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方家

方家的老爺子方義山是景帝十年,也就是先皇時期的進士。聽說當年的方義山雖然是寒門子弟,卻是文采出衆,爲人又是仗義豪爽,剛進京時可是得罪了不少的勳貴子弟。同鄉們多次勸他圓滑一些,他就是不聽,仍是我行我素。

會試時,他所做的文章得到了當時的宰相兼主考官的大力讚揚,極力向景帝推薦。景帝讀完後,對他的文章的評價亦很高。殿試時,景帝對他的殿前表現也是非常滿意。正在大家都在猜測今年的狀元非方義山莫屬時,景帝卻點了他爲榜眼。這讓京城上下唏噓不已,就連混跡官場多年的那些大臣們也摸不清皇上的脈。

更讓人不解的是,景帝將這位名震京城的大才子安排進了翰林院的編修院,成了一名名不經傳的小編修。有的人幸災樂禍,覺着這就是方義山太猖狂的結果;有的人同情他,過來安慰他別在意。而一些別有居心的人,則瞅準機會,許以官職及重利拉攏他。

可惜方義山是一個不知變通,脾氣倔強的人。對別人的議論和橄欖枝都拋至身後,一心一意地做一個小編修。一年、兩年甚至三年過去了,他還是那個名不經傳、又臭又硬的小編修。這讓那些想拉攏他的人對他的興趣也漸漸地變淡了,而那個意氣風發的方義山漸漸地被人遺忘了。就連他成親都沒有掀起任何波浪。

景帝二十六年,做了十六年編修的方義山被景帝調到了宮裡給六歲的三皇子啓蒙。皇家的孩子啓蒙都是很早的,一般三歲就啓蒙了,而三皇子六歲才啓蒙,還是由一個名不經常的小編修來啓蒙,這讓大家對三皇子也沒有了期待。就在朝中大臣忙着揣測聖意,紛紛站隊時,方義山仍是盡心盡力地教導着三皇子。

待三皇子成年後,方義山帶着他出宮遊歷。傳聞說,景帝四十六,景帝密詔三皇子回京,卻被有心人知道,對三皇子多次刺殺,是方義山捨命相救才保住了三皇子。傳聞是真是假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在景帝四十六年冬,景帝病重,冊封三皇子爲太子。次年,景帝薨,太子即位,也就是當今聖上,改年號“文”。

文帝即位,封方義山爲太傅。方義山也是對文帝忠心耿耿,盡心輔佐。隨着文帝的帝位越來越穩,方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方家如日中天的時候,方家的老爺子方義山卻以年邁體弱爲由,上書請求皇上允許他告老還鄉。儘管皇上再三挽留,但方義山去意已決,皇上無法,只好答應。

方老爺子致仕之後,就和方老夫人定居到了徐州。方家的後院很乾淨,沒有姨娘和侍妾。方老夫人生了一子一女,兒子方明遠留在京中,現任吏部侍郎。女兒方雅,與方老爺子的得意門生韓格喜結連理。韓格現任與徐州東臨的平州知府。而和方老大人夫妻居住在徐州的是他們的養子方明成。

據說,方明成是方老爺子的遠房侄子,父母雙亡,被方老爺子收養。現在打理着方家的俗務,大家見了他也都會客氣的稱呼他一聲“二爺”。

瀾心與方家結緣是在一次宴會上,她結識了跟着方老夫人去參加宴會的方箐。因爲兩人年齡相當,很談地來,漸漸地來往就多了。方箐是方家二爺的丫鬟的女兒,只是那個丫鬟生下方箐後,就過世了。所以方箐就被二夫人於氏抱到身邊來,方老夫人也經常會帶着她出席宴會,也會常招她到跟前說話,有時候會派人來接瀾心過府說話。

杜媽媽是方老夫人身邊貼身伺候的人,聽說方老夫人做姑娘的時候,她就已經在身邊伺候了,雖然那個時候年紀小,可是方老夫人出嫁的時候,還是把她帶到了方家。現在,杜媽媽的一家子都在府裡當差。方老夫人對杜媽媽十分信任也很器重。以前派人來接瀾心的時候,都是派老夫人院子裡的大丫鬟過來。現在卻是杜媽媽登門來訪,瀾心怎麼會不吃驚呢?

“快請進來。”瀾心吩咐道,腦子裡思索着,杜媽媽登門來有何事?站起身來理了理衣服,準備迎接。

紫衣出去不一會兒,就領着杜媽媽和一個小丫鬟走進來了。杜媽媽穿着一身深藍色的對襟立領長襖及藍色的裙子,衣襟及裙襬均繡着折枝海棠。雙手疊於腹前,後背挺直,腳步輕快地走了進來。

見到瀾心站在那裡等她,杜媽媽臉上的笑容更加溫和,緊走幾步來到近前,曲膝行禮,“老奴見過姑娘。”溫和的聲音裡透着一股幹練之氣。

杜媽媽是方老夫人面前有頭有臉的人物,方家的小輩兒在她面前都不敢造次。今天她親自登門來,瀾心更是不敢託大。恭敬地回了半禮。

杜媽媽一看到瀾心回禮,心裡熨帖,面上惶恐,幾步走過來,攙扶起她,不安地說道:“姑娘這是要折煞老奴啊!”

瀾心挽着杜媽媽的手,笑着說道:“媽媽快別這樣說,瀾心一直把媽媽當做長輩敬重的。老夫人最近可好?”

“老夫人很好,只是惦記着姑娘。”杜媽媽聽到瀾心一見面就問到了老夫人,笑意更濃了。

“媽媽快請坐。”說着,就把杜媽媽讓到了旁邊的椅子上。

杜媽媽笑着坐了下來,後背挺直,屁*股只佔了椅子的四分之一。

瀾心端起青荷重新沏好的茶,輕輕地抿了一口。眼角餘光掃到杜媽媽的做派,心裡不得不佩服勳貴人家的規矩和氣度。

杜媽媽喝着茶,藉機打量了屋裡的擺設。見屋裡的東西雖然都不是華麗貴重的物件,可是井然有序中卻透着一股大氣。看着瀾心的目光,不由地有些複雜。

見杜媽媽放下茶杯,瀾心客氣地說道:“一些粗茶,讓媽媽見笑了。”

“姑娘過謙了。老奴與姑娘相識也有一段時間了,姑娘這樣客氣,反倒讓老奴不自在了。”

“媽媽千萬別這麼說。媽媽第一次登門,瀾心心裡實在是有些激動。”瀾心微笑着說道,“這天寒地凍的,勞媽媽親自跑一趟,可是老夫人有什麼吩咐?”

第二百三十章暗室第五百三十章可惜第一百零二章外室第六百八十四章驚喜第五百八十二章赴約第四百零一章說服第一百八十一章做客第一百零一章來客第三章 迎接第十二章 厭惡第六百二十四章療傷第七十一章上元節(下)第六百八十五章凱旋第六百六十一章宮宴第四百三十二章偏心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相約第七十三章舊事第五百七十四章潛入第二百五十九章守護第六十七章除夕第六百五十八章提點第三百零三章下雪第一百三十五章僧道第六百一十五章敘舊第二百七十七章定親(一)第五百八十八章偷襲第二百四十九章接貨第二百七十八章定親(二)第六百九十一章抵制第四百一十四章爭吵第七十一章上元節(下)第二百九十一章放生第五百二十七章閒談第五百四十六章食肆第六百五十五章昭仁宮第二十四章 玉簪第一百一十八章中計第六十七章除夕第六百一十章玉王府第六百五十六章母子第四百七十章放生第四十四章品茗第五百四十章狡辯第三百章跟上第六百四十二章徐家第六百四十三章花貼第五百五十九章逃脫第三百九十七章拍賣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時機第六百七十八章決定第三百二十八章毒計第四百一十一章混亂第一百六十三章萬事第二百三十四章行動第一百七十章暴雨第一百五十六章客來第一百三十五章僧道第五百六十二章再鬧第三百八十二章帶話第三百三十三章慶幸第一百二十八章兄弟第一百八十二章甜露第七十一章上元節(下)第四百五十三章林氏第四百六十三章計劃第九十九章選擇第一百九十六章見鬼第二百二十八章決裂第一百七十六章濃霧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林第五百零四章赴宴第一百五十三章食肆第六百四十八章焦急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五百七十二章驚訝第三百零四章議事第二十九章主僕(一)第六百二十六章醒來第二十章噁心第四百九十章夫人第六百零四章交手第五百九十八章擔憂第二十七章蘇伯(求推薦票)第六百五十七章思量第九十二章找到(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回歸第四百三十七章醒來第五百六十八章被抓第三百四十六章打趣第一百二十五章期待第一百五十七章接風第二百八十七章召見第一百七十七章孤島第一百二十九章熱鬧第二十四章 玉簪第二百六十九章宴會第二百六十四章偶遇第一百一十八章中計第三百章跟上
第二百三十章暗室第五百三十章可惜第一百零二章外室第六百八十四章驚喜第五百八十二章赴約第四百零一章說服第一百八十一章做客第一百零一章來客第三章 迎接第十二章 厭惡第六百二十四章療傷第七十一章上元節(下)第六百八十五章凱旋第六百六十一章宮宴第四百三十二章偏心第五百四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相約第七十三章舊事第五百七十四章潛入第二百五十九章守護第六十七章除夕第六百五十八章提點第三百零三章下雪第一百三十五章僧道第六百一十五章敘舊第二百七十七章定親(一)第五百八十八章偷襲第二百四十九章接貨第二百七十八章定親(二)第六百九十一章抵制第四百一十四章爭吵第七十一章上元節(下)第二百九十一章放生第五百二十七章閒談第五百四十六章食肆第六百五十五章昭仁宮第二十四章 玉簪第一百一十八章中計第六十七章除夕第六百一十章玉王府第六百五十六章母子第四百七十章放生第四十四章品茗第五百四十章狡辯第三百章跟上第六百四十二章徐家第六百四十三章花貼第五百五十九章逃脫第三百九十七章拍賣會(二)第一百一十六章時機第六百七十八章決定第三百二十八章毒計第四百一十一章混亂第一百六十三章萬事第二百三十四章行動第一百七十章暴雨第一百五十六章客來第一百三十五章僧道第五百六十二章再鬧第三百八十二章帶話第三百三十三章慶幸第一百二十八章兄弟第一百八十二章甜露第七十一章上元節(下)第四百五十三章林氏第四百六十三章計劃第九十九章選擇第一百九十六章見鬼第二百二十八章決裂第一百七十六章濃霧第三百六十九章桃林第五百零四章赴宴第一百五十三章食肆第六百四十八章焦急第四百三十八章求情第五百七十二章驚訝第三百零四章議事第二十九章主僕(一)第六百二十六章醒來第二十章噁心第四百九十章夫人第六百零四章交手第五百九十八章擔憂第二十七章蘇伯(求推薦票)第六百五十七章思量第九十二章找到(二更)第一百四十四章回歸第四百三十七章醒來第五百六十八章被抓第三百四十六章打趣第一百二十五章期待第一百五十七章接風第二百八十七章召見第一百七十七章孤島第一百二十九章熱鬧第二十四章 玉簪第二百六十九章宴會第二百六十四章偶遇第一百一十八章中計第三百章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