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東郡渡河

延熙九年五月。

隨着大漢丞相諸葛亮親自領兵北伐,渡過孟津渡,兵臨河內,東郡方面,張溪和魏延,也各自做好了北伐渡河的準備。

魏延從延津渡口北上,強攻延津渡北岸滑縣,張溪從白馬渡口北上,進攻白馬渡北岸汲縣。

曹魏的郭淮在得到軍報後,一邊飛馬傳書回報鄴城,一邊按照既定計劃,下令滑縣守軍後撤,退守朝歌,自己領兵三萬進駐黎陽,策應汲縣。

戰場局勢,至少在郭淮眼裡,已經開始慢慢明朗化了。

蜀賊還是沿用了上次兗州之戰的策略,主力大軍強攻河內,吸引大魏主力集結,然後另遣偏師異地登陸,攻擊後方,前後夾擊。

只是,郭淮有一點不太明白.同樣的戰術,這次蜀賊在運用的時候,給人感覺有點糙。

上次兗州之戰,蜀賊在渡河突襲東郡的時機把握上,堪稱完美,可以說卡住了司馬懿回撤支援陳留的節點,非常輕鬆的渡河偷襲了東郡。

但這次,蜀賊在河內郡雖然已經進攻了一個月,但實際取得的戰果不大,不管是溫縣還是河陽縣都還不到需要求援的時候,彼此還在僵持這個時候選擇從東郡渡河,強攻冀州,郭淮大軍正枕戈待旦,效果自然也不會太好。

這很顯然有違常理啊。

上次偷襲東郡的主帥是魏延,而這次偷襲冀州的兩路蜀賊裡有一路主將依然還是魏延.同一個人,沒道理上次戰術時機的選擇這麼精準,這次戰術時機選擇這麼糟糕吧?!

至於另一路主帥.開玩笑了,誰會覺得張溪在戰機把握方面,會比魏延差的?!

因此,郭淮現在也有點懷疑,蜀賊這次在東郡渡河,強攻冀州,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真的要強行進攻冀州,甚至鄴城麼?!

這個問題,其實也擺在瞭如今的曹魏大將軍,曹爽的面前。

說實話,就曹爽的能力,他是真的看不清楚這裡面的虛實到底是哪一路。

畢竟,如今的蜀賊的兩路進軍,兵力規模都不算小,給曹魏製造的壓力也不小.兩路都像是實攻,但兩路又都有點不像。

連敵軍的進攻重點都摸不清楚,你讓曹爽提前做出判斷,提前做好支援準備,改變戰略局勢,實在是有些太強人所難了。

至於曹爽的那幫手下嘛也就桓範還有點能力,但桓範的能力還不到那種可以預判敵軍戰略的程度,他也一樣看不明白。

但是呢,桓範還是腦子比較清醒,算是比較有自知之明的人因此,他力薦曹爽,請賈逵和陳矯入朝,商議國事。

其實吧,在桓範心裡,其實最應該找來商議戰略應對的人,是司馬懿。

但,大將軍和大司馬之間有所不合,這個桓範現在已經知道了,他也不會再這麼關鍵的時刻去讓曹爽不痛快。

而之所以建議招賈逵和陳矯呢,是因爲這兩個人裡,陳矯是三朝老臣了,又跟隨過太祖武皇帝征戰過,又足夠的威望和經驗。

而賈逵呢,雖然他兒子跟司馬昭走的比較近,但是吧,賈樑道這個人,是出了名的剛直不阿,一心爲國.當年他爲了保住大魏疆土,連曹休那樣的政敵都能救,誰能懷疑他對大魏的忠心。

賈充是賈充,賈逵是賈逵,兩者不能一概而論。

這就是桓範推薦兩人的理由。

而曹爽認真的考慮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接納桓範的建議.畢竟現在曹爽心裡是真的沒底,而他也不想在他手裡丟失了大魏的江山。

他好歹也是姓曹的。

而陳矯和賈逵兩人,在被曹爽請到府上議事後,也沒有客氣,直接問曹爽要來了前線的所有軍報和戰況報告,兩個人認真的看來起來。

必須瞭解到最實際的情況,才能對目前的戰況做出最準確的判斷。

可等兩人看完了前線傳遞回來的戰報後,兩人也得出了跟郭淮一樣的想法——這次蜀賊的戰術執行,未免有些太糙了點。

再結合領兵在東郡渡河的主帥是張溪這倆一致認爲,這其中恐怕是有詐。“大將軍,老夫以爲,此番蜀賊進攻重點,恐還在河東二郡。”陳矯資歷老,他想了一會兒,第一個對曹爽說道。

“哦?!”曹爽聽聞,微微點頭,說道,“陳司徒之言,可有憑據。”

陳矯站起身來,走到軍用地圖前,微微觀察,然後說道,“老夫以爲,此番蜀賊北攻之計,依然是兗州故伎,一虛一實,互相策應,前後夾擊.故此番東郡蜀賊雖兵分兩路,然最終還是會合兵一處,如此才能起到偏師之效。”

“東郡偏師北上,其意一在牽制郭伯濟所部,使其不敢輕離冀州,接應河內,而二,恐怕是意圖攻取朝歌,切斷河內與冀州聯繫。如此,進,可威脅鄴城,促使我大軍撤出河內,回防冀州,退,亦可策應河內夏侯霸將軍分兵駐防,削弱河內守衛。”

“故此,老臣以爲,蜀賊偏師必攻朝歌,還請大將軍速速派人,加強朝歌防衛,不可使其失於賊人之手。”

陳矯這一通分析,給曹爽聽的連連點頭.可賈逵聽着吧,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

陳矯作爲三朝老臣,他當然是有一定的軍略才能的,但到底有多少,賈逵還真的不好說.以太祖武皇帝和太宗文皇帝看人用人的眼光,陳矯逐漸淡出軍營,從事政務工作,恐怕就是最好的解釋。

陳矯的這一通分析吧,你也不能說他錯,畢竟,從延津渡口北攻滑縣的魏延所部,一旦擊潰了這裡的守軍,是沒有道理不去進攻河內重鎮朝歌的。

佔據了這裡的話,那麼整個河內的魏軍就會被關在河內郡之內,遭遇諸葛亮大軍的圍毆,要撤退的話,就只有退入幷州一條路可以走了。

而這條路,顯然是太遠了,一旦撤走,諸葛亮和魏延合軍的話,直接進攻繼承,從河內郡撤退的魏軍是根本來不及繞路撤回鄴城的。

理論上講,賈逵也想不到蜀賊不攻朝歌的理由。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蜀賊幹嘛還要分兵進兵,張溪去進攻滑縣又有什麼意義?!

幫魏延牽制郭淮的黃河主力守軍?!

理論上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但這種可能性有多大,賈逵是真的不好說。

而且,以郭淮的能力,他不可能看不到朝歌的重要性,他已經提前在朝歌安排了夏侯玄在那裡守衛,再根據他上報的黃河防線防禦戰略,還會在第一時間下令駐守滑縣的樂綝領兵後撤,退往朝歌合兵。

這麼一來的話,蜀賊沒有足夠的兵力優勢是無法對朝歌造成威脅的,而根據戰報顯示,魏延手裡大概也就五萬人.蜀賊的分兵,反而變成了喪失攻堅能力的敗筆。

賈逵覺得,張溪不太可能是能做出這種戰術選擇的主帥。

因此,賈逵認真思考了一陣後,還是主動開口,說道,“大將軍,陳司徒以臣下之見,蜀賊分兵渡河,事過蹊蹺,若欲北攻朝歌,豈有主動分兵之理?!”

“故此,臣以爲,蜀賊所求,依然在黎陽,還請大將軍下令給郭淮將軍,令其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輕心,誤中蜀賊奸計!”

賈逵這話一說完,曹爽還沒說話,陳矯就已經搖頭了,說道,“樑道此言,卻有些虛了分兵渡河,卻有些許嫌疑,卻安知此不是蜀賊瞞天過海之計?!再者,蜀賊若意在黎陽,汲縣及黎陽有共計七萬人守衛,他張元長只有五萬餘人,縱是有天大的能耐,又如何能擊敗郭伯濟?!”

這話問的吧,賈逵一時間也有些語塞了。

是,張溪是天下名將沒錯,但人家郭淮也不白給啊當然,最重要的是光論兵力的話,郭淮佔優,而且郭淮是防守方。

這方面,就算是賈逵,也無法反駁陳矯的說法,郭淮靠着七萬人和自己一手打造的防線,要是再守不住張溪的五萬兵馬強攻那就真的在黃河邊找個地方跳下去吧,沒臉見人了。

賈逵無法反駁陳矯,但賈逵的自覺總是告訴自己,覺得這個事情有哪裡不對,但是.軍議之上,是不可能用所謂的自覺來說服主帥的。

除非這個直覺,是主帥本人誕生的,並且對此深信不疑但很顯然,曹爽不是這樣的人。

因此,見到賈逵無言以對後,曹爽立刻採納了陳矯的建議,讓桓範去傳令在鄴城的預備隊做好準備,隨時準備接應朝歌。

而就在曹爽做出這樣的決斷沒幾天.前線來報,魏延在佔領滑縣後,繼續領兵北上,往朝歌而來。

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73章 人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64章 博望之戰第927章 收徒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609章 到來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43章 輸了第715章 救災第495章 柳隱第315章 退敵第1189章 變數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619章 誤判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118章 苦肉計第715章 救災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41章 應對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86章 攻城第534章 陳倉道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871章 滲透戰第741章 教子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1101章 勸降第12章 秘方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807章 夜戰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422章 大雪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812章 擊潰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34章 榨油第1071章 重整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69章 江夏變故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14章 壓力第1213章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71章 博弈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67章 黃祖異動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812章 擊潰第757章 離間計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67章 黃祖異動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153章 撤軍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1213章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107章 魯肅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457章 換將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1035章 攪混水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
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173章 人才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96章 戛然而止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668章 宛城戰事(一)第1137章 司馬懿的後手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64章 博望之戰第927章 收徒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609章 到來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43章 輸了第715章 救災第495章 柳隱第315章 退敵第1189章 變數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619章 誤判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33章 體能訓練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118章 苦肉計第715章 救災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41章 應對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86章 攻城第534章 陳倉道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871章 滲透戰第741章 教子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1101章 勸降第12章 秘方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807章 夜戰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422章 大雪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812章 擊潰第776章 詭異的魏軍動向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34章 榨油第1071章 重整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561章 虛虛實實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69章 江夏變故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914章 壓力第1213章第513章 關羽的想法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71章 博弈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201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二)第67章 黃祖異動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812章 擊潰第757章 離間計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67章 黃祖異動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153章 撤軍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1213章第452章 火攻略陽第107章 魯肅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457章 換將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1035章 攪混水第1236章 各方顧慮第110章 奇怪的舌戰羣儒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