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議事

第278章 議事

主簿這個職位吧,就是張溪的私人秘書.其實有沒有,全看張溪怎麼想。

張溪如果願意勞心勞力一點,其實沒有主簿也沒什麼關係的。

而且,現在的張溪,也不是沒有主簿的候選人趙累不就是一個現成的人選嘛。

只不過本來是趙累和鄧艾兩個人一起幫着張溪處理公文,現在變成了趙累一個人來處理這事兒而已。

以趙累的能力,多出來一些公文處理,想來是不會有什麼壓力的。

因此,趙累正式上任,成爲了張溪的主簿,全面輔佐張溪協調建安二十一年的秋收工作。

嗯,嗯,這樣的安排,挺好的.就是趙累忙的夠嗆。

前段時間一直在忙着幫馬良,伊籍,王基等人制定賑災計劃,纔剛剛忙完這一攤,秋收的事兒又來了。

而且主君這個人,還是那種喜歡當甩手掌櫃和人形印章的人,這讓趙累怎麼受得了。

實在忍不了的趙累,對張溪諫言了好幾次,作爲一郡主官,不能就在公文上畫個圈就完事兒了,對吧?!

有些事情,是需要你作爲一把手來決策,是需要你拿出主意的,不能什麼事情都交給下面人去做。

說好聽點,你這是信任手下,但說難聽點,回頭伱被手下架空了你都不知道啊。

張溪想來想去,覺得趙累說的很有道理,總算是接過了一些原本就屬於他的活,開始一起忙着準備秋收。

而這次秋收結束後,關羽就已經發出了徵召令,召武陵太守徐庶,零陵太守潘濬,公安守將文聘三人,前往江陵議事。

徐庶和潘濬兩個人暫時離開兩郡的問題不大,郡中大小事務都有佐官負責。

文聘這邊比較麻煩,他是軍中鎮守將軍,要交割公務,也得找個合適的人選才行。

文聘在自己的手下里選來選去,最後還是決定,把公安暫時交託給張任負責。

一方面,張任是川中宿將,軍務方面非常熟悉,掌控一地守軍不在話下。

另一方面,文聘也是想試試張任,到底會不會在自己離開後,跟寄居公安的劉璋搞什麼貓膩。

張任的能力,是受到文聘的認可的,甚至兩人的年紀都差不多,文聘覺得張任從能力到資歷,都夠鎮守一方的。

但文聘不放心的地方就是,張任雖然出仕了劉備集團,但對劉璋依然照顧有加,私下還是持臣禮這個反應,既讓文聘感慨,又讓文聘不放心。

感慨的是張任的忠心.他文聘當年都做不到這樣。

不放心的是,張任既然已經選擇出仕劉備,那麼就該跟劉璋切割乾淨,一臣二主這事兒,說出去都不好聽。

所以文聘這次讓張任接受公安防務,就是要試探一下,看看張任到底會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而且有一說一,就張任和劉璋兩個人,哪怕奪了兵權,佔據了公安,對荊州的威脅也不大。

畢竟公安只有萬餘人駐紮,其中有一半還是水軍,身側身後都是劉備集團的地盤,這地方張任靠着那些士卒也根本守不住。

劉璋如果安分守己,那麼劉備還不會對他怎麼樣,可如果他聯合張任謀反,那劉備殺起來就不會有任何顧慮了。

只要劉璋和張任不犯傻,應該不會自尋死路的。

把軍務交割給張任後,文聘在九月底的時候,到達了江陵城。

雖然公安離的江陵最近,但文聘卻是最後一個到的,在他之前,徐庶和潘濬這倆離的遠的,反而是先到了。

人到齊了,關羽也沒有繼續浪費時間,直接召開了軍議。

商量關於出兵襄樊的事情。

軍議開始前,關羽先給在場的衆人看了兩封信。

一封,是兩個月前寄來的,劉備給關羽的親筆信,上面提起了出兵襄樊的目的。

這封信就是關羽跟張溪兩個人商量過的。

另一封,是最近纔到的,上面更加詳細的表述了出兵的時間和目的。

劉備表示會在秋收結束後,整理好糧草輜重,大概在十一月份的時候出兵進攻漢中。

至於荊州方面,劉備表示自己不熟悉情況,就全權委託關羽見機行事,但有一點,如果漢中之戰進展順利,劉備能在曹操反應過來前佔據漢中,那麼關羽就按兵不動。

如果曹操已經在鄴城起兵進軍了,那麼就要關羽相機進攻襄陽,拖慢曹操援助漢中的步伐,最好能吸引一部分兵力去襄陽,給自己減輕壓力。

至於江東方面,劉備也寫信給了孫權,並且派遣孫幹作爲使者出使江東,請求孫權出兵合肥,分散曹軍的兵力部署這個具體什麼時候出兵,就不是劉備可以掌控的了

第一封信,是講述戰略目的,第二封信,則是展現戰略方向。

從劉備的書信中描述,這次漢中之戰,劉備考慮到了方方面面,整個大漢大地上,從東到西三面出擊,由南往北進攻,讓曹操疲於奔命,如果大家都能通力合作,曹操可能會被打的一蹶不振。

雖然這種情況的出現,劉備覺得也不太可能,但不管怎麼樣,就荊州和漢中的兩路安排,劉備認爲自己拿下漢中,應該問題不大。

至於江東是不是能突破合肥,就全看江東的本事了,畢竟這事兒對他們也有利。

關羽暫時可以不去考慮成都方面和江東方面的事兒,只需要考慮眼前的襄陽。

這次召集軍議的目的,就是跟大家商量一下,這個襄陽怎麼打的問題。

要不要打,這不是考慮的前提,主公下令了,又是牽制爲主的輔助攻擊,肯定是要出兵的。

只是怎麼打,大家的意見都不一樣。

關羽的想法,是隻要收到曹操從鄴城起兵的消息,就盡起荊州之兵攻打襄陽。

這年頭消息傳遞有滯後性,再加上河北地區離的荊襄有些遠,關羽估計,等他收到曹操起兵消息的時候,曹操可能已經率軍過了黃河了。

那時候起兵正合適,等到曹操進兵到洛陽一帶的時候,大概就能接到自己進攻襄陽的消息,這樣曹操就會猶豫,到底是西進去長安,還是南下救襄陽。

這樣就可以起到延緩曹操援軍的目的了。

至於漢中區區夏侯淵,怎麼可能是大哥的對手。

這就是關羽的想法。

可這個想法,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

只是反對的重點有點不一樣。

張溪和徐庶是認爲,不能全力攻打襄陽,畢竟東面的人是什麼態度,咱們還不知道。

雖然主公也約了江東一起出兵,但江東是不是出兵,什麼時候出兵,都不是咱們可以掌控的。

如果把荊州的士卒都抽調北上,萬一沒打下襄陽,反而造成了荊州空虛.江東那邊的人可不會放過這種好機會的。

即使是文聘,也謹慎的表示,即使要抽調郡兵,至少公安和南郡兩地,要安排下足夠的人手守衛,不能這麼輕易調走,否則連第一道防線都沒有的話,未來回軍也不一定能守得住南郡。

而潘濬和王基這認爲,既然是佯攻,咱們需要做的就是虛張聲勢,派出少量的部隊進行遊擊,營造出一種要大舉進攻襄陽的架勢,逼迫曹操增兵襄陽就好,沒有必要一定打襄陽。

主要是咱們的糧草供給不足,今年的收成最多增加八萬大軍三月的用糧,只有七八個月的糧草,很難跟曹操的大軍對峙。

打呢,大家都是不反對的,但問題是怎麼打。

關羽依然堅持己見,畢竟他想拿下襄陽城都想了快六年了。

最多關羽退一步,表示可以在荊南和南郡留下一部分兵力守備,防備江東小人,但襄陽城,他肯定是要帶領大軍攻打的。

嗯,至少不能低於五萬大軍。

不能把希望都寄託在曹操會主動分兵的基礎上,如果不把襄陽城打的告急了,曹操真有可能仗着襄陽城的防禦體系,拒不救援,西出潼關援助夏侯淵。

潘濬和王基還想再勸,畢竟糧草問題不容小覷,一旦雙方僵持,那就是勞而無功,空費糧草而已。

有這個浪費的空間,還不如留着,防備將來還有大災的時候,可以用來賑濟災民。

對此,關羽不採納。

王基還好點,畢竟他新上任,在搞清楚劉備集團內部的框架結構後,不會去跟關羽爭執什麼。

但潘濬真的忍不了。

潘濬的脾氣其實不好,挺暴躁的。

這兩年在零陵那個破地方呆着,那地方人本來就比較燥,再加上潘濬這些年好不容易改造出些許良田來,又糟了蝗災,鬧得灰頭土臉,地方世家的人還嘲笑他“勞而無功”.現在眼看着關羽非要浪費糧食,當時就急了。

當場跟關羽爭辯了起來,到後來二爺爭不過,索性眯眼不聽。而潘濬也不含糊,直接就指着關羽的鼻子罵他是“窮兵黷武”,“一介莽夫”了。

還是張溪看着情況不對,趕緊的把二爺給攔住,然後示意徐庶趕緊攔着點潘濬.好嘛,老哥這個暴脾氣,夠可以的哈。

(本章完)

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1222章 經濟戰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78章 開始練兵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938章 求戰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158章 背鍋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236章 造紙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518章 二將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8章 年底酒宴第738章 青儲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53章 蹴鞠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638章 身後事第159章 聯姻第638章 身後事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906章 安撫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50章 大雪第2章 面試第322章 疑兵計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47章 曹仁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097章 壞消息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221章 直百錢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645章 議事(二)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831章 議策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215章 劉循第1212章 考試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228章 練兵第1101章 勸降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743章 人事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50章 蘄春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865章 戰後第547章 逃命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1章 求職
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1222章 經濟戰第364章 消息泄露第325章 石苞獻策第78章 開始練兵第726章 曹魏反應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軍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938章 求戰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第1158章 背鍋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684章 各自打算第949章 孫權的固執第722章 東吳有變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236章 造紙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603章 張郃退兵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518章 二將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8章 年底酒宴第738章 青儲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53章 蹴鞠第40章 運氣極好的曹操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638章 身後事第159章 聯姻第638章 身後事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906章 安撫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650章 大雪第2章 面試第322章 疑兵計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849章 潼關之戰(四)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47章 曹仁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1097章 壞消息第819章 曹魏騎兵第221章 直百錢第879章 各自的選擇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645章 議事(二)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488章 劉巴的策略第831章 議策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415章 抄襲狗的計策第215章 劉循第1212章 考試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998章 朱然的理由第713章 地獄笑話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1211章 六伐結束第1228章 練兵第1101章 勸降第1217章 東吳內政第743章 人事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169章 抵達油江口第150章 蘄春第595章 凌晨突襲第865章 戰後第547章 逃命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365章 點兵點將第916章 摩擦結束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1章 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