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撤軍方案

姜維給魏延提了一個醒——與其糾結於猜測魏軍的戰略意圖,倒不如想想咱們現在的實際問題。

時間,對魏延等三人來說,可不太友好。

魏延經過姜維這一提醒,頓時也反應了過來。

手頭的情報不足,再怎麼去推測徐庶那邊的戰事成敗都沒有意義,立足於現實,纔是現在魏延最應該做的事情。

很顯然,現在魏軍已經佔據了濮陽,如果延津那邊的蔣濟再主動出兵前往酸棗那就基本可以確定,封丘方面肯定也會有魏軍大軍過來。

這就是一個針對魏延率領的大漢禁軍的包圍網。

現在魏延需要考慮的,是怎麼撤兵的問題了。

當然,魏延也可以選擇在延津的蔣濟領兵支援酸棗前,強攻酸棗,在攻下酸棗後據守.但這麼做的風險,太高了。

第一,延津距離酸棗太近了,領兵來援不過是兩三天的路程,哪怕大漢禁軍的戰鬥力強,也不可能一面攻城,一面完全擋住蔣濟帶來的援兵。

只要讓蔣濟想辦法往酸棗城內送進去五千人,那以郭淮的能力,他再守個十天半個月都不成問題。

而如果司馬懿真的領兵到了封丘,從封丘過來包抄圍堵,用不了十天時間。

換句話說,魏延只要不能在三天的時間內攻破酸棗,那麼等待他的,就是被魏軍合圍的下場。

第二,現實的情況,不允許魏延去賭這種戰法。

如果說,徐庶那邊是戰事順利,逼得司馬懿不得不後撤到東郡,那麼魏延採取強攻酸棗據守的策略,還能說是中心開花的戰術,配合徐庶的追擊軍隊,一起圍殲司馬懿。

但如果徐庶那邊是因爲戰事不順,已經被司馬懿擊退了.那魏延強攻酸棗,或者就地困守,不過是甕中之鱉,逃都沒地方可逃。

魏延不可能去賭這一半對一半的可能性,而代價卻是他和麾下三萬士卒全軍覆沒。

因此,魏延不得不放棄就地堅守或者強攻酸棗的計劃,轉而只能選擇突圍的計劃。

畢竟,相對來說,突圍雖然可能會導致這次孤軍深入的作戰失敗,但至少可以保全自身實力,全軍覆沒的風險更低一點。

只是,突圍的方向,選擇在哪裡更加合適呢?!

最簡單直接的辦法,自然是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往白馬渡口的方向撤退就是了。

但問題是,白馬渡口正好在濮陽西北方向,魏軍反攻濮陽得手後,未必不會往白馬渡口進軍,佔領這裡。

而在白馬渡口,黃權的水軍士卒只有三千餘人,戰船不過四十艘先不說黃權能不能守住白馬渡口,就算能守住,以現在黃權水軍的運力,要運走三萬人回孟津渡口,至少要十天。

來的時候,司馬懿主力大軍都在兗州西南,魏延有足夠的時間等黃權慢慢運人過來集結,可現在撤退的時候,十天時間,可就要了老命了。

以司馬懿和賈逵的用兵能力,不會給魏延這麼多時間的。

因此,除非是實在沒辦法了,魏延是不會選擇撤往白馬渡口的。

而魏延看中的撤退路線,是從酸棗往東,撤往陳留郡的長垣縣,然後從長垣縣南下,進入濟陰郡,再從濟陰郡繞道,撤回潁川。

不管陳留之戰到底是誰勝了,魏延的這個撤退路線,能完美的規避掉大部分陳留郡的控制範圍.雖然繞路繞的有點遠,但至少安全。

而糧草補給方面,長垣縣是否能得到足夠的糧草補給不太好說,可只要進入了濟陰郡,尤其是濟陰郡重鎮定陶,肯定是有大量的糧草補給的。

定陶這個地方,之前就是賈逵屯兵駐守的地方,也是阻擋胡遵等人進犯濟陰郡的重要節點,這個地方,賈逵不可能不囤積大量的糧草,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賈逵北上進攻濮陽,一時間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糧草都搬空,而且隨着賈逵領兵北上,定陶的守備力量必然空虛,這地方是可以出其不意的攻破的。

只要佔據了定陶,獲得了足夠的補給,再一路到達樑國.那時候,魏延估計自己就能得到具體的戰報,得知漢軍的具體方位了。

這樣,就算是徹底逃出魏軍的包圍網了。

這是魏延想到的撤軍計劃.可文欽委婉的,提出了一個反對意見。

往濟陰郡撤退,確實是一步妙棋,但是吧.文欽覺得,長垣那個地方,未必就是撤退的好方向。

誠然,從現有情報來看,長垣縣確實沒有多少魏軍的兵力,但是呢,文欽認爲,正因爲如此,這條路纔是最危險的。

司馬懿這個人啊,用兵老辣,而且非常善於換位思考.他如果站在漢軍主帥的角度去考慮的話,第一反應肯定也是從長垣縣撤兵。

因此,司馬懿必然會親率大軍,堵截長垣縣.因此,文欽的建議,是立刻南下封丘,搶在魏軍分兵之前搶佔封丘,然後再繼續南下,不管是順着陳留郡往南走,還是中途從濟陽縣繞道進入濟陰郡,走魏延的老路,其實都可以。

這樣的撤軍,在文欽看來,更加保險。魏延對文欽的這個建議吧.有點吃不準。

實話實說,文欽的說法,是有道理的但僅限於有道理。

因爲文欽的建議,是建立在司馬懿預判魏延會走長垣縣的基礎上的如果司馬懿並沒有這樣預判,而是常規行軍,帶着魏軍主力直接出現在封丘,那按照文欽的建議行軍的大漢禁軍,恐怕就是自投羅網而已。

唯一的區別,無非是被圍在酸棗城下,還是被圍在封丘城下罷了。

可魏延也得承認,司馬懿這個人真的不好惹,如果按照自己的計劃撤軍的話,被司馬懿堵在長垣的可能性也非常高。

甚至,司馬懿都不需要正面破敵,只需要對峙拖延,給蔣濟,郭淮等人合圍創造時間,或者索性拖到大漢禁軍糧盡,就可以輕鬆獲勝。

因此吧.兩個撤軍路線都有風險,而魏延必須從這兩個撤軍路線中,二選一。

魏延不想這麼選,因此,他看向了姜維。

經過這次輕兵突進的作戰後,魏延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小子雖然年紀不大,但確實鬼點子多,稱得上是足智多謀.也許他能有破局的辦法。

而姜維呢姜維還真的是有一個不同於前兩者的撤軍方案,只是這個方案吧,有點危險。

本意上,姜維是不太想說的,畢竟自己的這個撤軍方法,搞好了,不僅能安全撤軍,甚至有可能再次打開對曹魏的進攻局面.但搞不好,恐怕就是一個全軍覆沒的結果。

風險大到,比正面硬剛司馬懿率領的魏軍主力都要高。

姜維本來是真的不想說的,但架不住魏延始終無法做出決斷,反而還問向了自己.姜維琢磨着吧,還是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吧。

這就好比在兩個好主意裡面摻雜了一個壞主意,反而會堅定魏延從兩個好主意裡面去選擇一個執行,不會再繼續猶豫下去。

因此,姜維就說了。

他的撤軍辦法,是直接放棄酸棗,西進進入河南郡東部最終的目的,是進攻虎牢關。

一旦能攻破虎牢關,把河南郡連成一體,那麼就能獲取直接進入兗州的通道哪怕這次北伐作戰不利,不得不退回潁川,可下次北伐的話,就可以直接從虎牢關出兵了。

而虎牢關現在只有五千人守衛,魏延所部還有三萬人進攻虎牢關,並不是沒有勝算的。

再一個,曹魏的這個包圍網,有從東面切斷後路的,有從北面和南面兩路夾擊的.可西面的河南郡,現在卻沒有多少兵力防守,只有一個酸棗的郭淮擋在自己面前。

現在魏延如果領兵北上的話,你猜猜郭淮會不會帶兵主動出擊,攔截魏延的退路?!

除非他不想活了!!!

這就是姜維的想法實話實說,乍一聽這個方案的時候,其實魏延和文欽,都是眼睛一亮的。

但這個方案,真的不能細想,越細想,就會發現,這個方案實在不怎麼靠譜。

首先啊,從酸棗到虎牢關,這一路上基本就沒有幾個縣城,而這些爲數不多的幾個縣城裡,是否有足夠三萬士卒可以支撐一時的糧草,魏延也不敢去賭。

萬一沒有足夠的糧草支撐,哪怕西進到了虎牢關下,也根本撐不了幾天。

其次,虎牢關是雄關,哪怕現在兵力減少了,但依靠高城牆和守關防禦設施,拖延一時還是能做到的。

魏延雖然兵力夠多,但後勤不穩定造成的困境就是不能長期作戰,也沒有可以隨軍攜帶的攻城器械攻打虎牢關,沒有足夠的糧草軍械支撐,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還怎麼打?!

拿人命堆也爬不上七八丈高的關牆吧!!!

所以.魏延看向了姜維,眼神裡充滿了疑惑。

這怎麼想,都是一個自尋死路的做法,以姜維的智謀,不可能出這種餿主意吧?!

姜維趕緊解釋這個方案只是風險大了一點,並不是純純的讓人去送死,還是有成功的可能的。

這個方案要成功,關鍵就是要攻克虎牢關,而以魏延率領的大漢禁軍,在短時間內,確實不具備攻克虎牢關的條件,但吸引虎牢關守軍的注意力,分散虎牢關的防守壓力,還是能做到的。

真正攻克虎牢關的殺手鐗,是在虎牢關正面,諸葛亮親自率領的那一萬郡兵。

是,魏延率領的漢軍手裡沒有足夠的糧草,也沒有足夠的攻城器械.可諸葛亮手裡有啊!!!

而對於姜維來說,這個作戰方案唯一的缺點,也是最大的風險,是如何能跟諸葛亮進行及時溝通,互相呼應的進攻虎牢關。

畢竟,時間上,對魏延等人,是非常不利的。

第71章 博弈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646章 議事(三)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651章 退兵第64章 博望之戰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217章 取名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883章 嚇退第644章 議事(一)第173章 人才第33章 體能訓練第456章 反攻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91章 戍邊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705章 女兒事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7章 三國第107章 魯肅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272章 應對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906章 安撫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004章 邀約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665章 突圍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766章 人選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619章 誤判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020章 兜圈子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207章 退路第650章 大雪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579章 調整第757章 離間計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302章 于禁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735章 決議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159章 聯姻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572章 破寨第645章 議事(二)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051章 戰略第736章 爭(一)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222章 《蜀科》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58章 送犁第533章 善後
第71章 博弈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646章 議事(三)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1045章 東吳內政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651章 退兵第64章 博望之戰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217章 取名第718章 救星到了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883章 嚇退第644章 議事(一)第173章 人才第33章 體能訓練第456章 反攻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691章 戍邊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705章 女兒事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7章 三國第107章 魯肅第673章 天人庇佑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272章 應對第1074章 屯田和鑄幣第906章 安撫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1004章 邀約第672章 魏吳和議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665章 突圍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766章 人選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690章 遷民軍屯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4章 奸雄,必須是奸雄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476章 劉備稱帝第619章 誤判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1020章 兜圈子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207章 退路第650章 大雪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944章 撤軍準備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579章 調整第757章 離間計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302章 于禁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735章 決議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159章 聯姻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572章 破寨第645章 議事(二)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051章 戰略第736章 爭(一)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719章 諸葛到來第222章 《蜀科》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158章 送犁第533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