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潼關之戰(一)

當南陽戰事出現了一個新的變量時,左馮翊潼關的戰事,卻已經明朗化了。

魏延率領三千騎兵奔襲潼關,一舉偷襲得手,切斷了曹真主力大軍的退路和糧草補給線,逼迫曹真回軍反攻潼關。

與此同時,提前給自己取好諡號的魏明帝曹叡,命令夏侯尚率領一萬禁衛軍日夜兼程,直撲潼關,務必要重奪潼關,接應回曹真率領的司隸主力。

沒有這些司隸主力,就談不上堅守洛陽。

故此,遭遇到兩面夾擊的魏延,在潼關堅守的,異常辛苦。

兵力不足是一方面。

三千騎兵下馬守城,困難比魏延想象的還要大,很多人都是臨時訓練操弄守城器械,守城過程中,經常出現應對不及時而導致的手忙腳亂。

城池爭奪戰中,出現這樣的手忙腳亂就意味着會被敵人藉機攻上城牆,而一旦敵人爬上城牆,那就得陷入到血腥的肉搏戰中。

也就搭着涼州來的騎兵,雖然守城器械擺弄不明白,但個人戰鬥力還是挺強的,人人悍勇,這才一次又一次的把魏軍重新趕下城牆去。

但總是這麼讓人爬上城牆,熟知守城戰的魏延非常清楚,這麼守下去,早晚有一天要失守的。

魏延爲此非常的着急,但他卻沒有任何辦法。

潼關正面,戴陵和王昶指揮的一萬軍卒利用王昶提前打造的攻城器械攀登城樓,潼關背面,晚了三天抵達潼關的夏侯尚一邊命人打造攻城器械,一邊下令用箭矢壓制潼關城牆。

如果兩者在一面,魏延防守起來還輕鬆一點,但可惜,這是兩面夾擊。

魏延一邊要組織士卒,阻擋正面戴陵指揮士卒的攀爬進攻,另一邊,還要隨時防備從關後射上城牆的箭矢而魏延的手頭,只有三千兵力,根本不夠用。

而且這裡面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潼關的防禦,是對外不對內的。

潼關本來就是曹操打造的,用來防備關中涼州軍閥的關隘,主要針對的防守方向,就是從關中過來的敵人。

這一面,曹操在建造潼關的時候,就着力加強了防守,而後來驅逐了涼州軍閥,但沒十年,劉備又佔據了關中,導致曹魏方面對潼關面臨關中的一面,數次加強的防衛。

但潼關背面,是通往弘農司隸地區的,這些地方都是曹魏的傳統優勢地區,因此對這一面的防禦措施,曹魏一直沒有太在意。

可如今,魏延佔據了潼關,這個問題就凸顯了出來。

別的不說,潼關正面的女牆就比潼關背面的女牆要高出一尺。

面對正面戴陵,王昶等人的進攻,魏延還能做到勉強應付,可從潼關背面射來的箭矢,魏延是毫無辦法。

如果再讓夏侯尚打造完畢攻城器械,利用攻城器械進攻,那魏延真的得考慮,自己是不是有戰死在潼關的可能性了。

是的,魏延沒想退。

雖然趙雲在魏延出發前再三叮囑,要魏延視時機而動,能堅守潼關就堅守,不能堅守潼關的話也不要拼命,能撤就撤。

但魏延是什麼人,他那個彆扭性子,能允許他做出這種事情來?!

這次“異道會潼關”,本來就是魏延極力主張,最後獲得了趙雲的支持後執行的,那個張溪雖然沒有明面反對,但一直表現的也不是太願意這次計劃要是失敗了,那以後魏延在張溪面前,還有擡起頭來的資格麼?!

這對魏延這個孤高性子的人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因此,魏延是真打算在潼關死守。

不過嘛.雖然說有這個覺悟,但如果能順利完成預定的計劃的話,其實能不死還是不要死的好.現在魏延已經做到了他該做的了,就看張溪的了。

而張溪,此時也是在冒險。

是的,一直把謹慎用兵當做自己信條的張溪,如今也在冒險。

他只帶着一萬士卒,就開始尾隨追擊曹真的四萬餘撤退士兵,這不是冒險是什麼?!

但凡曹真要有點心思,撤軍中途來個全面反擊,那張溪隨時可能面臨損失慘重的結果。

而曹真不這麼做的原因,一方面是攝於趙雲率領的那五千涼州騎兵的威脅,另一方面,曹真是真不想跟張溪繼續有所糾纏,必須儘快退兵反攻潼關。

在曹真看來,張溪那個混蛋也不是好惹的,他既然敢帶着一萬士卒過來追擊,自然也有他的把握如果冒然反擊的話,一旦陷入纏鬥,對曹真並沒有任何好處。

贏還是能贏的,但問題是,需要花幾天的時間,才能擺脫對面那個混蛋的糾纏。

如果花的時間太長了,就算贏了張溪又怎麼樣,只要潼關不破,自己軍中糧草就只能支撐十五到二十天左右,過了這些時日,軍中缺糧卻無法攻下潼關,到時候這四萬大軍都不需要蜀賊攻打,自己就潰散。

因此,曹真雖然很想反身揍一頓張溪,但如今的情勢,還是先忍忍,等撤回到潼關面前,跟王昶等人匯合後,再做打算好了。

曹真是真心不想跟張溪糾纏,可張溪不能就這麼簡單的放曹真回撤,他必須拖住曹真的行軍速度,給魏延減輕壓力。

可.就一萬士卒,張溪能做的也確實有限。

主動進攻曹真的主力,張溪還幹不出這種缺心眼的事情來。

主動進攻的話,就意味着需要把一萬士卒全都投入到進攻中去,否則無法對曹真的主力大軍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可一旦一萬士卒全部投入進攻的話,張溪就沒有後手了,接下來應對的主動權,就全在曹真的手裡。

趙雲的騎兵雖然能對曹軍造成威脅,但曹真手裡也有數千騎兵,雖然經歷了一場大敗後士氣不高吧,但如果曹真真的拼着騎兵全部損失的代價,非要聚殲張溪的步卒,那張溪除了擇機撤退外,也沒有其他應對的辦法。

因此,張溪採取的,是尾隨魏軍,尋機進攻魏軍後翼的機會。

也不追求聚殲,就是有機會咬一口,敵人增援了就拉開距離後撤,敵人要是敢追擊,趙雲的騎兵就會抓住機會進行突擊,敵人回軍了就繼續追上去,有機會再咬一口。

雖然這麼做無法讓曹真傷筋動骨,每次最多讓魏軍損失個數百人,但真的很讓曹真噁心。

就跟身後跟着一匹狼一樣,也不正面進攻,就這麼吊着你,稍有鬆懈就會被咬上一口.曹真能接受這個損失,但受不了心裡這個氣。

再一個,軍中士氣也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畢竟是在撤軍途中,魏軍的軍心士氣本來就不會太高,再冷不丁的被人從身後追上來,殺傷個數百人的在這種壓力下,軍心很容易受到影響的。

就連王朗都看的出來,不能繼續這麼放任蜀賊尾隨下去了。

曹真也知道這點,但問題還是那個問題——如何在攔截蜀賊的同時,不至於讓大軍陷入到跟蜀賊的糾纏中。

爲此,王朗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分兵攔截。

王朗建議,在撤退到距離潼關不遠處的華陰縣後,曹真就給自己留下一萬士卒駐守華陰,阻擋蜀賊的追擊,曹真本人則率領餘下的三萬士卒以及八千騎兵,全速進軍,趕回潼關去。

之所以選在華陰縣,是因爲華陰縣距離潼關只有六十里左右,不長不短,兩天的行軍路程。

而最重要的是,通往潼關的大道,必然經過華陰縣。

王朗不相信,張溪會犯兵家大忌,在不攻下華陰縣的前提下,繼續追擊曹真大將軍。

而王朗覺得,自己雖然不太懂軍事,但那也是相對於曹真,司馬懿,郭淮這些人而言的.好歹是當年也是會稽太守,雖然被孫策揍的慘了點,但也是經歷過戰陣的。

再一個,王朗也不是要在華陰縣徹底擊敗張溪,他要做的,就是在華陰縣堅守一段時間,給曹真大將軍反攻潼關爭取時間而已。

再不通軍事,領一萬人,面對同等兵力的敵軍進攻,堅守一個縣城十天左右的時間,王朗覺得自己還是能做到的。

而曹真,也覺得王朗說的,是目前來說,最合適的應對方式了。

確實沒指望王朗退敵,只要能拖延住張溪一段時間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的話曹真給王朗留下了五千兵馬,讓他駐守華陰,自己則繼續趕赴潼關。

而王朗.王朗現在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老夫要的,是一萬兵馬啊這種要命的時候,大將軍怎麼還帶討價還價的?!

第1012章 誘敵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381章 對外第576章 截擊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39章 訪友第556章 諸葛誕第580章 接應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263章 忙碌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322章 疑兵計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204章 名分第59章 諸葛出山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956章 影響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968章 遷都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907章 南下第425章 尋仇第1099章 失守第433章 巧遇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257章 成本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729章 空城計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658章 投誠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743章 人事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606章 回軍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73章 調令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686章 公平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79章 準備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25章 徐庶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841章 甩鍋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935章 互換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43章 龐統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
第1012章 誘敵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381章 對外第576章 截擊第252章 書院的作用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39章 訪友第556章 諸葛誕第580章 接應第655章 背鍋俠滿寵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1148章 司馬懿的困境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263章 忙碌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1243章 三大變故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322章 疑兵計第747章 叛亂始末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第204章 名分第59章 諸葛出山第333章 朱桓的建議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956章 影響第861章 潼關之戰(十六)第968章 遷都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913章 戰略微調第91章 準備退路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907章 南下第425章 尋仇第1099章 失守第433章 巧遇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257章 成本第1167章 主帥人選第729章 空城計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658章 投誠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743章 人事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606章 回軍第241章 合肥之戰的影響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73章 調令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686章 公平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653章 進兵策略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979章 出使變故第179章 準備第454章 關羽的調整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355章 休戰與封賞第25章 徐庶第230章 情勢變化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841章 甩鍋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935章 互換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1199章 援兵去哪兒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43章 龐統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569章 留守的文欽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206章 涪城之戰第1019章 石苞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