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今時不同往日

姜維已經領兵出發,繞道去偷襲潁陽了,而此時的陳泰,依然在襄城東側三十里的地方,止步不前。

真的,郭淮不想主動找事兒,但這麼個擺爛法,郭淮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可沒辦法,陳泰纔是這支軍隊的主帥,郭淮只能給陳泰建議和規勸,陳泰不聽,郭淮也只能是心裡生悶氣的乾着急。

郭淮真的很不舒服,他覺得陳泰這是在浪費軍糧,是瀆職.逼急了,郭淮甚至威脅過,要上書彈劾陳泰。

而一直到了這個時候,陳泰纔在一次私下見面的機會裡,給郭淮解釋了自己的原因。

“老將軍以爲,司馬徵西讓我等出兵襄城,所爲何故?!”

陳泰也是無奈啊。

真的,如果不是看在郭淮資歷夠老,本人也確實爲了大魏盡忠職守,這份品德很讓陳泰佩服的話陳泰纔不會跟郭淮廢話呢。

彈劾就彈劾唄,有自己的老子護着,郭淮一個不被天子看重的老將,能拿自己怎麼樣?!

但,陳泰不想做的這麼絕.郭淮的能力和人品,陳泰還是很認可的,所以他才私下跟郭淮解釋。

而陳泰的這個問題,郭淮根本沒有猶豫,直接回答道,“自然是攻取襄城,威脅魯陽,堵截蜀賊從南陽而來的援兵,消除我大魏攻取洛陽的側翼威脅。”

陳泰一聽這話,頓時苦笑一下,然後繼續問道,“我潁川郡兵僅有一萬五千餘人,老將軍所部汝南士卒,亦不過一萬三千餘人.如此兵力,進攻襄城,老將軍以爲有多大的把握?!”

這個問題,郭淮其實也明白陳泰的意思。

襄城,有張嶷所部五千餘人,而郟縣,有王平所部一萬人兩萬八千餘人對陣一萬五千人,還要攻克一座堅城,確實困難很大。

但在郭淮看來,這不是理由,也不是完不成的任務。

“若舉全兵,急行突進,十日克襄城,亦非難事!!!”郭淮氣呼呼的說道。

這就是郭淮最生氣的一點。

兩萬八千人進攻一萬五千人駐守的襄城,想要攻克,確實很難.但如果一開始的時候陳泰率領兩萬八千人急行軍,突襲襄城,到了襄城用兩萬五千人攻城,分兵給自己三千人去拖延阻擋王平來援的話,襄城未必打不下來。

可陳泰這麼磨磨蹭蹭的出兵,慢悠悠的行軍,什麼戰機都讓陳泰給浪費了。

郭淮生氣的點,陳泰其實也明白,但

“先不論十日克襄城是否可行.若我等全兵以攻襄城,郟縣蜀賊偷渡潁水,反攻許昌,我等奈之若何?!”

攻下襄城,丟了許昌,那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嘛。

可郭淮不這麼看啊。

“許昌堅城,豈是倉促能下?!可招城中鄉勇堅守一時,待我軍攻克襄城後,老夫領軍駐守襄城,玄伯領兵回救,裡應外合之下,那王平僅靠萬人,如何能擋?!”郭淮迴應道。

這話說的,陳泰都氣笑了。

先不說咱們到底需要攻打多少時間才能攻克有張嶷堅守的襄城,就算能.你靠什麼去說服潁川世家貢獻出你所謂的“鄉勇”來守衛許昌啊?!

如今的大魏,已經不是三十年前的大魏了,而如今的潁川世家,更加不是三十年前,在太祖武皇帝治下的潁川世家了。

那時候,大魏兵強馬壯,潁川世家在兩位荀尚書的帶領下,也是一心效力太祖武皇帝,希望太祖武皇帝能儘快平定天下.可這三十年裡,發生了太多的事情了。

自從兩位荀尚書因爲各自的原因不在以後,潁川世家在大魏內部的聲勢一日不如一日.如今潁川三面是敵,危在旦夕,潁川世家們怎麼想,豈是他郭淮一句話能決定的?!

有些話,陳泰不好明說,只能略微嘆口氣,對郭淮說道,“老將軍,今時不同往日啊!!!”

郭淮乍一聽這話,心裡還是不爽,覺得陳泰這是在給自己找藉口。

可仔細的一琢磨陳泰話裡的意思,再回想一下這些年大魏的變化,自己的遭遇,突然有種不知道能說什麼的感覺。

郭淮突然間的,能理解陳泰的意思了——今時,確實不同往日了。

以前的大魏,士卒久經沙場,戰力強悍,士氣高昂,縱然身處弱勢,亦有堅守信念,輕易不言敗退。

連赤壁那樣的大敗,都沒有能徹底擊垮大魏士卒的軍心士氣,不到兩年休養,大魏士卒就能在太祖武皇帝的率領下,一舉驅逐馬韓,收復關中了。

可如今,一遇蜀賊,未戰先弱三分士氣,一旦戰事不利,再無以往堅持作戰的底氣,很容易就會陷入全軍崩潰。原因是什麼?!

從雍涼到關中,從關中到河洛,這一路不停的戰敗失地,失去的不僅僅是大魏的精銳士卒,丟掉的,還有大魏百戰不殆的信念。

如今的大魏郡兵,大多都是新招募而來的,從軍經驗超過三年的士卒,都能稱之爲老兵精銳相反,蜀賊那邊,數次大戰獲勝,軍心,士氣,士卒戰力,作戰經驗,卻是越打越猛。

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初在關中一戰,蜀賊的北軍剛剛成軍時,縱有劉備,張溪,張飛等人率領,卻依然被大魏精銳的中央禁軍壓着打。可如今,大漢北軍已經是天下有數的精銳部隊,而大魏的中央禁軍如今卻只能呆在鄴城,守在天子身邊,連出戰的機會都沒有了。

不是不想出戰,而是真的打不過啊。

如今的大魏士卒,不說禁軍,就是普通的郡兵,戰力也是大不如前.十日克襄城,放在以前,確實是可以做到,但放在現在,那就真的不好說了。

士卒尚且如此,更別說這十餘年的時間裡,大魏連喪大將,從曹仁,張遼,徐晃,張郃,臧霸等老牌名將,到夏侯尚,曹休,牛金等中生代將領.有領兵能力的將軍,是越來越少了。

反觀蜀賊那邊,老將軍們諸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依然還能發揮餘熱,中生代裡,張溪,王基,魏延,鄧艾,諸葛亮等人接連崛起,各個都有統兵征戰一方的才能。

此消彼長,大勢難逆啊。

眼見郭淮陷入了沉默,陳泰才繼續說道,“司馬徵西河內豪族出身,受天子恩重,掌控三州之兵又豈會不知潁川難處?!其所欲者,非克襄城,而是以潁川郡兵爲餌,阻蜀賊援兵於一時也。”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司馬懿不是不知道以陳泰所部的兵力,以現在潁川郡的實際情況,是根本不足以重新奪回襄城的,可他還是給陳泰下達了主動出擊的命令。

爲什麼?!

不過是讓陳泰做出威脅襄城的動作,然後把潁川郡兵當成是一支誘餌而已。

如果蜀賊沒有從南陽而來的援兵,那麼以陳泰加郭淮的聯軍兵力,牽制住潁川郡的王平和張嶷還是沒問題的,這樣就可以保證王凌軍的後方安全。

而如果蜀賊真的從南陽往洛陽方面派出援軍,途徑到潁川郡的時候,發現陳泰在圍攻襄城.這時候的蜀賊援軍,會眼睜睜的看着襄城被圍攻而不管麼?!

所以,潁川郡兵其實就是司馬懿放出來的一個餌,用來牽制從南陽而來的蜀賊援軍的襄城,根本不在司馬懿的計劃之內。

當然,陳泰所部的潁川士卒,大概率也不在司馬懿的計劃之內了。

這就是兌子了,用陳泰的潁川郡兵,兌掉蜀賊可能從南陽派來支援洛陽的援軍,給司馬懿攻破洛陽,創造時間。

司馬懿可以拿潁川郡兵當成兌子,但陳泰不行陳泰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自己被人當棋子用,潁川世家也不會允許司馬懿這麼輕易的就放棄潁川守衛。

陳泰說到這裡,郭淮終於是明白了,爲什麼陳泰這一路進軍,居然這麼慢悠悠的陳泰現在大概是時刻準備着,一有機會,就退守許昌吧。

什麼襄城,什麼戰略,哪有保衛潁川來的重要。

而這個機會,很快就出現在了陳泰的面前。

根據定陵縣的潁川世家來報,有一支蜀軍,在三天前沿着定陵縣南部的澧水北岸而行,直奔郾縣而去。

這就是陳泰的優勢。

在潁川郡作戰,陳泰就是主場作戰,他甚至不需要動用軍中的細作情報網,自然也會有人給他傳遞各地的消息。

而順着這條情報,陳泰在軍用地圖上稍微看來一眼——從郾縣一路北上,就是臨潁,而過了臨潁,就是潁陰潁川郡兵後路有麻煩了!!!

陳泰根本不做猶豫,也會不去驗證這個信息到底是真是假.只要有了藉口,陳泰不管真假,直接撤兵,回防許昌。

而郭淮.郭淮什麼也沒說,因爲說了也沒用。

這場發生在潁川的戰鬥,就不是一場純粹的軍事戰鬥,而是一場世家大族尋求自保和朝廷戰略分歧之間的博弈。

這,已經不是既沒有實權,在潁川也沒有威望的郭淮可以掌控的了。

協助陳泰,守住潁川,就是郭淮現在唯一還能爲大魏做的貢獻。

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1209章 變數第423章 鏖戰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77章 練兵衝突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547章 逃命第290章 戰報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28章 兵法第225章 處置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77章 練兵衝突第715章 救災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807章 夜戰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214章 勸降?第802章 援兵第28章 兵法第502章 重想第926章 羞愧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477章 改制第429章 搶時間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89章 救援魏延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77章 練兵衝突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41章 應對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778章 舌辯第806章 八陣圖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941章 誤判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111章 劃紅線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93章 投石機第54章 劉備歸來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1155章 方案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253章 拖時間第651章 退兵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908章 請帖第457章 換將第1165章 平策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547章 逃命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934章 誘敵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630章 勸關羽第17章 糜竺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738章 青儲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57章 換將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743章 人事第50章 八卦黃月英
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1255章 一統天下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664章 槐裡之戰第1209章 變數第423章 鏖戰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77章 練兵衝突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547章 逃命第290章 戰報第1131章 兵力調整第28章 兵法第225章 處置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317章 武陵蠻動亂第978章 初聞遷都第77章 練兵衝突第715章 救災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807章 夜戰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214章 勸降?第802章 援兵第28章 兵法第502章 重想第926章 羞愧第624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45章 文聘歸心第477章 改制第429章 搶時間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89章 救援魏延第680章 成都應對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77章 練兵衝突第416章 騎虎難下第41章 應對第109章 江東輿論第985章 荊州隱患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778章 舌辯第806章 八陣圖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198章 河內崩局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941章 誤判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1111章 劃紅線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93章 投石機第54章 劉備歸來第300章 水淹七軍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1155章 方案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1115章 “河東大捷”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253章 拖時間第651章 退兵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329章 厚臉皮的呂蒙第552章 兩套應對第908章 請帖第457章 換將第1165章 平策第703章 疲蜀之計第128章 張飛的改變第547章 逃命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934章 誘敵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92章 各自的謀略第630章 勸關羽第17章 糜竺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738章 青儲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457章 換將第642章 兩員老將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743章 人事第50章 八卦黃月英