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雍州防務

關於雍州防務的問題,張溪和諸葛亮一直討論到深夜。

說實話,在某種程度上,張溪是做好了兩手準備的。

這點上,其實比諸葛亮預想的,要好的多。

諸葛亮通過對當今局勢的預判,認爲曹魏不太可能在如今的局勢條件下,突然的對關中發動大規模的入侵,撐死了也最多是以騷擾爲主。

張溪雖然也是這麼判斷的,但在用兵上,張溪素來謹慎,因此張溪不僅做好了應對曹魏小規模騷擾的手段,同時也做好了曹魏大舉入侵的準備。

武關道方向,張溪之所以着急着建立鄔堡,又把擅守的柳隱放到那裡去,就是爲了依託武關道出口的唯一性,提前建立阻擊陣地,依託鄔堡防禦,跟曹魏的大軍在武關道出口處硬剛,阻擋魏軍進入右扶風。

但這招吧,在武關道方向好使,在潼關這邊,不太好弄。

潼關雖然也是依山而建沒錯,地勢也險要,但離開潼關十里地的地方,可就是一片廣闊的左馮翊平原了。

你要堵住潼關也不是不行,派出五萬以上的兵馬,常年駐紮在潼關前十里處,倒是可以堵住潼關可問題在於,張溪真沒有這麼多的兵馬來調用。

歷史上,攻潼關從來都是大軍圍攻的,從來沒見過誰派小股部隊就能堵住潼關,不讓潼關將士出關野戰的。

因此,對左馮翊的防守,張溪不得不想後退出二十里地,劃出一個緩衝區,這個緩衝區內只安排了一些士卒哨探以作警示,目的從來不是阻擋潼關魏軍出戰,而是示警。

而對左馮翊的防守,張溪根據自己腦子裡那些攻破潼關的戰例,選擇了誘敵深入的作戰方式。

在左馮翊地區設立緩衝區,同時把北軍放置在防守線的兩翼,等到魏軍入侵後,放開緩衝區的防守,引誘曹軍深入,等到曹軍深入到遠離潼關的位置時,讓兩翼北軍迅速繞後合圍,切斷曹軍退路。

這樣的話,如果曹軍入侵的是小股部隊,根本突圍不出去,如果是大部隊入侵的話,張溪可以邊戰邊退,大不了放棄左馮翊地區,依託長安城堅守。

只要魏軍無法擊破吳懿率領的一萬北軍,無法打通後路,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魏軍後路被斷,糧草不濟,最後也只能退兵。

這就是張溪對關中整體的佈防戰略。

諸葛亮對張溪的這個佈防思路是沒有任何疑問的,臨機應變方面,諸葛亮也不覺得張溪會比曹魏那邊的曹真,王昶等輩要差。

就一點,諸葛亮擔心的就一點。

“若魏賊以千餘士卒爲一隊,兵分數路出潼關,元長如之奈何?!”

這問題問的,張溪都有些不知道諸葛亮要幹什麼了。

“若魏賊僅以千人爲隊,還敢分兵,只需教左馮翊各縣就地堅守,溪再派北軍來回接應便可此等作戰之法,又豈能威脅到左馮翊核心,乃至長安?!”張溪不解的問道。

千人一隊,哪怕兵分十路,總兵力也不過是一萬人而已,就這點兵力,還想反攻關中?!

而且千人隊的規模,以左馮翊每縣五百郡兵的配置,又是守城方只要縣令不是主動投降,就萬萬不存在短期內攻破的可能。

再加上讓吳懿領北軍來回接應,可能魏軍只能騷擾一番就撤兵,連個縣城都攻不下,這樣出兵的意義何在?!

諸葛亮卻搖搖頭,說道,“若魏賊的目的,本就不是攻城,而是襲擾呢?!元長莫要忘了,關中丁口不足,若耕地再荒蕪了,不知何時方能恢復到昔日繁盛。”

嗯.這還真的是.一個損招。

大漢四州之地,但實際上,益州要供應南中,荊州本就不全,缺失兩郡,又得供應北伐所需糧草軍械,涼州更是一個急需要投入錢糧來穩定的地方的所在.如果雍州不能及時恢復生產,那麼對大漢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

而雍州的精華所在,就是三輔,就是關中平原。

從左馮翊開始,歷經長安,右扶風這一帶,不僅是開發極早的農耕區,周邊又有涇河,渭河,洛水三條灌溉帶,以及從春秋時期就開始修築的各種水利設施。

如果關中不能及時恢復生產的話,那麼大漢即使佔據關中,也就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而諸葛亮最擔心的,就是曹魏打算以小股部隊,對關中地區進行襲擾。

尤其是左馮翊地區。

左馮翊不同於右扶風,這裡沒有一條山道限制魏賊進出,潼關以外十里,就是廣闊的平原,沒有足夠的軍隊,你根本無法鎖死潼關。

甚至於,如果曹魏真的採用這種小股部隊穿插襲擾的辦法來騷擾左馮翊地區,你就是安排了大隊人馬看守潼關要道,人家也能輕易繞過去。

這年月,封鎖網可不是那麼好搞的。

畢竟這年頭的軍事偵察只靠人的一雙眼睛,通訊效率更是隻能靠馬腿來支撐等你發現魏軍穿插進入左馮翊,派兵趕去救援的話,城池倒是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在城外的田地,以及田地裡的莊稼,可就保不住了。

曹魏真要用這種噁心人的招數來對付關中的話,張溪還真的沒啥好辦法來應對。

敵軍如果真的只衝糧草莊稼而來的話,你再怎麼嚴防死守,也做不到完全防住.什麼時候出兵,燒哪個地方的糧田,完全是人家說了算的,今天心情好就不出兵,明天心情不好的時候,來個少量兵馬長驅直入,拼着損失數百人的代價,殺到你長安城旁的長陵縣,燒燬你的屯田莊稼,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不管怎麼防,主動權始終是在曹魏手裡,你只能被動應戰。

兵力不夠,又要照顧城防,又要防止敵軍燒燬良田的.你能怎麼辦?!

總不能學後世大洋彼岸的那個大明白似的,在潼關外面修牆吧。

人家那是家大業大的禁得起折騰,就如今這個時代的生產力,大漢朝廷的物資財力,也根本做不到這點啊。

張溪一想到曹魏可能跟你打游擊襲擾戰的可能,頓時也頭疼了。

說到底,還是關中如今兵力不足的緣故.真有十萬人可以調動的話,他曹魏安敢用這種噁心的辦法?!

來多少人都給你埋了。

可惜,如今再抱怨也無濟於事,只能趕緊想辦法,提前想好應對措施。

可張溪想來想去,發現還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

左馮翊地區沒有太過於險要的關隘,又沒有足夠的兵力堵住敵人,只能是在自己原有的作戰思路上進行調整。

根據張溪的推算,如果曹魏是採用這種游擊戰的話,大本營肯定是在潼關,以這個時代的游擊戰特性,曹魏的攻擊重點,不太可能距離潼關太遠。

中國歷史上,其實很早就有游擊戰的概念了,不過這個時代的游擊戰跟後來的游擊戰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這年代可做不到什麼“軍民魚水情”,因此,這個時代的游擊戰,進攻範圍是有限的除非曹魏那邊再出一個驚才絕豔的霍去病,否則游擊戰註定不可能離的後勤基地太遠。

張溪仔細梳理了這年代軍卒的作戰方式,發現曹魏即使派出小股部隊遊擊,那麼作戰時間也不會超過五天。

出發行軍一天,返程一天,中間作戰時間三天,用來損毀城外田園莊稼。

時間不能再長了,再長的話,就會被接到消息後來援的大漢軍隊給堵住,到那個時候,就是一個死字。

而以這個時代軍隊的行軍速度,一天的行軍距離,大概在四十到五十里路左右.張溪劃出的距離潼關二十里的緩衝區,顯然是不夠用的了。

可如果再退後三十里,重建緩衝區數千頃良田可就全劃出去了,這個損失張溪可承擔不起。

因爲朝廷跟荊州,益州世家的分化妥協政策,導致關中的屯田面積已經少了五千頃了,這要是再損失個幾千頃良田,那關中屯田還搞不搞了?!

五十里緩衝區,再加上可能遭遇戰火的區域.整個左馮翊,有四分之一的地盤都不能作爲穩定的屯田區了。

而且如果再讓曹魏趁機在左馮翊地區紮下根,繼續往西推進這種騷擾策略.張溪總不能一直這麼後退下去吧?!

擴大緩衝區的辦法,張溪只能是放棄了。

必須要在正面圍堵這些曹魏的軍隊。

而一想到這裡,張溪就只能選擇效仿關羽了。

當初關羽在南郡,是怎麼在襄陽曹軍的壓力下,一點點的把戰線往襄陽方向推動的?!

其實說白了,也不難,就是把整個江陵北部作爲戰區,根本不奢求這地方的糧食收成,不停的主動發動進攻,不計成敗的打消耗戰,消耗個四五年的,一點點的往北推進。

可這麼做的話,自身消耗也不小,因此當初打襄樊之戰的時候,關羽幾乎是傾巢出動如果不是張溪留了一個王基在江陵,估計結局跟歷史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而且如今的雍州,跟當初南郡的情況還有所不同。

南郡雖然只是一個郡的規模,但丁口不缺啊如今雍州丁口減半,張溪爲了保證右扶風和長安地區的發展,又幾乎把左馮翊搬空了,用來搞屯田。

這一下損失的,可就不是半個南郡的糧食收益,很有可能是整個左馮翊郡。

更何況,武關道那邊的曹軍也不會就眼睜睜的看着右扶風地區安心發展的,這種騷擾要是在右扶風也復刻一把的話,那以如今右扶風的鄔堡數量,也不見得能完全防得住曹軍的小股部隊滲透遊擊。

思來想去,張溪依然沒有什麼太好的頒發,不得不內心咒罵——特麼到底是那個缺德鬼想出來的這種缺德主意?!

也不怕這麼做損陰德,後世兒孫個個是白癡?!

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518章 二將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638章 身後事第331章 燒營第401章 突襲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51章 亂世人心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091章 孟津渡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43章 輸了第72章 軍械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651章 退兵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83章 秋收第874章 杜約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650章 大雪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2章 面試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400章 夜襲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35章 酒之事第1209章 變數第183章 秋收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2章 秘方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100章 撤軍第181章 成婚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367章 花關索第704章 挑明第1054章 水戰(二)第187章 治病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571章 失守第1158章 背鍋第697章 私宴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871章 滲透戰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43章 輸了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267章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053章 水戰(一)第297章 不合第479章 看不慣第73章 調令第324章 激將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73章 調令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808章 添油第1113章 失算
第1169章 曹爽的決斷第178章 前因後果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518章 二將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638章 身後事第331章 燒營第401章 突襲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51章 亂世人心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439章 張郃的突襲第1091章 孟津渡第759章 曹魏議事第43章 輸了第72章 軍械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651章 退兵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83章 秋收第874章 杜約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650章 大雪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2章 面試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400章 夜襲第117章 鐵索連舟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35章 酒之事第1209章 變數第183章 秋收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12章 秘方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100章 撤軍第181章 成婚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367章 花關索第704章 挑明第1054章 水戰(二)第187章 治病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98章 劉表病重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571章 失守第1158章 背鍋第697章 私宴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064章 羅縣攻防戰第226章 馳援荊南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871章 滲透戰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43章 輸了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267章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053章 水戰(一)第297章 不合第479章 看不慣第73章 調令第324章 激將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1151章 撤軍計劃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73章 調令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87章 失敗的夜襲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808章 添油第1113章 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