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司馬赴任

關中,乃至司隸地區,因爲曹丕的數道詔令,快速的調動了起來。

許昌方面,司馬懿根本沒等王凌到任交接,直接丟下政務和郡吏,輕裝簡行,只帶二十親衛甲士和長子司馬師,直奔宛城而去。

年僅十七歲的司馬師很不理解自己父親的做法,疑惑的問道,“父親,朝廷法度,接任官員未至而離任者,乃擅離職守也父親爲何如此着急,豈不落人話柄?!”

前十年,司馬懿的日子可是不好過的。

那時候,曹操當政,面對這麼一個老狐狸,司馬懿不管怎麼小心謹慎做事,都無法徹底消除曹操對自己的猜忌。

沒辦法,誰讓司馬懿早年裝逼裝的有點過了,再加上長了一副實在不能讓人輕易相信的臉呢。

《晉書》上說,司馬懿早年不願出仕曹操,是他們家世代漢臣,看不慣曹操的做派,因此裝病不願出仕信這話就有鬼了。

其實吧,早年司馬懿早年不想出仕,不是爲了什麼漢室,只是爲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而已。

ωwш▪TTKΛN▪C 〇

早年間,司馬家就跟曹操有過合作了,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早就在二十二歲的時候被曹操徵辟爲司空府屬官,算是正式出仕曹魏集團了。

按理來說呢,司馬家跟曹氏集團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因此,當曹操聽聞司馬朗的弟弟司馬懿頗有才能,想徵辟他當官的時候,司馬懿是沒有道理要拒絕的。

但司馬懿那時候也年輕啊,他氣盛啊,自己要作死,誰也攔不住啊。

曹操親自徵辟司馬懿出仕,結果司馬懿爲了顯示一把自己清高,就藉口自己有“風痹症”,不能下牀行走,從而拒絕了曹操的徵辟。

這招吧,對一般的東漢官員說不定還真的有用,畢竟那年頭就流行這個。

哪怕這些官員明知道司馬懿這小子的藉口很拙劣,最後也會稱讚他一句“清雅高士,不爲世俗所累”.那這次司馬懿遇到的是曹操。

曹操是什麼人吶,能看不穿你司馬懿到底是什麼把戲?!能慣着你這個?!

行,你不是自稱是“風痹症”麼?!我就派人去暗中觀察,試探伱.但凡讓我抓到你說謊,你的小命也不用留着呢。

司馬懿那個倒黴催的在牀上躺着裝了好幾年的半身不遂。

到後來,曹操也懶得跟司馬懿扯淡了,直接一個徵辟令過來,強行徵辟司馬懿出仕這時候司馬懿終於清楚了,自己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主君,知道繼續搞把戲那纔是真的要小命的事兒,因此乖乖的出仕了曹氏集團。

之後吧,可能是因爲給曹操留下的印象實在不怎麼好,導致司馬懿做事雖然盡心盡力,但曹操總覺得這個小子不是啥好人,再加上司馬懿本身的相貌比較奇特,給人一種比較危險的感覺。

真不是民間傳說裡說的那樣,司馬懿的腦袋可以轉一百八十度,只是長相比較陰厲,給人一種過於嚴肅的感覺而已。

曹操這人,本來疑心病就重,司馬懿之前還自己作死過一回,導致曹操一直對司馬懿不是很放心。

再加上那些年,曹操的權利日漸增大,對世家的態度也一天天變得不可琢磨天下名士的孔融,曹操說殺就殺了,禰衡這樣的名士,曹操雖然沒殺,但對他的待遇也好不到哪兒去。

司馬懿實在有點捉摸不透曹操對世家的態度是什麼,但很明顯,他司馬懿的確是標準的世家子弟,並且一直被曹操所猜忌這種情況下,司馬懿做事,一直都是盡心盡力,小心謹慎的。

這也是爲什麼,司馬懿這次不遵守朝廷法度,不等王凌到任就出發去宛城的時候,司馬懿的長子司馬師會提出疑問。

這不符合老爹一貫的作風啊。

司馬懿能說啥?!

總不能說現在時代不同了,那個讓人琢磨不透的太祖武皇帝已經不在了,當今天子跟我是鐵哥們,咱不用忌諱這麼多了吧說出來多丟人吶。

因此,司馬懿故作深沉,用一種教育兒子的語氣,對司馬師說道,“吾兒年幼,尚且不知兵也。豈不聞,兵貴神速?!天子傳詔而來,需要數日,爲父待王彥雲至,交割事務,亦需數日,趕赴宛城,更需數日宛城軍情萬分危急,張文遠困守孤城,如何等得起如此日久。爲父急赴宛城,乃是爲國赴難,些許繁文縟節,天子又豈會怪罪?!”

這話吧,確實也沒有錯,司馬懿如此着急的趕赴宛城,確實是有兵貴神速的道理在裡面,畢竟宛城的情況,以司馬懿的戰略眼光,不會看不出有多糟糕。

但.要是曹操在位的時候,你看司馬懿會不會這麼發揮“主觀能動性”?!

說到底,還是曹丕對司馬懿足夠信任,而司馬懿也相信,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好了,這些小細節,曹丕也不會抓着不放。

當然,兵貴神速確實也是非常的正確的做法。

宛城的具體情況,別說司馬懿,就是曹丕一時間都不能搞清楚,只知道張遼困守鄧縣在拖延時間,具體能拖延多久,張遼沒說,曹丕都無法判斷。

因此,司馬懿只能是搶時間,早一天抵達宛城,那守住宛城的可能性就越大。

司馬師對司馬懿的解釋,一臉的恍然大悟,父子倆一路也沒有再廢話,急赴宛城。

從許昌到宛城,其實道路真的不算太近。

比起從襄陽出兵北上到宛城,許昌肯定是要離宛城近的多,但如果跟鄧縣到宛城的距離相比,許昌離的可就遠了。

因此,司馬懿這一路上,真的是火急火燎的趕路,儘可能快速的趕到了宛城。

而剛到宛城,司馬懿就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當司馬懿趕到宛城的時候,鄧縣被蜀賊攻破的消息終於是傳到了宛城,一起傳來的,還有張遼以身殉國的消息。

這個消息,是由張遼的親衛,以及從鄧縣撤回宛城的一千多士卒共同講述的,甚至張遼的遺體,也是他們護送回宛城的,根本假不了。

張遼病逝于軍帳中之後,第二天,張遼的親衛就遵循張遼的遺命,開城向關羽投降。

而關羽,也確實理解了張遼的用心,並沒有爲難這些投降魏軍,更沒有要收編他們的意思,而是分發了一些乾糧給這些投降士卒,讓他們護送張遼的遺體,北上宛城報喪。

畢竟,這不僅是張遼的遺命,也是關羽送自己好友最後一程。

關羽雖然也做好了心裡準備,但真正得知好友陣亡的消息後,心裡也不會好受。

更別說,好友還是陣亡在自己手裡,這讓關羽的心情更加複雜,對這一千多人的處理,自然也不會太過爲難。

見到了自己父親的遺體後,張虎頓時委頓於地,嚎啕大哭。

此時此刻的張虎,也沒有了繼續作戰的心氣,按照張遼身前的吩咐,上書給大魏天子曹丕,請求扶父親的靈柩還鄉安葬這種情況下,曹丕是不可能不同意的。

而司馬懿抵達宛城後,也順勢前往拜祭了張遼。

一方面,是對這位百戰老將的尊重,另一方面,司馬懿也要收一收軍心。

南陽軍團,大多是跟隨張遼在南陽鎮守了五年之久的士卒,對張遼肯定是很敬重的,司馬懿這麼做,也是爲了換取南陽軍團對自己的認可,省的將來指揮防守戰的時候束手束腳。

曹丕給司馬懿的私信裡說的很清楚,短時間內,南陽地區是不太可能有援兵到來的,必須要靠司馬懿指揮着南陽的兩萬餘敗兵,堅守上一段時間,纔會有曹丕給司馬懿的援軍到達。

可南陽軍團,畢竟是新敗之兵,想要堅守,軍心將心不合顯然是要出大問題的司馬懿不過是拜祭一下張遼,就能換取士卒們最基本的好感,何樂而不爲呢?!

拜祭過張遼後,司馬懿立刻升帳點兵點將除了張虎外,其他諸將都到位,聽候他司馬懿的發落。

其實也沒啥好發落的,就那麼點人,這些將軍們也都不是什麼大才,就比軍中校尉強點有限司馬懿現在算明白,爲啥張遼一出事兒,整個南陽軍團就跟塌了天一樣了。

可司馬懿現在也沒辦法,就這麼幾塊歪瓜裂棗的,該用還得用啊。

升帳點將,問清楚軍中狀況後,司馬懿做出了一些防守安排,然後就讓諸將謹守職責,盡心而爲既可。

宛城防禦,自有一套體系在,這套體系,最早是張遼佈置下的。

以張遼的經驗和能力,這套體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司馬懿也不是那種剛愎自用的人,非要否定前任的一切.既然張遼佈置的挺好的體系,那就沿用好了。

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蜀賊什麼時候來犯。

而這個時候,司馬懿終於接到了一個好消息。

蜀賊自攻破鄧縣後,就一直在鄧縣休整,如今已經足足五日了,並沒有絲毫北進宛城的跡象。

這消息好的,弄的司馬懿都有點含糊了.蜀賊到底在幹什麼?!

關雲長世之名將,不可能不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吧.難道是有什麼陰謀?!

第619章 誤判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367章 花關索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272章 應對第533章 善後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159章 聯姻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739章 私宴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589章 試探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49章 吳王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767章 安撫第107章 魯肅第15章 兄長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610章 前鋒至第354章 曹操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173章 人才第1027章 一箭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086章 搶攻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767章 安撫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39章 變故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092章 共議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813章 撤軍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035章 攪混水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665章 突圍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987章 議定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133章 親事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30章 攻城(一)第1228章 練兵第85章 守城方略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437章 街亭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715章 救災
第619章 誤判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367章 花關索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272章 應對第533章 善後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793章 掃清威脅第159章 聯姻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679章 黃元叛亂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575章 張郃的焦慮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739章 私宴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589章 試探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804章 心累的陳祗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49章 吳王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767章 安撫第107章 魯肅第15章 兄長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610章 前鋒至第354章 曹操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788章 襄陽北伐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632章 關羽的傷勢第173章 人才第1027章 一箭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086章 搶攻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767章 安撫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139章 變故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092章 共議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434章 江東二連擊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813章 撤軍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285章 馬鳴閣道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035章 攪混水第815章 司馬上奏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665章 突圍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499章 關中變化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987章 議定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133章 親事第1168章 曹爽掌權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227章 對外用兵第130章 攻城(一)第1228章 練兵第85章 守城方略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437章 街亭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715章 救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