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終於看破

一場約戰,打了半天,就以魏軍收縮兵力固守,重新退回大荔縣結束。

雙方各有損傷,但都不大,估計都是在千人左右的傷亡。

這就很奇葩了。

打了半天,千人左右的傷亡,這場戰鬥的烈度,實在稱不上有多大。

但考慮到曹魏有足足四萬五千人,兵力佔據優勢,依然是這個戰果誰在裝就顯得比較一目瞭然了。

雙方都擺出了進攻性質的鋒矢陣,看似都是要搏命的架勢,但真打起來,雙方都不約而同的採取了收攏陣型,守中帶攻的策略,因此交鋒比較激烈的地方,也就是雙方的前軍箭頭部位。

能成爲一軍箭頭的,自然都是精銳,這樣的精銳對撞,確實很難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的傷亡。

至於兩翼的戰鬥,雖然也有一些傷亡產生,但彼此之間的戰鬥烈度並不大,傷亡也不大。

這也是打了半天,只有千餘人傷亡的重要原因。

而就在雙方互相剋制的打了半天后,有着人數優勢的曹魏軍隊並沒有投入更多的兵力加強進攻,相反,卻在收攏陣型後,選擇了緩慢後撤。

這種詭異的戰局選擇,哪怕是勇猛如魏延,他也不敢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尾隨追擊,再加上張溪也下令收攏陣型,就地待命,魏軍得以慢慢的脫離接觸,返回本陣。

之後,就是相當出人意料的,魏軍選擇了鳴金收兵,退入大荔縣休整。

而張溪見此雖然一頭霧水,但還是下令收兵回營,然後叫來魏延,張翼,向寵,胡奮四將一起商議接下來的動向。

這次約戰,是以曹魏主動退兵結束的,自然就可以看做是漢軍在約戰中取得了勝利但這個勝利來的,讓所有人都很不安。

魏軍並沒有明確的敗像,甚至說,在魏軍撤退前,出於劣勢防守方的,其實還是漢軍.怎麼就稀裡糊塗的贏了呢?!

而這一贏,還真的有點不好撤了。

你要是在外攻城略地,在無法贏得整個戰役的情況下,贏一場鼓舞士氣,然後選擇退兵,是可以的。

但現在張溪等人是在主場作戰,是在驅逐入侵的敵軍贏了一場反而撤退,太傷士氣了。

再一個,始終沒有搞清楚曹真大軍行動詭異的原因,縱使撤退了,也不過是重複如今的情況,換一個地方對峙而已。

這依然是個問題。

所以,還得是集思廣益一下。

“某有種感覺,那曹真小兒,似乎在吸引我軍停留於此!”魏延率先發話了。

當魏延不再執着於眼前破敵的時候,他的戰場直覺,終於是派上用場了。

但問題是

“此事顯而易見,否則今日魏賊如何能敗的這麼輕而易舉!”張溪微微搖頭,說道,“我所需知者,曹真如此行事的理由?!”

魏延一聽這話,微微擡頭,瞪了張溪一眼,表達不滿都說我老魏不會做人,你張元長說話也好聽不到哪兒去。

但這功夫,魏延沒心情跟張溪吵,低頭努力思考。

向寵想了一會兒,說道,“莫不是在等援軍?!”

誰都沒提是不是有可能曹真分兵偷襲其他地方,或者是安排部隊側翼夾擊的可能.如今從臨晉到重泉附近的百里範圍,到處都是兩軍斥候,要瞞過兩軍斥候進行大規模的兵力調動,根本不可能。

但向寵提及的援軍,來自關內,這確實是大漢斥候不可能查探到的地方。

張溪認真的想了一下,微微搖頭,說道,“雖有可能,但.魏賊能調出多少援軍來呢?!”

援軍這個東西吧,必須要成一定的規模,才能對前線戰場的局勢造成致命性的影響。

如今雙方在周邊的軍力對比,差不多是五比三,曹魏方面要在進攻方面徹底壓制住左馮翊的漢軍,那至少得再有三到五萬的援軍才行。

可如今的中原地區,還能調出來這麼多士卒麼?!

“根據情報顯示,曹魏司隸地區共有十五萬常駐兵馬。宛城常駐三萬,許昌常駐兩萬,洛陽及河東常駐三萬,此番進犯關中,曹真領兵五萬,郭淮領兵兩萬.沒兵了啊。”張溪喃喃自語的說道。

把司隸地區的兵馬一盤算,實在是想不出來,曹真上哪兒再湊三萬援軍去。

而這時候,魏延突然擡頭,說道,“若洛陽之兵來援不是剛好三萬?!”

這話說的,張溪沒好氣的看了眼魏延。

好歹也是軍中大將了,怎麼說這種沒常識的話。

是,洛陽附近是有常駐兵力三萬,而且這三萬士卒也確實不像宛城和許昌那樣,守在戰略要地不可輕動但問題是,這三萬士卒也要分散在整個河東以及洛陽區域內。

知道河東和洛陽加起來的區域有多大麼?!

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三輔地區那麼大。

這麼大的地方,三萬兵力駐守,已經可以說是捉襟見肘了,抽調他們當援軍.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一個稍微大點的山賊勢力,都夠直接出兵進攻洛陽了。

別忘了,曹叡還在洛陽呆着呢。

三萬人拱衛天子,已經算是很寒磣的待遇了。

魏延也知道,自己說出這種話來,已經算是失誤了,但問題是,他一看到張溪那個眼神,頓時心裡也火大,就非要跟張溪槓一下。

“並非所有將軍,都如刺史般用兵的!!!”魏延先是諷刺了張溪一句,然後說道,“若是某用兵,三萬兵力不可全調,但抽調兩萬士卒入潼關,支援曹真,亦不是做不到。”

這話聽的張溪都想笑,反問道,“堂堂大魏天子,只有一萬士卒拱衛司隸.魏將軍用兵,當真不顧天子安危了麼?!”

“有何安危?!”魏延也反駁道,“洛陽地處司隸中心,北側是河東地區,哪裡世家林立,若要攻洛陽,需先破河東,河東世家豈會善罷甘休?!西側有潼關,函谷關之險,更有曹真數萬大軍在外,縱使我等要繞過曹真大軍直取洛陽,亦未必能通過函谷關和潼關。南側有宛城,許昌拱衛,二處不破,洛陽無憂.調洛陽之兵西進援助曹真,又有何不可?!”

張溪本來還在嘲笑魏延,但說着說着,張溪突然發現,好像魏延說的對。

確實,如果曹叡真的有足夠的魄力,是真的可以擠一下,抽調出兩萬兵力來,交給曹真指揮的。

而曹叡有沒有這個魄力張溪覺得,曹叡的魄力,可能還在他老爹曹丕之上。

至於司隸地區的防務.一方面就如魏延所說,其實並不需要太過於擔心,另一方面,一萬兵力當然覆蓋不了整個司隸地區,但如果僅僅是用來守衛洛陽城,保衛曹叡的安全,還是足夠的。

就像魏延說的那樣,洛陽四周,都是魏軍,只要外部勢力無法攻破這些地方的魏軍,那麼洛陽就算沒人守衛,也是穩如泰山。

退一步說,即使洛陽真的遇襲,那也只需要以一萬士卒,依靠洛陽堅城的城防,堅持住十天,那麼兗州,豫州,甚至冀州,幷州的魏軍,都可以在十天內趕到洛陽。

甚至於,只要曹叡願意交換,光司隸地區的世傢俬兵,都夠曹叡再臨時拉起一支兩三萬人的守城部隊出來。

所以,曹叡是真的有可能比張溪預計的,多派出兩萬士卒進入關中作戰的。

而順着這個思路一想,張溪頓時大驚失色。

“不好,右扶風!!!”

那兩萬士卒,不可能是作爲援軍來左馮翊支援曹真的,畢竟兵力優勢不大,只要再等上十天,大漢北軍就該進入長安了,再來兩萬魏軍於事無補。

但這兩萬士卒要是進入右扶風的話,一下子就能打破僵局。

右扶風兵力本來就不足,只有一萬五千人,戰力也不強,全靠堡壘工事羣阻擋郭淮的進犯.一旦那邊兵力翻倍,柳隱真不一定能擋的住。

張溪一提起右扶風這個地方,再加上之前魏延的言論,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張溪在說什麼。

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爲什麼左馮翊的曹真軍行動這麼詭異,明明有着兵力和先期突襲優勢,卻打的這麼黏黏糊糊,稀稀爛爛的。

曹真根本就是想要用這種方式,把張溪的雍州郡兵主力吸引在左馮翊,讓張溪無法在右扶風遇到優勢兵力襲擊的時候趕去支援。

甚至於,還有一個很可怕的現實。

“汝等可見曹真軍中,有多少騎兵?!”張溪趕緊的問魏延等人。

還是魏延站了出來,說道,“若臨晉留守都是騎兵的話,那大約有萬餘騎兵,若不是.曹真營中,只有五千左右騎兵。”

留守臨晉的當然不可能是騎兵,誰會放着步兵不用,把騎兵留下來守城的。

那也就是說,曹真這次進軍關中的五萬兵馬中,只有五千騎兵?!

這數量,太少了!!!

關中平原,地勢平坦,適合騎兵作戰,而曹魏方面,一向是最不缺騎兵的。

雖然大部分的騎兵都集中在河北邊地防禦外族,但中原地區和從雍涼撤回去的士卒中,肯定是不缺騎兵的。

可曹真居然只帶了五千騎兵就來進攻關中了.這合理麼?!

肯定不合理啊。

這下張溪臉色煞白了,連魏延的臉色也不好看了。

一旦魏軍真的依靠隱匿起來的這兩萬騎兵突襲右扶風的話,那柳隱絕對擋不住。

而一旦右扶風失守,那魏軍完全可以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繞過長安城,從側翼進攻左馮翊的張溪所部。

更要命的是,張溪如今被曹真吸引,已經離開了城池,選在了在野外紮營,進攻大荔縣

在野外遇到騎兵衝擊的下場,張溪和魏延,是再清楚不過了。

退兵,必須儘快退兵!!!

第745章 平叛策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589章 試探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494章 違令第66章 戰後動態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39章 變故第125章 借將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194章 示範區第584章 失敗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745章 平叛策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1116章 伏擊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267章第37章 一顧茅廬第270章 江東第753章 餿主意第996章 試探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729章 空城計第49章 大勝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579章 調整第665章 突圍第55章 拜師第865章 戰後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49章 大勝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030章 另一路第908章 請帖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120章 秦朗第372章 密謀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027章 一箭第47章 曹仁第833章 誘餌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5章 上任第477章 改制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49章 約定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147章 破關第95章 議戰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25章 誤會第1078章 交易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68章 試探第321章 石苞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82章 蒙衝第987章 議定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072章 丁口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620章 潰敗第326章 關興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107章 魯肅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
第745章 平叛策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589章 試探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494章 違令第66章 戰後動態第1188章 兵出幷州第139章 變故第125章 借將第973章 羊衜歸漢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194章 示範區第584章 失敗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266章 江東來使第745章 平叛策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1116章 伏擊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267章第37章 一顧茅廬第270章 江東第753章 餿主意第996章 試探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729章 空城計第49章 大勝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579章 調整第665章 突圍第55章 拜師第865章 戰後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49章 大勝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030章 另一路第908章 請帖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411章 冀縣平定第1120章 秦朗第372章 密謀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027章 一箭第47章 曹仁第833章 誘餌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5章 上任第477章 改制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149章 約定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147章 破關第95章 議戰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121章 各有準備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25章 誤會第1078章 交易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852章 潼關之戰(七)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68章 試探第321章 石苞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82章 蒙衝第987章 議定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1072章 丁口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620章 潰敗第326章 關興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200章 涪城相會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107章 魯肅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