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

陸遜離開淮南的消息,很快就隨着季漢的細作渠道,傳遞到了季漢兗州刺史徐庶的耳朵裡。

徐庶立刻做出反應,讓潁川的張嶷陳兵汝南邊境,自己領兵南下,進入樑國,跟毌丘儉一起威逼譙郡,再讓胡遵領兵東進,陳兵山陽郡邊境。

擺出一副再打淮南之戰的架勢出來。

徐庶這麼做的目的,有兩個。

一個,是做出陳兵邊境的架勢,逼迫東吳被動應戰,消耗東吳國力。

畢竟,如今的大漢,掌控天下三分之二,國力雄厚,完全耗的起。

另一個,是看東吳的應對,尋求在淮南地區取得突破。

如果陸遜真的回了建業去述職,不在淮南指揮作戰,僅靠汝南的朱據和壽春的孫韶,徐庶還真的不放在眼裡。

可如果陸遜只是虛張聲勢,做出離開淮南的假象,實際在他處領兵另有圖謀.那徐庶也不怕,只要步步爲營,慢慢蠶食的話,也能對淮南施加足夠大的壓力。

反正吧,缺了陸遜的淮南,對徐庶來說,應對起來,壓力是真的不大。

徐庶的這一手應對,頓時讓淮南地區的壓力陡增,不管是朱據還是孫韶,都在一面向建業求援,一面聯絡徐州的諸葛瑾,諸葛誕兄弟,讓他們從徐州出兵,牽制兗州郡兵。

只是這麼一來的話,消息傳回建業,到了孫權的手裡,讓孫權的心裡很不舒服。

實話實說,這個時候的孫權,其實對陸遜還是比較信任的。

這次召回陸遜,孫權的本意也不是要剝奪陸遜的軍權,他只是想要把陸遜召回建業,一來,想跟陸遜私下裡談一下現在自己面臨的處境,二來,也是做做樣子給外界看看,讓朝中的那些文武羣臣們看一下,哪怕是陸遜這麼位高權重的人,自己要奪他的權,也是易如反掌。

做完樣子,孫權還是會讓陸遜重返淮南,執掌兵權的。

畢竟,孫權也知道,就如今的局勢,自己可用之人並不多,朱然,陸遜兩個人,是絕對不能輕易動的。

但是,當陸遜離開淮南,還沒到建業的時候,蜀漢在兗州就動作頻頻,一副要進攻淮南的架勢,頓時讓孫權的心裡還是犯嘀咕了。

去年的十月初,淮南戰事纔剛剛結束,如今不過是二月份,蜀漢難道就已經做好了進攻淮南的準備了?!

如果是按照去年淮南—兗州大戰的規模來估計的話,準備期至少要兩道三個月.換句話說,蜀漢難道在十一月的時候就開始準備這次的軍事行動了?!

那幹嘛還選擇退回兗州,結束上次大戰?!

孫權在這個節骨眼召回陸遜,其實也是預判在短時間內,淮南不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戰事,這才讓陸遜回來的可打臉來的那麼快,就不由得孫權多想了。

到底是蜀漢只是佯動,並不是要全面進攻淮南,還是說,這個所謂的蜀漢進攻淮南的佯動,不過是有人一手炮製出來的假消息?!

如果是前者,那還好,讓孫韶固守待援,自己再讓陸遜返回壽春,指揮防守戰既可.純防守戰的話,東吳現在在淮南的糧草軍械儲備還夠用,並不需要額外增援。

但如果是後者.整個淮南地區,能夠謊報這種軍情的人,除了陸遜外,可就沒有第二個人了。

如果真的是陸遜在謊報軍情,那孫權不禁犯嘀咕了。

孫權這個人,就是一個純粹的政治生物,他可以給陸遜信任,但這個信任,必須是他給陸遜才能接受,如果陸遜自己想要創造這份“信任”,那孫權是絕對不能忍的。

哪怕這個人是跟他相知了幾十年的好友。

可如今孫權收到的情報有限,根據前線傳回來的軍報顯示,如今整個汝南都在告急,再讓陸遜返回建業恐怕不妥。

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孫權最終還是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再長江沿岸渡口截住了陸遜,傳旨讓陸遜迅速返回淮南,主持淮南戰事。

但私底下,孫權卻讓呂壹派出了校事府的校尉,暗中前往淮南,調查淮南之戰的真相。

可問題是,呂壹這個人能是什麼好人?!

如今的呂壹位卑而權重,這種小人,一朝得志就很容易得意忘形。

而呂壹的出身底層,這也決定了在這個時代,他註定會被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所瞧不起,而呂壹的性格睚眥必報,越是瞧不起他的人,在他掌權後,他必然報復回來。雖然說吧,陸遜並沒有什麼地方得罪呂壹的,但是,呂壹在掌權後,爲了立威,他其實也沒少打陸遜的主意。

那可是陸遜誒,東吳的上大將軍,掌控兵權,坐鎮一方的東吳軍方第一人誒要是能把他拉下馬來,那以後誰還敢得罪自己?!

這就是呂壹的想法從這個想法就能看得出來,呂壹這個人,實在是沒啥遠見的小人一個。

他也不怕自己得罪陸遜狠了,陸遜給他來一個“清君側”.到時候別說呂壹,恐怕連孫權都得抖上三抖。

但很顯然,呂壹是沒有這個自覺的。

孫權讓他派人去淮南地區調查蜀漢這次進攻淮南的真相,是真的想知道一個真相而已。

但在呂壹看來,這次,是他整治陸遜,從而立威的好機會.呂壹暗中授意自己的校事府校尉,這次去淮南,情報怎麼不利怎麼來。

就算不能給陸遜一個勾結蜀漢,養寇自重的罪名,也得給陸遜來一個擁兵自重的名頭。

由此可見,呂壹不僅是沒有遠見,甚至他連一點底線都沒有。

而更爲要命的是.隨着陸遜領命返回壽春,開始主持淮南防守戰之後沒多久,蜀漢開始逐漸退兵,撤回自己的防區去了。

有一說一,徐庶這麼做,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一方面,孫韶和朱據兩個人,並沒有徐庶想象的那麼無能,他們的應對措施還是不錯的,確實擋住了漢軍的第一波攻勢。

之後,陸遜就回到了淮南,開始接手防務,徐庶眼看沒啥便宜可佔,也就選擇了退兵。

另一方面,這次兗州出兵,是徐庶自己做出的決定,玩突擊戰還行,如果打成持久戰,以兗州一州之地的糧草和軍械儲備,恐怕也支撐不了太久。

因此,徐庶不得不向河洛的龐統求援,希望龐統給自己調撥糧草軍械,如果可以的話,再次讓河洛郡兵進入東郡協防。

但龐統卻回信拒絕了徐庶,而理由則是長安的天子下詔,這兩年休養生息,輕易不動干戈,所以他的錢糧全都用在了地方發展上面了,實在沒有餘力支援徐庶。

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撐,徐庶也不得不退兵。

可徐庶這個退兵的時間節點,實在是太巧了,巧到連陸遜自己都覺得太蹊蹺了。

陸遜前腳被孫權叫回建業去,蜀漢就出兵進攻淮南,而陸遜剛剛回到淮南不到一個月,蜀漢就退兵了啥意思嘛?!

再加上蜀漢這次進攻淮南幾乎沒有任何前兆,可以說就跟臨時起意一樣的出兵,草率異常的退兵.你說呂壹的校事府,能查出什麼真相來?!

前方校事府的校尉還算公正,給了一個“戰事蹊蹺”的論斷,倒是沒有引申到陸遜身上.但這事兒到了呂壹手裡,不得給定個“養寇自重”的嫌疑,那真說不過去了。

而孫權在看到呂壹調查出的“真相”後,也是陷入了沉思。

什麼“養寇”的嫌疑,孫權是不信的.對陸遜這點信任,孫權還是有的。

但是吧,“自重”這方面,孫權還是有些疑慮的。

當然,這個“自重”不見得是陸遜故意爲之,但客觀上來看,陸遜確實有“擁兵自重”的嫌疑。

蜀漢方面在陸遜去留壽春期間明顯的態度變化,讓孫權意識到,陸遜對淮南地區的重要性.不僅僅是震懾外地,同樣,也是壽春守軍的主心骨。

這在平時,不是什麼壞事,有利於邊境穩定。

但如今,兩宮之爭愈演愈烈,而陸遜又是東吳世家的代表,而東吳世家,普遍支持魯王孫霸有些事情,孫權不得不防。

因此,孫權下詔書,升孫韶爲驃騎將軍,幽州牧,假節這一手,是用來制衡陸遜,防止陸遜在淮南一家獨大的。

之後,孫權再次下詔,升朱據爲鎮北將軍,兗州牧,假節.這一手,是爲了分陸遜之權,把在東吳掌控下的兗州譙郡和樑國的一部分戰事指揮權,劃給了在汝南郡的朱據。

這其中,孫韶是東吳宗室將領,而朱據雖然是吳中朱氏出身,但他是孫權的小女婿,也算是半個自己人。

孫權開始加快自己宗室勢力的培養,慢慢的開始取代一部分外姓將領的職權了。

第1043章 升官第53章 蹴鞠第744章 掛帥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576章 截擊第51章 亂世人心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959章 中計第781章 右扶風第503章 誰謹慎?!第1113章 失算第149章 約定第1136章 出賣第665章 突圍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35章 酒之事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645章 議事(二)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927章 收徒第368章 分兵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433章 巧遇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938章 求戰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591章 大昌集第167章 攤牌第902章 折中第581章 切入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20章 秦朗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228章 練兵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053章 水戰(一)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78章 開始練兵第183章 秋收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1177章 決斷第52章 軍中嬉戲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57章 三顧茅廬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864章 亂戰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9章 諸葛出山第745章 平叛策第437章 街亭第665章 突圍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1013章 交鋒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5章 上任第870章 夜襲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46章 家內瑣事第80章 水戰第865章 戰後
第1043章 升官第53章 蹴鞠第744章 掛帥第1205章 司馬懿的謀劃第268章 魯肅病重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576章 截擊第51章 亂世人心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959章 中計第781章 右扶風第503章 誰謹慎?!第1113章 失算第149章 約定第1136章 出賣第665章 突圍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35章 酒之事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645章 議事(二)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648章 遷民入關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927章 收徒第368章 分兵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433章 巧遇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938章 求戰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591章 大昌集第167章 攤牌第902章 折中第581章 切入第628章 曹丕的無奈第1120章 秦朗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1228章 練兵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893章 提前準備第1053章 水戰(一)第199章 營中瑣事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78章 開始練兵第183章 秋收第873章 南門決斷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1177章 決斷第52章 軍中嬉戲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57章 三顧茅廬第994章 猶豫不決的張溪第643章 名將隕落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327章 孫尚香的選擇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864章 亂戰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9章 諸葛出山第745章 平叛策第437章 街亭第665章 突圍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1013章 交鋒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817章 關中亂戰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5章 上任第870章 夜襲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792章 命中註定的待遇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46章 家內瑣事第80章 水戰第865章 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