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生淡淡一笑,手指點了點胸口道:“人在心中。人若無心便死,而木雕無心便無神。我這一門,雕工和別家工匠並無太大差異,而擅長的便是心雕,把人心雕進木中,而木雕有了心自然會栩栩如生。”
萬物皆有靈,即便是一塊朽木,放到藝術大師的手中,也能重新煥發奪目的光華。
話說在民國時候,城西有一戶姓胡的大戶人家,這胡家是做布料綢緞生意的,在這梧城可說是赫赫有名,城中大多數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從胡家布料店買來的,由此可見胡家是多麼富庶。
胡家有錢,這是人盡皆知的。但胡家不只有錢,而且很有地位,只看他能在某一業界之中形成壟斷,沒有深厚的背景是萬萬做不成的。而早在很多年前,梧城的布料綢緞生意並不是這樣的格局,這胡家原本也是其中的一間小店,做些街坊生意,勉強保證家人的溫飽。可是就在二十多年前,這胡家突然以讓人咋舌的速度崛起了,然後相繼吞併了梧城九成布料,再經過這些年的沉澱,於是有了今日的規模。
這樣的情況不免讓許多好事者有所猜測,於是乎市井之間便有了一些流言,其中說得最玄乎的就是:胡家老爺以前是做偏財的,本就有百萬家財而且做事心狠手辣,所以那些原本做布料生意的
老闆在威逼利誘之下,不得不眼睜睜地看着祖業被胡家吞併,改行做別的生意……
不過,流言並不能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因爲不管這些人怎麼說,百姓依舊穿着胡家布料店買來的衣服,那麼胡家在梧城的地位便雷打不動。甚至有更多人對這個在短短二十幾年時間,建立起梧城第一家族的胡老爺抱有很深的崇拜與敬意。
人們口中的胡老爺本名叫胡有財。年近花甲的胡有財,身材幹瘦滿面滄桑,精神似乎也不太好,整日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整個人看起來不如很多人心中所想的那般天縱英才,當然也不像某些人口中的十惡不赦,要不是偶爾能從他眼中看出幾分精明與幹練,別人很難把這個相貌普通的老者和傳聞中的胡老爺聯繫在一起。
其實早在幾年前,胡有財便把家中的生意交給了幾個兒子,畢竟歲月不饒人嘛,而他自己似乎有了別的追求。他本是窮苦人出身,發跡以後終於見識了富貴人的生活,特別是省城裡幾家大戶人家的老爺,在胡有財看來,自己和人家比起來就和土財主一般,所以放下生意以後,他便想着法的改善胡家的生活環境,至少讓胡家變成書香門第,而他自己看起來像一個紳士貴族,不被別人看低。
但遺憾的是,紳士貴族並不是那麼好培養的
,那是幾代或者十幾代優越生活沉澱下來的。洋人那套生活方式胡有財完全適應不了,而傳統的東西又覺得太俗氣,苦惱之時,有一樣東西的出現讓胡有財眼前一亮——那是他去一戶真正的書香門第做客時偶然發現的,那家的家主喜歡木雕,於是在書房中擺了好幾十座形式各異的木雕,配合着牆上的水墨字畫,處在其間讓人有種儒雅脫俗的意境。
回來之後,胡有財就一直琢磨,木雕這東西他沒有接觸過,但比起金銀玉器更爲脫俗,而且自己似乎有些喜歡那樣的環境格局,很有書卷氣息。在這樣的環境下,說不定還真能在後輩中薰陶出幾個文人!聯想到這裡,胡有財心裡說不出的激動,於是一門心思收藏起木雕來。
胡老爺一發話,自然有人爲他收集上好的木雕,以至於在短短的時間內,胡有財的書房,胡家的大廳,甚至胡家大宅的每個房間都會擺上一座。經這麼一折騰,整個胡家大宅還果真多出了幾分意境。見自己的苦心經營有了收穫,胡有財興致十足,整日呆在書房,一把躺椅一壺清茶一副頤養天年的道學模樣,偶爾興起哼幾句戲文。要有外人遠遠看來,還當真會被這儒雅脫俗的場景矇騙。
當然,前提是聽不到胡有財哼的其實是“十八摸”或者“相思五更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