大怒第86章 夫妻情調第213章 立場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259章 爲天下者第65章 海襲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15章 聯姻第195章 伺候營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51章 謠言第250章 暗戰第10章 大刀手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108章 洪神經第159章 易主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117章 天兆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257章 誰入地獄第146章 派系第121章 來陰的第172章 海權第251章 謠言第289章 國土第280章 升級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9章 李鴻章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32章 太平軍的投降第9章 殺手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86章 夫妻情調第85章 第一面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50章 幕府第13章 打砸搶燒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76章 留學計劃第140章 視死第124章 人慾第73章 劉銘傳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91章 大殺器第172章 海權第192章 夜論第53章 聲名雀起第94章 親信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9章 李鴻章第215章 天才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210章 發明家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28章 手術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85章 天鷹第220章 空軍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305章 放權第50章 幕府第136章 至尊第315章 憲法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77章 天國信仰第272章 強硬第305章 放權第268章 血洗第221章 第一人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120章 對峙第315章 憲法第265章 試驗品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82章 同文第10章 大刀手第241章 狂歡
第266章 借道第160章 殖產興業第146章 派系第38章 咸豐第174章 起點號第19章 美國局勢第231章 作戰的動力第263章 烽火再起第148章 各懷鬼胎第13章 打砸搶燒第19章 美國局勢第150章 另類的美國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86章 解放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53章 龍顏大怒第86章 夫妻情調第213章 立場第77章 天國信仰第163章 新的變數第259章 爲天下者第65章 海襲第107章 官與私的爭論第115章 聯姻第195章 伺候營第52章 料事如神第251章 謠言第250章 暗戰第10章 大刀手第311章 大陸之行第108章 洪神經第159章 易主第196章 海軍陸戰隊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117章 天兆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257章 誰入地獄第146章 派系第121章 來陰的第172章 海權第251章 謠言第289章 國土第280章 升級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29章 李鴻章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32章 太平軍的投降第9章 殺手第308章 徵地風波第86章 夫妻情調第85章 第一面第205章 坐享其成的“富二代”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50章 幕府第13章 打砸搶燒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76章 留學計劃第140章 視死第124章 人慾第73章 劉銘傳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91章 大殺器第172章 海權第192章 夜論第53章 聲名雀起第94章 親信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9章 李鴻章第215章 天才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210章 發明家第223章 秘密武器第28章 手術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285章 天鷹第220章 空軍第130章 料事如神第305章 放權第50章 幕府第136章 至尊第315章 憲法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77章 天國信仰第272章 強硬第305章 放權第268章 血洗第221章 第一人第258章 大權在握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120章 對峙第315章 憲法第265章 試驗品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134章 不上也得上第82章 同文第10章 大刀手第241章 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