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變數

高都縣被攻下了。

耗時不長,僅僅用了十天的時間這個時間節點,讓鄧艾和王濬都很納悶。

這也太快了。

按理來說,派人散佈鮮卑人造反的謠言,等待謠言發酵,到被蘇尚得知,並且信以爲真,這至少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十天,恐怕連謠言都沒有散播開呢。

結果呢,鄧艾剛剛派人出去散佈謠言不過七八天的功夫,守衛在高都縣的蘇尚就憋不住的主動出城,尋機作戰了。

雖然不知道蘇尚到底是哪根筋搭錯了,可這麼好的機會擺在自己面前,鄧艾要是不抓住,那就太對不起老天爺了。

而事後,經過對蘇尚的審訊,鄧艾才明白蘇尚爲什麼急着出城作戰了.原來鮮卑人真的造反了。

而且,不同於歷史上的那次幷州叛亂,這次軻比能居然說服了步度根一起起兵叛亂,並且聯合南匈奴部落,瞬間席捲了整個幷州北部。

隨着兩漢四百餘年,大漢對周邊異族的壓制,北地的異族胡人的生存環境,並不是太好。

雖然也有像烏桓那樣藉着東漢朝廷衰敗,順勢而起的胡人族羣,但烏桓這個倒黴蛋,早年間遇到曹操親征,於白狼山大敗,自家單于踏頓還讓張遼陣斬了,這直接打斷了烏桓的上升勢頭。

剩下的烏桓殘部好不容易獲得了一些休養生息的實踐,但偏偏參與進了公孫淵叛亂的事情裡,又被曹真一陣疾風驟雨般的狂攻,不僅滅了公孫淵,同時也再次把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的烏桓殘部給收拾了。

烏桓這個遊牧民族,已經慢慢的進入了衰退期。

而隨着烏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草原上的其他遊牧民族,卻都獲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間。

其中,以原本內附的南匈奴,和二十幾年前從漠西遷徙而來的鮮卑人,獲利最大。

沒辦法啊,烏桓完蛋了,草場和部族族羣都四散了,正好被這兩個族羣大肆的兼併了。

南匈奴不用說,在大漢北地已經生存了數百年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吸收這些烏桓殘餘部族又天然的優勢,而鮮卑族呢,剛剛遷徙過來,本來勢力就比較大,再加上軻比能這個鮮卑人領袖還是很有手腕和能力的,不僅整合了周邊的羯人,氐人等異族,同時也主動對曹魏示弱討好,獲得更多的草場和內附的機會,慢慢的發展壯大自己的部族。

而隨着南匈奴族羣慢慢的恢復元氣,鮮卑族羣的逐漸壯大,再加上如今曹魏的實力日漸衰弱.很多異族首領,都開始有些蠢蠢欲動了。

遊牧民族一旦發展到一定規模,受限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力的嚴重不足,想要壯大族羣,唯一的辦法,就是跟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開戰,掠奪所需的生存資源。

這種方式,不是遊牧民族生存發展的最好方式,但卻是最容易想到的方式。

南匈奴的族羣領袖劉豹,爲人隱忍,久居漢地,對漢人朝廷的瞭解更深。

同時呢,南匈奴內附的很早,早年間匈奴也被兩漢王朝來回蹂躪過,因此劉豹並不覺得,現在是起事的最好時機。

可鮮卑人不一樣,鮮卑人才剛剛遷徙過來,又沒被人狠狠地揍過,他們的首領軻比能很有野心,也自覺自己很有手腕.這樣的人,自然不會甘於久居人下。

之前在幷州,不管曹魏是任命誰來當這個幷州刺史,基本都會防範鮮卑人,一方面是扶持內附的南匈奴對抗鮮卑人,另一方面,則是在鮮卑內部製造裂痕,比如說步度根,就是曹魏集團扶持起來制衡軻比能的。

哪怕是畢軌,在這方面也是非常注意的。

因此,軻比能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但是,隨着大漢北伐,畢軌領幷州郡兵入河內作戰,幷州的騎兵和步兵都被再三抽調這種情況下,別說軻比能,就是步度根都有點坐不住了。

步度根本就不是什麼聰明人,他只是有野心而已否則曹魏也不會扶持他來對抗軻比能。

而如今,曹魏衰弱,軻比能派人前往說服步度根一起反叛,許諾將來兩人平分幷州以北的草原.這貨居然就真的信了。

所以啊,其實都不用鄧艾派人造謠,鮮卑兩族是真的在造反,蘇尚早就得知了這個情況了。

爲此,蘇尚其實也確實有些焦頭爛額。

蘇尚這個人吧,確實如王濬所預判的那樣,沒有太大的能力。前有蜀賊犯境,後有鮮卑叛亂,蘇尚除了向前方的秦朗告急外,他唯一能想到的破局之法,就是主動出擊。

在蘇尚看來,蜀賊分兵東進,是長途跋涉,勞師遠征,只要趁着敵軍立足未穩的時候主動出擊,一舉擊潰敵軍前鋒,那麼蜀賊必然不敢貿然行動。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等待秦朗回軍了。

而只要秦朗回軍,那麼蜀賊自然由秦朗去阻擋,自己完全可以領兵回撤長子,協助留守在長子的董弼一起平定鮮卑人的叛亂。

一舉兩得。

這是蘇尚看來,自己唯一的破局辦法,必須主動出擊,並且一擊制勝。

但,很顯然,蘇尚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鄧艾他這一次出擊,就再也沒有回城的機會了。

高都城破,蘇尚被俘,交代瞭如今的幷州局勢.這反倒是讓鄧艾有些爲難了。

事實上,按照戰前制定的戰略,這個時候鄧艾可以選擇北上進攻幷州北部,又或者是南下策應河內的諸葛亮,堵住秦朗的退路。

可這兩條路線,不管選哪一條,都暫時無法顧及到幷州北部的鮮卑人叛亂,這會給鮮卑人坐大的可能。

鄧艾作爲張溪的親傳大弟子,一直以來被張溪耳濡目染,對於周邊異族的態度,可實在是說不上有多好。

尤其是這種異族叛亂,殃及百姓的事情,鄧艾是真的不能忍。

異族這個東西吧,鄧艾受到了張溪不小的影響,認爲這些人可以用,可以規劃,但不能不受控.很顯然,如今鮮卑人的叛亂,不僅不在曹魏的控制之下,也不在鄧艾的控制之下。。

是,鄧艾其實也知道,行軍作戰,要從大局出發去考慮決策,幷州北部的鮮卑人叛亂,確實可以幫助鄧艾牽制住幷州的曹魏兵力,方便接下來鄧艾東進冀州,偷襲鄴城從成就大事的角度來看,鄧艾就不應該去管什麼幷州鮮卑人叛亂,真要擔心鮮卑人爲禍,等到平定曹魏後,再出兵征討,也來得及。

可有些事情,鄧艾真的做不到置之不理.如果從大局出發的話,天知道要多少時間才能徹底平定曹魏,安定北方,還要放任這些鮮卑人肆虐到什麼時候,這期間,又會有多少百姓遇害?!

爲此,鄧艾必須做出一個決斷。

鄧艾手頭,只有兩萬五千人,其中一萬七千人是普通郡兵,剩餘的八千人,是無當飛軍。

這點兵力,進兵冀北,偷襲鄴城也許夠,但如果選擇北上平定鮮卑叛亂兵力其實不夠。

但是吧.鄧艾思來想去,覺得有些事情可以顧全大局,但有些事情,他不能不管。

這次,鄧艾沒有找王濬和王平商議,而是選擇了獨斷專行。

一開始依然是按照戰略佈局,全軍順着官道北上,搶佔壺關。

佔據壺關後,鄧艾決定放棄原定從壺關東進,進入冀州的戰略,而是選擇繼續北上,從上黨郡進入到太原郡,進攻在太原郡肆虐的鮮卑叛軍的側翼。

很顯然,這個做法,多少是有些不顧大局了.搶佔壺關後,冀州的魏軍必然有所察覺,如果不能儘快東進,冀州的魏軍必然會有所反應,不管是收縮兵力防守冀州北部,還是集結兵力反攻壺關,都是嚴重破壞這次北伐大計的。

因此,當鄧艾提出這個戰略的時候,王平和王濬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但鄧艾以鎮北將軍,偏師主帥的名義,強行壓制下了兩人反對的聲音一意孤行。

就這樣,鄧艾繼續北上,按照原計劃,在曹魏守軍無法前後顧及的情況下,利用無當飛軍的山地作戰能力,奇襲壺關,一戰而下。

但緊接着,鄧艾留下王平與五千無當飛軍守衛壺關,自己則帶着王濬,以及兩萬士卒,繼續北上,進入太原郡。

征討鮮卑叛亂。

第834章 追擊第265章 蝗災第766章 人選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882章 破城第151章 趙累第1102章 追擊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495章 柳隱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752章 收留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425章 尋仇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686章 公平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938章 求戰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905章 同行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2章 面試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1006章 開戰第1204章 猶豫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802章 援兵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025章 變數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56章 曲轅犁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19章 大婚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1124章 僵局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071章 重整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232章 鹽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297章 不合第165章 朋友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987章 議定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437章 街亭第457章 換將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16章 伏擊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
第834章 追擊第265章 蝗災第766章 人選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882章 破城第151章 趙累第1102章 追擊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495章 柳隱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1032章 繞道偷襲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313章 堅守不出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752章 收留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717章 缺乏經驗第1110章 東吳的小心思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1224章 貿易戰(一)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425章 尋仇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686章 公平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938章 求戰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905章 同行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2章 面試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2章 長阪坡之戰(一)第1006章 開戰第1204章 猶豫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51章 亂世人心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802章 援兵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025章 變數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56章 曲轅犁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919章 大婚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1124章 僵局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071章 重整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803章 三方應對第232章 鹽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417章 出城作戰第164章 不太一樣第297章 不合第165章 朋友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987章 議定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250章 地域之爭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437章 街亭第457章 換將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116章 伏擊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