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各自打算

劉備的“長安取士”,鬧得沸沸揚揚,但多少有些草草收場的意味。

從三月初的時候昭告天下,到五月初舉行考試,總共就只有兩個月的時間.這點時間,還不夠稍微遠一點的河北地區的寒門士子趕到,考試就已經結束了。

所以,實際上參加這場考試的人,大多還是以荊襄,益州,雍州,涼州四州寒門士子爲主,連江東的寒門士子都沒有過來參加。

本質上,還是一場內部選拔。

而受限於考覈資格需要當地名士或者官吏推薦,真正來參加考試的人,其實大多都是一些名士之後,或者是官二代。

比如蜀中的李家,楊家,柳家,都派出了族中子弟參與這場考試。

倒不是他們“自願”的至少在明面上,這些世家派出族中子弟應試,是爲了緩和和劉備之間的關係。

黃元謀反這事兒吧,平定的太快了,快到這幫蜀中世家們啥底細都沒探出來不說,反倒是讓諸葛亮抓到了一些蛛絲馬跡,順藤摸瓜的找到了一些蜀中世家們的把柄。

雖然都不是什麼大事兒,就算坐實了也不會影響這些世家們的生存發展,諸葛亮也沒有要窮追猛打的意思.但有些事,不怕你現在發飆,就怕你以後翻舊賬。

翻舊賬的後果,可就不是那麼容易能讓你接受的了。

再加上秦宓也從長安傳回了消息,表示他已經勸阻了劉備把這樣的選拔人才方式制度化,但同樣的,蜀中世家多少也要給點面子,派點人蔘加這場考試否則你讓劉備下不來臺,那蜀中的世家們,也別想好過了。

蜀中世家再次在李禹的帶領下,開了一個小會,大家都非常“無奈”的表示,這次只能向劉備認慫,派出族中一些“不成器”的子弟,去應付這個“不知所謂”的考試,也算是這次集體試探劉備不成後付出的代價。

說是這麼說,但實際上嘛.這幫世家,哪個能是省油的燈?!

不說別人,李禹回家後,立刻就讓自己這房的長孫李昰北上長安,參加這場考試。

順帶的,還給身在南中的庲降都督李恢寫信,請他看在同爲李氏一族的份上,出面拜託張溪照顧一下李昰,畢竟李恢和張溪有當初在南中合作的交情,這也是人脈關係。

李恢都快氣樂了。

當初自己選擇帶領建寧李氏投靠劉備的時候,自家這位本家族伯對自己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看不慣,現在倒好,居然還讓自己幫忙打招呼?!

行,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來,這個忙,我李恢幫但這次你李禹也別想白嫖,多少得有點誠意才行。

李恢忙着跟本家族伯要好處的同時,柳隱也接到了自己父親的家書。

看完家書後,柳隱也是哭笑不得當初自己北上漢中,投靠黃權的時候,自己的父親可沒說給自己太多的支持啊。

現在倒好,居然讓自己幫忙說和一下,幫自己的族弟柳徽求一個功名?!

這個是親爹,柳隱不好討價還價的,但柳隱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劉備集團內到底是什麼位置,跟張溪的而關係到底算不算的上是好就這麼開口去求人,這算怎麼回事?!

而楊家嘛,倒是不用託人,他們家本來在劉備集團內部的地位就不低,楊洪還是蜀郡太守,妥妥的核心成員,這次派出族中子弟,只要走正規流程,考試的結果都不會差,沒必要平白無故的欠人情。

至於王家這次諸葛亮回到成都後,親自拜訪了王氏祖宅,跟王氏商討了很久,然後王氏就結束了閉門謝客的傳統,開始派出族中子弟,北上應試。

一方面是諸葛亮需要借用王氏的力量來平衡以李氏爲首的世家聯盟,另一方面王氏就算內心抗拒劉備,但劉備大勢已成,再這麼閉門下去,王氏真的就該沒落了。

因此,王氏在跟諸葛亮詳談之後,得到了一些利益保證,也放棄了一貫的態度,開始出仕大漢。

而這些世家中,唯獨缺了張氏.張氏的日子不好過,諸葛亮抓住了張參三子參與黃元叛亂的鐵證,這件事不擺平,張氏還能不能在成都有一席之地都不好說,哪有心思北上參加考試啊。

不管怎麼說,成都世家們內部暗流涌動,但依然還是有不少的家族,往長安派出了自己的族中子弟參與應試,以博取官位。

蜀中世家們這麼做的原因,還是因爲之前的試探上,他們因爲在朝堂內的勢力不足,從而得到的情報嚴重失真,被逼的不得不去跟東州派尋求合作,結果讓諸葛亮回來這頓敲打,可不好受。

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嘛。

之前呢,是劉備一直對蜀中世家抱有戒心,而蜀中世家也有不少人對劉備非常的有意見。

劉備這個外來戶,當初可是我們把你引入川中取代劉璋的,沒有我們的支持,你能這麼快的打趴下劉璋?!

可你奪得了益州之後,居然敢不依靠我們益州人治理益州,反而重用那些荊州人劉焉到最後都得向我們妥協,倒要看看你這個姓劉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來。

這就是大部分益州世家們對劉備的態度,覺得劉備這人不知道感恩,一點都不知道好歹。

可誰能想到,劉備這個賣草鞋的,居然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三分天下的地位不說,如今更是佔據天下四州之地,兵峰日盛。

先敗曹操取了漢中,接着又接連兩次北伐獲勝,如今更是連關中都拿下了.這就不是一個偏安一隅的朝廷該有的氣魄,這是要成事啊。

這種情況下,明明在開局就佔據近水樓臺優勢的蜀中世家們,怎麼可能還一直無動於衷。

如今劉備也難得的公開取士,雖然這個方式讓蜀中世家們很擔心,但劉備終歸是放開了對蜀地世家的限制,同時也做出了“下不爲例”的保證那還等什麼,官位這東西可就這麼多,晚了就沒機會了。

而且對蜀地世家來說,如今關中世家被曹魏一掃而空,這又何嘗不是一個讓家族進軍關中,成爲一流世家的機會呢?!

總是偏安四川,你說自己是一流世家,人家聽了也不信吶。

因此吧,相比於荊州世家相對冷淡的態度,其實蜀中世家,雖然嘴上說着這次取士“不合禮法”,“不符朝政”,對這次取士那叫一臉的不屑但實際上,跑的比誰都快。

你們荊州人不缺官做,我們益州人可缺.不能讓再你們荊州人再把手伸到關中去了。

而等到荊州世家們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發現,這幫不要臉的益州土鱉們,居然已經派了這麼多的世家子弟北上應試了。

荊州的世家們是真的想不通啊,大家都是一個立場上的玩意兒,劉備這次考試明顯是不符合世家利益的.這幫益州土鱉總不能這點都看不出來吧?!

結果倒好,大家一起嘴上說着“天子不尊禮法”,結果私底下你們去跑的比誰都快啥意思,坑我們荊州人啊?!

而這個時候,荊州世家已經來不及對這個事情做出應對了.荊州世家得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四月下旬了,而開科取士的時間,是在端陽節之後,這時候就算再派出族中子弟去長安參加考試,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荊州世家那個恨的,一面心裡鄙視益州土鱉說一套做一套的不地道,另一方面趕緊聯絡那些已經趕到長安的寒門士子們,提供儘可能的幫助。

就算是寒門士子,那也是我荊州的寒門士子,可不能輸給那幫益州土鱉們。

甚至荊州的世家們,還專門聯合去找了一趟馬良,想通過馬良的途徑,影響一下長安的這次取士。

沒辦法,誰讓負責這次長安取士的主考官,是馬良的親弟弟,馬謖呢。

是的,馬謖這個倒黴催的小子,在越巂郡一干就是五年,如今總算是讓張溪給想起來,推薦給了劉備。

馬謖來幹這事兒賊合適,他已經在越巂郡辦了五年的開科取士了,這方面的經驗,整個大漢都沒有人比他更熟悉。

而馬謖也藉此,正式進入了劉備的視線。

第613章 進攻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518章 二將第208章 雒城第143章 龐統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737章 爭(二)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67章 攤牌第940章 大變故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507章 開戰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043章 升官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087章 應對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502章 重想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437章 街亭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051章 戰略第407章 詐第1242章 應對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429章 搶時間第354章 曹操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108章 過江第1153章 撤軍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83章 議策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865章 戰後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391章 調人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44章 張機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1069章 休戰第608章 攻心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574章 懲罰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958章 試探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650章 大雪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267章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1056章 水戰(四)第459章 變故第907章 南下第458章 設伏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933章 魯陽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78章 開始練兵第621章 跑了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1055章 水戰(三)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694章 復設丞相
第613章 進攻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518章 二將第208章 雒城第143章 龐統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737章 爭(二)第1002章 退軍與合兵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67章 攤牌第940章 大變故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507章 開戰第305章 收取襄陽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043章 升官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087章 應對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502章 重想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03章 長阪坡之戰(二)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426章 姜維的動機第184章 南郡異動第437章 街亭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051章 戰略第407章 詐第1242章 應對第508章 將帥不合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537章 諸葛虔的想法第429章 搶時間第354章 曹操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108章 過江第1153章 撤軍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83章 議策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865章 戰後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391章 調人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44章 張機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1069章 休戰第608章 攻心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574章 懲罰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958章 試探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650章 大雪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267章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35章 江陵決戰(二)第1056章 水戰(四)第459章 變故第907章 南下第458章 設伏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933章 魯陽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78章 開始練兵第621章 跑了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1055章 水戰(三)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1247章 特殊照顧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694章 復設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