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的身份

靜夜思涼,船外江水濤濤。

不多時,艙外面走進來一個花白鬍須老者,身形乾瘦,目光有神,鼻子上架着一副老花鏡,頗有幾分長者之氣。

藍襖少女忙上去接過老者身上的藥箱:“李郎中,你可來了,你快瞧瞧大少爺是怎麼了,自打從水裡被救上來後就一直有些糊塗,連自己的名字也想不起來。”

“大少爺。”李郎中行了一禮,在牀邊坐下,扶着老花鏡將曾紀澤面色觀察了一番,又閉着眼睛,細細的就他切了一段脈像,而後道:“大少爺,你可認得老夫是誰嗎?”

“老子剛來清朝,鬼才知道你是哪顆蔥呢。”

曾紀澤眯着眼細瞅了李郎中半天,仍是一臉的茫然,搖了搖頭:“不認識。”

藍襖少女又急了:“李郎中,你瞧見了吧,大少爺這到底是得的什麼病呀?”

李郎中淡定從容,撫須道:“莫要太擔心,老夫觀大少爺氣色和脈象,都沒什麼異狀,多隻是因落水受驚,暫時頭腦不清醒吧。老夫爲他開幾副安神的藥,服下之後多休息一會,估計明早起來就無大礙了。”

“吃中藥啊,老子最煩吃中藥了!”

曾紀澤幾乎要吼出來,但沒辦法,誰讓剛纔自己連“老爹”的名字也不知道呢,如果硬不喝那難聞的湯藥的話,只話會被這李郎中當場診定爲精神錯亂。

曾紀澤只好乖乖的躺着牀上,等着藍襖少女從廚艙端來煎好的中藥,屏着呼吸一口一口的喝下去。

不過,趁着這會腦袋還糊塗的機會,他把想要知道的東西都問了個七七八八。原來這藍襖少女名叫素雪,是自己妻子劉室的伴嫁丫頭。史上的曾紀澤在十八歲時即與曾國藩摯友賀長齡之女完婚,不料翌年賀氏夫人難產去世,21歲時又娶湘軍名臣劉蓉之女,而此時的曾紀澤也不過二十二歲。

曾紀澤想到這節,不由暗中竊喜,如今的這副身軀,比起宋巖要俊美的許多,而且家中還有一個嬌妻在等着,身邊還有這樣靈巧秀氣的丫環伺候着,身爲曾國藩之子,爲人尊敬,又不用爲賺錢發愁,除了不能上網、遊戲等外,這日子過得想來一定是很舒服的。

曾紀澤出現的這個年份,正是咸豐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61年。

此時的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已經結束,舉事聞名的“火燒圓明園”暴行也已發生,大清國與英法兩國分別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開天津爲商埠,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給英國,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賠償英法軍費各八百萬兩。

喪權辱國,舉國同悲。

而就在《北京條約》簽署不久之後,野心勃勃的俄國以“調停”有功自居,趁機逼迫清國訂立了中俄《北京條約》,割佔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堂堂大清國,以天朝上國自居,而賣國之行,猶勝過五代之石敬塘。

外戰方息,內亂不止。太平天國的反叛者們仍控制着大清國財賦重要來源的江南半壁河山,雄兵號稱百萬。腐朽無能的八旗與綠營軍敵不過兇猛的“粵匪”,不得不起用漢人之士,湘軍由此崛起,在曾國藩的統領下,與太平軍血戰數年,終是挽救了大清國將傾之勢。

此時,公元1861年,湘軍與太平軍的戰爭已經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湘軍正集中主力兵力圍攻太平天國天京上游重鎮安慶,但得安慶,便打開了通往天京的門戶,長江一線,將盡爲湘軍所控投制,天京就將處於岌岌可危的形勢。

太平天國方面自然不會輕易的放棄安慶,爲了解安慶之圍,太平天國制定了兩路入鄂的作戰方案,企圖由英王陳玉成和忠王李秀成分率北南兩路大軍進軍湖北,行圍魏救趙之策,直取重鎮武漢,逼迫湘軍調兵回援湖北,而解安慶之圍。

然而,太平天國之中存在着分歧,忠王李秀成志在經營蘇杭,對於率軍入鄂並不怎麼積極,是以遲遲按兵不動。而英王陳玉成則率軍由江北西進,一路長驅直入攻入湖北,大軍迅速的在逼近省會武漢。

湘軍方面自然識得破太平軍的計策,然武漢乃長江重鎮,佈防空虛,湘軍不可能不救,是以曾國藩連派勁兵回援,但主力軍仍在圍困安慶,而身爲湖北巡撫的胡林翼則親率一軍回援省會武漢。

那胡林翼是以晚清中興三大名臣之一,歷史上,他身患重疾,在安慶攻克不久便去世。曾國藩與胡林翼的關係亦師亦友,聽聞胡林翼病情日益加重,便命兒子曾紀澤回長沙請了一位名醫,趕赴武漢爲胡林翼治病,這也是曾紀澤此行的目的。

“中興三名臣啊,我倒想會一會。”

曾紀澤正在暗中琢磨着,素雪一口藥喂得太多,把他嗆了一口,連連咳嗽。素雪忙不迭的抽出絲帕來爲他拭嘴邊的藥跡,表情好生慌亂:“對不起大少爺,是奴婢喂得急了,是奴婢做的不好。”

那樣惶恐的神情,害怕被責備,也只有在這奴性十足的清朝纔可以看得到,曾紀澤握住了她的手,微笑着:“沒關係,你已經做的很好了。”

素雪從未見過大少爺的神情如此的充滿溫情,人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只是,似乎經歷了這場落水之災後,他的性格彷彿有些許的改變,變得親切了幾分。

“大少爺,被旁人看到了不好。”畢竟在那樣一個精神束縛的年代,男女授受不親的禮教之防根深於人們的心靈,素雪也就一瞬間的恍惚,忙紅着臉把手從他的掌心中抽了出來。

曾紀澤對她並沒有男女那方面的興趣,至少現在還沒有,可被她這麼一緊張反而覺得有趣,於是又重新將她的手握緊:“素雪,我的手很冷,幫我暖暖吧。”

“大少爺,我,奴婢,被人看到不好。”素雪慌的什麼似的,不停的想把手抽出來,曾紀澤見她一臉的羞色,分外覺得有趣,偏生不放手。

素雪正無奈間,忽聽甲板上一陣的叫囂,趁着曾紀澤分神之際逃出他的手掌,卻是低着說道:“大少爺,你且安心休息吧,我去瞧瞧外邊發生了什麼事。”說罷也不待曾紀澤做反應就匆忙離了船艙。

“比起現代女人的開放和風騷,這古代女人的羞澀別有一番風味啊。”曾紀澤色色的暗笑,回味着手心的酥滑。船的速度似乎放慢了,甲板上更加喧囂,此時已是東方發白,窗外光線雖弱,但江光岸色卻也依稀可見,於軻有心想目睹他穿越後的第一個日出,索性笨手笨腳的穿上了那長袍馬褂,戴上瓜皮帽,有點彆扭的走上了甲板。

江風襲襲,水波鱗鱗。

曾紀澤迎着初升的半輪紅日伸個懶腰,深深的呼吸,古代的空氣少了工業廢氣的污染,他只覺自己彷彿換了一個嬰兒般初生的肺一樣,呼吸起來好不舒服暢快。

素雪瞧見他,忙上前扶:“大少爺,你怎麼出來了,小心又受涼。”

曾紀澤笑道:“我無大礙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素雪只得吩咐人去船艙再拿件袍子給他披上,手指向船的左前方:“大少爺你看,江上有一隻怪物,大夥都瞧不明白是什麼東西,正商量着要不要先用槍射死它。”

曾紀澤這時才注意到,在她所指的方向,籠罩着一片黑煙,厚薄不一的煙氣中,隱約可見一個十米多長的軀體,那就是他們所說的“怪物”。

曾紀澤可不相信這些迷信的清朝人口中的怪物,他張望了半晌,猛然間眼睛一亮:“你們都看錯了,那不是什麼怪物,只是一艘小火輪而已。”

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48章 絕育第69章 整風第35章 再度交手第115章 聯姻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99章 土地之重第221章 第一人第279章 大動脈第33章 屠殺第291章 雙飛第12章 籌款第239章 懦夫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121章 來陰的第192章 夜論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55章 私人武裝第214章 小喜兒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171章 修好第47章 容閎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158章 幼天王第30章 假老爸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74章 紀澤式第316章 信第22章 大冶建廠第198章 大沽口第227章 本性第243章 黎明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62章 大辯論第53章 聲名雀起第62章 行刑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106章 背信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7章 治病求醫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47章 容閎第44章 辛酉第275章 開源第61章 楚軍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44章 反目第273章 天罰第171章 修好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47章 容閎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138章 豬尾巴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56章 軍校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94章 親信第60章 壽州第225章 實驗室第178章 決斷第161章 曾胡會第13章 打砸搶燒第78章 瘟疫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293章 示威第44章 辛酉第284章 口袋陣第97章 立威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48章 變夷爲夏第46章 淮軍初戰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22章 大冶建廠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274章 戰與和第221章 第一人第178章 決斷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88章 家庭晚餐第87章 徐州第153章 強國之本第22章 大冶建廠
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155章 驕軍必敗第248章 絕育第69章 整風第35章 再度交手第115章 聯姻第114章 土改與舉借外債第75章 特雷格醫生第111章 “狼狽爲奸”第99章 土地之重第221章 第一人第279章 大動脈第33章 屠殺第291章 雙飛第12章 籌款第239章 懦夫第189章 世界的轉折點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180章 風雨飄搖第121章 來陰的第192章 夜論第197章 和平方式第55章 私人武裝第214章 小喜兒第199章 最後的騎兵第252章 自作聰明第173章 絕境中的變革第171章 修好第47章 容閎第181章 一生爲奴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158章 幼天王第30章 假老爸第145章 血流成河第74章 紀澤式第316章 信第22章 大冶建廠第198章 大沽口第227章 本性第243章 黎明第104 江南製造局第162章 大辯論第53章 聲名雀起第62章 行刑第234章 父子同心第116章 絕對控制第106章 背信第20章 以利換技第193章 死是大清鬼第295章 四面開花第7章 治病求醫第40章 狂歡與告別第47章 容閎第44章 辛酉第275章 開源第61章 楚軍第149章 英國的態度第168章 望洋興嘆第244章 反目第273章 天罰第171章 修好第175章 志向,玩物第105章 大勢已去第102章 技術方向第54章 潘鼎新的感慨第47章 容閎第165章 紅頂商人第138章 豬尾巴第301章 反英運動第56章 軍校第211章 數千年未有之人物第94章 親信第60章 壽州第225章 實驗室第178章 決斷第161章 曾胡會第13章 打砸搶燒第78章 瘟疫第201章 “聖母皇太后”第293章 示威第44章 辛酉第284章 口袋陣第97章 立威第154章 左宗棠的抉擇第260章 五條誓約第48章 變夷爲夏第46章 淮軍初戰第207章 新的敵人第22章 大冶建廠第226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29章 黃梁一夢第131章 父子二心第274章 戰與和第221章 第一人第178章 決斷第100章 耕者有其田第88章 家庭晚餐第87章 徐州第153章 強國之本第22章 大冶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